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與上司溝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技巧十分重要,準確把握與上司溝通的“時機”尤為重要。作者通過對比分析與上司溝通的兩個案例,闡明與上司溝通務必“適合時宜”。
關鍵詞: 與上司溝通 “時機” 案例
隨著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身在職場中的員工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除了要工作認真、業(yè)務精湛外,不可避免地還要與自己的上司進行溝通,且溝通直接影響到個人事業(yè)前途的發(fā)展。毫無疑問,與上司有效溝通,不僅可以減少和避免矛盾與沖突的發(fā)生,而且可以更加融洽雙方的關系,從而有利于獲得更多的加薪晉升機會。否則,不僅影響上下級關系的正常發(fā)展,造成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而且可能導致被上級“炒魷魚”的尷尬局面。那么,如何實現(xiàn)和上司的有效溝通,從而有利于工作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呢?我以為,職場中的員工固然要有對事業(yè)發(fā)展的滿腔抱負和對上司積極進行溝通的良好愿望,更要講究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技巧。在此結合教學案例,就準確把握與上司溝通的“時機”問題談談看法。
首先介紹兩個與上司溝通的案例。
案例1:楊瑞今年剛從西安某大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在權衡了多種因素的情況下,他最終選定了東莞市的一家研究生產食品添加劑的公司。他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該公司規(guī)模適中、發(fā)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還處于嘗試階段,如果楊瑞加入,那么他將是人力資源部的第一個人,因此他認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間很大。
但是到公司實習一個星期后,楊瑞就陷入了困境中。因為他對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良好建議遭到上司的冷遇?!瓧钊鸬慕ㄗh書石沉大海,王經理好像完全不記得建議書的事。楊瑞陷入了困惑之中,他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繼續(xù)和上級溝通還是干脆放棄這份工作,另找一個發(fā)展空間。(詳見《溝通案例-楊瑞提建議-百度文庫》,2010-06-17)
案例2:一天上午,林秘書接到總經理電話去他辦公室。進門一看,總經理像是剛跟誰吵過架似的,臉色非常難看,原來,他接到一封交往多年的代理商的來信,指責公司經常交貨不及時影響他的聲譽,信中措辭很激烈并威脅要斷交,來信很無禮,難怪總經理怒氣沖沖。他已寫好一封回信,措辭同樣激烈,關照林秘書:“馬上給我發(fā)出去!”
總經理的回信是這樣的:“錢經理,我沒有想到會收到你如此無禮的來信!你大概忘記了你是靠了我公司才發(fā)起來的!如此忘恩負義,斷交也罷!”
林秘書從總經理室退出來沒有去寄信,而是回到自己辦公室,大腦飛快轉動起來:很顯然,老板今天有些情緒化,這么處理問題肯定不妥。這個錢經理上個月初還來過,總經理請他吃飯還是我安排的。錢經理長得很精神,性格似乎也挺豪爽的。聽貿易部的小郭說,大新公司是我們公司產品在河南、山東等幾個省的總代理,每年的合同金額都接近一個億,是我們公司屈指可數(shù)的大客戶。如果信就這么寄走,那可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了?,F(xiàn)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要再找一個像大新公司這樣的代理商,容易嗎?斷交,斷絕一切生意來往肯定不是總經理真實的想法,還是等他消了氣后再去請示。
黃昏時分,下班之前,林秘書主動到總經理辦公室,問總經理要不要把給錢經理的信寄走。老板此時已心平氣和,讓林秘書把信還給他。當她轉身離開的時候,老板叫住她,笑著說:“小林,謝謝你?!?br/> 上述案例中,楊瑞和林秘書均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前途,主動積極地向老板獻計獻策,但最終的效果卻決然不同。楊瑞為公司發(fā)展提出的科學管理建議書,到了王經理那里卻石沉大海,他的滿腔熱情和遠大抱負也隨之成了東流水;而林秘書未按照老板的要求把給錢經理的信寄走,卻換來老板的衷心感謝和贊賞。同樣是與上司溝通,為何結果如此不同?究其原因,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把握與上司溝通的“時機”問題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
楊瑞憑著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面對具有各種裙帶關系的典型的家族型企業(yè),自然可以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存在很多企業(yè)管理上的不科學問題。他希望改善企業(yè)管理以提高經濟效益,以促進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愿望,無疑是值得稱道的。但他的上司王經理是一個重技術研發(fā)輕企業(yè)管理的人,盡管他對楊瑞來辦公室提建議表示了應有的熱情,但在他眼里“只有技術最重要”?!白罱恢痹趯嶒炇依铩备慵夹g研發(fā)的他,對楊瑞提出的問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梢姡踅浝韺钊鸬牡絹碇皇浅鲇谝话愕亩Y貌,而他內心深處并不希望有員工對公司的管理“指手畫腳”,這“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的肢體語言準確地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王經理只是為了調和他與楊瑞之間因看法不同而產生的矛盾,不致楊瑞的自尊心受傷,所以讓楊瑞“先回去做方案”,而他自己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報告上”。
常言道:要想獲得成功,就該“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與上司溝通,道理一樣。楊瑞在這家公司上班還不到一星期,就急匆匆地向重技術輕管理的上司提改善管理的建議,顯然與上司溝通的時機還不夠成熟。首先,從楊瑞自身來說,他對改善公司經營管理不僅要提出幾點建議,而且應當拿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這就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所以與上司溝通還有待時日。其次,當他一切準備就緒后,應當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比如,在王經理已經完成技術研發(fā)報告之后,在他情緒比較輕松愉快的時候,在夸獎王經理的成就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改善公司管理的方案。這樣,王經理就比較容易接受楊瑞的建議,他們之間的溝通就可能有效。因為王經理固然重視技術,但他同樣看到公司存在的管理問題和裙帶關系,只是他“最近一直扎在實驗室里”,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研究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如果楊瑞能夠助其一臂之力,提出詳盡方案,王經理肯定就會欣然接受;并且,楊瑞如果既夸獎王經理經營公司的成就,又指出存在問題,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使王經理心理上產生一種輕松和愉悅,他們之間的有效溝通就“水到渠成”了。
林秘書在職場上跌打滾爬多年,在接到總經理電話后立刻來到了總經理辦公室。當她清楚面前所發(fā)生的一切之后,只是用無聲語言在和老板進行溝通。她發(fā)現(xiàn)總經理“臉色非常難看”,因為代理商來信的無禮,“難怪總經理怒氣沖沖”。她只是執(zhí)行總經理的命令,沒有和老板就事情的是非曲直進行論理,而是悄悄地退出總經理辦公室。面對總經理情緒有些失控的情況,林秘書以沉默的方式進行“溝通”。這種方式的“溝通”在這時候是最適合時宜的。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古德曼曾說:“沉默可以調節(jié)說話和聽講的節(jié)奏。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背聊抢硇缘拈_始,并且可以引導雙方冷靜思考。林秘書從總經理室退出來后沒有去寄信,而是“大腦飛快轉動起來”,對總經理“情緒化”處理問題的做法進行理性思考:顯然,以書信的方式與代理商錢經理“斷絕一切生意來往肯定不是總經理真實的想法”,只是礙于面子問題,出于維護“自尊”的需要才出此下策。如果林秘書簡單地服從命令,將總經理給錢經理的回信寄出,表面上是維護了總經理的“自尊”,體現(xiàn)了總經理的“權威”,而實質上是斷送了公司一個重要的客戶,對公司是不小的損失。直到下班之前,林秘書主動到總經理辦公室,以“激將法”的方式,明知故問:“要不要把給錢經理的信寄走?”此時的總經理早已心平氣和,于是讓林秘書把信還給他,并表示對林秘書的感激和賞識。
綜上所述,楊瑞就企業(yè)管理問題向上司可謂“慷慨激昂”地提出建議,可上司就是“不領情”,幾乎演繹成了“對牛彈琴”;林秘書對“書信事件”,以“沉默”方式來處理老板的決定,卻獲得老板的贊賞。這就說明與上司溝通的“時機”問題多么重要。林秘書之所以能夠與上司成功溝通,就在于她善于把握“時機”:當總經理“情緒化”時,她是用心靈在傾聽、用慧眼在觀察,用理性思維在權衡;當總經理“心平氣和”時,她就主動出擊,單刀直入,讓總經理不得不“就范”而欽佩她的處事能力。所以與上司溝通務必要“適時”。所謂“適時”,是指與上司進行溝通要適合時宜。一般情況下,在和上司溝通之前,最好要了解他的情緒狀態(tài)。如果在他心情欠佳時候去要求得到什么,這顯然是不明智的。當上司情緒低落時,也不要去打攪他;不要趕在吃飯時間去談論,否則他易于分散精力和匆忙做出決定;上司準備外出去度假或者度假剛回來,最好也不要去打交道。剛上班或快下班時,上級有急務纏身時,上級還在忙碌時等都是不宜與上司進行溝通的時機。準確把握與上司溝通的時機還包含溝通的準時和及時,不能隨意超越規(guī)定的溝通時間,當天必須進行的溝通絕不能拖延到第二天,上午必須進行的溝通決不能拖延到下午。例如:小莉接到一份傳真,上面說她花了兩個星期爭取到的一筆業(yè)務出現(xiàn)了問題,她就立刻去找老總。老總正準備用電話同這位客戶談生意,她及時將情況向老總做了匯報,并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意見。老總掌握了這些材料后,與客戶交談時順利地解決了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老總與客戶談判時就可能處于被動不利的局面。事后小莉再去進行溝通,就很有可能因談判不利而遭到老總的訓斥。
那么,如何與上司溝通才是“適合時宜”呢?身在職場的員工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的能力,熟悉上司的性格脾氣、處事風格、工作的思路和目標、近期工作的動態(tài)等,在此不展開論述,留待今后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郏保堇顣灾骶?溝通技巧.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郏玻莅操R新主編.推銷與談判技巧.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郏常萸裼枠s主編.推銷技巧.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郏矗菀组_剛.現(xiàn)代商務談判.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