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義
“豬”字命名新探
郭洪義
在古代,“豕”指野豬,“彘”指被飼養(yǎng)用來祭祀的野豬,“豬”指飼養(yǎng)而供食用的家豬。“豬”字,從豕者聲。從“者”聲的字往往有“止”義。豬所以得名為“豬”,是因為馴養(yǎng)的家豬愛睡不愛動。由于偏旁“豕”和“犭”可以互換,“豬”就逐漸被“豬”取代。
豬的命名;豕;彘;豬;豬
豬在我國古代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豬”字也因此逐漸成為一個極具象征性的符號,人們對其寄予了豐富的情感。在文化熱日益興起的今天,探討我國豬文化的專著、論文不斷涌現(xiàn),但對“豬”字命名的探索還少有人提及。了解“豬”字命名的緣由,理清“豬”字的發(fā)展脈絡,有助于進一步認識我國的豬文化。
在我國古代,豬最初并不叫“豬”,而被稱為“豕”或“彘”?!磅埂敝敢柏i,甲骨文作,為象形字,是一頭野豬的形象。在原始社會后期,人們已經開始捕殺野豬為食。到了殷商時期,“豕”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大量的甲骨卜辭中可以得到證明。如《甲骨文合集》10230:“癸丑卜,王其逐豕,獲允獲豕。”《英國所藏甲骨集》1891:“戊寅卜,燎自豕,卯牛于妣庚?!薄都坠俏暮霞?2674:“丁巳卜,有燎于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薄都坠俏暮霞?3273:“癸酉卜,有燎于六云五豕,卯百牛?!?/p>
通過以上甲骨卜辭可以看出,人們常常將捕獲的豕用來祭祀祖先。后來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fā)展,生產工具的進步,捕獲的豕有了剩余,人們便開始馴化野豬,進行圈養(yǎng)。于是,人們將馴養(yǎng)的豕稱為“彘”。后來“彘”逐漸發(fā)展成為家養(yǎng)豬的專稱。這在大量的先秦兩漢文獻中可以得到證明。如《甲骨文合集》21566:“甲子卜,丁呼犬彘五往若?!薄都坠俏暮霞?2322:“丙戌卜,侑于父丁惟彘。”《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薄斗窖浴返诎耍骸柏i……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薄稘h書·貨殖傳·巴寡婦清》:“牛千足,羊彘千雙?!薄稘h書·食貨志》:“雞豚狗彘,毋失其時?!鳖亷煿抛ⅲ骸板榧歹??!秉S金貴先生在《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考辨》一書中對“彘”字有專門的考辨,認為認為“彘”是由捕獲的野豬馴化而來。他說,“彘”字的甲骨文字形像,“平肚之豕貫箭狀,既無肥聳的肚腹,也靠箭捕獲,顯為野豬。但捕獲為馴養(yǎng),故至周秦文獻中,彘成為家養(yǎng)豬的專稱。 ”[1]429“漢魏晉期間,“‘彘’成為豬的通稱,它可以用于家豬,也可以泛指用于野豬?!保?]23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彘”被飼養(yǎng)的主要目的不是用來食肉,而主要是用來祭祀。
大約在戰(zhàn)國時期,開始出現(xiàn)了飼養(yǎng)而供食用的家豬,人們給其起了一個專門的名字,稱為“豬”,這便是“豬”字的正字。
從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考察,發(fā)現(xiàn)“豬”字的最早用例是在戰(zhàn)國時期的包山楚簡中,其字形作或。在睡虎地秦簡和漢印中也有用例,字形作,漢印字形作或。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xiàn)“豬”字。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用例是在北魏時期,北魏蔡氏等造像記作?!柏i”字是作為“豬”的俗字出現(xiàn)的?!蹲謴 と俊罚骸?,俗字。”(關于“豬”作為“豬”的俗字以及“豕”和“犭”旁互換的的例證,引用的各異體字圖片出自臺灣國語教育推行委員會編《異體字字典》2000年版)《正字通.犬部》:“,俗字”?!犊滴踝值洹と俊罚骸?,《廣韻》:‘俗字’”。而、二字正分別是“豬”與“豬”的異體。一般來說,偏旁“豕”和“犭”可以互換。“‘豬’字會有一個俗字‘豬’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從‘豕’的‘豬’和從‘犬’的‘豬’之所以形成異體,是因為古代‘豕’字和‘犬’字寫法很像,只是‘豕’尾巴下垂,身子更肥,‘犬’尾巴向上卷起,身子瘦一些?!保?]113“豕”字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犬”字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二者的古文字形非常相近?!肮盼淖謧鞒倪^程中,人們很容易把這兩個字混淆在一起,于是就產生了從‘犬’的‘豬’字。 ”[3]113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其他漢字中“豕”和“犭”旁互換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豚”字的異體可以寫作或,“豟”字的異體可以寫作或,“豨”字的異體可以寫作或。這樣看來,“豬”字寫作后來的“豬”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么人們將家豬命名為“豬”呢?以往對“豬”字命名的解釋主要是襲用許慎的觀點?!墩f文·豕部》:“豬,豕而三毛叢居者,從豕者聲?!焙蟠鷮W者多從許說,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筠《說文句讀》及今人李海霞先生專著《漢語動物命名研究》有關解釋等。大部分學者都認為“豬”的命名,主要是由于身上長滿了密集的鬃毛。但是,身上長滿密集的鬃毛的動物比比皆是,為什么偏偏將它取名為“豬”呢?或許可以用“約定俗成”的理論來搪塞,然而事物的命名恐怕并非都是“約定俗成”而來。
家豬之所以得名為“豬”,是人們長期觀察家豬的生活習性后,根據其特點為其命名的。家豬愛吃愛睡不好動,人們就根據其安靜、不愛動的特點為其命名?!榜Z養(yǎng)的家豬愛睡不愛動,家豬所以名之曰豬,當由止得名。 ”[2]25
“豬”字從者聲,而從“者”聲的字往往有“止”義。例如“渚”字,《說文》:“渚,水。 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從水,者聲。《爾雅》曰:‘小洲曰渚’?!薄对娊洝ふ倌稀そ袣铩罚骸敖袖?。”毛傳:“渚,小洲也?!庇秩纭瓣暋弊郑墩f文》:“陼,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從,者聲”。《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惫弊ⅲ骸瓣暎敒殇?。”《漢書·司馬相如傳》:“且齊東陼巨海,南有瑯琊?!鳖亷煿抛ⅲ骸疤K林曰:‘小州曰陼?!瘱|陼鉅海,東有大海之陼。字與渚同也?!薄颁尽迸c“陼”為水中的小塊陸地,一方面起著阻礙水流,使水流放緩、停止的作用,另一方面可為行水路之人停下來休息提供場所。由此可以看出,“渚”與“陼”都暗含有“止”義。再如“緒”字,《說文》:“緒,絲耑也。從糸,者聲。”“緒”為絲線的末端,有“終止”義。又如“暑”字,楊桓《六書統(tǒng)》:“暑,熱甚也。從日,者聲?!薄笆睢笔翘鞖馐盅谉岬臅r候,一般到了“暑”期,天氣也基本熱到了盡頭,熱勁也就要停止了。因此,“暑”字也暗含有“止”義。再如“躇”字。 《玉篇·足部》:“躇,躊躇。 ”《集韻·御韻》:“躇,躊躇,不進貌。 ”《龍龕手鏡·足部》:“躇,躊躇,猶豫,踟躕也?!薄冻o·九思·逢尤》:“世既卓兮遠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蓖跻葑ⅲ骸皯褜毑皇?,悵仿偟也?!庇纱丝梢姡俺弊忠灿小爸埂绷x。陸忠發(fā)在《現(xiàn)代訓詁學探論》一書中也舉了部分例子說明家豬命名應從“止”義而來。
需要注意的是,“聚集”義是由“止”義引申發(fā)展而來。事物因“阻滯、停止”才會逐漸“聚集”,是由“止”義引申出“聚集”等義,而非倒過來。因此,許慎以“聚集”義來解釋“豬”字,恐誤;后人多從許說,也并誤?!爸埂绷x才是“豬”字命名的根本緣由。
總之,豬得名“豬”,主要是由“止”義而來,可能并非許慎所描繪的那樣由“三毛叢居者”而來。
[1]黃金貴.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429.
[2]陸忠發(fā).現(xiàn)代訓詁學探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23-25.
[3]趙紅玲.“豬”字源流及其文化含義[J].綏化學院學報,2007(6).
H139
1673-1999(2011)03-0121-02
郭洪義(1985-),男,河北保定人,西南大學(重慶北碚400715)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古漢語詞匯和碑刻語言文字。
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