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封建社會樹碑立傳的一種建筑形式,從大門、門樓發(fā)展起來,或依附或獨立的建筑,因其范圍、用途的擴大,藝術性也隨之增強。牌坊集建筑、彩繪、雕塑、書法等藝術為一體,具有獨特的東方審美觀念,是中國建筑史中更具藝術性的一朵奇葩。
福泉城最有名的牌坊,是福泉山山頂北臺入口處的《蓬萊第一山》石牌坊。明建文元年(1399)張三豐仙成離開平越,名列仙班。永樂初,平越官紳士庶捐款增建有關三豐的張仙祠、禮斗亭、對奕亭等建筑,并在北臺入口石階前建二柱重檐石牌坊,上刻張仙所遺手書額聯(lián),額為《蓬萊第一山》,上聯(lián)為“桂樹無根,到此關頭回造化”;下聯(lián)為“蓬萊有路,愿從峰頂悟高真”。近二百年后的萬歷十八年(1590),張三豐顯靈托形救活他當年手植,已枯死五年的枯桂樹(即“回生桂”),眾皆驚訝,桑林子道長嘆道:靈驗如此,非張仙人莫屬!《蓬萊第一山》石牌坊存世460余年,毀于清咸同內亂中。2009年春,我們重建石坊,從人字形臺階上石堡坎,堡坎正中鑲嵌180×360公分石碑,上刻張三豐仙人唯一傳世的書法作品《山中吟》。堡坎上的石坊高近六米,重書額聯(lián),石坊兩側配兩塊高兩米的大石碑,分別重書“貴州第一名山”和“黔南第一山門”,朋友出資,由福建惠安惠利石雕廠承建承運,用花崗巖雕成。雖然兩柱一坊很簡節(jié),氣勢不凡。
張三豐是道教史中著名人物,武當道派的創(chuàng)始人,太極內家功夫的開山鼻祖,他不光功夫了得,詩書畫奕堪稱“四絕”,福泉山有他遺留的丹經詩訣、詩詞歌賦兩百余首,手書額聯(lián)及自畫像等,永樂初,有的刻成碑刻,如《打坐歌》、《平越福泉山禮斗吟》、《柳塘回文》、《瓊花》、《疊翠吟》等詩碑,《張三豐仙人自寫真容石刻》碑和《蓬萊第一山》石坊額聯(lián),供后人瞻仰。
張三豐好作狂草,揮灑自如,亦多題壁,莊重穩(wěn)沉。時平越衛(wèi)指揮僉事劉聚請三豐題書劉氏宗祠照壁,三豐欣然提筆,胡亂寫畫,“遠看草走龍蛇,近看福字連綿”。六百年間,“平越西劉氏”發(fā)展成為平越最大的望族。福泉城南疊翠山中,有一小道觀建于洞中,張三豐于洞外壁間的諸葛題字下,題書“疊翠”兩大字和《疊翠吟》詩,清康熙時題字還很清晰。
城北通蜀古驛道卡龍橋橫跨皮隴河,南岸高峰直插云霄,絕頂上元代建有回頭閣,張三豐經常至此游玩,題書“松濤”、“松聲”、“萬壑松風”大字于壁間。上世紀七十年代建廠,回頭閣遺址被毀,九十年代工廠擴建,將巖壁炸毀,三豐題書盡失,如此敗家,今落得個廠亡人去,讓人痛心。
萬歷時邑人葛鏡見來往行人渡平越麻哈江之險,決心傾盡家產修橋,歷三十年,兩建兩圯。第三次建橋前,夢中遇張仙告訴在北岸絕壁處有朱書“砥柱”二字處起栱方能成橋,葛鏡在北岸絕壁上果然尋到“砥柱”兩字,遂于此處起栱,終于建成西南第一橋,這便是民間傳說“張仙托夢,葛鏡成橋”的故事。明末,后人在橋南岸絕壁上依樣書刻“砥柱”大字,字徑3尺,上世紀六十年代絕壁部分垮塌,大字依稀可見。
張三豐在小巖題有“重砥”二字,人稱“張仙寫字巖”。小巖在城東50余公里魚梁江與烏湄河匯合處,俗稱河口,在距河口百米烏湄河左岸絕壁如屏的峰腰白巖上,有張仙朱書“重砥”二字,此地村民亦代代相傳為張仙所書。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福泉進行文物普查,楊光華、陳銀章、王永明等同志在村民的引導下實地進行考察,見離水面數十米高的粉壁上有土紅書寫的“重”字,字大逾米,從其風化的程度來看,顯然比仙影巖萬歷郭子章題的“神留宇宙”時間早得多。另一“砥”字因樹遮草蓋無法尋覓,“重”應是福泉境內現存最早的巖書,而且是全國唯一僅存的張三豐仙人巖書真跡。
在福泉山南形成太極水的犀江邊,有一巨巖高十余丈,如犀牛抬頭南望月山,故此景稱“犀牛望月”。從城南門外看城南,如鳳凰將頭伏于水邊飲水,故又稱“飛鳳投江”。城西城南景點較多,其中最神奇的又見于古籍記載的是犀牛洞葬穴,福泉歷代民間有土、巖、洞葬,而犀牛洞是集水、土、巖、洞等葬式而保留至今,人又無法了解其中情況,顯得更加神秘。
嘉靖《貴州通志》、萬歷《張仙遺事》、郭子章《黔記》等方志古籍記載:張三豐與衛(wèi)指揮張信相交好,張信待三豐甚殷勤,為答謝張信,張仙為張信指點了月山寺右地葬母穴和犀牛洞葬父穴。張仙有葬穴詩五首,其贈張信犀牛洞葬穴詩:“飛鳳投江穴在頭,龍泉虎嶂兩朝流。東隅賓列聯(lián)峰秀,陰穴陽居萬里侯?!辈⒄f:“葬此必封侯世祿,與國同永”,張信從之,將父骨裝入棺材中,用四根大鐵索扣緊棺材懸于犀牛洞內上方穹窿中,既入土為安,棺材又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四壁光滑陡峭,洞頂成倒扣鍋底,人無法攀越盜棺。張信不是用巨石灌鐵汁封洞口,而是在洞下游筑壩提高水位封住洞口,萬無一失。
《黔詩紀略》稱:“(張信葬母穴在月山寺前凹地,)又葬其父于犀牛灘下,以鐵鏈懸棺于石穴穹窿中,兩冢高下相望。灘上石坡脊脊然,負城而來,注于水。一石突起,而峰下垂,中空如鳥巢,水浸其鼻,人不得入,無從辯其棺之猶懸否?石坡上杉梓之屬,翠色婆娑若鳥羽,游人目為飛鳳投江也?!毕6丛嵫ㄔ趪鴥炔⒉欢嘁?,屬于古代“陰穴陽居”葬式,極神密又奇特。
為了防止人進洞破壞,永保無虞,只有提高犀江水位,在下游50余米處兩岸巖石堅固的地方建攔河大壩,,使江水深深地封住洞口,后人不知深淺,無法潛水進洞,更不敢毀壩放水。
在平越衛(wèi)土城改建為石城的同時,張信調集夫卒、征集工匠,開始了修筑大壩這一艱巨的工程。先將水從罈子口外引出,清理罈子口與對岸之間的壩基,再用大石塊壘砌填漿。這些大石塊有的重四、五噸,先在采石場打成形再運至犀牛灘工地,路窄岸陡,全靠人力手拉肩扛,何等艱苦。大壩長20余米,頂寬4米余,高10余米。壩頂建有溢洪道瀉洪。從罈子口修水渠,將水引經城南門外坎下,流經城東南注入犀江,灌溉城南城東南數千畝良田。雖然張信筑壩堵水達到了他葬父封侯的目的,卻也造福于福泉的農民百姓,一舉兩得。犀牛灘壩上水平如鏡卻水深莫測,飛瀑直下,又添勝景,成為數百年來人們游玩的地方。南門坎是平越的南大門,水渠流經南門坎,方便城中居民出城挑水洗衣,通遠橋前,水渠邊,古驛道旁,釀酒、造紙、染織等手工作坊興起,酒店、客棧、商號一間挨一間,人來人往,難怪明清間文人筆記中稱贊平越之繁華和富庶。
犀牛灘堰壩是福泉城最早的水利工程,是先民勤勞智慧的結晶,犀牛灘原為游泳的禁區(qū),唐山交大來后,學生經常在此游泳,縣城的人們才開始在犀牛灘游泳。犀江水清澈見底,是福泉城的母親河,現在由于上游的污染嚴重,水土保持被破壞,犀江水少,又臟又臭,魚蝦盡亡,誰還敢去游玩游泳。
萬歷《張仙遺事》、康熙楊文奎《三豐道跡》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嘉靖、萬歷《貴州通志》、郭子章《黔記》、光緒《黔詩紀略》、《平越直隸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