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下的英漢雙語詞典編纂與英語心理詞匯構建

2011-12-29 00:00:00張萍
考試周刊 2011年60期


  摘 要: 二語心理詞庫的構建模式有別于一語心理詞庫,不僅非語義聯(lián)結較強,其詞間的橫組合知識發(fā)展也遠弱于縱聚合知識的掌握,這與一語心理詞庫的知識結構即語義和搭配均衡呈現(xiàn)的表征相距甚遠?,F(xiàn)代教育技術下的二語學習者詞典是有效幫助學習者拓展語義網(wǎng)絡、重構詞匯搭配的重要工具,其編纂理據(jù)必須基于大腦對詞匯的認知規(guī)律,映射心理詞庫的建構特征。
  關鍵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英漢雙語詞典編撰 心理詞庫
  
  一、引言
  心理詞庫(Mental Lexicon)的研究由來已久。早期的一語心理詞庫研究主要用來臨床診斷異常思維[1][2],后來在教育領域得到較大規(guī)模應用,成為評估語言發(fā)展的重要輔助手段[3][4][5]。上世紀中后期,二語心理詞庫的構建是否與一語相同,或者完全不一,這個問題開始引起相關學者的興趣[6][7][8][9]。后續(xù)研究從聯(lián)結主義和認知角度[10][11][12]認為心理詞庫中的信息組織是基于學習者在詞匯輸入和產(chǎn)出等認知過程中所遵循的以義為節(jié)點相聚相連的原則。但二語學習者的心理詞庫卻有著與一語者不同的構建特征[13]。作為二語學習者必不可少的詞匯學習參考書和工具書,學習者詞典在詞匯學習和深度知識擴展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詞典的編撰理據(jù)、呈現(xiàn)方式、解析內容都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服務。本文在介紹心理詞庫構建特征的基礎上,從外語詞匯的認知角度提出,有效的詞匯教與學還必須有現(xiàn)代技術支持的、基于詞匯認知語義關聯(lián)的原則而編纂的優(yōu)質詞典的介入。希望本文的論述有助于提高我國大學外語詞匯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與編纂各自為政的局面。
  二、一語心理詞庫的構建特征
  早期的一語研究采用詞匯聯(lián)想任務來透視學習者心理詞庫的構建模式。他們認為,詞匯聯(lián)想的一個基本假設是:詞與詞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方式揭示并表征了人類思維的認知過程[14]。心理詞庫中的語義信息依據(jù)其語義關聯(lián)和意義相近的原則構建成特有的語義網(wǎng)絡。詞匯聯(lián)想實際上是由一個反應引發(fā)另一個反應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即一個目標詞激發(fā)出其相應的聯(lián)想反應詞。但哪個詞會被聯(lián)想出來取決于兩個原則:意義關聯(lián)原則和使用頻率原則[15][16]。McNeill[17]在肯定了Ervin和Deese的關聯(lián)與頻率理論的同時又提出,每個詞項都具有其特定的語義連接關系和句法約束關系。兒童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正是對已知和半知詞匯賦予更多的句法、語義特征,從而強化它們在心理詞庫中的聯(lián)想關系。
  對一語習得過程的研究證實了上述理論的解釋力。當兒童開始踏上語言學習的旅途時,首先必須獲取對語音的理解,進行音—義匹配的模仿和產(chǎn)出活動,這是構成兒童詞匯聯(lián)想早期最顯著的語音反應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輸入的增加,兒童開始創(chuàng)造性地對語言進行合成,以實現(xiàn)言語交際的需要。Pinker[18]眼中的Adam在其兩歲零三個月時和兩歲十一個月時的語言表達可以說明這一點:
  Play checkers.Big drum.I got horn.A bunny-rabbit walk.(Adam 2;3①)
  That birdie hopping by Missouri in bag.Do want some pie on your face?Why you mixing baby chocolate? I finish drinking all up down my throat.(Adam 2;11)
  這個階段的語言發(fā)展顯示出兒童對句法搭配性知識的強烈依賴[4],表現(xiàn)在詞匯聯(lián)想中,對所給刺激詞聯(lián)想的橫組合反應(Syntagmatic Response)占絕對多數(shù)[19]。到了入學時,兒童的語義層級關系知識開始擴展,對同義關系、反義關系、上下義關系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個階段的詞匯聯(lián)想明顯表現(xiàn)出縱聚合反應(Paradigmatic Response)的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對一語兒童和成人的詞匯聯(lián)想模式研究證實了一語心理詞庫發(fā)展的特點,即是從語音到語義、從橫組合到縱聚合的過程。
  Ervin[16]和Entwisle[4]對幼兒園、小學直至大學的一語者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聯(lián)想反應測試,結果都發(fā)現(xiàn),兒童更多地依賴語音關系而成人則以語義反應為主(音—義遷移,P-S Shift),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縱聚合反應越來越多,橫組合反應越來越少(橫—縱遷移,S-P Shift),也就是說,成年一語者的心理詞庫最終是以義相連,語義層級關系及語塊結構構建了整個心理詞匯網(wǎng)絡。
  三、二語心理詞庫的構建模式
  對二語心理詞庫的研究一開始沿襲了以往一語研究的框架和方法,研究者們試圖從中找出心理詞庫構建的通用模式,即二語心理詞庫的構建是否和一語一樣有相同的表征特點。相關的研究從1978年開始,但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此項研究才開始豐富起來[20][21][22][23][24]。
  對二語心理詞庫和一語心理詞庫的比較結果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二語心理詞庫從根本上不同于一語心理詞庫,它是基于語音的聯(lián)結網(wǎng)絡。語音觀的代表人物是Meara。早在1978年,Meara就提出,二語詞庫本質上是語音的;1982年,Meara對他所負責的Birkbeck詞匯聯(lián)想研究項目結果進行了分析,認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二語學習者的心理詞庫與母語者的有顯著區(qū)別”[25]231。
  雖然Meara的觀點陸續(xù)得到其他研究的認同,但還是受到了以Singleton為代表的挑戰(zhàn),他們通過對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現(xiàn)代語言研究項目(Modern Languages Research Project,MRLP)中的完形填空、詞匯聯(lián)想、故事講述及翻譯練習任務結果進行分析,認為二語詞庫的表征和一語一樣,都是遵循語義聯(lián)結的方式構建的。
  也有研究對二語與一語詞庫的同一觀采取了相對溫和的態(tài)度[9]。Sǒderman對四組不同英語水平的芬蘭二語學習者的詞匯聯(lián)想結果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受試的語音反應和橫組合反應比例在降低,表現(xiàn)出從語音聯(lián)結到語義聯(lián)結的變化,從橫組合反應到縱聚合反應的增加,這說明二語詞庫并不像原有的理解那樣完全不同于一語詞庫。這個結果也從Namei[21]的研究得到證實。Namei依據(jù)受試對詞的不同熟悉度做出的不同反應結果提出了二語詞庫的構建特征模型(圖1)。
  張萍[13]在對母語為漢語的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一語和二語心理詞庫與母語為英語的美國本族語者的心理詞庫進行了對比之后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的漢語(L1)心理詞庫和美國學習者的英語(L1)心理詞庫都是基于詞以類聚的認知建構模式,其語義聯(lián)結比例分別高達87.1%和86.9%。而中國學習者的英語(L2)心理詞庫卻有高達37.5%的非語義構式,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一語知識系統(tǒng)里直接借用的非英語化聯(lián)結關系。在進一步分析語義聯(lián)結關系的特點時發(fā)現(xiàn),兩種母語心理詞庫的語義層級知識(縱聚合關系)和句法搭配知識(橫組合關系)都得以均衡發(fā)展,其鏈接比例幾乎各占一半;而中國學習者的二語心理詞庫的語義節(jié)點連通方式卻不平衡:語義層級網(wǎng)絡節(jié)點占約三分之二(64.5%),句法搭配節(jié)點只占約三分之一(35.5%)。依據(jù)索緒爾提出的觀點,語義聚合和組合關系構成了詞匯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結構,它們分別描述了語言單位之間的上下義替換關系和言語的線性序列特征:語義聚合指心理詞匯層級之間、同層級不同成員之間的語義關聯(lián),多呈現(xiàn)為靜態(tài)的表征,反映的是人類思維范疇化的成果,語義組合指心理詞匯中不同成員之間在同一語境中共現(xiàn)制約關聯(lián)特征,即詞語搭配現(xiàn)象。語義聚合體現(xiàn)的是學習者詞匯知識的存儲能力,而語義組合則反映了學習者使用詞匯的實際能力。對外語學習者來說,不僅要掌握詞匯系統(tǒng)內的語義關聯(lián)知識,更要對具有文化屬性的詞匯關聯(lián)有所認知,比如對英語breakfast的聯(lián)想反應中,本族語者衍發(fā)的反應詞多為:butter,bacon,juice,coffee,sausages,beans,mushrooms等,而這些在中國學習者的反應中幾乎難覓蹤跡。
  
  由此可見,二語學習者的心理詞庫距離理想中的語義關聯(lián)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英語詞匯數(shù)量上浩如煙海,詞義上靈活多變,詞匯教學也因此成了語言教學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教師干脆采取自主學習或隨機教學,雖然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建議教師從語義組合和聚合兩維度去系統(tǒng)總結歸納,但絕大多數(shù)教師承受不起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因此課堂導引之外還必須有課外自主學習的技術支持。Rubin & Thompson[26]P50就列舉了能夠幫助學習者獲取語言知識的五大資源:1)教師,2)課本,3)詞典,4)語法參考書,5)媒體資料;且指出“大多數(shù)認真學習語言的學生認為,及早購買詞典對于他們的語言學習很有幫助,因為詞典是他們豐富詞匯的無盡源泉”。作為學習者依賴并且青睞的詞匯學習來源,學習者詞典必須能夠滿足詞匯學習的需要,尤其是在學習者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后,詞典的使用必須能夠促進學習者語義網(wǎng)絡的建構和搭配知識的強化,以拓展學習者的詞匯深度知識。
  四、現(xiàn)代技術支持下的學習者詞典與詞匯教學
  英國詞典學家Wiegand認為,圍繞詞典文本,必須有四大主角(the four protagonists)來參與詞典相關的整個活動,他們是:詞典編纂者、詞典研究者、詞典使用者及語言教師[27]P24。這個觀點明確將詞典與詞典編撰一方和詞典使用者(此處理解為學習者)、語言講授者(即我國廣大的語言教師)聯(lián)系起來。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實際側重在如何教上,很少涉及如何把英語類辭書融入實際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習者詞典的有效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技能,建構學生的心理詞匯語義網(wǎng)絡[28]。很多語言教師缺乏詞典編撰知識,無法給學生提供積極有效的詞典使用建議;更重要的是,詞典編撰和語言教學似乎一直是兩條平行線,處在兩方共同關注點上的學習者游走于兩界之間,手握詞典只為查找詞義或應付考試,在長期的詞匯學習過程中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仍收效甚微。對于學習者詞典,無論是語言教師,還是英語學生,大家都并不陌生。從傳統(tǒng)的紙介質詞典到在線電子詞典,從厚重的案頭查閱工具到可攜帶的手機版詞霸,從應付考試型的詞典到各種專門詞典,從單媒體單模態(tài)到多媒體多模態(tài),人人都會擁有一本甚至多本詞典。這些雙語詞典或電子詞典多按字母順序排列,也有按人工劃分的語義組合,但大多不具備為學生提供深入了解詞匯的深度知識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學習者詞匯能力的構建和語言流利度的發(fā)展。
  作為一部優(yōu)質的學習者詞典,它必須具備六個要素:認知性、可讀性、趣味性、經(jīng)濟性、時代性和自主性。所謂認知性,是指學習者詞典中知識內容的組織方式應該“和人類心理詞庫的知識結構一致,以符合大腦對詞匯的認知規(guī)律,其信息組織應基于學習者在詞匯記憶和產(chǎn)出等認知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義類原則,即詞以義聚的心理語言事實,而非字母順序原則”[29]。這樣的讀者友好式詞典必須吸收認知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研究的最新理論和實證成果,從心理語言學視角來描述詞匯間的語義關系,以映射心理詞庫的內在結構,使詞典的編排結構和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復現(xiàn)心理詞庫的構建和認知過程,幫助學習者更有效地強化詞匯間的語義聯(lián)結和搭配知識。所謂可讀性,則指學習型詞典不只具備傳統(tǒng)詞典的查驗工具性,更應體現(xiàn)其學習功能,從詞目的釋義到例證的配置,從詞序的排列到用法的標注,都應考慮學習者的認知特點,親切自然,娓娓道來,在不期然中加深了詞匯知識的掌握和使用。趣味性強調學習者詞典的多模態(tài)的運用。一部好的學習者詞典應充分利用色彩、聲音、圖片,甚至動畫和超鏈接等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全方位、多模態(tài)地給予學習者足量直觀的信息輸入,提高學習者使用詞典的興趣,從而加強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30]。經(jīng)濟性是指詞目的義項應按實際語言使用的頻率高低排列,從最常用的意義開始告知學習者,并給予真實表達的語料例證。因此這樣的詞典必須有一個夠大的語料庫支持。按使用頻率排列使得學習者可以減少學習中注意力資源的浪費,學以致用,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一部學習者詞典還必須具有時代性。從編撰的理據(jù)到使用的介質,從詞目的覆蓋面到義項的語義體,都必須要緊隨時代的發(fā)展,彌補傳統(tǒng)詞典“在釋義空間結構、語義結構和信息結構三個方面存在的缺陷”[29],盡可能多地反映語言的變化,讓學習者能夠及時了解并使用最新、最地道的英語詞匯和知識。一部優(yōu)質的現(xiàn)代詞典還必須具有讓學習者能夠自主學習的功能,因為認知建構主義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自主建構、伴隨一生的學習過程,充分利用學習者詞典能夠提供單詞發(fā)音、聽寫練習、詞匯活動、在線更新、個性標簽的功能,建立自己的詞匯學習記錄和個人詞匯學習庫等,使學習詞典真正成為伴隨學習者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目前已有了一些最新的雙語詞典順應了認知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把詞典和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滿足了詞典學習型的認知需求,比如《柯林斯COBUILD高級英漢雙解詞典》(2009年版)依托柯林斯的龐大語料庫支持,將詞義按實際語言環(huán)境下使用的頻率排列,充分運用色彩、圖例、符號等表現(xiàn)手法,收錄各學科常用的專業(yè)詞匯,并附贈詞典的網(wǎng)絡互動資源庫注冊碼,實現(xiàn)自主互動個性化學習。這些優(yōu)質學習詞典在諸多設計上已經(jīng)具備了介入詞匯教與學的過程的優(yōu)勢,比如柯林斯設計的幾大功能模塊就頗具特色。
  Word Web(spice)
  While researching the use of spices in cooking,scientists discovered that many of them have strong disease-prevention properties.Bacteria can grow quickly on food and cause a variety of serious illnesses in humans.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many spices are extremely antibacterial.For example,garlic,onion,allspice,and oregano kill almost all common germs.Cinnamon,tarragon,cumin,and chili peppers also eliminate about 75% of bacteria.And even common,everyday black pepper destroys about 25% of all microbes.The research also found a connection between hot climates and spicy food and cold climates and bland food.
  Word Partnership(moment的常用搭配)
  adv.a moment ago,just a moment
  n.moment of silence,moment of thought
  v.stop for a moment,take a moment,think for a moment,wait a moment
  adj.an awkward moment,a critical moment,the right moment
  
  Word Link:port》carrying:export,import,portable
  Thesaurus:talk
  v.chat,discuss,gossip,say,share,speak,tell(ant.)listen
  n.argument,conversation,dialogue,discussion,interview,negotiation (ant.)silence chatter,chitchat,conversation,gossip,rumor
  《柯林斯COBUILD高級英漢雙解詞典》
 ?。ǜ叩冉逃霭嫔?,2009)
  詞網(wǎng)欄的釋義采用句子釋義法,用黑體突出詞條中相關語義場中的詞匯,并設計了相互參照,讓學習者對相關詞條有不斷的接觸和探索機會,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從而強化該詞列在心理詞庫中的語義層級構建關系。
  基于the Bank of English檢索出的詞匯使用頻率,詞伴模塊給出了1,150個常用高頻詞的搭配形式,有助于學習者構建本族語化的橫組合關系,建構更地道自然的英語搭配,彌補中國英語學習者搭配知識的欠缺。
  詞鏈模塊提供了1,500個詞的鏈接,解釋各詞首、詞根、詞尾的組合意義及例詞,學習者可以根據(jù)所給語素進行自主擴詞。研究表明,超過60%的二語學習者詞匯具有可辨認分解的詞素,其中9個前綴涵蓋了75%的有前綴的詞:un-(not),re-(again),in-/im-/il-/ir-(not),dis-,en-/em-,non-,in-/im-(in),over-,mis-。關注詞匯的詞根、前后綴是有效提高詞匯量的方法之一,無論對擴大學習者的日常詞匯還是學術詞量都很有幫助。
  對一些文化特性較強或同一主題下的若干概念詞,二語學習者常常難以辨別。圖解模式(Picture Dictionary)直觀顯示出詞或概念間的區(qū)別(圖1)。
  為了更好地配合詞匯知識的教與學,現(xiàn)代技術下的學習者詞典還可以設計若干類型的詞匯知識建構練習附在光盤里或在線網(wǎng)站上,作為教師課堂設計詞匯練習的素材或學生課后的補充詞匯練習。亦可以充分利用學習者的母語知識增加相應母語語塊的索引,如學習者不知道“股票”的英文說法,可以立刻去索引部分查到“股”部,與股票相關的詞條赫然在現(xiàn),學習者只用很短的時間就快速建立了與股票、股份相關的語義詞網(wǎng)。采用這種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習者擴大寫作詞匯,提高寫作水平。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習者設定一個寫作主題:溫室效應。學習者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開展合作式任務學習。以柯林斯詞典為例,利用其詞匯功能模塊展開詞匯搜索,聯(lián)結成一個與主題相關的詞網(wǎng):
  中文索引“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Word Web)→temperature,climate,solar radiation,gases,atmosphere,Earth,deforestation,carbon dioxide,fossil fuels,sun,water vapor,global warming →global(Word Link)→globe,South pole,North Pole,Equator,air
  通過這樣的查找、釋義、串聯(lián)、運用,與溫室效應有關的詞都將會被順藤摸瓜挖掘出來,學習者可以在詞典的幫助下順利寫出一篇用詞準確、信息豐富、學術味頗濃的文章,與本主題相關的詞匯得到鞏固,相關的語義網(wǎng)絡、搭配用法也得到了強化,在學習者心理詞庫層面,與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等有關的詞匯、概念聯(lián)結強度也進一步加強。從這個角度來說,柯林斯詞典把通常意義上的查找功能的轉型為準確有效理解和使用語言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參考書,真正實現(xiàn)了Wiegand所期望的詞典應該具備的效應,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來說,英語辭書被邊緣化的局面也將改變,更重要的是,學習者獲益最大,原本費時低效的詞匯學習導致的不良心理詞庫結構也將得以改觀。
  五、結語
  本文在分析比較二語學習者心理詞庫與本族語者心理詞庫的異同的基礎上提出應該充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支持的優(yōu)質雙語學習者詞典輔助教師和學生進行詞匯教學活動和詞匯自主學習?,F(xiàn)代優(yōu)質詞典必須順應當今認知理論對學習者心理詞庫的解釋,并付諸詞典編撰中,使得詞典的學習型功能與詞匯教與學有效結合,幫助二語學習者拓展心理詞庫的語義層級,重構心理詞庫的詞匯組合網(wǎng)絡。
  注釋:
 ?、?和3分別代表Adam的年齡和月齡,以下同。
  
  參考文獻:
  [1]Jung,C.Studies in Word-association[M].London:Heinermann,1918.
 ?。?]Kent,G.,& Rosanoff,A.A study of association in insanit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sanity,1910,LXVII:37-96.
  [3]Anderson,J.,& Bower,G.Human Associative Memory[M].Washington: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ress Division of Wiley,1974.
  [4]Entwisle,D.Word Associations of Young Children[M].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6.
  [5]Sharp,D.,& Cole,M.Patterns of responding in the word associations of west Africa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72,43/1:55-65.
 ?。?]Channel,J.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the mental lexicon[A].In J.Tomasczyk & B.Lewandowska-Tomanczyk(Eds.),Meaning and lexicography[C].Amsterdam:Benjamins,1990:21-31.
 ?。?]Meara,P.Word associations in a foreign language:A report on the Birkbeck Vocabulary Project[J].Nottingham Linguistic Circular,1982,11/2:29-37.
 ?。?]Singleton,D.The TCD modern language research project:Objectives,instrument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A].Dublin:Trinity College,Centre fo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CLCS Occasional paper 26),and Alexandria,VA:ERIC Reports ED,1990:333-723.
 ?。?]Sǒderman,T.Word association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a shift in response type and its relevance for a theory of lexical development[A].Scandinavian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1989,(8):114-121.
  
 ?。?0]Elman,J.,Bates,E.,Johnson,M.,Karmiloff-Smith,A.,Parisi,D.,& Plunkett,K.Rethinking Innateness:A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M].Cambridge,MA:MIT Press,1996.
  [11]Herschensohn,J.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Rumelhart,D.,& McClelland,J.On learning the past tense of English verbs[A].In P.Bloom(Ed.),Language acquisition:Core readings[M].Cambridge,MA:MIT Press,1986:423-71.
  [13]張萍.中國英語學習者心理詞庫聯(lián)想模式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9-16.
 ?。?4]Gunstone,R.Word associa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J].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1980,10/1:45-53.
  [15]Deese,J.The Structure of Association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5.
 ?。?6]Ervin,S.Changes with age in the verbal determinants of word asoci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61,74/3:361-372.
  [17]McNeill,D.A study of word association[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6,(11):548-557.
 ?。?8]Pinker,S.The Language Instinct[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1995.
  [19]Woodrow,H.,& Lowell,F(xiàn).Children’s association frequency tables[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16,22/97:5.
 ?。?0]Fitzpatrick,T.Habits and rabbits:Word associations and the L2 lexicon[J].EUROSLA Yearbook,2006,(6):121-145.
 ?。?1]Namei,S.Bilingual lexical development:A Persian-Swedish word associa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4/3:363-388.
 ?。?2]Wilks,C.,Meara,P.,& Wolter,B.A further note on simulating word association behavior in a second language[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5,21/4:359-372.
 ?。?3]Wolter,B.Comparing the L1 and L2 mental lexicon:A depth of individual word knowledge model[J].SSLA,2001,23/1:41-69.
 ?。?4]Zareva,A.Structur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How does it compare to native speakers’ lexical organiza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7,23/2:123-153.
 ?。?5]Meara,P.The study of lexis in interlanguage[A].In A.Davies,A.Howart & C.Criper(Eds.),Interlanguage[C].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4.
 ?。?6]Rubin,J.& Thompson,I.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Toward Learner Autonomy[M].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7]Hartmann,R.R.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exicography[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8]魏向清.應充分重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英語類辭書資源的有效利用[J].外語界,2009,(2):74-78.
 ?。?9]張柏然.英語學習詞典的趨勢——從《柯林斯COBUILD高級英漢雙解詞典》說起[A].南京:2009年江蘇省詞典數(shù)字化和英語教育研討會,2009.
 ?。?0]楊信彰.多模態(tài)語境下的英語詞典[A].南京:2009年江蘇省詞典數(shù)字化合英語教育研討會,2009.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學生英漢語心理詞庫構建模式對比研究”(09BYY007)階段性成果之一。

阳信县| 湖北省| 盐边县| 东源县| 崇明县| 亚东县| 玉环县| 青海省| 广昌县| 安康市| 崇明县| 新余市| 中方县| 博白县| 都江堰市| 福海县| 鸡泽县| 廊坊市| 台东市| 营山县| 都江堰市| 安康市| 富民县| 佳木斯市| 东城区| 泸溪县| 宁武县| 五华县| 玛沁县| 凤阳县| 南江县| 南和县| 宣恩县| 油尖旺区| 德庆县| 龙井市| 英山县| 武汉市| 沾化县| 阜南县|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