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胥吏”與“武士”——中日傳統(tǒng)社會警察前身的文化比較及啟示

2011-08-15 00:53:42雷惠雄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胥吏衙役武士

羅 維,雷惠雄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8)

“胥吏”與“武士”
——中日傳統(tǒng)社會警察前身的文化比較及啟示

羅 維,雷惠雄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8)

中日傳統(tǒng)社會基層警政職能的執(zhí)行者有所不同,在中國主要是胥吏,日本則是武士。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產(chǎn)生了不同的職業(yè)倫理道德,并對今天的警察職業(yè)文化產(chǎn)生影響。胥吏遵行的明為官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官德,暗則遵循功利性的民間江湖價值理念,日本傳統(tǒng)武士遵行的則是“知行合一”的武士道精神,它們分別對近代兩國警察制度的建立形成影響。通過兩者的文化差異比較,汲取日本警察文化中先進的文化思維能促進我國警察文化的建設。

胥吏;武士道;警察文化

日本海嘯之災讓我們見證了日本社會秩序的超穩(wěn)定性,即便是在非常緊急事件的侵擾下社會治安依然秩序井然,有條不紊,為全世界所罕有。作為一個民族單一、地域獨特的島國,人們很自然地將這種社會秩序的超常穩(wěn)定與日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量和內在價值理念聯(lián)系起來,也因此引起了筆者對日本警察文化的興趣。本文試對實行現(xiàn)代警察制度之前中日傳統(tǒng)社會中警察的前身進行文化的比較闡釋,希望對我們當前的警察文化建設能有一定的啟示。因為警察的性質雖然由所依存的國家及政權所決定,但它也是所處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的反映。如果要鍛造優(yōu)秀的警察隊伍,我們不能忽視對于警察文化的研究與建設。并且正如警學專家李坤生所言,怎樣科學地認識中國古代國家的警察,找到現(xiàn)代國家的警察淵源,這也是警學界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①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原主編李坤生談到警察學應加深對中國古代國家警察的認識。見《中國古代國家“警察”三辨與“公安學”教材中對中國古代國家警察有關觀點的商榷》,《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本文試對古代警察職能的執(zhí)行者進行歷史探源。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警察職能執(zhí)行者的歷史溯源

警察職能是指警察機關依照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在其職權范圍內對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加以管理所發(fā)揮出來的效能和作用[1](p10)。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在湖南創(chuàng)立保衛(wèi)局,這是中國第一個近代意義的警政機構。警察制的建立在我國行政、司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它不僅是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且也從制度層面推動著中國社會文化的近代化進程。在此之前,中國傳統(tǒng)社會并沒有一個專門的被稱為“警察”的機構和職業(yè)。那么在社會生活中負責維持社會秩序的執(zhí)法者是一些什么人呢?

據(jù)資料記載,為了防止奴隸的逃亡和反抗,也為了鎮(zhèn)壓氏族中臣屬部落的篡權和暴動,早在夏朝統(tǒng)治者就豢養(yǎng)了武人和謀士,形成為統(tǒng)治集團和私人服務的武裝力量。這些帶有私人豢養(yǎng)特點的武人和謀士,是萌芽狀態(tài)下的警察。而商朝則使用奴隸充當警察。在《周禮·秋官》中記載,西周統(tǒng)治者用外邦人充當警察[1](p43-p45)。到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警察職能才開始從警政不分、刑獄不分、兵刑不分的混淆狀態(tài)向機構健全、分工明確、職責專業(yè)化方向邁步。隨著封建社會制度的成熟,警察職能分工越來越細。到了清代時,按職能的不同和地位的高低區(qū)分,執(zhí)行警察職能的主要為胥吏。

《說文解字》中,“吏”,治人者也?!袄簟北臼枪賳T的通稱,現(xiàn)在也常常是官吏并提,實際上宋代和宋代以后,“官”、“吏”是社會地位懸殊、學問教養(yǎng)、思想意識都有很大差別的兩類人,“吏”在統(tǒng)治集團內部是處在邊緣地位的[2]。開始士與吏并沒有明顯區(qū)別,隨著中古時代(隋唐)科舉取士制度開始實行,士的地位上升,逐漸鄙吏。以雅自許的士詆吏為俗,認為吏治繁劇不足以語道;而吏途出身者以通自許,認為儒過迂,雖通經(jīng)博古確“不足以適時”。兩者相爭的結果,在中高層次上儒生與文吏漸而合一,而儒士所鄙之的繁劇雜任與低微出身,則由于吏從官中的析出,以及對吏仕途升遷的限制,便主要由吏與下級官員承擔了。吏最終與“士”這一群體分道揚鑣,而成為另一階層——介乎士與民之間的階層①見百度詞條“吏”字搜索。。吏主要指低級官員或吏卒,也專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所謂“處官府職薄書”者為“吏”,“任奔走供役使”為胥。胥也即今天所說的衙役。唐杜甫的詩篇《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即是對這類具有警察職能的執(zhí)法者的刻畫。故傳統(tǒng)社會地方基層警政司法的各項專業(yè)化職能實際上是由吏、胥來擔任的。

例如,到清末建立警察機構以前,湖南省巡撫衙門設提刑按察使司,又稱臬司,掌理刑事司法。各府和直隸州衙門,由知府、知州兼掌司法。其中知府衙門,由內設的“知事”負責調查核實案件。直隸州衙門,則由“吏目”執(zhí)掌刑獄,由“巡檢”執(zhí)掌緝捕盜賊。各縣、散州和直隸廳衙門,由知縣、知州和同知兼掌司法。其中知縣衙門由內設的刑科、承發(fā)科的“典吏”及其屬下的仵作(法醫(yī))、“馬步快手”(今刑警)、“民壯”(今武警)等執(zhí)掌勘驗現(xiàn)場,查緝案犯②見《湖南省志·政法志》第163頁。。

衙門之中具體執(zhí)法的皂隸則地位更為低下,原為古代的賤役。此源至春秋時期的等級之說,所謂皂者:衛(wèi)士也,無爵而有員額者;所謂隸者:獲罪者獄其責,即因犯罪而服役者,所以當時政事奴隸有皂、隸、輿、閽、司宮、寺人。春秋時期,政爭中失敗的貴族如范、中行氏就淪降為士、庶甚至皂隸?!秶Z·晉語四》記晉文公元年的政治措施云:“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財用不匱?!彪`,役也。皂隸,被注為“賤官”。[3](p11)

古代的衙門,少不了一班跑腿辦事的勤雜人員,他們手里執(zhí)掌行政權力,實際上是執(zhí)法和行政的主力。在明代,他們身穿皂青色長袍,屬于賤民,故稱皂隸,也稱胥役,即后人所說的衙役。衙役的地位低于吏員。吏員盡管沒有品級,但好賴還是官方人員,而衙役根本沒有官方身份,屬于為衙門服役性質。老百姓尊敬一點則把他們稱為公差。這些人負責衙門的站堂、緝捕、拘提、催差、征糧、解押等事務[4]。

可見無論是吏還是胥,他們的社會地位都不高,大多數(shù)衙役本人及子孫三代不準參加科考和選任官職,斷絕了科考一途,吏雖然是低級官員,但沒有升遷的機會。這一方面令衙役被統(tǒng)治集團邊緣化,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地位都很低,從而素質上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也是導致那些有能力的吏與衙役從其他途徑另尋機會和出路的原因。

明代小說《水滸傳》中大量反政府的江湖好漢在上梁山之前都做過吏和衙役,這個身份不容忽視。其中宋江、雷橫、朱仝、戴宗、武松、蔡慶、蔡福等人在職位上的作為并沒有遵循作為古代官吏的主流道德——官德,所謂“揚清激濁、辦事公道,清正廉明、有德惟刑”等等,反而以江湖之義為行為選擇之最高價值。該小說雖然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但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揭示,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民眾文化心理基礎。不能小看它對于吏與衙役這一社會群體文化心理結構的滲透和影響,也就是說這本書對于古代警政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說是古代至少是中古社會以來基層警政亞文化的一個寫照。

因此如果認同文化的延續(xù)性和滲透性,那么傳統(tǒng)社會中吏與衙役的職業(yè)亞文化對于近代以來的警察必然有內在的文化影響。事實上,我國近代警察初建之時,民眾對于警察的認識確實也是停留在對過去衙役的認識上的。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湖南巡警道桂齡在向清政府的奏折中稱有的地方“無識之紳民,陋于見聞,狃于積習,更相率賤視警察,注重團防,地方官被其要求,不得不曲徇其情。遂至將原有警費分辦團防者有之,又或將警政暫停,專注團防者亦有之,種種支離,莫可究詰”[5]。到北洋政府統(tǒng)治后期,湖南處于南北各軍閥反復爭奪要地,軍閥往往以自己控制的軍隊執(zhí)行警察職能,因而忽視警察建設,加之地方財政困難,警察腐敗不堪,在人民中影響極壞。

清末民初民眾對于新式警察的認識還停留在對傳統(tǒng)衙役胥吏的刻板印象上導致更大的一個問題,即對于警察職業(yè)的賤視心理使優(yōu)秀青年不愿意加入警察隊伍,從而無法保證警察隊伍的素質。“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許多人心目中警察與保甲、衙役實為同類,因而良民百姓多不愿充當,于是就給地方流氓惡霸以可乘之機,使警察成為為害一方的淵藪”[6]。

查巡警之良莠不齊,多由創(chuàng)辦伊始,鄉(xiāng)人皆以舊日之兵丁目之,不肯充當,而地方官又但以多為貴,故各鄉(xiāng)董所任用雖不無良民,而無賴之尤實居其多——自前年加入退伍兵丁,而巡警益少善類矣[5]。

李士珍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著名的警察理論家和教育家,他認識到警察地位是關系到警察隊伍是否穩(wěn)定的大事。過去中國警政缺乏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由于警察在國人眼里地位低下?!斑^去國人認為警士為衙署差役,因此,優(yōu)秀青年皆不愿為,而警察職權遂因人員不健全,無法推行,相沿成襲,影響甚巨”。要改變這種狀況,他認為必須按照西方先進國家的通例,提高警察待遇和地位[1](p48)??墒翘岣呔斓纳鐣匚徊粌H在于提高其待遇,也意味著警察的執(zhí)法權威要獲得社會民眾認同和尊重,這樣才能形成和諧的社會秩序和融洽的警民關系。這種認同顯然不是光靠政權和法令外在就能夠賦予的,還需要形成一種社會認同的警務傳統(tǒng),這就是文化的問題。

作為近代警察的前身,胥吏的職業(yè)亞文化對于近代以來警察隊伍所具有的集體無意識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正如在日本對于現(xiàn)代警察執(zhí)法影響深刻的傳統(tǒng)武士文化。

二、日本傳統(tǒng)社會的警察職能執(zhí)行者——武士

日本與中國相似,設立警察機構和制度是近代以來明治維新之后的事情,但履行警察職能的警察組織則自國家政權產(chǎn)生之日就開始存在了。日本傳統(tǒng)社會警察的發(fā)展分兩個階段,一是王政時期,天皇主政,這時候國家功能單一,警察職能與軍事職能相混,如奈良、平安時代出現(xiàn)的健兒使、追捕使就是執(zhí)行警察功能的執(zhí)法者。第二階段是幕府時期,這時候將軍和其幕府成為國家政治中心。而武士階層則是國家統(tǒng)治的主要依靠力量,“以武士警衛(wèi)內外,巡查四方,及任逮捕犯人之責”[7]

“在皇室和宮廷貴族之下,日本有四個世襲等級,其順序是士(武士)農(nóng)、工、商,其下還有賤民”[8]。作為地位最高的階層成員,武士們是國家統(tǒng)治的主要依靠力量。他們既享有諸多待遇,也負有代表政府管理社會、教育民眾的職責。在其管理社會、教育民眾的責任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履行警察職能。他們被當局特許攜帶武器——刀或劍,通常是兩把,一把長刀作為執(zhí)法工具,一把短劍作為身份象征[9]。

同時在武士階層出現(xiàn)了普遍的道德規(guī)訓——武士道。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guī)范,從它產(chǎn)生起,武士道精神就一直影響著日本人的精神風貌,為全體國民建立起了道德標準。武士道倡導團結、自制、忠誠、服從、勇敢和奉獻精神,故被統(tǒng)治者視為治理社會的重要手段,成為國民道德領域的山峰。盡管武士道是武士階層的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但武士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逐漸成為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認為是日本人精神之精髓的體現(xiàn)。

日本建立近代警察制度始于明治維新的早期。當時的明治政府仿照歐陸的治安機關——警察來維護剛建立的新秩序,以保障近代化改革的順利推行。這是體現(xiàn)近代政治文化特征的全新制度,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新式的近代日本警察沒有割裂與傳統(tǒng)的關系,而是較好地完成了從傳統(tǒng)武士到近代警察的轉型:

最早加入到近代警察隊伍的卻依舊是過去的武士?;I建者通過向他們灌輸全新的執(zhí)法理念,將之改造為管理近代社會的警察。然而,忠誠、勇敢、盡職、廉潔的武士精神由舊藩土帶入近代警察隊伍后與新的警察任務和理念并不矛盾,反而會促進警察工作,所以脫胎于舊藩土的近代警察不會輕易拋棄這些精神,警政當局亦會鼓勵他們繼續(xù)保持這些精神。

···警察就是新社會的武士,應當成為新道德精神最有力的推行者。所以,繼承了武士傳統(tǒng)的日本近代警察,其任務便不是簡單的執(zhí)行法律與維護秩序的問題,更包括教育民眾、改造民眾、影響民眾,提高整個社會道德水準的職責。[9]。

日本警察在國家發(fā)展中確實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推動力,整肅了社會風氣,喚起并凝聚了各種向上的社會力量。日本國力因此得以大增,很快廢除了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取得與之抗衡的地位。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日本社會治安秩序都很良好,警察執(zhí)法成效顯著,犯罪率之低在世界居于前列。而能夠如此順利完成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成功轉型,并形成良好的警務傳統(tǒng),受到民眾的認同,則和之前武士文化的積淀有緊密的聯(lián)系。

三、“胥吏”與“武士”的文化精神內核差異

從以上對兩個國家傳統(tǒng)社會警察前身的介紹,我們可以認識到兩者確實存在文化精神內核上的差異。

(一)胥吏所遵循的職業(yè)道德明為“官德”,暗為功利性的民間江湖價值理念

我國傳統(tǒng)警政文化主要以吏治文化的精神內核為價值核心,清廉、公正、嚴明等也是要求胥吏遵守的職業(yè)道德。然而那畢竟是針對以社會精英——士為主的官德,士深受儒家傳統(tǒng)的熏陶,所謂“士志于道”,士的價值取向都是以“道”為最后依據(jù),要求能超越個體的和群體的利害得失,而發(fā)展對整個社會的深厚關懷[3](p25),官吏們在個人修養(yǎng)上要成為道德上的君子,在職責上要履行為官的道德責任。但胥吏屬于統(tǒng)治階層利益集團邊緣化的群體,介乎士與民之間,他們重術不重道,沒有對“道”的精神追求,只有功利性的世俗追求,并且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很低。為了生存和獲利,他們只能利用手中權力,不擇手段,從而造成傳統(tǒng)社會衙役胥吏執(zhí)法的惡劣形象。所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皂隸,人之立豕,僭擬王候,薰炙天地”(元:許明奎吳亮《忍經(jīng)》)都是對當時基層執(zhí)法的衙役胥吏如狼似虎形象的生動刻畫。

衙役周圍的諸多群體,有著極為相似的原生經(jīng)濟處境和社會地位。他們或困于經(jīng)濟收入之低而生活毫無保障,或因法律地位低下而長期不為官方和基層社會接納。若要達到養(yǎng)家糊口和辦案經(jīng)費自理的狀況,胥吏少量的工食銀乃屬杯水車薪···此外,他們的社會地位或因法律的重重限制,或因官民的有意疏遠而日益卑下化?!ぁぁみ@些群體有時為官方倚重。但又為官方拒絕進人體制之內,他們成為官民之間溝通的樞紐,但又始終生活在官民心外?!ぁぁに麄冊诜傻囊?guī)定中近乎無權,然而憑借著手中掌握的現(xiàn)有資源,為自己的權力運轉搭建了廣闊的舞臺。他們擅長利用官方所認可的資源,使用卑伎,玩轉權力[10]。

不可忽視的還有,由于胥吏從統(tǒng)治集團得到的利益少,喪失和統(tǒng)治集團保持一致的動力,但他們又是很有能力的社會類群,為了獲取利益,他們于是轉而和民間有實力有勢力的人結交,同時拼命壓榨平民百姓。這種社會現(xiàn)實在《水滸》中有精彩表現(xiàn),在清代方苞的《獄中雜記》中亦有生動反映。《水滸傳》中武松、戴宗、朱仝、雷橫、蔡慶、蔡福乃至魯智深、宋江等人上梁山前的社會身份都是與司法警政職能有關的小吏與衙役,雖然職位卑微,但權力很大,能量驚人,且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唯一的價值追求——江湖之義。這些吏與衙役中的精英以江湖之義為立身處世的原則,雖為朝廷辦事,卻與江湖人士或明或暗結交,做出許多知法犯法的事情。

當然此江湖之義最終還是以利為基礎,基于生存基礎之上的利益互助原則,近似于墨家文化的“兼愛”思想②。它反映了明里是官,暗里通匪,黑白兩道通吃——這一專制集權社會中警政司法系統(tǒng)不可避免的腐敗現(xiàn)象。這種江湖意識也一直作為中國警察職業(yè)的負面文化被遺存下來。

民國時期上海灘有個很有勢力的警察,他就是法租界巡捕房的總捕頭——黃金榮。他上有租界當局,下有巡捕警隊,拿薪水吃俸祿維持租界治安??蛇@只是他的顯性身份,他的幕后身份是青幫老大,其生財之道就是先讓手下流氓去商鋪勒索搗亂滋事,然后他出面治理,最后商家出資,小流氓納孝敬,租界洋人嘉獎,一舉數(shù)得。顯然,黃金榮的技巧就是利用公權力制造了個人收益的最大化[11]。而之所以可以進行這種權與利的交換是因為他警察和黑幫老大的雙重身份。這種權利的交換是民國腐敗政治的畸形產(chǎn)物,在今天當然不可能重演,但它所反映的江湖文化意識與政治司法權力的勾結方式卻值得今天的警界深思。

①所謂“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決定了墨子“兼愛”思想的功利主義色彩。因此墨子進一步說“義,利也”。這跟孔子所說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顯然不同。也就是說,有財相分,有利相交,有力助人,這才是“兼相愛,交相利”。

近幾年來,國內警界出現(xiàn)了一些警察涉黑的案件,尤以重慶“文強案”為典型,其中所體現(xiàn)了江湖文化對于警隊的負面影響確實有著長久以來的歷史文化積淀。因此應該看到,我國的政治語境固然保證了現(xiàn)代警察的地位和權威,但從文化語境來說,警察前身——吏與衙役的傳統(tǒng)刻板印象是負面大于正面,是一種無法被正面利用的文化資源,其職業(yè)亞文化的心理意識對于今天的警察隊伍影響更值得警惕。

(二)武士遵循的是“知行合一”的武士道精神

相比之下,日本警察的前身——武士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則具有大得多的正面意義。武士道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其完成了日本道德精神之建立,形成了日本的整體精神。正是傳統(tǒng)給了日本警察樹立權威以無限的支持和可資利用的文化資源。儒家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日本良好的社會執(zhí)法環(huán)境,武士道精神更成為了警察執(zhí)法活動的精神信條。

值得深思的是同樣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而且我國還是儒家文化的發(fā)源之地,但儒家傳統(tǒng)帶給了日本良好的社會治安和警察執(zhí)法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而我們國家卻沒有能夠讓儒家傳統(tǒng)在這一方面發(fā)揮其文化影響力,形成廣泛的民眾文化心理。

人們一直談到中國儒家文化對于日本的影響,武士道嚴格的倫理教條,包括義、勇、仁、禮、誠、榮譽、忠等信條,確實和儒家孔孟思想有深刻的聯(lián)系。當代學者孟慶超就談到士文化對于日本警察傳統(tǒng)的影響,一是注重警察人員的個人修養(yǎng);二是注重警察精神之灌輸;日本警察人員對于警察自身形象的關注甚至超過警察工作本身[9]。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個人修養(yǎng)并不是道德上的泛泛而談,而是必須履行到實踐和日常行為中去的,空談道德是武士道精神所不屑為之的。而能夠將這些教條深入靈魂,付諸行動,卻不僅僅是儒家思想可以做到的,還源于日本神道教所形成民眾心理基礎。據(jù)《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說日本神道教的神殿里基本上沒有什么參拜的對象和道具,一面懸于其殿內的鏡子是其主要部分。它代表人的心,表示當人心完全平靜澄澈的時候,就能夠映出神的形象,參拜的行為就等于“認識你自己”。這是一種道德的認識,是對自我道德性的反省,神道教賦予武士兩個主要特征——愛國和忠誠之魂[12(]p13-p19)。

值得注意的還有日本武士對于陽明學說的高度推崇[12](p18-p19),日本早在16世紀陽明學已開始傳入,此后便大有盛行之勢,到幕府末期趨于活躍,對于日后的明治維新產(chǎn)生極為深刻的影響,有人甚至認為“日本就是以王陽明哲學為其民族的哲學”[13]。實際上日本人所推崇的主要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強調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突出意識的能動作用。因此武士注重在實踐中履行道德信條,在日本武士的道德意識中,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同時存在[14]。

因此若以中日警察前身的文化差異來看,關鍵在于其精神內核的不同,中國傳統(tǒng)社會地方司法警政的執(zhí)法者雖然奉行官德,但在道德與警務實踐上不相統(tǒng)一,胥吏沒有把官德顯示在他們的個性和行為中,多停留在物質層面對利的追求。其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低下也使他們缺少在道德上的自律和向上追求。而最影響他們的價值理念卻可能是在和民眾尤其是不安分的犯禁分子打交道時接受的江湖文化,但江湖文化對于警務活動維持公正和秩序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四、對當今我國警察文化建設的啟示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棘手的文化問題:中國近代警察制度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參照日本,但轉型中它所要依賴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卻存在問題,如前所述,胥吏亞文化甚至給近代警察建立新的形象帶來障礙。當時民眾將警察視為過去的衙役,缺乏好感,青年也不愿意來當警察。所以盡管中國近代警察制建立后極大地推動了近代城市文明的發(fā)展,也是近代中國社會政治文化轉型的重大成果,盡管中國的政府一直沒有停止改造警察形象,提高警察待遇的努力,但一直并沒有質的飛躍,由于內外因素的制約,清末以來警察制度并未獲得健康的發(fā)展。

新中國建立后,隨著政權性質的改變,警察的本質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以前所未有的人民衛(wèi)士的形象服務于人民,地位發(fā)生根本性改變,今天“立警為公、執(zhí)法為民”的宗旨更充分體現(xiàn)了警察作為國家特殊的公共權力具有的中國特色。但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相對來說時間短,社會發(fā)展太快,文化上的積累十分薄弱,警察的精神和道德建設缺乏強大的文化支撐,因此我們有必要吸取日本警察的經(jīng)驗,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資源,以促進警察文化的建設。

所謂警察文化作為一種職業(yè)的文化,指警察群體在警察實踐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共同創(chuàng)造、積累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物質形態(tài)、精神成果及其行為方式的復合體。它包括四個子系統(tǒng):表層警察物質文化、淺層的警察行為文化、中層的警察制度文化和深層的警察精神文化[15]。毫無疑問,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警察精神文化,也就是能夠增強警察內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警察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價值觀念、道德信仰以及行為方式和行為準則。如何建設當下的警察文化是警察學界的一個大課題。我們常常談文化的重要性,但總是忽略了一點——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延續(xù)性,也具有滲透性,卻絕不是憑借外力強加于社會就可以立刻實現(xiàn)的。我們仍然需要正視過去的文化傳統(tǒng)對今天民眾與警隊的內在影響。

面對已有的文化傳統(tǒng),需要進一步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將儒家文化中有利于警察文化建設的精神加以弘揚,而警惕那些負面的文化影響。日本警察的成功經(jīng)驗給我們的啟示就在于:

日本警察始終注重精神層面的價值和意義灌輸,所以他們才會在警隊中弘揚武士道精神,強調精神教育;

日本警察是從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可以為今所用的精神資源,加以改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社會民眾和警隊能共同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礎之上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的作用;

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須讓警察文化的價值理念真正貫徹到警察的行為中,體現(xiàn)在實際的警務工作中,產(chǎn)生警務活動的效率和效能。

建議我國各地的警察系統(tǒng)文化建設者以他山之石攻玉,抓住以上的核心問題來有針對性地開展警察文化的教育和傳播。

[1]萬川.中國警政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廖仲安.再評宋江[J].文學遺產(chǎn),1985,(2).

[3]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聞華.漫談古代的衙役[J].華夏文化,2007,(3).

[5]王先明,張海榮.論清末警察與直隸、京師等地的社會文化變遷——以《大公報》為中心的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1).

[6]順直諮議局議決案件[N].大公報,1910—03—02.

[7]李英.日本警察概況[A].孟慶超.另一種和諧:儒家傳統(tǒng)對日本警察執(zhí)法的影響[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142-145.

[8]【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43.

[9]孟慶超.論儒家的“君子(士)”文化與日本警察的自律精神[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

[10]陳兆肆.清代衙役群體的隱性權力及其運作方式—以清代班房為視點[J].蘭州學刊,2008,(5):155-157.

[11]于陽.江湖中國——一個非正式制度在中國的起因[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3.

[12](日)新渡戶稻造.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學闡釋——武士道[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13-19.

[13]明·王陽明.傳習錄[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4.

[14]王煒.日本武士名譽觀[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61.

[15]張兆端.中西警察文化觀念發(fā)展述略及其比較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1997,(1).

Key works:Petty official;Bushido;police culture

Petty official and SamuraiComparison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Police Culture of China and Japan

LUO Wei,LEI Hui-xiong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410138)

There were different grass-roots level police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nd Japan,namely the Chinese had petty officials while the Japanese had the samurai.Different culture cultivated differen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ad an impact on today's police professional culture.On the surface level,the Chinese petty official abided by the official mainstream ideology--official ethic,but in fact,they followed the utilitarian value.Japan traditional Samurai followed"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Bushido.They both influe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police system.Just as 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jades,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two police culture,we can absorb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Japanese police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Chinese police culture construction.

D631.12

A

2095-1140(2011)05-0144-06

2011-06-20

羅維(1974- ),女,湖南長沙人,湖南警察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警察文化研究;雷惠雄(1973- ),男,湖南嘉禾人,湖南警察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當代文化研究。

王道春)

猜你喜歡
胥吏衙役武士
宋代胥吏為何如此彪悍?
廉政瞭望(2023年11期)2023-11-26 01:27:12
清代胥吏腐敗問題探究
理論觀察(2021年9期)2021-12-27 02:07:24
古代衙門胥吏的利與弊
衙役賣畫
故事大王(2019年6期)2019-07-15 03:34:40
衙門胥吏的祖師爺是誰?
尋根(2018年6期)2018-01-24 19:37:06
武士與龍
“武士”擋道
劍龍是武士嗎?
暗黑武士 六步接觸雷克薩斯NX
吹牛的衙役
富宁县| 鹿邑县| 南川市| 祁阳县| 灵川县| 桐庐县| 苗栗县| 樟树市| 黑水县| 宿松县| 灵川县| 泾川县| 固安县| 呼和浩特市| 丰都县| 通渭县| 宁城县| 印江| 布拖县| 谢通门县| 三江| 定日县| 丘北县| 甘德县| 海晏县| 资源县| 巢湖市| 迁西县| 珠海市| 巴彦县| 民勤县| 冕宁县| 廊坊市| 夏津县| 彰化市| 云和县| 澄迈县| 昌黎县| 鄂托克前旗| 安徽省|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