田 媛
鄭州市骨科醫(yī)院關節(jié)病治療中心 鄭州 450052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4例,男106例,女98例。年齡52~74歲,平均65歲。假體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jié)。
1.2 圍手術期情況 患者入院后作常規(guī)檢查,術前適應性鍛煉,讓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鍛煉,練習股四頭肌、腘繩肌收縮,以及足趾屈、伸等運動,3~5次/d,40~50個/次??蔀樾g后恢復打下良好基礎,加強專科護理,全組平均住院27.5 d。
2.1 術后效果 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完善的護理措施,康復指導均收到滿意臨床效果。
2.2 臨床效果 204例患者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6~90個月,平均35個月。術前平均為36.3分(24~48分),術后平均為90.8分(76~96分),優(yōu)者161例(78.9%),良12例(5.9%),可5例(2.5%),術后優(yōu)良率達84.8%。疼痛分數從術前平均16.5分(10~20分),提高到術后平均41.5分(30~44分)。
3.1 心理康復護理 首先應給患者心理安慰,使其在最佳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在護理過程中要及時解決患者的疼痛及不適,滿足其合理要求,取得其信任,以主動配合治療及康復鍛煉[1]。
3.2 保證正確的體位 術后患肢用軟枕略抬高,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固定。兩下肢中間放一軟枕,翻身時要保持髖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線上,防止髖關節(jié)內收、內旋。
3.3 術后功能指導 術后護理:術后第1天指導病人行患肢股四頭肌靜止性等長收縮,踝關節(jié)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在鍛煉中,常因傷口疼痛而不愿主動合作,因此護士要做耐心地說服解釋工作,并可利用止痛泵控制疼痛,使每個病人都明白,加強康復期的功能鍛煉是手術成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可給予下肢靜脈泵應用,2次/d,20 min/次。
3.4 術后練習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開始下列練習:(1)髖、膝關節(jié)屈伸練習,可借助CPM機行動能鍛煉,一般訓練2次/d,40 min/次。要避免屈髖>90°。(2)髖關節(jié)伸直練習,屈曲對側髖、膝關節(jié),做術側髖關節(jié)主動伸直動作,充分伸展屈髖肌及關節(jié)囊前部。(3)股四頭肌的等張練習,上肢肌力練習,目的是恢復上肢力量,使病人術后能較好地使用拐杖。
3.5 負重練習 本組患者使用非骨水泥固定型假體,如果術中無植骨、骨折等情況,病人在術后第1周即可下床扶雙拐免負重步行練習,2周后可部分負重。(注意:如使用的是骨水泥型假體,病人在術后第3天即可步行練習并可立即開始逐步負重;如果屬生物型假體,則至少術后6周才能逐步負重;有大粗隆截骨、術中股骨骨折的病人,行走練習更應根據X線片情況,推遲到術后至少2個月。先用步行器輔助行走,待重心穩(wěn)定后,改用雙側掖杖)[2]。步行練習時,術側下肢至少負重20~30 kg。行走時應扶雙拐不負重行走,健腿先邁,患腿跟進,拐杖隨后。術后6~8周后可部分負重。臺階練習基本原則是:上臺階:手術腿在拐杖的幫助下先上高一級的臺階,健腿后上。下臺階:健側腿先下,患腿在拐杖的幫助下后下。
(1)指導患者堅持按出院前訓練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時進行鍛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及強度,防止關節(jié)腫脹和疼痛。定期復查。(2)術后3~6周可逐漸恢復大多數的輕微的日?;顒?避免干重活及劇烈的體育運動。并告知患者,術后早期禁止“蹺二郎腿”,同時禁止坐低矮凳(20 cm左右),包括蹲便,禁止直腿從高處跳落,避免做劇烈運動,避免摔倒,6周內注意防止髖關節(jié)內收外旋,曲髖不得>90°。不論平臥位還是行走時盡量不要向外旋轉髖關節(jié),側臥位時盡量不要向手術側側臥,一般大約2個月后可棄拐行走,完全負重要在術后3個月。否則人工髖關節(jié)發(fā)生松動的幾率會大大提高[3]。(3)完全康復后,可進行體育活動,并保持適當體質量,避免以下動作:跳舞,跑步,爬山,如有異常應立即返院檢查。(4)應避免感冒,手術后因肺炎、齲齒、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癥,可能導致髖關節(jié)晚期感染的發(fā)生,因此全髖術后患者如需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統(tǒng)手術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癥的情況,均應給予預防抗生素治療,并要嚴密觀察髖關節(jié)有無任何感染癥狀,以防髖關節(jié)置換術遠期感染。
隨著社會老齡化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病人越來越多。隨著手術技能的提高,術后康復日益顯得重要,康復不僅與疾病本身和手術操作技術有關,還與患者的信心、精神狀態(tài)及對康復治療配合程度密切相關[4]。因此,護士應耐心細致地觀察病人心理特征,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開導等心理護理。給予他們精神上及心理上的支持,幫助他們消除顧慮,以積極的態(tài)度愉快地配合治療和鍛煉,有利于功能恢復。滿足日常生活動作及部分社會活動參與的需要。但在進行康復訓練時,應指導病人循序漸進,因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有較長期的關節(jié)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礙,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攣縮及骨關節(jié)僵硬,患者的功能水平只能逐漸提高,切忌操之過急。提高患者手術信心,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及時針對性地與患者交流溝通,解除疑惑,使其得到康復的希望,樹立起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術后早期負重的康復訓練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良好的關節(jié)活動,提高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質量,而且可以減少和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
[1] 周勤.老年股骨頸骨折人工節(jié)置換術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24(7):26.
[2] 王篤玉.類風濕關節(jié)炎病人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17(6):65.
[3] 曹洪,李偉,謝祥仁,等.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概況[J].醫(yī)學綜述,2008,14(2):155-157.
[4] 李由.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2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