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高中階段,各種思想都已走向成熟,因此高中政治的教育過程不應是簡單的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世界觀。這些觀念的提高與形成,直接影響其今后人生、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以人為本
教學過程應該以人為本,這是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的根本理念。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面臨著人生道路選擇的最根本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同時,應該關注學生生活、理想、方面的需求。在教學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個理念,而不是一個口號。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順利地通過其人生的十字路口,它真正體現(xiàn)了我國教育的民主化與規(guī)范化發(fā)展。在指引其人生道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尊重他們在這個特定時期的生活需求與人格尊嚴,在引導發(fā)展的同時,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創(chuàng)新、個性化、科學化發(fā)展觀。因此,在進行政治課程設計的時候,應該把握住人文關懷,課程設計體現(xiàn)多重選擇性、答案豐富多彩性、具有討論性,而且主題應該圍繞學生的發(fā)展,引導其健康地成長。
1.師生相互“學習”,平等對話。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判,共享知識的過程就稱不上是真正的相互學習,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很多教師習慣于對學生作出學習評價,卻忽視讓學生對自己的課程觀點作出評價,政治教師往往認為政治課是嚴肅的,學生不應“瞎搗亂”,以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在學生之間的交往中,只有相互間獨白式的“傾訴”,而無彼此的分析、評價。在多次的聽課中,我們都能聽到很多老師的第一句開場白就是:“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可是這種“一起學”最終變成了教師的“一人灌”,即使表面上看交往頻頻進行,也只是“交而不往”。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正確的“評判”機制是必要的。在師生之間完全實行平等對話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我們必須以這種理念來改革當前的師生關系,努力化解師生間、生生間森嚴的壁壘,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一方面,要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平等,即在交往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給予學生主動發(fā)言、參與的機會,多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教師則學會“傾聽”。另一方面,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而不能厚此薄彼。在人格形成關鍵期的高中生眼里,對政治教師的心理要求會更高,假如我們不注意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那么將有可能在丟失教師形象的同時傷害學生稚嫩的心靈。
2.尊重學生,付出真愛。師生之間課堂教學交往應該做到相互尊重,但由于教師權威等因素的存在,教師處于優(yōu)勢地位,而學生則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教師應多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付出真愛。這種課堂交往中的“愛”體現(xiàn)在:一是要尊重學生真實的內心體驗和情感。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方式;愛護學生作為未成年人的情感體驗與情感需要;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給學生以人與人快樂相處的美好現(xiàn)實。二是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行為選擇,熱愛每位學生,注意差異教學,使學生人人有提高,人人能“回歸生活世界”。三是要愛護學生幼稚的想象及課堂中的即興發(fā)言,不要簡單地認為都是搗蛋,而要給予積極引導和耐心分析,不要把學生參與課堂的勇氣輕易扼殺。
3.提高交往實效。課堂交往實效性的提高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豐富課堂教學交往的類型。新課標回歸生活世界的價值取向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單調的班級授課制不利于師生之間達成相互理解,除了課堂教學外,政治課的組織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分組學習、小組合作、大組討論、個別指導,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講臺打破集體教學的單一性,擴大單位時間內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增強師生及學生間交往的多維性。二是從啟發(fā)學生思維、完成教學任務等角度來思考問題,使交往圍繞實際問題展開。比如,討論盡量安排那些智慧挑戰(zhàn)大、個人努力難以解決、有較大分歧的問題,促使師生之間相互討論,引發(fā)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二、人性化發(fā)展
在高中政治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樹立突出自我的主體思想,而人文化的教育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育,在對其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而且在他們的思想中要建立關愛生命的思想。我們應該以身作則,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眼中都是一個個活潑可愛、靈動的生命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有自我的情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應該尊重學生,并且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要理解他們的思想,就應該彼此敞開心扉,進行心靈的對話。
現(xiàn)在社會的競爭力比較強,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讓其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得到和諧統(tǒng)一,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高中思想政治課才能夠發(fā)揮特有的魅力,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質。激烈的社會競爭,要求我們具有快速接受知識的能力,而快速接受知識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所以在政治教育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自我思考、自我體驗、自我醒悟,做到自尊、自律、自信、自省。與此同時,教師應該鼓勵賞識學生,因為適度的夸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使其得到成就感,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個性化學生觀
智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力、運動水平、人際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會因人而異,沒有兩個學生在這幾個維度上具有相同的水平,學生本身是有差異性的,因此,學生的發(fā)展也會存在差異性。教師提倡發(fā)展個性化教育,并且應該為學生搭建一個平等發(fā)展的機會和條件。為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我們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總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特點,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和課外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發(fā)揮自我潛能的條件,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熟練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四、深挖課程人文精神
豐富的課堂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政治老師不應該把教學內容局限于日常的課本內容,應該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中來。電視、廣播中某一個情鏡、某一則新聞、某一個活動都有可能成為教學案例,這樣更能增加學生的學識,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愛心。
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并處于運動、變化之中,想找到一種現(xiàn)成的、完全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是很難的。但是,只要教師懷著一顆真正關懷學生的心,學生就會感受得到,教學效果就會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