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民生產總值持續(xù)保持較快增長,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的勞動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矛盾和利益問題也不斷凸現出來。這些矛盾不僅有迫在眉睫,非解決不可的,如: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惡化等問題;也有暫時未激化,但是其中蘊藏隱患,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解決的話,到一定時候,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的,例如:貧富差距問題。正是認識到了這個嚴峻的事實,所以,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07年4月,胡總書記訪美期間,在耶魯大學作演講時特別指出:“今天,中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胡總書記提出,應該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呢?應該說,先人留下的傳統文化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后發(fā)表集體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眹鈱W者尚且認識到中華文化的重要性,我們更有必要仔細研讀文化經典,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出謀劃策。
(一)“和諧”內涵之解讀
首先,從字源上來看,在中國古代漢語及古文字史中,“和”字出現較早,已見于甲骨文和金文?!墩f文》:“和,相應也,從口禾聲?!睆臉嬙焐峡?,“和”為形聲字。甲骨文從“龠”部,形口吹排簫,聲禾。龠是中國古代竹制的吹奏樂器,可見,“和”字的產生乃源于上古的樂器及音樂,并由樂器的合奏及音樂的合鳴,引申出“和調”、“和諧”、“和合”、“唱和”等涵義。
“諧”,與“和”義同?!稌に吹洹罚骸鞍艘艨酥C,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薄墩f文·龠部》:“龤,樂龢也。從龠,皆聲?!队輹吩唬骸艘艨她?。’”按,“諧、龤”實為一詞,皆為“和諧伴奏,聲音相應”之義?!爸C”亦可作“協調”之義。《周禮·天官·大宰》:“以知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p>
上古典籍中,“和”與“諧”兩字連用常表音樂的協調、合拍?!蹲髠鳌分姓f:“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薄渡袝に吹洹罚骸鞍艘艨酥C,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惫湃硕嘤脝巫直砹x,當“和諧”成為雙音節(jié)詞語出現時,是漢代鄭玄對《詩經》:“關關雎鳩”的解釋:“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钡?,此時的“和諧”還不是一個詞出現,只是單字的組合。因為同期及稍后的典籍中并未再出現兩個字的固定組合。從語言學上說,偶爾的單字組合并不能認定為一個詞語。所以,真正作為詞出現仍是表示“音樂的和諧”,出現在《晉書·摯虞傳》:“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中。之后,和諧逐漸從表示感官經驗的音樂之義抽象為表示價值理念和精神訴求的“協調、調和、協和、和諧、和睦、和平、平和”等義,內容涵蓋了自然(天地人)、社會(群家己)、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層面。
其次,從字面上看,和諧本身包含科學民主之義。“和”,是由“禾”和“口”組成,我們可以理解為人人都要吃飯,物質是基礎。要建立“和諧社會”,首先要解決人的溫飽問題,這是“科學”;“諧”字是由“皆”和“言”組成,表示大家都要說話,并要讓大家說話,所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同時,大家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言論,暢所欲言。這是“民主”。所以,“和諧”本身就包含著“科學”和“民主”的含義。科學民主意味著人心凝聚、國家穩(wěn)定、社會和諧。
(二)“和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
不容置否,和諧是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所在。梁漱溟先生曾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探討了文化精神的方向。他認為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他又專門分析了中國民族精神的特點與走向。他明確指出:中國的民族精神是“和諧”,“和諧”就是中國人的“理性”。他論證說:人與人是和諧的,所謂“能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者;以人為中心的整個宇宙是和諧的,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等等。
張岱年先生提出: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結于《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白詮姴幌ⅰ钡木裨谥腥A文化發(fā)展的進程中,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們不斷進取,刻苦努力,克服困難,百折不撓。如果說在歷史上主要表現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話,今天則應當理解為我們必須發(fā)揚民族精神,以愛好和平、勤勞勇敢的姿態(tài),使中華民族樹立一種富強、民主、文明、團結、統一、和諧的國際形象,居于世界強國之林?!昂竦螺d物”,即以寬容的胸懷包含萬物,對待任何事物都能兼容并蓄?!熬雍竦螺d物”,是說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能聽取并接受不同意見。這也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昂投煌币彩呛椭C精神的真正本質。人類社會也應該講求“和而不同”。只有“和而不同”、“厚德載物”,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態(tài)關系、和諧的社會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社會和諧思想非常豐富,我們主要把握政治、經濟、文化三個角度來談談和諧思想及其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借鑒意義。
(一)仁政人本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1、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峻化
政治生態(tài)是相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經濟秩序而言的一種社會政治狀態(tài),實質上為一種“軟環(huán)境”、“軟實力”。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僅事關地方形象,而且事關人心向背;不僅事關當前,而且事關長遠;不僅是一個經濟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的重要標志,也是反腐倡廉建設成效的重要表現。
當前,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對外開放全方位的高速轉型期,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法律制度建設尚不健全,與之相配套的政治體制改革嚴重滯后,這樣就使得一些權力腐敗現象呈現出階段性“多發(fā)、高發(fā)、群發(fā)”的態(tài)勢。而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通常表現為滯后、隱蔽、能見度低、難以觀測等特點。一旦當腐敗現象泛濫,且無法抑制時,不但會對一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政治穩(wěn)定造成影響,而且將會導致整個國家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與失衡。所以說,當一種矛盾超出臨界點,隱性矛盾變成顯性矛盾時,整個社會就會出現類似上訪、請愿、靜坐等極端行為。而這些行為正是整個民族不滿、失望,離心力滋長的表現。
2、營建良好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營建良好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而政治生態(tài)的優(yōu)化離不開仁政人本的政治主張。儒家文化一直強調:“政為大”,孔子認為政治是社會的制高點。雖然不乏有專制和威權的傾向,但在專制和威權的背后,卻蘊涵著豐富的政治和諧思想?!蹲髠鳌飞险f:“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睂捗拖酀褪钦未胧┮袕堄谐凇⒂腥嵊袆?,從而實現政通人和。而實現政通人和的根本在于行“王道”,即“保民而王”,或“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獲取民心,則必須行“王道”。行“王道”的根本在于以德治國與實行仁政。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泵献右矎娬{當政者要有“仁心”,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愛人之心,認為當政者要以民為本、愛民如子。所以,“王道”和“仁政”歸根到底就是“以民為本”,賈誼說:“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新書》)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叭吮尽笔窍鄬τ凇肮俦尽焙汀懊癖尽倍缘?,它已無所謂“官”、“民”之分,它強調以每個獨立的個體為根本。人本社會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理想形態(tài)。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作為一個人本社會,我們將可以看到:機會均等;弱勢群體得到有效救助;利益分配能夠均衡;制度體系當為每個人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空間;“和諧”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主題,這里不僅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包括人與人的“和諧”;公平與效率有機的統一等。
(二)貧富均衡的經濟格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1.經濟分配領域的不均衡性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民生產總值持續(xù)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國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行業(yè)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的擴大。據2007年8月8日亞洲開發(fā)銀行發(fā)表的《亞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報告,在22個納入亞行研究范圍的國家中,中國的貧富差距成為亞洲之冠。在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的調查中,市民也已連續(xù)4年把“貧富差距過大”列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首。這些現象都表明,我國的貧富懸殊已經比較嚴重了。而貧富差距過大,會影響社會公平公正,容易造成社會各個群體之間的隔閡和抵觸,容易引起民眾的不滿情緒,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在我國正致力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實現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已經成了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此外,當前的熱門話題中,經濟危機下的就業(yè)問題,以及我們遭受的食品事件所引發(fā)的政府和企業(yè)信用危機等,都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中的絆腳石。
2、創(chuàng)建貧富均衡的經濟格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一個民族的物質生產越是充分、物質生活越是豐富、經濟基礎越是堅實,就越能凝聚人心,而人心凝聚就會建立一個其樂融融的社會環(huán)境。這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所以,一個國家財富的不斷增長是維持一個社會正常運轉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如何將一定的財富在一定的人群中進行合理分配,這是一個社會尤為關心的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國家得以保持穩(wěn)定與實現和諧的重要基礎。因此,社會和諧既關心財富的持續(xù)增長,更關心財富的合理分配。
傳統儒家在提出“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肯定人民追求財富的正當性的同時,也強調“道”與“義”??鬃釉唬骸安涣x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即應以正當的手段獲取的財富則謀取,而違背道義,以不當手段獲取財富就不可謀取。進而儒家又提出“尚中貴和”,即在注重物質財富的生產創(chuàng)造的同時,又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共處。要“尚和”就必須處理好財富的分配問題。如果一個社會出現了嚴重的貧富不均,兩極分化,這個社會就會發(fā)生動蕩。因此,儒家學者多對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持批評的態(tài)度??鬃诱f:“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也就是說,在財富利益分配方面要力求做到均衡,在各階層內部人與人之間財富大體要做到均等,但并不要求不同階層的一律均等;要求各利益集團之間和諧相處,實現上下相安;在人與人之間要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誠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樣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
在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闡述了新時期的“民富觀”,強調必須堅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確,只有致力于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造和積累社會物質財富(“富民”),然后通過科學合理的分配方式,讓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均富”),才能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
(三)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證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自居。但在近代中國的幾次的革命后,走上了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的質疑、批判、解構的道路。當時“打倒孔家店”、“拼命往西走”、“不讀中國書”成為時尚。建國之后“文化大革命”又給傳統文化以致命一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走出國門,接觸世界。隨著開放的步子越來越快,由此帶來了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隨之而來的是西方文化對整個中國的傳統文化結構、社會結構都產生了極為強烈的沖擊和影響。西方文化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年輕人更熱衷于過西方的圣誕節(jié),而不是有著幾千年傳統的春節(jié);他們喜歡西方的情人節(jié),而不是我們傳統的七夕。這種境遇使得整個中國民族文化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了嚴峻的挑戰(zhàn)。文化認同是一個民族認同的基礎,對中華文化不分精華糟粕的抹殺,只會弱化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影響社會的和諧。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由于中國人產權意識的薄弱,我們大量的傳統節(jié)日被國外搶注。比如: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曾公開發(fā)表言論,提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fā)明了漢字,后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此言論一出,業(yè)界轟動。著名作家王蒙由此發(fā)表了《為了漢字文化的偉大復興》的演講。南開大學馬慶株教授也提出了“保衛(wèi)漢語就是保衛(wèi)祖國”的言論。此外,在內蒙古流行地馬頭琴去年被蒙古國申報成功為該國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傳統皮影戲也被印度尼西亞申請為該國的文化遺產。河南登封的少林功夫被美國,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大量搶注等等。種種現象都指向一個事實:中國的文化正在全球化,卻喪失了本土化。而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中華傳統節(jié)日的丟失應該為中國敲響一記警鐘。
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就一直有文化自覺的意識。東周的時候,中國面臨一個政權分崩離析、文化制度瓦解的局面,曾經一度發(fā)達、強盛的西周文化似乎不合時宜了。但是孔子意識到西周文化的重要性,提出“周監(jiān)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毅然決然地發(fā)展西周文化??鬃釉谕砟陼r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都是這種文化自覺的表現。漢代的司馬遷秉承父命,作《史記》,旨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也有強烈的文化傳承意識。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的最大認同,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吸收有益的外來文化、構建和諧的中華文化,是增強和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任務。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我們穿插在不同的文化當中,這些文化有來自西方的文化、華人社區(qū)的文化、港澳臺的文化、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化等。這些文化的交織就像“天羅地網”撒向每個角落。如果,我們?yōu)榱吮Wo自我文化,而視而不見其他文化那是不可能的,這只會成為一種“掩耳盜鈴”的假象。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經提出“文化自覺”的理論,主張在處理與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時,要運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以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的目的。費老并對這個概念做了清楚的解釋,概括起來它有三層涵義:第一,是要對傳統文化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意識到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息息相關,并有自覺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第二,是要理解傳統文化,解讀、發(fā)掘傳統文化,并使之面向現代而做出必要的轉換。第三,推動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所以,積極的舉動應該是具有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來對待全球文化,也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保持自我。用此種態(tài)度來處理我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形成一種“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圍,并以此引導和激勵華人相互聯系、相互交流,才能大大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整個社會才會和諧安康。
總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們還有可能遇到更多不同類型的矛盾,這些矛盾仍舊會是我們改革道路上的雜草荊棘。如何解決這些矛盾,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黨和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所做出的正確決策。只有做到政策科學、經濟繁榮、文化認同,整個社會才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