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瑰華
(淮北師范大學(xué)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歐陽修與梅堯臣交游系年
邱瑰華
(淮北師范大學(xué)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歐陽修與梅堯臣是北宋文壇名冠天下的領(lǐng)袖,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在長達三十年的交往中,互幫互助,不離不棄,聚則樂而游,別則思而夢,其情可歌可泣。他們之間的詩文酬贈,正是他們交游情況的記錄。
歐陽修;梅堯臣;交游;詩文;系年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梅堯臣(1002-1060年),字圣俞,號宛陵先生,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歐梅二人是北宋文壇名冠天下的領(lǐng)袖,歐在《答梅堯臣寺丞見寄》中寫道:“文會忝予盟,詩壇推子將?!盵1]745他們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歐二十五歲時與長于自己五歲的梅相識,至梅去世(時歐五十四歲),在長達三十年的交往中,他與梅在創(chuàng)作上相互品評,在人品上相互欣賞,在生活上相互幫助,在感情上相互慰藉,在仕途上相互提攜。他們不離不棄,聚則樂而游,別則思而夢,其情可歌可泣。他們之間的詩文寄贈,正是他們交游的記錄,本文以系年的形式略作梳理。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歐二十五歲梅三十歲
三月,歐至洛陽任錢惟演幕府推官,與任主簿的梅相識。歐梅在詩文中多次憶及洛陽初識,如歐于景祐元年(1033年)作《書懷感事寄梅圣俞》有句云:“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昃了?一見已開顏。”梅于皇祐元年(1049年)作《濄口得雙鱖魚懷永叔》也有句云:“春風(fēng)午橋上,始迎歐陽公。”
歐作《七交》詩七首,其中《梅主簿》曰:“圣俞翹楚材,乃是東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覺形陋。離騷喻草香,詩人識鳥獸。城中爭擁鼻,欲學(xué)不能就。平日禮文賢,寧久滯奔走。”
自是,歐梅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交往和詩文酬唱,“歐陽修與為詩文,自以為不及。堯臣益刻厲,靜思苦學(xué)?!盵2]37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歐二十六歲梅三十一歲
春,在洛陽,歐、梅陪錢惟演游嵩山,梅作《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
夏,梅因妻兄謝絳任河南府通判,為避嫌調(diào)任河陽縣主簿。秋,梅因吏事來洛,歸河陽時,歐等餞于普明院,梅有《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飲詩序》記其事:“余將北歸河陽,友人歐陽永叔與二三君具觴豆,選勝絕,欲極一日之歡以為別。”
其它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三書簡),《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圣俞分韻得亭皋木葉下絕句五首》,《送梅圣俞歸河陽序》,《黃河八韻寄呈圣俞》,《和應(yīng)之登廣愛寺閣寄圣俞》,《和梅圣俞杏花》,《和楊子聰答圣俞月夜見寄》,《書梅圣俞稿后》;梅有《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依韻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和永叔柘枝歌》,《奉和永叔得辛判官伊陽所寄山桂數(shù)本封殖之后遂成雅韻以見?!?《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避雨于峻極院賦詩及覺猶能憶記俄而仆夫自洛來云永叔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韻》,《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之》,《依韻和永叔雪后見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幾道散后子聰下縣久不得歸頗有離索之嘆》,《依韻和歐陽永叔黃河八韻》,《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
明道二年(1033年)歐二十七歲梅三十二歲
歐獲知河陽府李迪奏薦梅為江浙知縣,作《與梅圣俞》曰:“又知府公已發(fā)薦章。圣俞在洛時,常言親老南方,思一歸侍。今應(yīng)獲素志,亦朋友之共榮也?!?/p>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別圣俞》,《寄圣俞》;梅有《憶洛中舊居寄永叔兼簡師魯彥國》。
景祐元年(1034年)歐二十八歲梅三十三歲
五月,歐至京充館閣??薄G?梅赴德興任,歐作《聞梅二授德興令戲書》,有句云:“君家小謝城,為客洛陽里。
……還鄉(xiāng)問井邑,上堂多慶喜。離別古所難,更畏秋風(fēng)起?!?/p>
歐是年另有贈寄之作《春日獨游上林苑后亭見櫻桃花寄希深圣俞》,《書懷感事寄梅圣俞》,《雜言答圣俞見寄兼簡東京諸友》,《和圣俞聚蚊》,《贈梅圣俞》。
景祐二年(1035年)歐二十九歲梅三十四歲
歐在京,充館閣??薄C吩诮ǖ氯?。歐《與梅圣俞》書云:“販傘船至,又得書并鮑魚。及問傘客,知動靜備詳?!泵返脷W書后作《得歐陽永叔回書云見來客問予動靜備詳》。(按:歐文《歐陽修全集》題明道二年作[3]1280,疑誤。見《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又,梅詩題中“來”當(dāng)為“傘”。[4]82)
景祐三年(1036年)歐三十歲梅三十五歲
范仲淹言事忤宰相呂夷簡落職,貶知饒州。歐因作《上高司諫書》得罪,貶夷陵令。梅時在建德,寄《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以慰歐。
景祐四年(1037年)歐三十一歲梅三十六歲
歐在夷陵作《寄梅圣俞》,梅在建德作《聞雁寄歐陽夷陵》。
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歐三十二歲梅三十七歲
春,梅解建德任,改秩大理寺丞。歐在乾德令任上,有《與梅圣俞》書曰:“得子聰書,知已在京,尋得所示書,伏承榮改京秩,伏惟慶慰。圣俞久滯州縣,今而泰矣?!?/p>
其它贈寄之作:歐有《寄圣俞》;梅有《九月都下對雪寄永叔師魯》。
寶元二年(1039年)歐三十三梅三十八歲
梅授知襄城,時謝絳出知鄧州(治所南陽),與偕行。五月,歐至南陽,與謝梅二人會。
九月,梅至襄城任上。冬,謝絳卒。歐至襄城(時歐寄家襄城),與梅會,談及謝絳,泫然流淚。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四書簡),《答梅圣俞寺丞見寄》,《酬圣俞朔風(fēng)見寄》,《和圣俞百花洲二首》;梅有《泛舟城隅呈永叔》,《送永叔歸乾德》,《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朔風(fēng)寄永叔》,《永叔自南陽至余郊迓焉首訪謝公奄然相與流涕作是詩以寫懷》。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歐三十四歲梅三十九歲
六月,歐在京充館閣???參與編修《崇文總目》。梅時知襄城,作《聞永叔復(fù)館因以寄賀》,有句云:“重來金馬門,莫忘黃牛峽。”
其它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谷正至始得先所寄書及詩不勝喜慰因書數(shù)韻奉酬圣俞》,《答梅圣俞》,《病中聞梅二南歸》,《依韻和圣俞見寄》,《冬夕小齋聯(lián)句寄梅圣俞》;梅有《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lián)句見寄》。
慶歷元年(1041年)歐三十五歲梅四十歲
二月,梅入汴京與歐會,歐作《憶山示圣俞》,中有“吾思夷陵山,山亂不可究……今來會京師”語。
六月,梅往許州奔叔父梅詢喪,至秋初復(fù)入汴京,旋南行,赴湖州任監(jiān)稅。歐作《圣俞會飲》以送,梅作《醉中留別永叔子履》留別。
慶歷二年(1042年)歐三十六歲梅四十一歲
十月,歐通判滑州,梅至湖州任。
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
慶歷三年(1043年)歐三十七歲梅四十二歲
四月,歐至京任官,梅在湖州。
慶歷四年(1044年)歐三十八歲梅四十三歲
八月,歐除龍圖閣直學(xué)士、河北都轉(zhuǎn)運按察使。四月,梅解湖州任,赴汴。七月,梅妻謝氏卒。歐為梅妻撰《墓志銘》。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一書簡),《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梅有《永叔贈酒》,《和永叔晉祠詩》,《蔡仲謀遺鯽魚十六尾余憶在襄城時獲此魚留以遲歐陽永叔》。
慶歷五年(1045年)歐三十九歲梅四十四歲
十月,歐至滁州貶所。夏六月,梅應(yīng)辟許州王舉正幕,署忠武軍節(jié)度判官。
贈寄之作:歐有《讀蟠桃詩寄子美》(一作《讀圣俞蟠桃詩寄子美》),《病中代書奉寄圣俞二十五兄》;梅有《郭之美忽過云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沈子山》,《永叔寄詩八首并祭子漸文一首因采八詩之意敬以為答》,《寄永叔》,《開封古城阻淺聞永叔喪女》,《方在許昌幕內(nèi)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歐陽永叔移守此郡為我寄聲也》。
慶歷六年(1046年)歐四十歲梅四十五歲
歐在滁州,自號“醉翁”。梅在許州幕。
是年,梅妻兄謝絳之子謝景初取梅自洛陽至吳興以來所作詩,次為十卷,歐為作序?!睹肥ビ嵩娂颉分性?“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已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3]295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梅有《寄滁州歐陽永叔》,《歐陽永叔寄瑯琊山李陽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詩一首欲予繼作因成十四韻奉答》,《和永叔瑯琊山六詠》,《過潁橋懷永叔》,《水丘于西湖得活鯽魚三尾見遺余頃在襄城獲數(shù)尾時歐陽永叔方自乾德移滑臺留待其至且有詩后居京師蔡仲謀者亦有以贈乃思襄時所留復(fù)有詩于今三得三詠之矣》,《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和永叔桐花十四韻》,《寄題滁州豐樂亭》。
慶歷七年(1047年)歐四十一歲梅四十六歲
歐在滁州,梅在許州。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秋懷二首寄圣俞》,《別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一作《敘別寄圣俞兼酬進道堂夜話見寄之什》);梅有《韓玉汝遺澄心紙二軸初得此物歐陽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華今則四矣》,《九月五日夢歐陽永叔》,《得曾鞏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
慶歷八年(1048年)歐四十二歲梅四十七歲
正月,歐知揚州,二月至郡。梅在京,賜緋魚袋,后轉(zhuǎn)國子監(jiān)博士。是夏,梅南歸途經(jīng)揚州,與歐相晤。
贈寄之作:梅有《對殘雪懷歐陽永叔》,《寄題滁州醉翁亭》,《酌別謝通微判官兼懷歐陽永叔》,《和永叔郡齋聞百舌》,《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永叔進道堂夜話》,《依韻和歐陽永叔中秋邀許發(fā)運》,《秋夜同永叔看月》,《中秋不見月答永叔》,《和永叔中秋夜會不見月酬王舍人》,《觀永叔集古錄》,《留別永叔》,《觀永叔畫真》,《畫真來嵩》,《別后寄永叔》,《宿邵埭聞雨因買藕芡人回呈永叔》,《廣陵歐陽永叔贈寒林石硯屏》,《斫膾懷永叔》。
皇祐元年(1049年)歐四十三歲梅四十八歲
正月,歐移知潁州,二月至郡。梅在宣城居父喪,作《濄口得雙鱖魚懷永叔》。
歐有《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
皇祐二年(1050年)歐四十四歲梅四十九歲
七月,歐改知應(yīng)天府。梅居喪宣城。
歐有《再和圣俞見答》。
皇祐三年(1051年)歐四十五歲梅五十歲
歐知應(yīng)天府。二月,梅離宣城赴汴京。是年,梅得進士出身,改太常博士。
歐《與梅圣俞》書簡曰:“尋得邸報,承有出身之命,士大夫公議未厭,皆為圣俞嗟惋,獨某不然。……圣俞卓卓于后世者,不以名位為輕重,取重于今世者,亦豈以此小得失哉?”(按:《歐陽修全集》未詳作年[3]31285,此依《梅堯臣年譜(續(xù))》[5]33。)
皇祐四年(1052年)歐四十六歲梅五十一歲
三月,歐丁母憂歸潁州。梅在京。
贈寄之作:歐有《寄圣俞》(一作《因馬察院至云見圣俞于城東輒為長韻一首奉寄》)。(按:《歐陽修全集》題皇祐二年作[3]34,此依《梅堯臣集編年校注》[4]599。)梅有《依韻和永叔見寄》,《讀永叔所撰薛云衛(wèi)碣》。
皇祐五年(1053年)歐四十七歲梅五十二歲
八月,歐護母柩歸葬吉州瀧岡。冬,復(fù)至潁州。
春、夏,梅在京,以太常博士監(jiān)永濟倉。秋,嫡母束氏卒于汴京。冬,扶母柩南歸。
歐有《與梅圣俞》(八書簡)。
至和元年(1054年)歐四十八歲梅五十三歲
五月,歐除舊官,赴京;七月,出知同州;八月,詔修唐書;九月,遷翰林學(xué)士。梅居喪宣城。
贈寄之作:歐有《書梅圣俞河豚魚詩后》,《太白戲圣俞》(一作《讀李白集效其體》),《梅圣俞寄銀杏》;梅有《中秋月下懷永叔》,《聞永叔出守同州寄之》。
至和二年(1055年)歐四十九歲梅五十四歲
歐在京,八月出使契丹。梅居喪宣城。
贈寄之作:歐有《內(nèi)值奉寄圣俞博士》(按:未詳作年,《歐陽修全集》題至和□年[3]93),《圣俞惠宣州筆戲書》;梅有《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依韻酬永叔示予銀杏》,《依韻酬永叔再示》,《夢后寄歐陽永叔》。
嘉祐元年(1056年)歐五十歲梅五十五歲
二月,歐從契丹還京。夏末秋初,梅至汴京,歐聞訊往城東迎接。梅在歐、趙概等推薦下,得官國子監(jiān)直講。
歐《舉梅堯臣充直講狀》:“伏見太常博士梅堯臣性純行方,樂道守節(jié),辭學(xué)優(yōu)贍,經(jīng)術(shù)通明,長于歌詩,得風(fēng)雅之正。雖知名當(dāng)時,而不能自達。竊見國學(xué)直講見缺二員,堯臣年資皆應(yīng)選格。欲望依孫復(fù)例,以補直講之員,必能論述經(jīng)言,教導(dǎo)學(xué)者,使與國子諸生歌詠圣化于庠序,以副朝廷育才之美。”
贈寄之作:歐有《答圣俞》,《圣俞監(jiān)印試卷思去歲同在禮闈有感兼簡子華景仁》;梅有《許待制遺雙鱖魚因懷頃在西京于午橋石瀨中得此魚二尾是時以分餉留臺謝秘監(jiān)遂作詩與留守推官歐陽永叔酬和今感而成篇輒以錄上》,《高車再過謝永叔內(nèi)翰》,《永叔贈絹二十匹》,《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依韻奉和永叔社日》,《社日飲永叔家》,《永叔席上分韻送裴如晦》,《永叔白兔》,《重賦白兔》,《永叔請賦車螯》,《和永叔答劉原甫游平山堂寄》,《歐陽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韓子華吳長文二舍人同過敝廬值出不及見》。
嘉祐二年(1057年)歐五十一歲梅五十六歲
正月,歐權(quán)知貢舉,梅以屯田員外郎充《唐書》編修官及國子監(jiān)直講。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十書簡),《答圣俞莫登樓》,《答圣俞莫飲酒》,《戲答圣俞》,《和圣俞感李花》,《折刑部海棠戲贈圣俞二首》,《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西齋手植菊花過節(jié)始開偶書呈圣俞》,《于劉功曹家見楊直講女奴彈琵琶戲作呈圣俞》,《答圣俞大雨見寄》;梅有《依韻和永叔勸飲酒莫吟詩雜言》,《和永叔內(nèi)翰》,《和永叔內(nèi)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和永叔內(nèi)翰戲答》,《刑部廳看竹效孟郊體和永叔》,《謝永叔答述舊之作和禹玉》,《較藝贈永叔和禹玉》,《戲答持燭之句依韻和永叔》,《重答和永叔》,《又依韻》,《刑部廳海棠見贈依韻答永叔二首》,《送白鷴與永叔依韻和公儀》,《出省有日書事和永叔》,《寄桂州張諫議和永叔》,《張淳叟獻詩永叔同永叔和之》,《永叔內(nèi)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七夕永叔內(nèi)翰遺鄭州新酒言值內(nèi)不暇相邀》,《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嘉祐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nèi)翰》,《永叔內(nèi)翰見訪》,《八月十夜廣文直聞永叔內(nèi)當(dāng)》,《讀永叔集古錄目》《依韻和永叔秋日東城郊行》,《依韻和永叔內(nèi)翰西齋手植菊花過節(jié)始開偶書見寄》,《依韻和永叔戲作》,《依韻和永叔內(nèi)翰酬寄揚州劉原甫舍人》,《賦永叔家白鸚鵡雜言》,《依韻和吳長文舍人對雪懷永叔內(nèi)翰》。
嘉祐三年(1058年)歐五十二歲梅五十七歲
六月,歐加龍圖閣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梅同在京,以屯田員外郎充《唐書》編修官及國子監(jiān)直講。冬,梅獻袷祭詩,有詔獎諭,并進都官員外郎。(按:見歐《賜屯田員外郎國子監(jiān)直講梅堯臣獎諭敕書》,《歐陽修全集》題嘉祐四年作[3]666,此依《梅堯臣年譜(續(xù))》[5]49。)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四書簡),《嘗新茶呈圣俞》,《次韻再作》,《奉答圣俞達頭魚之作》;梅有《元日閣門拜表遇雪呈永叔》,《依韻和永叔都廳館伴戲寄》,《次韻奉和》,《依韻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永叔內(nèi)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道皆為異物獨公與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敘之》,《永叔內(nèi)翰見過》,《依韻和永叔秋日東城郊行》,《依韻答永叔洗兒歌》,《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次韻和永叔》。
嘉祐四年(1059年)歐五十三歲梅五十八歲
歐轉(zhuǎn)給事中,梅任都官員外郎,充國子監(jiān)直講、《唐書》編修官。
贈寄之作:歐有《與梅圣俞》(二書簡),《和圣俞唐書局后叢莽中得蕓香一本之作》,《答劉原父見過后中夜酒定復(fù)追昨日所覽雜記并簡梅圣俞之作》,《有贈端溪綠石枕蘄州竹簟呈原父圣俞》,《夜聞風(fēng)聲有感呈原父圣俞》,《答圣俞白鸚鵡雜言》,《清明風(fēng)雨三日不出因書所見呈圣俞》,《會飲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從》,《依韻奉酬圣俞見贈之作》,《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和梅圣俞元夕登東樓》,《再和(圣俞)》,《又和(圣俞)》,《戲答圣俞持燭之句》,《和圣俞春雨》,《原父致齋集禧余亦攝事后廟謹呈拙句兼簡圣俞》,《客舍暇日書懷奉呈子華內(nèi)翰長文原父景仁舍人圣俞博士》,《奉答圣俞宿直見寄之作》;梅有《嘉祐己亥歲旦呈永叔內(nèi)翰》,《次韻和永叔新歲書事見寄》,《韻語答永叔內(nèi)翰》,《次韻和疇永叔》,《和永叔六篇》,《次韻永叔試諸葛高筆戲書》,《中伏日永叔遺冰》,《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陜府》,《次韻和永叔原甫致齋集禧》,《次韻和永叔夜聞風(fēng)聲有感》,《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北州人有致達頭魚于永叔者素未聞其名蓋海魚也分以為遺聊知異物耳因感而成詠》,《九日永叔長文原甫景仁鄰幾持國過飲》,《十一月二十三日歐陽永叔劉原甫范景仁何圣從見訪之什》,《次韻和原甫陪永叔景仁圣從飲余家題庭中枯菊之什》,《次韻和永叔飲余家詠枯菊》,《次韻和永叔對雪十韻》,《寄金山曇穎師呈永叔內(nèi)翰》,《次韻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
嘉祐五年(1060年)歐五十四歲梅五十九歲
四月,梅在都官員外郎、充國子監(jiān)直講、《唐書》編修官任上病故。歐作《哭圣俞》曰:“昔逢詩老伊水頭,青衫白馬渡伊流?!觊g如轉(zhuǎn)眸,屈指十九歸山丘?!嫒凰財須w一舟,送子有淚流如溝?!逼咴?又作《祭梅圣俞文》。
其它寄贈之作:歐有《乞藥有感呈梅圣俞》,《寄題劉羲叟家園效圣俞體》;梅有《次韻和永叔乞藥有感》,《次韻永叔二月雪》,《次韻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和劉原甫復(fù)雨寄永叔》,《續(xù)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
梅亡后次年,歐作《梅圣俞墓志銘》,后又作《梅圣俞詩集序》。(按:未詳作年,當(dāng)為梅亡后作?!稓W陽修全集》題慶歷六年作[3]295,顯誤。歐序中有“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語可證。)
治平二年(1065年),五十九歲的歐陽修作《馬上默誦圣俞詩有感》曰:“興來筆力千鈞勁,酒醒人間萬事空。蘇梅二子今亡矣,索寞滁山一醉翁。”此時,梅堯臣已亡五年。
[1]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M].李逸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
[2] 吳孟復(fù).梅堯臣年譜[J].安徽文獻研究集刊(第一卷).合肥:黃山書社,2004.
[3]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1986.
[4] (宋)梅堯臣.梅堯臣集編年校注[M].朱東潤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 吳孟復(fù).梅堯臣年譜(續(xù))[J].安徽文獻研究集刊(第二卷).合肥:黃山書社,2006.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Dating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u-Yang Xiu and Mei Yao-chen
Qiu Meihua
(Huaibei Normal Univeristy,Anhui Literature&Documents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Center,Huaibei,235000,China)
As literary scholars,Ou-Yang Xiu and Mei Yao-chen top the literary worl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as friends,they share the same ideals and thoughts.Their moving friendship lasts as long as thirty years,during w hich mutual help,constant companionship,traveling about in glee w hile gathering and longing for each other in dream s after parting p resent to us a story adorable and admirable.The poem s and essays they w rote fo r each other as gifts are perfect records of their contacts and excellent evidence of their friendship.
Ou-Yang Xiu;Mei Yao-chen:A ssociation;Poem s and Essays;Dating
I206
A
1673-1794(2011)03-0006-04
邱瑰華(1964-),女,文學(xué)碩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古典文獻學(xué)。
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