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從親身實踐中總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主要從科學劃分學習小組、確定現(xiàn)實可行的內(nèi)容、建立有序的課堂活動規(guī)則、建立科學恰當?shù)脑u價機制四個方面詳細地介紹了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注意事項,對高中的物理教學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應用
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本學期我在所教的班級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收效很大,現(xiàn)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劃分一定要科學,這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基礎。因此,我在劃分小組時考慮了學生的成績、自學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家庭背景、性格、性別等因素,將全班劃分為9個小組,每個小組6名學生。
每個小組設組長1名,記錄員1名,材料收集員3名,成果展示員1名。各崗位采取輪換制,確定每個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其中,組長負責組織、協(xié)調(diào)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記錄員負責記錄各成員發(fā)表的意見和觀點,總結概括成為本組的結論。成果展示員負責匯報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材料搜集員負責收集相關資料。小組間的成員應定期進行有序的交換,使學生有新鮮感,同時也鍛煉學生學會在不同環(huán)境下與不同的成員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
二、確定切實可行的內(nèi)容
在選擇內(nèi)容上,要注意有趣味性、可行性、可探究性和一定的開放性。內(nèi)容要具體,內(nèi)容過于寬泛就會沒有實效,會流于形式。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選擇一個實驗。例如,探究自由落體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梢赃x擇一個物理專題。例如,應用圖像解決物理問題??梢赃x擇一道有多種解法的習題。例如,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綠燈,當綠燈亮時汽車以3m/s2的加速度開始加速行駛,恰在此時有輛自行車以6m/s的速度超過汽車。求:汽車從路口開動后,在追上自行車之前經(jīng)多長時間兩輛車相距最遠?此時距離是多少?可以選擇糾正錯誤習題。例如,月考之后,把錯誤率較高的習題分派到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合作糾錯,統(tǒng)計班級做錯的人數(shù),歸納做錯的原因所在,合作總結出最簡單的正確解法進行匯報。另外,確定內(nèi)容時,可以每個組一個內(nèi)容,也可以多個組同一個內(nèi)容,視具體情況而定。內(nèi)容的選擇范圍是很寬的,在選擇內(nèi)容時切記過于籠統(tǒng)和空洞,要本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則。
三、建立有序的課堂活動規(guī)則
我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將合作學習的過程按時間順序劃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獨立思考階段,在這一階段,任何人是不允許說話和討論的。自己思考自己設計或自己計算,如果說話每人次扣小組1分。第二階段是組內(nèi)交流階段。在這一階段,要求每個小組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在講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其他成員要認真傾聽。如有其他成員同時說話扣小組1分。第三階段是歸納總結階段,這一階段由記錄員將本組共同總結出的結論形成書面材料以備用。第四階段是匯報成果階段,在這一階段,由成果展示員到講臺上向全班展示本組的成果,這時全班同學都得認真傾聽,如有異議等成果展示員講述完后方可舉手提問。
對于各階段的時間安排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實驗類的內(nèi)容,可以提前一天或幾天布置到各小組,這樣前三個階段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課堂上只需各小組匯報并論證本組的結論和成果。而對于習題類的內(nèi)容,可完全在課堂上完成。但是,教師事先一定要合理地設定各階段的時間,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智慧都能得到發(fā)揮,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建立科學恰當?shù)脑u價機制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茖W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措施要得當。我在實施過程中采用過以下一些評價方式:各小組間采用積分制進行評比,表現(xiàn)突出的有精彩表現(xiàn)的都要給小組加適當?shù)姆謹?shù)。當然,表現(xiàn)不好的或違規(guī)的也要扣分,做到有獎有罰,賞罰分明。對一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可以采用語言表揚、眼神激勵,有些時候也可以用物品進行獎勵以表示對他的肯定。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既考慮結果又考慮過程。以過程為主,在肯定、欣賞、激勵、引導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合作意識與合作技巧,獲得精神支柱和情感的滋潤,從而發(fā)揮出更大的創(chuàng)造潛能與合作欲望,不僅出色地完成眼前的學習任務,而且對他以后的學習也將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五、準確定位教師的角色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是觀眾。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要把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這時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活動。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負責組織課堂活動,控制課堂節(jié)奏,掌握各環(huán)節(jié)時間,協(xié)調(diào)各個小組間活動順序,平衡各個小組發(fā)言的次數(shù),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知識和方法上的錯誤,掌控課堂活動的方向,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做的實驗和習題教師不做。給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空間,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鍛煉。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教師是幕后的導演和編劇。
綜上所述,教師首先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要經(jīng)過幾次實際的演練,進而熟練這種教學模式的組織技巧,完成與學生的磨合,這樣就能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總之,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和探索,我所教的兩個班的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這有待于今后實踐中不斷地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