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新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史研究室,廣東廣州510642)
明清時期廣東山區(qū)的陂塘水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吳建新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史研究室,廣東廣州510642)
敘述了明清山區(qū)陂塘水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陂塘水利改善了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提高了土地的價值。而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使河道和陂塘淤塞,廢棄的河道、陂圳、山塘又被占墾為田。同時,陂塘水利的發(fā)展與航運矛盾,減弱了陂塘水利的功能。溪流河道上層級而設的陂壩使徑流流速減慢,沙泥停蓄。而河床漸高又使河水漫溢,也影響了對水力資源的運用。人們針對當時陂塘水利出現(xiàn)的情況,提出了一些治理的措施。
明清時期;生態(tài)環(huán)境;廣東山區(qū)
由于廣東“七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環(huán)境,陂塘是廣東山區(qū)最主要的水利工程。明清時期山區(qū)陂塘的應用改善了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提高了田地的產(chǎn)出;另一方面陂塘的應用也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限制,陂塘對水資源應用的其它方面也有影響。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這一問題。
清代廣東山區(qū)的水利建設比明代有了較大的增長。明代全省陂塘渠圳工程1 023宗,清代2 540宗,清代比明代增長148%[1]。
田地的價值和水源利用密切相關。山田中以用水車的“車田”、用筒車的“筒田”、有陂塘自流灌溉的“陂田”等為上田[2](《地理志》)。增城縣的下田,產(chǎn)量2石至1石半,“每畝價錢二三緡”,而中田每畝產(chǎn)量3石,“每畝價錢五六緡”,上田每畝產(chǎn)量6石,“每畝價錢十五六緡”[2](《地理志》)。上等田地價格分別是下等田的7~8倍、中等田的3~2倍。
陂塘直接影響山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的應用、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栽培制度。山區(qū)水利條件好的水田,可以種植“翻稿”(雙季稻),否則只能種一造的大冬谷[3](P371-376)。在東江支流新豐江流域,水田可以盛行翻稿,地勢高水源不到,只能旱作,“多有撮種撒種,不皆有事于栽插”[4](《源圳》)。因此水利決定了作物栽培制度的技術選擇。
陂塘水利能提高田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特別是砂質(zhì)土有水源灌溉,加上適當?shù)母髦贫龋軌蚋纳仆临|(zhì)。如海南的西部,昌江河流域“西南浮沙蕩溢”,需要水源灌溉,農(nóng)民驅趕群牛,利用牛蹄將沙踩到泥底,泥和沙糅合在一塊,才能栽培水稻[5](《風土》)。又如崖州的橋門溝,弘治年以前因為“累歲亢旱,失耕”,“此間山高水淺,地多浮沙,若無河流以濟之,則雨水雖多,耕作亦難”[6](《水利》)。弘治二年,知州林鐸利用崖州城附近河流,“巡行阡陌,相勢開筑引千家山下河水灌上,至今田無干旱,濟民約二百余戶”,灌溉田地一千余頃,當年就獲豐收,“一州之饑,多賴其禾以濟之”[6](《水利》)。
山區(qū)陂塘水利與林業(yè)密切相關。如豐順縣,是潮州府的森林大縣,清代此地“田皆兩熟,山水四時不絕”[7](《風土志》)。廣寧縣是粵西的森林大縣,以盛產(chǎn)竹子出名,水源充足,清代此地“環(huán)邑皆山,菑畬頗少,然土略膏腺,且溪流湍急,筑陂置車可灌數(shù)十畝,故不大費人力”[8](《風俗志》)。這說明,在森林植被廣大的地方,水源充足,陂塘水利對于土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才顯示出來。
水土流失是明清時期廣東山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重問題。旱作顯然比水田耕作保持水土的效果要差。清代英德縣杉樹鄉(xiāng),“其土高其水深,無灌溉之利”,三山鄉(xiāng),“峰蠻疊疊,石多土少”,居民都是以種植玉米為生[9](《山鄉(xiāng)圖》)。在沒有水源的田地,“高原驟雨則山洪暴注,稍旱則田皆龜坼”[10](《輿地志》),造成表土流失。
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如明代東江流域的龍川縣,萬歷前后山林的變化很大:“四山往多林木,望之秀發(fā)。旦旦伐之,野火無禁,若不毛?!保?1](《地理志》)由于缺乏植被,沙泥沖刷,故縣中最大的水利設施嶅湖在明代已經(jīng)淤塞[12](《藝文》)。陂塘溝圳因淤塞而失去蓄水灌溉的功能。如乳源縣在萬歷以前有大小陂塘渠圳92處,其中陂塘42處。但明代萬歷年間知縣林文豐清查四鄉(xiāng)陂塘時,僅剩18處,明代記載的陂塘在萬歷時多已成“古跡”[13](《陂塘》)?;浳鞯睦字莅雿u,沙泥下瀉淤淺水庫陂圳。
清代陂塘淤塞的現(xiàn)象更為嚴重。嘉慶年間,羅含章在南雄州大建陂塘水利,有數(shù)十處之多,但到了道光年間,陂塘大多堙塞[14](《水利》),原因是“煙植彌繁,雨下沙隨”[14](《輿圖》)。采集植物、草皮泥制作灰糞,以及廣泛種植煙草和其它山地作物種植,加劇了水土流失?;浳鞯拿h,原有不少陂塘,但到了光緒年間,以前方志記載的28個陂塘,或淤塞成田,或淺狹,“今昔異名,俱難核實”[15](《建置·池塘》)。道光年間,永安縣植被減少,河道溪流小,“水淺不可車”,“后世不知水利,皆湮塞焉。今之塘視昔之存者十之一耳”[16](《山川下》)。
淤塞廢棄的山塘,多被墾辟為田。明代萬歷年間,雷州半島廢棄的陂塘多被占墾為田。明初將“將湖稅派各圖輸稅”,實際承認占湖為田的合法性。尤其是在干旱季節(jié),近塘之家“水涸則恣意疏通,為私插計,而不虞其澤之竭也”。萬歷36年大旱,“附近居民大呈故智,將塘決盡,見底通插禾苗,一塘秀實,萬頃枯稿”[17](《地理》)。明代正德以前韓江的支流梅溪流至程鄉(xiāng)縣一段淤塞,河流改道,鄉(xiāng)民將部分淤塞的故道墾為田[18](《地理志》)。西寧縣的東西二圳,灌田甚廣,是縣內(nèi)重要的灌溉渠,在明代其西圳已成“廢壤”,清順治年間東圳也因為“山潦大作”,渠水改道,河流故道“兩旁積岸概被附近田鄰侵墾為田”[19](《藝文》)。乾隆年間嘉應州多有人將原作灌溉、養(yǎng)魚“可以并行”的山塘墾為田[20](《水利》)。同時期粵西南化州用于灌溉的山塘,“豪強之家又以養(yǎng)魚種蓮為得計”[21](《水利》)。這些行為都限制了水利設施的利用。
山塘陂圳被破壞,給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系統(tǒng)造成毀滅性的損害。嘉慶年間保昌縣的牛田村,康熙年間因為賴以灌溉的陂塘被毀,渠道被占墾,耕作只能依賴天雨,“或十收四五焉,或十收二三焉,或十不收一焉。饑不暇飽,厭糟糧也;寒不暇暖,衣百結也。官差盈門,催逋賦也;鄉(xiāng)鄰詬誶,索宿欠也”[14](《新開裕豐碑記》)。
總之,水土流失的情況限制了陂塘水利的發(fā)展。一個區(qū)域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治水力量,陂塘水利改善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維持水土的作用就會減弱。
河道上的陂壩水利與河道上的航運、束水攻沙等發(fā)生矛盾。解決航運與灌溉之間矛盾的辦法是將灌溉季節(jié)和放排季節(jié)分開。如南雄州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的澗頭陂,嘉靖、隆慶年官府的條文規(guī)定:“夏秋筑水灌田,冬春通船行貨。”[22](《山川》)康熙38年,廣東巡撫判令始興縣的木排經(jīng)過時應先在距離陂壩五里遠的地方拆運再行通過,以免木排損壞陂壩,而凌陂士紳亦不得抽取厘金[23](P114)。光緒年間在粵西的羅定州也發(fā)生船戶與陂壩農(nóng)戶的糾紛。官府判令農(nóng)民“封陂時陂梁與水面齊高”,不得妨礙航船通過,而航船通過時也不得“私撬陂梁”,照顧了雙方的利益[24](P750)。
明清廣東山區(qū)河流上層層設置陂壩、水車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樣兩者的矛盾變得復雜。明代平遠縣在萬歷11年鑿通了一條惟一的人工運河,而嘉慶年間,河道上“處處截堤堰以灌田畝”,航運因此中斷[25](《新開河碑記》)。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湞江上“河多沙底,移壩樁,雖深不難摧”,從事商業(yè)運輸?shù)摹霸酆雷濉保坝渌傩??!保?5](《水利》)反映從事航運的人有破壞陂壩的意圖。湞江“闊深漸成淺狹”,道光州志作者預測“更歷年所,城下難復通舟。埗泊一移,商民交病”[15](《輿圖》)。因為南雄處嶺南北貿(mào)易通道,水上貿(mào)易非常重要。嘉慶年間興寧縣主要河道上有33座陂壩,以至“河身日高,河岸益日下臨”,“皆水車之害所致也”[26](《主拆陂頭議》)。晚清時,西江下游上段的德慶州,“高山者資陂為溉,比來馬墟靈陵沙日淤淀,昔之舟楫能通者,今弗逮半程焉”[27](《山川》)。
河床抬高還增加了利用水車、水碓的難度。嘉慶21年,湞江上一些河段需要開渠疏導流沙之后水車方能轉動[15](《藝文》)。在淤沙過多、水位較低的溪流下游就限制了水利加工機械的應用。永安縣境內(nèi)河道在明代已經(jīng)有淤塞現(xiàn)象,清初境內(nèi)河道上,“有水車、有龍骨車,皆能起水以灌田,水多淺,罕水碓水磨”[28](《風俗》),河床高了,水位降低了,水流減慢,沖擊力不足,限制了水碓、水磨的使用。
清代山區(qū)陂壩阻塞水流,加快河道淤淺的情況較為普遍。河道沙泥過多,而沿河層級設置的陂壩造成阻力,水流不能沖刷泥沙,河床抬高更快,兩者是互為因果的。
明清時期廣東山區(qū)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恢復陂壩山塘的功能,或者解決陂壩與航運的矛盾。
疏浚陂塘和渠道,是使陂塘渠圳保持灌溉功能的措施之一。明時期天順、弘治、正德、萬歷年間,地方官對雷州半島最大的陂渠水利系統(tǒng)特侶塘的陂渠進行了多次的疏浚[17](《地理》)。還增建水閘,多開二十四小渠,使其灌溉面積增加[29](《水利》)。到了清代前期,這些陂渠又“日久堙塞,田中不能資水刷減,半成荒土”,雍正元年、十年分別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整治[32](《水利》)。但上游山區(qū)水土流失,陂渠的泥沙增多。嘉慶年間特侶塘“各渠大半夷而為田”,剩下的陂渠也“砂礫淤塞,東洋之田毫無沾潤”[29](《水利》)。到清末民國,整治特侶塘一直是雷州半島的水利大事。
人們除了疏浚的方法清理陂塘中的淤泥,還在陂塘中設置可以疏通淤泥的設施。如南雄的山塘一般有上中下的三級籠口,便于放水灌溉,最下一級可以放干塘水,山塘淤塞時就放干塘水,深挖塘底清淤。如果山塘滲漏,也可以放干塘水補漏。這種籠口,方志上稱為“塘喉”[30](《農(nóng)?!?。
拆毀河道上亂建的陂壩能增加水流沖力以沖沙。嘉慶年間,興寧知縣仲振履以縣內(nèi)河道上33道陂壩阻水,壅高河床,決定拆毀陂壩,“計三日,陂頭之害以除,今而后筑堤以束水,借水以刷沙,河流暢達,日浚日深”[26](《藝文》)。不過拆陂壩不是普遍實行的方法??滴酢堕L樂縣志》卷之一《輿地志·水利論》提到,水車造成的弊端是“一邑之中彼都受利,此都未免有病,水利之爭所繇紛也”。河流上設置陂壩,雖然簡單易行,但沒有蓄水防澇的功能,一遇干旱,河水干涸,農(nóng)家束手。如果田地高于河床,還要設置水車提水上田,而水車對于農(nóng)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有人主張多建山塘,因為山塘“蓄水以備不雨”,而水圳徒阻水不能蓄水[16](《山川下》)。但當時的山塘很多廢棄了。
明清時期針對占墾陂塘的現(xiàn)象,禁止私耕,退田還塘就成為維護水利設施的措施之一。如嘉靖24年雷州官府準許民在城內(nèi)的官湖,“于湖側寄插收租”,后來佃民占墾,湖漸湮塞,后禁之[17](《地理》)。萬歷36年雷州知府張應中,計算民占墾特侶塘“積田六百五十七畝零”,當年“杜私插”,還田為湖[17](《特侶塘石閘張應中記》)。乾隆年間,嘉應州的新菴塘,灌溉田地三十五頃,“知縣高彥登勒立石界,以杜私墾”[20](《水利》)。方志作者也提出嚴禁墾塘為田的主張[20](《水利》)。
對于山崩而沙瀉淤河的問題,有人提出在山腳筑壩擋沙。方志作者提出,應該在近河之處田地,建筑擋沙基圍,“多種樹木于基圍之上,水不撓山足,則山不崩下流沙”,河流可免淤塞,并認為“舍此更無則法”[16](《風俗》)。但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山區(qū)環(huán)境治理的思考。
明清山區(qū)重視植樹造林以保護水源。如方志作者指出:“凡峒皆山,山皆有泉,泉即為源。倘有在山之高處,截其源者是奸民之尤者。或有遏其流而別出之,或有分其流而使涸之,唯在確勘而調(diào)停。其說也,又有因山泉細小,每種樹于山以覆之,使不見日之暴,俗謂之蔭。倘有私伐其樹者,則其罪與截源等耳”[4](《源圳》)。由于重視林業(yè)對保護水土的作用,清代山區(qū)人工林的面積逐步超過天然林。
但是治理陂壩水利的其它措施沒有在山區(qū)得到普遍的實行,這與山區(qū)的經(jīng)濟不夠發(fā)達有關。山農(nóng)生產(chǎn)多僅足溫飽,或者溫飽尚且不足,維持自身再生產(chǎn)的能力很弱,不能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比坡田維持水土作用大得多的梯田的建設。山區(qū)交通不夠方便,信息閉塞,制約了水利組織的發(fā)育和發(fā)達。這些地理條件和社會生態(tài)都制約或者減弱了人們進行水利建設時應對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
[1][萬歷]廣東通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藏清刻本.
[2][嘉靖]增城縣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影印本.
[3]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乾?。莺釉纯h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清刻本.
[5][乾?。莶h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6][正德]瓊臺志[Z].天一閣殘本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4.
[7][乾?。葚S順縣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南出版社,2001.
[8][乾?。輳V寧縣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南出版社,2001.
[9][道光]英德縣志[Z].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2003.
[10][民國]和平縣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11][萬歷]龍川縣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微縮本.
[12][乾隆]龍川縣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南出版社,2001.
[13][康熙]韶州府志[Z].北京: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2001
[14][道光]南雄直隸州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15][道光]茂名縣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16][道光]永安縣三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17][萬歷]雷州府志[Z].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18][嘉靖]潮州府志[Z].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19][康熙]西寧縣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南出版社,2001.
[20][乾?。菁螒葜荆跰].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古籍部出版,1991.
[21][乾?。莼葜荆踆].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2][乾?。荼2h志[Z].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3]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志(第五卷)[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4.
[24]譚棣華,等.廣東碑刻集[M].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2001.
[25][嘉慶]平遠縣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26][咸豐]興寧縣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27][光緒]德慶州志[Z].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
[28][康熙]永安縣次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藏清刻本.
[29][嘉慶]雷州府志[Z].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2003.
[30][道光]廉州府志[Z].廣州:廣東中山圖書館藏清刻本.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U Jian-xin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History,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I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Water facilities improv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value of the lan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But the growing soil erosion from mountains blocked the ponds and dams and raised the level of river bed.Waste ponds,river beds,and ditches were reclaimed into farm land.The previous dams of the rivers blocked shipping.The dams also slowed down the runoff flow,and caused mud stagnant.The increasing river bed and river overflow affected the shipping in the water resources.Controll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silting ponds and increasing river bed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P942
A
1008—4444(2011)04—0014—04
2011-5-24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課題《15-20世紀初珠江三角洲的水資源環(huán)境與社會變遷》(07JA770010)
吳建新(1954—),男,廣東廣州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史研究室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責任編輯: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