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明, 周慶譽
(1.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湖北武漢430074;2.中國人民大學 社會與人口學院,北京100872)
淺析杜爾克姆法社會學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馮志明1, 周慶譽2
(1.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湖北武漢430074;
2.中國人民大學 社會與人口學院,北京100872)
杜爾克姆作為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對社會學的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文章主要通過文本研究,對杜爾克姆的法社會學思想進行梳理,旨在說明其獨特的切入視角、分類方法以及其他主要論點,并闡發(fā)現(xiàn)實意義。杜爾克姆的法社會學思想,強調集體意識的強制作用,強調法與社會團結類型的契合,重視法的社會功能;對于分析中國社會,特別是轉型時期的法律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中國的法治進程也有重要借鑒意義。
杜爾克姆;法社會學;集體意識;社會團結;功能分析
科塞在《社會學思想名家》中這樣評價杜爾克姆,作為“現(xiàn)代社會學的真正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使現(xiàn)代社會學成為正式的大學教程”[1]。他將社會學定義為一門以研究社會事實為對象的學科,一門關于制度的科學[2]。而在杜爾克姆看來,法律即是一種明確而顯著的社會制度,這一觀點與傳統(tǒng)分析法學家們的理論不謀而合:法律是“一種制度,它是依照一批在司法和行政過程中運用權威性律令來實現(xiàn)的、高度專門形式的社會控制”[3]。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杜爾克姆將法作為他社會學理論的重要內容,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與他的主要理論一樣,他對于法社會學的觀點闡述也主要集中在他的博士論文中,也就是社會學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社會分工論》,并在其他著作中也有所涉及。研究杜爾克姆法社會學思想對于理解他所倡導的實證主義、社會唯實論、集體主義立場、功能分析等主要社會學準則,以及集體意識、社會團結、道德、公意等主要社會學概念都有重要意義。而本文通過文本分析,梳理和總結了杜爾克姆的法社會學思想,發(fā)現(xiàn)其對于現(xiàn)代社會,特別是對當下中國社會的法治進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杜爾克姆的法社會學思想是其整體社會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文本研究,發(fā)現(xiàn)杜爾克姆無論是在方法論的闡述,還是在社會團結、社會整合等命題的闡述中,都結合法律進行了分析。在對法的研究中,杜爾克姆所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異于傳統(tǒng)法學研究和社會學研究的視角。法,是他所闡述的一種社會事實[4](P25),它將“表象”與實實在在的生活相勾連,是“關于制度的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
杜爾克姆認為,法所表達的是一種集體意識。他認為,集體意識是“一般社會成員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總和……是獨立于個人置身其間的特殊情況;個人消逝了,它仍舊存在……集體意識是社會的精神象征”[5](P46)。雖然集體意識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但并不是一味抽象不可捉摸的,它可以通過人們的感性行為與現(xiàn)實發(fā)生聯(lián)系,為人們所感知[5](P59)。
集體意識的產(chǎn)生基于個體間的相似性、人的趨同本性,看似是一種社會心理類型,但其又有著其非常特殊的一面:它一旦形成,就具備了外在性和強制性的特征,從個體外部給予個體不可抗拒的影響。杜爾克姆因之將其也視作是一種社會事實。在杜爾克姆看來,每個個體,除了擁有構成自身特殊人格的個性之外,還擁有代表著社會的集體意識,且這兩者的關系是不平等的,集體意識處于支配地位。這便是所謂的“社會第一性,個人第二性”的社會唯實論。社會先發(fā)生,而個人被淹沒于社會之中;這種情況到了有機團結的社會,盡管個體意識變得活躍,但個體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也是受制于集體意識的,亦即受制于集體或社會,而“這兩層意思,實際上一點也不荒謬”[6](P217)。
基于這一系列的集體主義實證傾向,杜爾克姆試圖說明,法在本質上是一種源于集體意識的“發(fā)生物”,他從發(fā)生學的角度解釋“犯罪”和“懲罰”。在杜爾克姆的理論中,犯罪、自殺、失范、越軌等一系列現(xiàn)象都是社會事實,而且是現(xiàn)代社會中所確定會有的社會事實。他認為,“如果一種行為觸犯了強烈而明確的集體意識,那么這種行為就是犯罪”[5](P53)。換言之,犯罪就是個體侵犯集體意識、冒犯社會的行為。杜爾克姆對這一點做了重要的說明:一種行為不是因為犯了罪而觸犯了集體意識,進而遭到懲罰,而是因為觸犯了集體意識而成為犯罪,并受到懲罰。
杜爾克姆一改傳統(tǒng)的法的傳統(tǒng)分類,運用形態(tài)分類法,從法律本身的功能出發(fā),考察它們與兩種社會團結類型的耦合程度,進而區(qū)分出兩種法的形態(tài)[5](P32)。杜爾克姆的分類具有很深的理論背景,他將兩種類型的法律與作為自己理論體系中主干內容的“社會團結”對應,結合成為其主要的法社會學理論。“壓制法”對應的是機械團結,“恢復法”則對應有機團結。
機械團結作為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特征,是基于個體間的相似性,遵循相似的情感和價值觀念而形成的關聯(lián)形式。在機械團結社會中,社會沒有高度分工,沒有形成相應的依賴。特別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每個人的可替代性極高。在原始社會,一個人如果缺少某種東西,在嘗試多種方法無效的情況下,他最后還可以選擇自己生產(chǎn),因為大家的生產(chǎn)能力幾乎是一樣的。不難理解,作為一個群體、一個社會,成員間的相似性越大,所形成的集體意識就越強烈,而既已形成的集體意識又會將個體緊緊控制,“駕馭著大部分個人意識”[6](P216)。而前文也提到,杜爾克姆認為犯罪從本質上講就是觸犯了集體意識。而對于犯罪的懲罰則體現(xiàn)了集體意識的反彈。這種情況,在越傳統(tǒng)的社會,就體現(xiàn)得越明顯。集體意識的力量在懲罰使用的頻度和力度上都有體現(xiàn)。原始人總是盡可能多地懲罰罪犯,他們不關注是否罰得公平,自己是否得到足夠的補償,只要有懲罰就足夠了;原始社會,個體可能因為褻瀆神明而招致殺身之禍,群體對于神明的敬重之情是統(tǒng)一且強烈的,但在現(xiàn)代社會看來這種行為是荒謬的、不能容許的。
而有機團結被杜爾克姆用以描述開始工業(yè)化后的社會特征。有機團結基于發(fā)達的社會分工。隨著個體的個性的發(fā)展,獨立性增強,個人不會再被社會所完全淹沒。與此同時,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化,使得個體之間出現(xiàn)了高度的有機關聯(lián)性,相互依賴加深。如果說壓制法與集體意識的關聯(lián)性非常強、非常倚仗集體意識的話,恢復法則“并不完全屬于集體意識的范疇,或者說它只是處于非常微弱的狀態(tài)”[5](P74)。它與壓制法不同,更多地調整的不是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而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杜爾克姆選用的例證即是屬于私法范疇的民商法。這些不同的私法由不同的專門機構加以執(zhí)行,也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發(fā)達的社會分工。另外,杜爾克姆還在著重對契約加以闡釋,一個契約的訂立可以讓本來毫無聯(lián)系的個體團結在契約共同體之中,而這種不以個體相似性為基礎的團結形式,也是一種有機團結。
杜爾克姆在對法律條文的記載和對犯罪者的懲罰記錄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壓制法在歷史上集中表現(xiàn)為“對觸犯法律者施以嚴厲的制裁”。那些刑罰幾乎適用所有的罪名,且長期不變。遭受這種懲罰的原因在現(xiàn)代人看來匪夷所思,可能只是在某個祭祀場合表現(xiàn)得不夠莊重;與之相對的,在現(xiàn)代人看來罪不容誅的,如殺人等卻未必會受到懲罰。這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律所追求的理念——應該針對具體的侵害程度來定罪——相去甚遠。那么懲罰,或者說法律到底是為了什么,它又具有怎樣的功能。在這個問題上,杜爾克姆選擇了溯源研究,他從犯罪和懲罰的特征和性質著手進行探索。他發(fā)現(xiàn),這種壓制性的懲罰基本都由整個社會發(fā)起,認為這種強烈情感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也正是這種強烈而穩(wěn)定的共同意識存在,才有了“如果一種輕微觸犯了強烈而又明確的集體意識,那么這種行為就是犯罪”的定義。這樣,杜爾克姆就厘清了懲罰的根源所在——它源于集體意識的反制。
既然犯罪是對集體情感的損害,對于群體而言這種體驗是感性的,那懲罰就是一種發(fā)泄,尋求的是報復。而其實在現(xiàn)代司法過程中,我們仍能看到類似情況,訴訟雙方都會極盡全力地煽動起在場人員的情緒來影響法官的判決。但杜爾克姆認為,除了作為發(fā)泄情緒的一種排遣方式,壓制法的懲罰措施有著其更為重要也是更為關鍵的功能——補償集體情感,再次明確集體意識的神圣不可侵犯。這種迫使犯罪者對集體意識的承認,強化其他人對集體意識的認知,維系了整個社會最低限度的整合。這種整合源于原始社會的宗教情感,確保了宗教、祭祀等儀式的權威性比任何其他個體因素更為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刑法是原始社會的最主要的法律形式,而在很長時間里,刑法也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只是在適用條目上的數(shù)量上有所減少。
相應地,恢復法不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將事物“恢復原貌”。在機械團結的社會中,強大的集體意識所支持的社會可以對個人的行為作出判斷和懲罰,但隨著這種集體意識的弱化,社會對觸犯集體情感的個人并不能有一個相同的判斷,并一一加以懲罰和管教。而且個體意識的覺醒,也會使得原本屬于犯罪的對集體意識的破壞行為變得不再那么易于受到集體反制。
恢復法所體現(xiàn)的集體意識處于非常微弱的狀態(tài)[5](P75),它的反應不如壓制法那么迅速。他不同意恢復法的主要功能是“私人利益調節(jié)”的說法,雖然這種社會的介入不是自動的,且作用關系發(fā)生在個體之間,但更大程度上它是“不想在敵對雙方之間尋求一種最適當?shù)慕鉀Q方式,也不想提出某種相互妥協(xié)的方案,它只想運用一般的知識和傳統(tǒng)的法律規(guī)范來處理這些事件”[5](P75)。
杜爾克姆最終給出的結論還是認為恢復法為代表的法律的首要性質是社會性的,它的主要目的絕對不是訴訟人的利益。他對這種堅持也做了相關說明,在有機團結的社會中,契約關系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形式,但是契約并不會因為其經(jīng)過了雙方的協(xié)商并達成了一致而具有足以支撐其存在的力量,即個體不能確保這種契約關系的維系。正是在這種契約的背后,假定了社會隨時準備介入,才使得契約本身富有力量。雖然恢復法具體涉及的關系都好像是私人的,但社會性才是最本質的。
從杜爾克姆對于法的產(chǎn)生和分類的論述中,可以看到他關于法的兩點基本判斷,第一,法是公意的表達;第二,法是道德的符號。而本文認為,這兩點所涉及的問題正是中國法治進程中應該注意的,其法社會學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就在于此。
杜爾克姆關于國家和社會的學說與經(jīng)典馬克思理論有所不同,他基本承襲了盧梭的學術思想,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對于“公意”的論述。在盧梭看來,國家是與公民的締約方,依照“公意”來行使權力。而杜爾克姆也關注“公意”的性質,以及那些對人類啟蒙的理解?!八M可能地用科學的方法來努力揭示這種公意的性質,以及這種公意是如何在人們的思想和信念中被感悟的”[7](P70)。
杜爾克姆認為公民社會是所有一切產(chǎn)生的基礎環(huán)境。公民社會中的教育、經(jīng)濟以及宗教等提供了社會規(guī)范和法律,而社會規(guī)范與法律則是社會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是被用來規(guī)定社會成員思想和行為的指導原則。他認為,法是一種重要的公意表達,它對于形成完整的公民社會,進而產(chǎn)生政治活動,以及形成國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政治社會學中,杜爾克姆所說的這種“公意”被視作一種合法性來源的論述。也就是說,國家統(tǒng)治的合法依據(jù)來源于社會公意。法律是社會公意的表達,權力和權威不能有悖于法律;社會是權威的基礎,國家則是出面代表社會實施基本運作和操作的。杜爾克姆的觀念中,國家實質上是一種警察力量,用來保障社會規(guī)范和規(guī)則被服從[7](P75)。法的產(chǎn)生源于集體意識,強調社會的普遍認同,是整個社會中處于最高地位的存在。但是,這與中國傳統(tǒng)的和經(jīng)典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論述截然不同。在馬克思看來,國家是階級統(tǒng)治的暴力機器,法律則是一種統(tǒng)治工具,體現(xiàn)階級意志,維護階級利益,并不一定與所謂“公意”相合。
顯然,在對于“法”的理解上,杜爾克姆和中國社會當前的認知是有極大差異的,兩者的出發(fā)點不同。但本文認為,杜爾克姆的觀點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單位制的逐步瓦解,中國社會的整體社會控制程度減弱,人民訴求的表達更為自由;同時,經(jīng)濟、教育等事業(yè)的發(fā)展使得社會規(guī)范有進一步明確化的內在要求,社會自我醞釀了某些對于規(guī)則和法律的“公意”。倘若單純地運用國家機器生硬地制定、移植和推行法律,很有可能產(chǎn)生法規(guī)、法條或者司法實踐飽受質疑和非議等情況。
總之,無論是否將法視作一種工具,既然將之作為一種應當廣泛遵守的規(guī)范準則,它就應當被社會成員廣泛接受,應當具有普遍認同。架空于杜爾克姆所說的社會制度而生硬制造出來的法律,施行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值得警惕。
杜爾克姆的社會學研究,長期以來都在尋求一種力量,將社會成員維系起來。杜爾克姆認為,集體意識反應了社會道德,屬于道德的范疇,而社會分工需要一種秩序、和諧以及社會團結,它同樣是道德層面的。這兩者都是維系社會秩序的道德要素。
而法律與道德規(guī)范的關系,杜爾克姆這樣論述,“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制度在本質上表達了自我同一性要求”[5](P17)。同時,因為社會團結是非物質的,根本沒有辦法進行觀察和測量,對于道德的觀察就需要倚仗相應的“外在事實”。法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社會事實,它作為集體意識的表達,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道德“看得見的符號”[6](P27)。
除了集體意識賦予法律的權威性,杜爾克姆還試圖從道德認同的角度來說明法律可以為人廣泛接受。盡管每個社會成員都有尊崇法律的義務,但“人們之所以要遵從法律,不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制定了某種法律,或者是通過多次選舉決定了法律,而是因為法律表達了公民的意志,它是一種善的東西。我們之所以應該服從它,是因為我們希望它成為法律”[8]。杜爾克姆堅信,法律應當是一種基于社會道德而產(chǎn)生的“良法”,這種“良法”應當被民眾所遵守,也必須遵守。
杜爾克姆認為,“法律與道德不僅要隨著社會類型的變化而變化,就算是在同一種社會類型里,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法律與道德也要發(fā)生變化”[4](P88)。改革開放以來,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和劇烈的社會轉型,使得傳統(tǒng)道德被解構或打壓,整個社會陷入一種道德真空;另一方面,從西方移植的許多成法并不適合中國的社會土壤,不符合傳統(tǒng)道德倫理,這也產(chǎn)生了相應的問題,應該進行適度的道德修補,以改善社會狀況。
現(xiàn)代社會的刑罰力度降低,“對犯罪者的懲罰就是為了表達社會對其犯罪行為的斥責,最好的懲罰就是盡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代價又最低的方式進行責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懲罰的功能。”[9]這種觀念倡導的更多的是一種教育與道德的教化,不一定通過法律的制裁來解決問題,單單依靠冷峻的法律來解決社會生活遇到的各類問題,勢必存在其局限性。違背了道德的法律必然不是杜爾克姆期望的“良法”,也不可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良善的法本質上便是完美地結合了道德的法。社會只有倚仗法律與道德的功能合力,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整合與發(fā)展。
[1]劉易斯·A·科塞.社會學思想名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85.
[2]劉少杰.個人行動的社會制約——評迪爾凱姆關于個人行動、集體表象和社會制度的論述[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5):152-158.
[3]羅斯科·龐德.法理學:第1卷[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8.
[4]E·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準則[M].狄玉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東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
[6]雷蒙·阿?。鐣W主要思潮[M].葛智強,胡秉誠,王滬寧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7]安東尼·奧羅姆.政治社會學導論[M].張華青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8]愛彌爾·涂爾干.職業(yè)倫理與公民道德[M].渠東,付德根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2-113.
[9]愛彌爾·涂爾干.道德教育[M].陳興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5.
Study for Durkheim’s Theory on Sociology of Law and Its Significance
FENG Zhi-ming1, ZHOU Qing-yu2
(1.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2.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s a founder of sociology,Durkheim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To introduce his unique perspectives,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other main issues,and to explai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the paper summarizes his theory on sociology of law through textual studies.Stressing the force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aw and social solidarity,and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law,Durkheim’s theory has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issues in China,especially the legal issues in transition period,as well as for the progress of ruling by law.
Durkheim;sociology of law;collective consciousness;social solidarity;functional analysis
C91-09
A
1008-407X(2011)04-0127-04
2011-03-11;
2011-08-10
馮志明(1974-),男,遼寧朝陽人,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社會組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