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人們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同時,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實驗本身的興趣往往會超越與實驗相關的知識,從而影響了實驗課效果,而實驗課的效果將決定學生學的興趣和教師教的積極性。因此,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顯得尤其重要。作者就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 化學實驗課 有效性 實踐 反思
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教學論專家余文森教授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被瘜W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應該能夠更好地詮釋這句話。
一、提高實驗課有效性的教學意義
化學實驗能形象、生動、直觀地產生化學問題,能對學生在科學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設進行驗證;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和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積極地動手動腦,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1]。
?。ㄒ唬┯欣诩ぐl(fā)學習興趣。
根據興趣的傾向性,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由事物或活動本身引起的興趣;間接興趣是由活動的目的、任務或活動的結果而引起的興趣[2]。在化學實驗中,通過觀察實驗用品、現象,以及實驗操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直接興趣;通過實驗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產生的原因,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探究性實驗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間接興趣。學生喜歡實驗課最主要的原因是直接興趣,而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間接興趣。
?。ǘ┯欣谂囵B(yǎng)學習能力。
從學科特征上看,實驗是化學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從教學功能上看,實驗是幫助學習者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化學實驗技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習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嚴謹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的重要途徑[3]。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實驗,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ㄈ┯欣谶_成課程目標。
布魯姆指出:“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到達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毙抡n標中,課程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新課改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4]。實驗是一個融認知、情感、技能于一體的綜合過程,優(yōu)質、有效的實驗課能充分發(fā)揮實驗及其過程的優(yōu)越性,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達成課程目標。
二、提高實驗課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如果說課程標準是課程的“靈魂”,那么教材就是課程的“實體”。新課改用課程標準取代教學大綱,其意義在于引導教師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喚起教學活動的“目標意識”,依據課程標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5]。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交流合作,通過動手、動腦來“學化學”、“做化學”,而不是“看化學”、“聽化學”,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ㄒ唬┲匾晫嶒灛F象。
實驗課之所以吸引學生,最大的因素是因為實驗過程中出現了現象的變化,這不僅是學生的興趣所在,而且是我們預期的。通過現象的變化了解變化的原因才是實驗課的目的。應結合實驗現象與教材互相聯系、互相印證、互相滲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教師教學的目標,也是學生學習的目標,更是有效課堂的目標。
(二)引導遷移知識。
化學知識的遷移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將概括性的知識具體化,縮簡對新知識的認識過程;二是充分調動已有的概念、原理、規(guī)則乃至方法、態(tài)度,通過認識的重組,形成一些適于解決復雜問題的新的規(guī)則和策略[6]。物質世界豐富多彩,誰也不可能僅通過實驗手段來認識物質,但物質之間是有聯系的,聯系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可以通過規(guī)律來尋找認識物質的方向。教師應該鼓勵、引導學生積極聯想、遷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ㄈ﹦?chuàng)設探究情境。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結論總以完成的形式出現,讀者就體會不到探索和發(fā)現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也就很難達到清楚RM/nYKNjJcdAZylKC6DuJRK902oUkfQZMEy5t+9UbwY=全面理解的境界?!毙抡n標也提出重視“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設計實驗方案(即使是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錯誤的方案),充分肯定學生的參與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為,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受挫折的磨煉,并體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提高實驗課有效性的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分析評價能為師生提供教與學活動的反饋信息,使教師和學生加深自我了解,以便及時調整教與學的活動,使教學活動能夠始終有效運行[7]。實驗課環(huán)境的特殊性決定了實驗課異于常規(guī)教學。因此,要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匾曇?guī)范養(yǎng)成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提高實驗課效果的重要措施。規(guī)范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基礎。規(guī)范有兩方面的含義:1.秩序規(guī)范:要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亂糟糟、鬧哄哄的課堂是談不上效果的;2.操作規(guī)范: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藥品和保證實驗安全、實驗操作方法和步驟的正確性,及時清洗實驗儀器、整理藥品保持桌面整潔等。細節(jié)決定成敗,規(guī)范是提高實驗課有效性的保證。
?。ǘ┮v多練維持興趣。
新課標進一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地位,其實實驗課更能體現這一指導思想。根據興趣維持時間的長短,興趣可分為短暫的興趣和穩(wěn)定的興趣。短暫的興趣,產生于某種活動中,隨著某種活動的結束而消失。穩(wěn)定的興趣,不會因為某種活動的結束而消失,它已經成為個人一生中的顯著特點。良好而穩(wěn)定的興趣,使人從事各種實踐活動時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8]。教師精講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實驗是實現使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興趣的關鍵,也是實現有效課堂的保證。
?。ㄈ┮皶r反思鞏固成果。
實驗的主要目的是驗證課本所述的知識,讓學生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理論。實驗課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實驗的目的,應及時加以檢驗和總結。盡可能把知識點與實驗有機結合(可以結合板書或者通過多媒體手段),并針對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錯,操作規(guī)范也是必須掌握的??傊?,及時總結、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有利于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
化學實驗是重現和研究各種化學現象的重要手段,能生動地傳遞人類的化學經驗,幫助學習者形成直接的化學經驗和接受間接的化學經驗[9]。重視化學實驗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雖然學生實驗課在教學課時中所占的比重不高,但是實驗課的趣味性、直觀性,以及實踐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讓學生領略化學的魅力,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從而使更多的學生喜歡化學、學好化學,教師應該努力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祖浩等.化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1-72.
?。?]張煥庭等.心理學.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1988:218.
?。?]劉知新等.化學學習論.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88.
[4]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
[5]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67.
?。?]劉知新等.化學學習論.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183.
?。?]劉知新等.化學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72.
?。?]張煥庭等.心理學.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1988:219.
[9]劉知新等.化學學習論.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