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鶯, 秦明利
(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116024)
理解文學的難題: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
徐明鶯, 秦明利
(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116024)
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始終是理解經(jīng)典作品的兩個互相影響的重要因素。這兩個矛盾的因素對文學理解和經(jīng)典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兩者的態(tài)度和重視程度不盡相同,無論是以文本為中心、或是作者為中心還是讀者為中心的理解,都是對緩解兩者的矛盾所作出的嘗試。運用前理解、效果歷史、視域融合、詮釋循環(huán)等詮釋學理論對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進行分析,從而提供一個較為合適的理解文學的途徑。
經(jīng)典;文學;詮釋學
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一直是文學理解方面的兩個對立的問題。經(jīng)典就是一種規(guī)范,對人的行為進行規(guī)約。作為維系一個民族生存的有機系統(tǒng),它會不停地新陳代謝,因此經(jīng)典具有開放性的特質。而讀者對作品的詮釋和理解卻不盡相同,每個個體都會對一個文本有特定的理解,“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其實它們也隨著歷史視角的轉換而改變)。我們也肯定已經(jīng)改變了,因此后來的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1]。對作品的詮釋會隨著時間、地點、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就是詮釋有限性的體現(xiàn)。這兩個問題都體現(xiàn)了文學藝術作品當中的真理性。兩者之間的矛盾也反映了文學理解的過程當中的最重要的難題之一。喬納森·卡勒指出,檢驗一個理論的關鍵是看其是否能夠對一部作品提供一種令人信服的新的解說。盡管我們對幾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擁有多種闡釋,但我們至今無法對文學本身找出一種令人信服的闡釋[2]。
詮釋學理論為調和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提供了新的視角。詮釋學本是一門研究理解和解釋的學科,隨著學科研究的不斷深入,它已經(jīng)發(fā)展為哲學詮釋學?,F(xiàn)在看來,“哲學詮釋學乃是探究人類一切理解活動得以可能的基本條件”[3](P序3)。在詮釋學語境中,經(jīng)典具有開放性的特征,而在理解經(jīng)典的過程之中,又有著有限性,經(jīng)典的傳承就是在開放性和有限性兩個特征的互相作用之下不斷進行。在這兩個特征的矛盾運動之中,對經(jīng)典作品的文本本身的理解也呈現(xiàn)出動態(tài)化的特點。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在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中,所謂經(jīng)典就是規(guī)矩、原則、法則。在日常生產(chǎn)實踐中,經(jīng)典作為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能夠幫助人們理解、應付各種復雜的自然和社會問題[4]。經(jīng)典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以標準和模范等作用指導著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人們的生活,為不同時代的人們提供倫理道德判斷摹本[5]。因此,經(jīng)典一直處于動態(tài)而并非靜態(tài)之中。經(jīng)典的這種本質也就決定著經(jīng)典具有開放性的特征。
在艾伯托·艾柯的著作《開放的作品》中,認為作品的開放性意味著藝術家將重組其作品內(nèi)容的主動權交給表演者或欣賞者。在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并沒有給作品一個確定的、一成不變的順序,相反,他提供給公眾的是一個可以重組的、有多種選擇的作品[6](P3)。由此可見,文學經(jīng)典雖然在形式上是封閉的、完整的,它有可能是一部小說、一首詩歌、一篇文章,但它又是開放的,因為對經(jīng)典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閱讀和演繹都是經(jīng)典的開放性的體現(xiàn)[6](P4)。因此,開放性則成為了經(jīng)典最重要、最本質的特性之一。
經(jīng)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經(jīng)典的開放性體現(xiàn)在經(jīng)典自身多變的形式之中。也就是說,同一部經(jīng)典作品,會衍生出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雖然都本著尊重原著、保持作品原貌的原則,但由于目的的不同,受眾的不同,形式的不同,每個版本也就不盡相同。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意識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那些年代比較久遠或來自其他文化的作品就很難保持原貌,經(jīng)過時間的沖刷、文化的碰撞,很多經(jīng)典作品也會隨之改變。
其次,經(jīng)典的開放性也在于經(jīng)典作為一個系統(tǒng)自身的發(fā)展和演化。不同的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需求對經(jīng)典存在不同的訴求[7]。也就是說,多種因素,如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經(jīng)濟與政治形勢的變化會導致藝術作品逐漸被世人所遺忘。時間和歷史及政治經(jīng)濟狀況對于藝術作品的影響和沖擊是不可估量的。經(jīng)典化(canonization)就是一個使得藝術作品得以傳承的重要手段。這種手段經(jīng)常將某些作品或藝術家視為某種典范,并認為這些作品或藝術家所具有的藝術價值是超越時間的,有著永恒的意義。這樣,經(jīng)典就可以被視為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它能夠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自身的調整,并維持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使之得以不斷的發(fā)展和傳承。
第三,作者、讀者和批評家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參與對作品的解讀致使作品具有開放性。艾柯作為作者、讀者和批評家扮演了三個角色。他在《詮釋與過度詮釋》中提出了對作品的理解應該遵守一定規(guī)范的觀點,他認為規(guī)范就是界限,沒有界限的理解便是過度的理解[8](P42)。不過,理查德·羅蒂卻認為艾柯所謂的界限,即文本意圖的觀點實際上是徒勞的。將讀者的最高境界設立在“標準讀者”的定位,讓“標準讀者”去解讀作者的“文本意圖”是一種虛設,會破壞作品的連貫性[8](P104)。而喬納森·卡勒則堅持“過度詮釋”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理解作品中具有重大的意義[8](P118-119)。由此可見,即使是同時代的作家、讀者和批評家對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會不盡相同。
經(jīng)典作品的開放性說明了藝術作品的真理性本質。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等很多學者將游戲(spiel)這一概念用來說明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在這里,游戲所指的并不是藝術家或者欣賞者的態(tài)度,其主體并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在伽達默爾看來,游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誰不嚴肅地對待游戲,誰就是游戲的破壞者”[3](P150)。游戲之所以能夠吸引游戲者,使其能夠從中得到愉悅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正是在于“游戲使游戲者在游戲過程中得到自我表現(xiàn)(sich-ausspielen)或自我表演(sichdarstellung)”[3](P序5)。而在游戲者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在一旁有觀賞者,因為,“游戲只有在觀賞者那里才贏得自身的完全意義”[3](P序5)。這樣,游戲就是對觀賞者開放的,游戲本身、游戲者、觀賞者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也就是說,藝術作品從本質上具有“游戲”的特征,藝術作品存在的本質也就在于其被展現(xiàn)的過程。正因為藝術作品有著游戲的本質性特征,因此,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就成為了藝術作品得以存在的一部分,這也就說明了藝術作品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它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斷的自我表現(xiàn)。至此,文學作品存在的價值也就在于其不斷被欣賞、被接受以及被理解的過程。從而,開放性就成為了文學經(jīng)典的最為本質的特征之一,是文學經(jīng)典得以發(fā)展和繼承的基礎和前提,也是人們得以理解文學經(jīng)典的保障。
文學經(jīng)典作為一個連續(xù)的統(tǒng)一體,是具有開放性的。一部文學作品,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更迭、文化的日益多樣,會面臨著不斷變化的解釋。從而,經(jīng)典的開放性使得經(jīng)典成為了一個有著無限解釋的存在。但是,對于經(jīng)典的每一個解讀都是一種有限的詮釋,無論是文藝理論對經(jīng)典的剖析、經(jīng)典的翻譯還是經(jīng)典在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轉化。面對著經(jīng)典的開放性,對文學經(jīng)典的詮釋必然是有限的。首先,每一種關于文學的理論都不是全面的,自身都是有限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每一個文藝理論都有著各自的重點和批評的對象,都是針對作者-作品-讀者這一系統(tǒng)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挖掘和探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了文藝理論是不能夠對于作者-作品-讀者這個系統(tǒng)進行全方位的解釋的,它對于文學的解釋是有限的,它不能夠做到對文學經(jīng)典全方位的理解。最理想的翻譯,也就是內(nèi)容和意義與原作完全吻合的翻譯是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在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中轉化,譯作必然是對原作的一種模仿,但同時也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這樣,翻譯實際上也是對文學經(jīng)典的一種詮釋,而它對于作品的理解必然是有限的。同樣的,一個經(jīng)典在不同藝術形式之間轉化也會受到詮釋的有限性的制約。由于手法和形式的不同,同一個作品在不同藝術形式中也會被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剖析,這樣改編的作品也就不能與原作在意義上完全吻合。
經(jīng)典作品的開放性也就意味著對經(jīng)典的理解具有有限性的特征。雖然閱讀的過程中,讀者與文本之間體現(xiàn)的是一種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文本并不是一個僵化的、不變的、一般所謂的客體??梢哉f,文本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力是作者通過語言符號傳達出來的。因此,當面對有著生命力,同時又開放的文學經(jīng)典,讀者對其的理解是無法做到完全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論是作品還是讀者,都是具有歷史性的,這種歷史性就決定著文本的含義和讀者心中理解的文本的含義。文本的歷史性意味著被詮釋的可能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試圖去理解文本的真正含義。因此,對于文學經(jīng)典,它總是在經(jīng)歷著不斷被解釋的過程。而讀者的歷史性也就意味著讀者在理解文學作品時是不可能對其進行完全的、百分之百的重建。理解是建立在“前理解”,也就是“先入之見”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讀者對于事物的最初看法并不是讀者可以自己支配的,它以傳統(tǒng)的面貌出現(xiàn)在人們的理解活動之前。所以,對于經(jīng)典的理解,看似是讀者在不斷追尋文本的原意,實際上是讀者對文本的再理解、再詮釋,甚至是在心中的再創(chuàng)造。
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和作用。經(jīng)典是通過語言符號來保存和傳承的,隨著時間和文化的變化,歷史和語言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得讀者對經(jīng)典的理解有著一定的障礙。因此,如何調和與緩解這一對矛盾為讀者帶來的影響,就成為了值得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在詮釋學中,前理解是讀者詮釋文本的基礎。從根本上來講,在理解的過程中,文本是不能夠脫離其前提而獨立存在的,同樣,讀者也是不能夠擺脫其前理解而對文本進行理解的。由于時間、文化、地域等因素的不同,文學作品與讀者之間的“間距化”和各自的歷史性是客觀存在的,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擺脫的。經(jīng)典的開放性給予了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閱讀文本的條件,所以,先入之見實際上是理解得以發(fā)生的基礎。至于如何對文學作品進行有效的、正確的理解,如何保證理解者的前理解能夠在理解經(jīng)典的過程當中具有正確性,伽達默爾認為:“解釋者無需丟棄他內(nèi)心已有的前理解而直接地接觸文本,而是只要明確地考察他內(nèi)心的前見解的正當性,也就是說,考察其根源和有效性”[3](P380)。這樣,在理解的過程當中,面對有著開放性,有著無限可能的解釋的文本,讀者應該認識到其自身的有限性,并認識到正是自身的有限性才是理解得以發(fā)生的最基本的條件。
效果歷史是讀者理解過程中的必要因素。伽達默爾認為:“真正的歷史對象根本就不是對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統(tǒng)一體,或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同時存在著歷史的實在以及歷史理解的實在”[3](P序9)。從詮釋學的角度來講,理解的本質就是具有一種效果歷史的時間,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個特定的效果歷史當中,對此事物的理解也具有效果歷史意識。正是由于效果歷史意識,使得讀者的理解成為一種具有歷史性的行為。并且,這種效果歷史意識,無論人們承認與否,是理解過程本身的一個要素,人們是無法擺脫的[3](P434)。正是這種效果歷史使得讀者的理解、經(jīng)典的傳承成為可能。這種歷史性雖然導致了讀者理解經(jīng)典作品的異同,使得讀者對于作品的理解成為一種具有歷史性的行為,但卻是理解得以發(fā)生的基本因素。
讀者在與文本視域融合的過程中對話,并在對話中理解、詮釋文本。實際上,對于經(jīng)典的閱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經(jīng)典與讀者雙方進行對話交融的過程,也就是詮釋學中“視域融合”的過程。前理解或先見,都是由于主體本身的歷史性所賦予的,而這種先入之見實際上為主體提供了一種看問題的視角和方向,也就是為主體提供了一個“視域”(horizon)。無論是文本還是讀者,理解者與被理解者,都有著自己的視域。而雙方的對話交流,就是“視域融合”的過程,并且在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兩個視域都在相互的作用之下擴展和提升了。“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唯一的視域,這個視域包括了所有那些在歷史意識中所包含的東西”[3](P431)。經(jīng)典作為有生命力的文本的代表,其特點就是能夠不斷的接受不同的理解和詮釋,它的這種開放性又進一步維持著經(jīng)典的生命力,使其在每一種解讀之下都能夠有不同的意義。因此,對于讀者來說,對經(jīng)典的理解始終是一種以自身的視域為基礎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而當面對經(jīng)典的開放性特征,讀者的理解就只能是一種有限的、歷史的過程。
詮釋循環(huán)是正確理解經(jīng)典作品的必要手段。在理解的過程中,雖然前理解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對于文學經(jīng)典本身的理解也應該同樣得到重視。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是:要理解詞語,必須要對語句有理解;而要理解語句,又必須從對詞語的理解開始。這樣,整體和部分就形成了一個循環(huán),它們在意義上相互支持。在詮釋學中,也稱為“詮釋循環(huán)”。因此,在理解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文本的意義也就在整體和部分之間的循環(huán)之中彰顯出來。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經(jīng)典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以標準和模范等作用指導著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人們的生活,因此,經(jīng)典的這種本質也就決定著經(jīng)典具有開放性的特征。而不同時代的讀者、不同文化的讀者在閱讀經(jīng)典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對經(jīng)典不同的詮釋。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這也就說明了文本和理解本質特征。文學經(jīng)典作為藝術形式的一種,其本質是與“游戲”相通的。也就是說,只有在被欣賞、被理解、被詮釋的過程中,文學經(jīng)典才能夠有真正存在的意義。同時,在被理解的過程中,經(jīng)典的開放也就導致了理解者的有限性。由此,在詮釋學語境之下,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得以緩解和調和。
首先對于理解,應該認識到經(jīng)典的開放性和詮釋的有限性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經(jīng)典的開放性意味著詮釋的有限性,而詮釋的有限性又為經(jīng)典的開放性提供了空間。理解者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應該意識到無論是經(jīng)典還是理解者本身,都是具有歷史性的。經(jīng)典應該被當做一種具有開放性的,同時也是具有歷史性的文本,對經(jīng)典的理解應該是一種基于讀者前理解的過程,具有歷史意識。對經(jīng)典的理解應該是建立在文化和歷史的基礎之上的,建立在理解者自身的“傳統(tǒng)”之上的,正是這種讀者自身具備的、客觀存在的前理解才給予了對經(jīng)典進行不同詮釋的可能性。因此,詮釋經(jīng)典也是建立一種讀者與經(jīng)典的對話,是讀者與經(jīng)典視域融合的過程。而在對話過程中出現(xiàn)的“第三視域”正是對文本的有效的理解。
另外,詮釋的循環(huán)可以保證理解過程中的有效性。詮釋循環(huán)強調的是在理解過程中整體與部分的一致性,也就是說整體的意義取決于部分,而部分的意義也在于對整體的理解。因此,如何達到兩者的一致便成為了在理解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當理解主體與理解對象能夠形成一種具有一致性的相互對話和相互交融的狀態(tài)時,讀者對于經(jīng)典的理解就是有效的、正確的。
[1]伊塔洛·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M].黃燦然,李桂蜜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3.
[2]CULLER J.The Literary in Theory[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166.
[3]伽達默爾.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M].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SHUSTERMAN R T S.Eliot and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M].Bloomington:iUniverse,2000.74.
[5]NUSSBAUM M.Poetic Justice: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Public Life[M].Boston:Beacon Press,1997.82.
[6]安伯托·艾柯.開放的作品[M].劉儒庭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LAUTER P.Canons and Contex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158.
[8]安貝托·艾柯.詮釋與過度詮釋[M].王宇根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
Understanding Classic Literary Works:the Openness of Can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Interpretation
XU Ming-ying, QIN Ming-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The openness of can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interpretation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understanding classic literary works.Influenced by each other,the two factor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ing canons.People posses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two and try to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by understanding them in the context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The theories of hermeneutics,such as pre-understanding,effective history,fusion of horizons and the hemeneutic circle a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openness of can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interpretation,therefore,to offer a proper way to understand literature.
canon;literature;hermeneutics
I06
A
1008-407X(2011)04-0060-04
2011-05-25;
2011-07-2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09YJA752004);大連理工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項目(DUT11RW421)
徐明鶯(197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西方文論和英美文學研究;秦明利(1960-),男,吉林白城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西方文論和西方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