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俊
(中共泰州市委黨校,江蘇 泰州 225300)
王艮(1483—1541),原名銀,字汝止,號心齋,明代泰州安豐場人。王艮是泰州學派創(chuàng)始人、明代平民哲學家。王艮喜歡講“正”,但在他看來,“中”比“正”更為重要。他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1][語錄]“中者自無不正,正者未必能中。”[1][語錄]所以他特別強調(diào)一個“中”字。王艮講“中”常與“和”聯(lián)在一體,他講“中”是為了“和”。也就是說,他講“中”的目的是為了“致中和”。王艮所有的理論幾乎都與“中和”有關系。他認為,“《中庸》先言‘慎獨’‘中和’,說‘盡性’學問,然后言‘大本’,‘致中和’,教人以‘出、處、進、退’之大義也。”[1][答問補遺]所以,他在《大成學歌寄羅念庵》中這樣唱道:“我說道,心中和,原來個個都中和。我說道,心中正,個個人心自中正。常將中正覺斯人,便是當時大成圣?!盵2][大成學歌寄羅念庵]“中”是儒家所崇尚的倫理思想,指處理事情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王艮的“中和”思想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但他的這種中和思想又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新之處。
王艮把“中”跟他的自然人性論結合起來,把人性看成是“天然自足之性”,把“人性之體”看成“天性之體”。他說:“天性之體,本自活潑,鳶飛魚躍,便是此體?!盵2][答朱思齋明府]王艮特別強調(diào)良知的活潑潑的“自然”本性。他說:“道一而已矣。中也,良知也,性也,一也。識得此理,則現(xiàn)現(xiàn)成成,自自在在。即此不失,便是莊敬;即此常存,便是持養(yǎng)。”[1][答問補遺]認為每個人都有“天然自足之性”,每個人都具有“良知”、“性”,具有“中”,時時、事事、物物都有中。所以“惟皇上帝,降中于民,本無不同。鳶飛魚躍,此中也;譬之江淮河漢,此水也;萬紫千紅,此春也?!盵1][答問補遺]他還說:“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1][語錄“]若智者見之謂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有所見便是妄,妄則不得謂之中矣?!盵1][語錄]所以,要保證“中”,就要做到“無思也,無為也”。[1][答問補遺]王艮認為,“道”既然是“天然自有之理”,并且不能加入“人”的“意見”,那么,天理也好,良知也好,都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人心之中,既無需通過即物窮理,也無需借助刻意修養(yǎng)去追求,只需順從人心,聽其自然。他說:“凡設人為,皆是作偽;故偽字從人從為”,“不執(zhí)意見,方可入道。”[1][語錄]具體如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應該做到“不睹不聞”?!安蝗槐闳胗谟兴渖鳎兴謶忠?。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1][語錄]關于“良知是天然自足之性,不須人為立意做作?!盵1][語錄],王艮還有許多論述。如:“‘良知’者,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者也。惟其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以為天然自有之理;惟其天然自有之理,所以不慮而知、不學而能也?!盵1][答甘泉書院諸友“]良知不須著意,才著意,便是私心。”[1][語錄“]良知即乾之體,剛健中正,純粹至精,本無聲臭,才搭些子不上,更萬古無有或變者也,不容人分毫作見加意其間?!w天命之性,原自具足……才有纖毫作見與些子力于其間,便非天道,便有窒礙處。故愈平常愈本色,省力處便是得力處也?!盵2][寄盧山胡侍御書]“良知一點分分明明,亭亭當當,不用安排思索,圣神之所以經(jīng)綸變化而位育參贊者,皆本諸此也。此至簡至易之道?!盵2][與俞純夫]等等。
王艮在以自然為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百姓日用”就是“中”的觀點。他把“百姓日用”上升到了“中”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了“天理”的地位,一方面反映了他注重社會現(xiàn)實,要求重視平民群眾的生產(chǎn)活動和生活活動,另一方面也是他有別于傳統(tǒng)對“中”的一種新的解釋。在王艮看來,“中”的內(nèi)容不應該是儒家的倫理綱常,而是“童仆之往來”,這就是真理,這才是真實的學問。“或問中。先生曰:‘此僮仆之往來者,中也。’曰:‘然則百姓之日用即中乎?’曰:‘孔子云,百姓日用而不知。使非中,安得謂之道?特無先覺者覺之,故不知耳?!盵1][答問補遺]他說,童子捧茶,一呼即應,不假思索,前不擬議,后不滯留,這正是其良知現(xiàn)成自在當下順適處。農(nóng)夫耕田,其妻送飯,食畢將盛飯之器還于其妻,其妻還家,這些都是自然現(xiàn)成,不用安排的,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的“道”就是這種現(xiàn)現(xiàn)成成,自自然然,不用思索和矯飾的東西。所以“即事是學,即事是道?!盵1][語錄]“愚夫愚婦,與知能行,便是道。與鳶飛魚躍同一活潑潑地,則知性矣?!盵1][語錄]由于道就是愚夫愚婦,與知能行的東西.他打比喻說:“父母生我,形氣俱全。形屬乎地,氣本乎天。中涵太極,號人之天。此人之天,即天之天。此天不昧,萬理森然。動則俱動,靜則同焉。天人感應,同體同然。天人一理,無大無小焉。”[1][語錄]所以,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厚薄之分,是公平無偏的,所以又叫做“中”。為此他反復強調(diào):“合著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體。”[1][答問補遺]人應該先知“中”的“本體”,然后好做“修”的“工夫”,這樣才能“保合此中”。[1][語錄]然而百姓們并不知道這個道理,“故曰:君子存之,庶民去之。學也者,學以修此中也?!盵1][答問補遺]
此外,王艮還認為,要保證“中”就要率性而為。王艮認為,人本乎天地之形氣以生,所以人之“天”即天之“天”,天人同體,故天人一理。而“天性之體”即為“心之本體”,所以應該反對一切外在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這里他特別強調(diào)心的作用,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如就講經(jīng)而言,他說:“經(jīng)所以載道,傳所以釋經(jīng)。經(jīng)既明,傳不復用矣。道既明,經(jīng)何足用哉?經(jīng)、傳之間,印證吾心而已矣。”[1][語錄]在王艮看來,人的學習也好,行事也好,都不應當受到傳統(tǒng)束縛的。王艮還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個性,也應當具有這樣的個性。只有表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色彩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的主體。
王艮在辯證的思維指導下,他認為一切事物都要強調(diào)一個“宜”字。他說:“動靜不失時宜,其道光明?!盵1][答問補遺]所以他提倡“當行而行,當止而止?!盵2][答劉子中]如就人的修養(yǎng)而言,他認為,僅靠“靜觀”來進行修養(yǎng)沒有什么大用。他明確指出:“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盵1][語錄]再如他強調(diào)“體”“用”結合。他在《答徐子直》書中說:“來書謂虛靈無礙,此云道之體也;一切精微,此云道之用也,體用一原,知體而不知用,其流必至。喜靜厭動入于狂簡,知用而不知體,其流必至于支離瑣碎,日用而不知不能一切精微便是有礙,便不能一切精微,故曰一,一則精,原自無不真實,而真實者,未必合良知之妙也。故程子謂人性上不容添一物。”[2][答徐子直]王艮雖然強調(diào)“心悟”、“靜思”、“反已”,但他又不主張單純的“靜觀”。認為除了自己靜思之外,還須走出去學習。他說,道德修養(yǎng)須“明師良友指點,功夫方得不錯。故曰:道義由師友有之。不然恐所為雖是,將不免行不著,習不察。深坐山中,得無喜靜厭動之僻乎?肯出一會商榷,千載不偶?!盵2][與俞純夫]
王艮動靜適宜的觀念反映最突出的是他的出處觀。王艮認為,“學術宗源,全在出處大節(jié)?!盵1][語錄]他把“出”和“處”的問題不是看作一般問題,而是看作一個重大原則問題,一個“大節(jié)”問題。王艮是積極用世的倡導者,也是積極用世的實踐者。他常以孔子自比,他說:“孔子曰:‘吾無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只是‘學不厭,教不倦’,便是致中和,位天地,育萬物,便做了堯舜事業(yè)。”[1][語錄]可見王艮的“致中和”主要表現(xiàn)在有效的“動”上。王艮是不主張“隱”的。他在與薛中離的信中說:“昔高郵舟次,歌濂溪先生‘故人若問吾何況,為道春陵只一般’之句,信即大行不加、窮居不損之意,先師良知實際正如此也。弟近悟得陰者陽之根,屈者伸之源。孟子曰:‘不得志,則修身見于世?!吮闶且婟堉?,利物之源也。孟氏之后,千古寥寥,鮮識此義。今之欲仕者必期通,而舍此外慕,固非其道。陶淵明喪后歸辭之嘆,乃欲息交絕游,此又是喪心失志。周子謂其為隱者之流,不得為中正之道。后儒不知,但見高風匍匐而入,微吾兄其孰與辯之?!盵2][與薛中離]王艮的“見”主要是講學。在他看來,修身講學以見于世,就是“見龍在田”。他說:“孔子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非“見”而何?”[1][語錄]
但王艮也同時強調(diào)出處不是盲目的,何時出,何時處,也要合“中”道,保持在“適宜”之間。這個適宜就是能夠正確處理好安身與行道的關系。他說:“知安身而不知行道,知行道而不知安身,俱失一偏。故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1][語錄]“失一偏”便是不“中”。那么怎樣才能合“中”呢?王艮認為,該出則出,該處則處。他說:“危其身于天地萬物者,謂之失本,潔其身于天地萬物者,謂之遺末”。[1][語錄]他還進一步指出:“孔孟之學正如此。故其出也,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其處也,學不厭而教不倦。本末一貫,夫是謂明德親民止至善矣。”[1][答問補遺]也就是說,出與不出,要看天下是有道還是無道。未可出而出,那是以道殉人,是一種“妾婦之道”。要“出”就要講條件,決不能“漫然茍出”。因此,王艮認為對于是否“出”的問題,必須慎重考慮,要“當量而后入”。他說:“當量而后入。不可入而后量也。若君相求之,百執(zhí)事薦之,然后出,此中節(jié)之和,吾之道可望其行矣,吾之出可謂明矣?!兑住吩唬骸蠖饕??!艟嗖挥?,百執(zhí)事雖薦之,不過盡彼職而已矣,在我者雖有行,亦不過敬君命而已矣。前此諸儒急此道,至于入而后量,是以取辱者多矣,可不鑒哉?!盵2][答林子仁]可見,王艮“出”的前提條件是“君相求之”,而不僅僅是“百執(zhí)事薦之”。王艮明確指出,不管“出”,還是“處”,都要看當時的政治條件,有象堯舜那樣的賢明君主,就可以“出”,有象桀紂那樣的無道之君就不能“出”,只能“處”。即使別人來求也要慎重。如果“出”而“危其身于天地萬物”,那就是“失本”。[1][語錄]所以,王艮要求人們學會待價而沽,他說:“孟子曰‘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齼r而沽,然后能格君心之非?!盵1][語錄]他特別強調(diào)“出”與“處”要視情況而定。但有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無論堅持怎樣的原則,“出”“處”都要為“師”。他說:“不講明此學天下,則遺其本矣。皆非也,皆小成也?!盵1][語錄]
此外,王艮的動靜適宜觀還體現(xiàn)在一種理念方面。請看這樣一段對話:“子謂子敬曰:‘近日工夫何如?’對曰:‘善念動則充之,惡念動則去之?!唬骸颇畈粍?,惡念不動,又如何?’不能對。子曰:‘此卻是中,卻是性,戒慎恐懼,此而已矣。是謂顧諟天之明命,立則見其參于前,在輿則見其倚與衡。常是此中,則善念動自知,惡念動自知,善念自充,惡念自去。如此慎獨,便可知立大本。知立大本,然后內(nèi)不失己,外不失人,更無滲漏。使人人皆如此用功,便是致中和,便是位天地,育萬物事業(yè)。’”[1][答問補遺]對王艮的這些觀念,《心齋先生學譜》的編輯者王士緯先生是這樣評介的:“陽明四句教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先生所云,善念不動、惡念不動之中,即陽明所謂無善無惡之心體。然陽明以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先生則以格物為知本,誠意正心修身為立本,知中為天下大本。常是此中,則善念自充,惡念自去,戒慎恐懼未嘗致纖毫之力,修中之道即誠意正心工夫,亦即所以立本也。先生答劉子中曰:‘來書云簡易工夫,只是慎獨立大本。此是得頭腦處?!盵4]王士緯先生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王艮關于?!爸小庇^念的最好詮釋。
王艮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只心有所向便是欲,有所見便是妄,既無所向,又無所見,便是無極而太極?!盵2][與俞純夫]這雖然與前文所提到的“天然自有之理”有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王艮這里揭示了影響“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就是私欲問題。
關于私欲,傳統(tǒng)儒學認為,只有克去私欲,“復乎天理”,才能體現(xiàn)“仁”這一最高的道德修養(yǎng)境界。道家在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論述,如老子十分強調(diào)人欲的節(jié)制,認為極端個人主義、貪得無厭是萬惡之淵?!兜赖陆?jīng)》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薄侗阕印飞弦舱f:“非積善陰德,不足以感神明。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佞諂,如此乃謂有德,受福于天”。從某種意義上說,王艮繼承了傳統(tǒng)儒道思想。如《語錄》中有這么一段話:“程子曰‘一刻不存非,中也;一事不為非,中也;一物不該非,中也’,知此可與究‘執(zhí)中’之學。”王艮的“存非”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廣,存私是其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顯然,王艮認為貪得無厭的人欲違背了天然自有之理,他把人欲看成了不“中”的根源。王艮還從本體之樂的角度論述了私欲的危害。他認為,人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是因為人心被私欲所縛。他在《樂學歌》中說:“人心本自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良知還自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2][詩附]他認為,仁者安處于仁而不為物所動;智者順乎仁而不為物所陷。仁且智,——君子所以隨約樂而善道矣?!盵1][語錄]“為物所動”就是為私所動。有時候人們之所以不“中”,也是因為太“著意”,而“才著意,便是私心”。[1][答問補遺]
“私心”使人不樂。王艮繼承了孔子的“樂道”思想,把樂看作是人的心之本體,要求人們消除“一萌時”的有害的私欲干擾,在學習上以“樂”為本,真正進入“樂學”的精神境界。然而他也承認,人在后天的發(fā)展過程中會逐漸受到“私欲”的束縛。用王艮的話說就是:“日用間毫厘不察便入于功利而不自知,蓋功利陷溺人心久矣。須得見自家一個真樂”,[1][語錄]而要得見自家一個真樂,就要超越功利欲求,擺脫私欲困擾。
但王艮的去私欲與傳統(tǒng)觀念又有所不同,因為王艮談到私欲問題時,是一會兒講要“去私欲”一會兒又大談人欲合理的。這看起來有點矛盾,其實并不矛盾,因為王艮講“去私欲”與傳統(tǒng)儒學或理學家們所講的“去私欲”是有差別的。理學家認為,孔顏之樂就樂在去私欲,學習的目的就是“存理滅欲”,而王艮認為“樂與欲”是統(tǒng)一的。人同此樂,也就是人同此欲。如果把人的生理自然需求看作是私欲的話,那就是“自將私欲縛”,是自己用所謂的私欲來束縛自己,只有清除“存理滅欲”的想法和做法,才能使“人心依舊樂”,使人獲得生理需求上固有的快樂。王天真[王艮的曾孫]曾作《真樂吟》,對此進行了很好的注解,他明確地把生理的自然需求稱之為“孔顏樂”,說孔顏樂人皆有之不自覺,能自覺時真可樂,不待笑顏開,無時而不樂,因此,不能把“樂”看作是私欲,它是“無欲”,是“天真”,是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正流露。[3][p42-43]
為什么會作出上述解釋,因為王艮認為人欲有兩種:一種是“不孝、不弟、不睦、不淵、不任、不恤”,“造言亂道”的人欲。[2][王道論]另一種是吃飯穿衣等生存需要性人欲。王艮認為第一種人欲是應該反對的,而第二種則應予以肯定。人的生命欲求,生命的沖動,是自然所賦予的。人要吃飽穿暖,能夠生活下去。如果吃不飽穿不暖,生活都難以維持,還談什么“安身立本”?所以王艮把“學不厭”的前提看著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要求。他甚而把“良知之學”也看著是為了實現(xiàn)優(yōu)游厭飫。”[1][勉仁方]他說:“人有困于貧而凍餒其身者,則亦失其本,而非學也。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語錄]
王艮所講的“無妄”主要是就人的感情控制而言的。何為“中”?王艮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盵1][語錄]王艮《答劉庶泉》一文中關于“根”的一段論述,更深層次地反映了他的“中”的思想。他說:“來云三千歲花實者,久則征也。頃刻花者,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也。無根無實者,即無聲無息。即根即實者,即夫命之性也?!锻〞吩茻o極而太極者,即無根而根、無實而實也。太極本無極者,即此根本無根、實本無實也。不然,則無根無實者淪于虛無,即根實者滯于有象,而非所謂道矣。故道也者,性也,天德良知也,不可須臾離也。率此良知,樂與人同,便是充拓得開,天地變化草木蕃。所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盵1][答劉庶泉]也就是說,人要要排除感情的影響,防止外部的誘惑客觀而全面地認識問題,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一切行為。
事實上王艮還有一個重要觀點是不為人們所注意的,這就是王艮強調(diào)“智中”或如其所說的“巧中”。王艮認為,“《大學》是經(jīng)世完書,吃緊處,只在‘止于至善’”。[1][語錄]“‘智譬則巧,圣譬則力’。宋之周、程、邵學已皆到圣人,然而未智也,故不能巧中??鬃印轮?、格物’而‘止至善’,‘安身而動’,便智巧。”[1][語錄]也就是說,王艮的“巧中”就是“止至善”。王艮的“止至善”內(nèi)容十分豐富,且與傳統(tǒng)儒學不同。
一是要安處于仁。他說:“仁者安處于仁而不為物所動;智者順乎仁而不為物所陷。仁且智,——君子所以隨約樂而善道矣?!盵1][語錄]王艮認為,智者應該愛人愛己,愛人行仁,實現(xiàn)愛己與愛人的統(tǒng)一、愛人與行仁的統(tǒng)一。他說:‘乍見孺子入井而惻隱者’,眾人之仁也?!疅o求身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賢人之仁也?!嵛匆姷溉识勒咭印?,圣人之仁也?!盵1][語錄]王艮認為,仁愛也是愛身和保身的需要。一個人不僅要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愛人直到人亦愛,敬人直到人亦敬,信人直到人亦信?!盵1][語錄]王艮所作的《勉仁方》既是教導人“仁愛”的,又是啟發(fā)諸生修仁的。其文曰:“子幸辱諸友相愛,彼此切磋砥礪相勉于仁,惟恐其不能遷善改過者,一體相關故也。然而不知用力之方則不能攻己過,而惟攻人之過者,故友朋往往日見其疏也。是以愛人之道反見惡于人者,不知反躬自責故也。予將有以諭之。夫仁者愛人,信者信人。此合外內(nèi)之道也。于此觀之,不愛人,不仁可知矣。不信人,不信可知矣。故愛人者人恒愛之,信人者人恒信之,此感應之道也?!盵5][年譜]
二是要懂得“安身”。他說:“但謂‘至善’為心之本體,卻與‘明德’無別,恐非本旨。‘明德’即言心之本體矣,三揭‘在’字,自喚省得分明。孔子精蘊立極,獨發(fā)‘安身’之義,正在此。堯舜‘執(zhí)中’之傳,以至孔子,無非‘明明德’、‘親民’之學,獨未知‘安身’一義,乃未有能‘止至善’者。故孔子悟透此道理,卻于‘明明德’、‘親民’中立起一個‘極’來,故又說個‘在止于至善’?!怪辽啤?,‘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也?!笕酥畬W’也。是故身也者,天地萬物之本也,天地萬物,末也。知身之為本,是以‘明明德’而‘親民’也。身未安,本不立也?!緛y而末治者否矣’。本先亂,治末愈亂也?!盵1][答問補遺]
三是要學會善教。王艮認為,只要做到“學不厭,教不倦”,便是“致中和”,“位天地”,“育萬物”,“便做了堯舜事業(yè),此至簡至易之道,視天下如家常事,隨時隨處無歇手地,故孔子為獨盛也”。[1][語錄]由此,“學也者,所以學為師也,學為長也,學為君也。帝者尊信吾道,而吾道傳于帝,是為帝者師也;吾道傳于公卿大夫,是為公卿大夫師也。不待其尊信,而銜玉以求售,則為人役,是在我者不能自為之主宰矣,其道何由而得行哉?道既不行,雖出,徒出也?!饰崛吮仨氈v明此學,實有諸己,大本達道,洞然無疑,有此把柄在手,隨時隨處無入而非行道矣。有王者作,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使天下明此學,則天下治矣。”[1][語錄]
四是要行“中庸”。王艮認為,“中庸”之“道”就是“至善”,“道一而已矣。中也,良知也,性也,一也?!盵1][答問補遺]也就是說,“道”是“至善”的,體現(xiàn)“道”的人之“性”也是“至善”的,而“性”的載體“身”,亦應是“至善”的。王艮的這種“至善”之“中”,主要體現(xiàn)為既尊身又尊道?!白又^徐子直曰:‘何謂至善?’曰:‘至善即性善?!唬骸约吹篮??’曰:‘然。’曰:‘道與身便尊,身與道何異?’曰:‘一也?!唬骸褡又砟茏鸷醴駳e?’子直避席請問曰:‘何哉,夫子之所謂尊身也?’子曰:‘身與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尊身不尊道,不為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為之尊道。須道尊身尊,才是至善。’”[1][答問補遺]在王艮看來,“中庸”之“道”,就是要做到“安身”、“行道”并重,只有如此,方為“至善”。
[1]王艮.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卷一[O].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2]王艮.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卷二[O].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3]龔杰:王艮評傳[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王士緯.心齋先生學譜[O].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
[5]王艮.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卷三[O].明刻清修本.泰州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