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啟發(fā)、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言語。本文主要介紹了閱讀教學的概念,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以及進行閱讀課堂教學的要點。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閱讀是心靈的門戶,記憶中的一切經由選擇性注意之后,由閱讀進入我們的心靈。有句話說得好:“讀一流書,做一流人?!笨梢姡喿x與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在當今信息社會,閱讀是獲取信息和更新知識的基本途徑,我們必須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重講解,輕閱讀”的現(xiàn)象。而且,在語文學科建設中,長期存在著沒有閱讀教學的尷尬局面,這與時代的發(fā)展與要求明顯不相符。在語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教會學生怎樣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加以提煉、分析和綜合,來解決實際問題,已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需。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必須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而且目前由于種種原因,農村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濃,閱讀需求不高,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升學成績,乃至以后的做人。
一、什么是閱讀教學
閱讀,一般指看或者讀別人寫的文章。人類自從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了閱讀活動。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來說,閱讀如同衣、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通過閱讀,可以吸取人類幾千年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不斷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可以憑借書本知識認識客觀世界,不斷擴展認識領域;可以吸收和傳遞文字信息,與他人交流,與社會溝通。
閱讀教學,是為了著重培養(yǎng)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識字、聽話、說話、作文教學既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又有明顯的區(qū)別。著重于“理解”,是和說話、作文教學的不同點;著重于“書面語言”的理解,是和培養(yǎng)聽話能力的不同點。
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一種活化大腦的重要途徑,既可以開發(fā)人的潛能,激發(fā)人的興趣,又可以增長人的見識。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則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閱讀可以獲取信息,可以去認識世界,可以怡情,可以博采,可以長才。喜好閱讀的人獨處時不覺得孤單,喜好閱讀的人與人相談時出口成章,而且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強。
三、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1.由淺入深,逐步推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xiàn)在,很多學生對閱讀課外名著缺乏興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童話的心理,讓學生養(yǎng)成坐下來喜歡讀的習慣,并采用閱讀名著的通俗讀物或是介紹名著的精彩片段等方法,填補空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讀下去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閱讀整部作品。
2.學生的自由讀與教師的指導相結合。
學生在閱讀中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難以持之以恒地閱讀,此時離不開老師的及時指導。指導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長期、持久地讀下去。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如何閱讀。
讓學生兵教兵,一個學生把自己讀的著作講給其他同學聽,這樣每人講一個,久而久之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同時,有的同學要想比別人講得更加精彩就要讀得更加深入,當然對其他的同學的影響也就更大。于是,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學習,慢慢的,也就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興趣也就更濃了。
4.精讀與泛讀相結合。
不少學生初次閱讀名著時有無所適從的感覺。因此,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原著進行精讀。精讀要“循文入義”才可逐步達到“意會、神會”的境界。學生要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表達方式、總體布局,熟悉文學作品的大意,記憶其中重要的部分,同時還要抓住中心,細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做好讀書筆記。中學生對原著的內涵不太容易弄懂,所以在指導閱讀時,就應該運用泛讀的方法。泛讀是一種略觀大意,知其梗概,不究其深意的閱讀方法。泛讀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泛讀書的書名、作者、前言;然后是略讀正文,了解章節(jié)名稱、文章的大大小小的標題和能反映書和文章的內容的字、句、段落;最后是細讀自己所需要或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提供名著的縮寫本和改寫本讓學生閱讀。因為兩者比原著更通俗易懂,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內涵等更容易理解。
5.要多讀、多想,多做讀書筆記。
首先,要多讀。教師要指導學生選擇性地讀一些健康有益的書。現(xiàn)在有些中學生讀的書是不健康的。其次,要多想。每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要引導學生想一想:從中我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啟發(fā)感受?及時總結方法、經驗。如果只讀不想,那讀再多的書也是沒用的,只能是浪費時間。最后,要做讀書筆記,記書中的好詞佳句,記書中的感人之處,記讀后的感受,記作者的寫作方法、選擇材料,等等。筆記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
四、進行閱讀教學的要點
閱讀教學最主要體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中,而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學作品,利用這些文章,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必須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我認為有幾點。
1.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文章時整體把握和感悟文章的內涵,學會略讀。
所謂的整體把握和感悟,就是要求學生在自學文章時,首先弄懂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弄清文章的結構,深入理解文章結構之間的關系??刹扇》纸M討論、復述等形式。
所謂略讀就是大略地讀,也就是博覽群書,瀏覽涉獵。秦牧對“略讀”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略讀就是有點像鯨的吞食,張開大口,喝進大量海水,然后嘴巴一閉,留下小魚小蝦,而讓海水汩汩地從鯨須里流掉。
2.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與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局部突破,學會設疑、釋疑。
所謂局部突破,就是要深入進去,把握每一段各層次具體寫的是什么,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各層次之間關系是怎樣的??刹扇》纸M合作、討論等形勢。
3.“重讀”、“重創(chuàng)”、“輕講”。
“重讀”即重視朗讀和默讀。還要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重創(chuàng)”即重視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與文章內容一致的氣氛,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所表達的豐富的思想內涵。從而學會閱讀。
“輕講”即少講。老師的作用是啟發(fā)引導。在學生發(fā)表個人意見之后,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總結和概括,不要先入為主,讓學生從閱讀中感悟、發(fā)現(xiàn)。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學校就應是書聲瑯瑯,歌聲瑯瑯,笑聲朗朗。關注學生就應從關注他們的閱讀開始,對學生來說聽優(yōu)秀教師的課是一種心靈的滋養(yǎng)與人格的感召,而閱讀與寫作更是一種靈魂與人格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