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聽是人類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新教材對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加強對聽力訓練策略的研究逐步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本文擬從研究初中學生的聽力障礙入手,探討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即,加強基本功訓練;精聽與泛聽相結合;培養(yǎng)聽力中的預測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力心理素質。同時指出了聽力訓練中應避免的幾個誤區(qū):只聽不講、只聽不說、每字必究、邊看邊聽。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聽力障礙 訓練策略
聽是人類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聽占整個言語交際活動總量的45%。由此可見,訓練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及新教材《牛津初中英語》的啟用,聽力語速大大加快,生詞也逐漸增多。加強學生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已逐漸受到廣大英語教師的重視。我認為,要使聽力訓練真正有成效,訓練方法很重要。而訓練方法的選擇,對學生聽力策略的指導,應建立在對學生的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擬從研究學生的聽力障礙入手,探討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常見的學生聽力理解障礙
1.語音、語速障礙。語音障礙包括語音、語調及各種朗讀技巧方面的障礙,如單詞重音、語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連讀及不完全爆破等。語音基礎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聽力水平的高低。語速障礙是指學生理解速度或記錄速度跟不上聽力材料的錄音速度。
2.聽力習慣障礙。聽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在聽的過程中關鍵是盡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時間還不長,部分學生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存在不良習慣: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遇到一時不理解的單詞或句子時,就停下來思索,無疑就跟不上語速了。還有部分學生不能用英語理解聽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間經歷了一個心譯過程。又如,有些學生在聽力過程中不會抓住關鍵詞做記錄,難以把握住全文的主要信息。
3.文化背景知識障礙。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學習英語必須具備一定的英美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和熟悉英美國家人民的一些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不少學生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聽力理解便會產生一定的障礙。如兩篇難度相當的聽力材料,一篇介紹我國的中秋節(jié),另一篇介紹西方的萬圣節(jié),前者聽起來較容易,因為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生非常熟悉,有助于理解;而后者,聽起來較難,因為學生對萬圣節(jié)知之甚少,理解起來就困難。
4.心理因素及外部環(huán)境障礙。聽力理解過程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時,易產生恐懼心理。如有些聽力水平較差的學生,對聽力缺乏信心,總覺得聽力很難,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種畏難情緒無形中設置了信息輸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從而影響聽力材料的理解程度。還有些學生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單詞或句子就煩躁不安。另外,外部環(huán)境,如室內外噪聲、收錄機的質量、聲音的大小、錄音的清晰度等,都有可能成為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干擾因素。
二、提高學生聽力理解的訓練策略
1.加強基本功訓練。首先,要認真教好音標,嚴格把好語音關。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學生如能打好語音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讀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掌握音素和單詞在語流中的變化。常見的語音變化有四種:1)音的省略,指元音音素|?藜|或|i|的非重讀音節(jié)中的省略。2)音的連續(xù),指在短語或句子中相鄰的兩個詞,當前一個詞是輔音結尾,后一個詞是以元音開始時,需要連讀。3)音的不完全爆破,指爆破音|p|,|b|,|t|,|d|,|k|,|g|后跟破擦音、磨擦音、鼻音或舌邊音時,或者兩個爆破音相鄰時,前面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而且在口腔中形成阻礙,即停頓一下才發(fā)出下一個音。4)音的同化,指相鄰的兩個音受另一個間的影響而發(fā)出第三個音。當然,朗讀技巧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捷徑可走,只有堅持不懈跟讀錄音,盡量多地接觸不同的英美口音,讓學生體會英語的語音、語調、重讀、弱讀、意群甚至韻律。此外,聽力基本功還應包括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如速記,即快速扼要地記下一些關鍵詞、數字等,這時構建整體框架,幫助理解是很重要的。與此同時,應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聽力習慣。例如:聽短文或聽對話,如果要求填寫所缺詞組,可以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詞群,而不是一個一個單詞;在學生開始聽之前,給他們提出一些問題以訓練學生歸納、抓主要線索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擺脫母語的干擾等。
2.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即讓學生不僅要聽懂文章的意思,而且要聽懂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單詞。一般來講,精聽的材料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應要求學生聽多遍,了解所聽內容及所聽材料的特點。在精聽時,可讓學生復述所聽的內容,聽說結合。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口語活動往往能形成平等的信息交換過程,心理負擔較小,學生能夠輕松地聽。精聽可采用靜聽方式:1)靜聽錄音;2)邊聽邊記要點;3)核對答案,點撥要點;4)重放錄音材料??晒﹨⒖嫉木牪牧嫌凶g林出版社根據新課標編寫的《牛津初中英語同步聽力》等。泛聽,是指讓學生聽材料時不要求聽懂每個句子、每個單詞,而主要是抓住文章大意。在泛聽訓練中,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各種不同的聽力材料,接觸不同的口音、方言,以及語速,使學生熟悉各種語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队⒄Z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紙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英語興趣課可安排觀看《動感英語》、《走遍美國》及原版電影等,要求同學們泛聽,了解大意,記錄所聽懂的信息。有助于調動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興趣,開闊視野,了解到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及生活習慣。另外,還可以訂閱《21世紀英文報》(初中版),讓同學們以此為原材料,摘其要點,改編為課堂上的Daily report,增加每天聽力的信息量。
3.培養(yǎng)聽力中的預測能力。根據詹·威利斯(Jane Willis,1981)和其他語言學家的理論,聽包括十多種微技能(microskills),而其中涉及預測能力的約占50%。Corder(1985)指出:“預測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運用和學習的基本技巧,是理解口頭語言的主要程序?!庇纱丝梢?,預測能力是聽力訓練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在理解口頭語言中起重要作用。合理地運用預測技巧可以減少記憶負荷,縮小搜索范圍,提高聽的效率;可以根據已有的信息進行合乎邏輯的猜測、分析、推理,起到漏一補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降低難度,消除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進行準確理解。
1)根據圖表、題干等進行預測。與新編初中英語教材及與其配套的同步聽力習題里配備了大量的圖畫、表格等,這些往往比文字更為直觀地反映了聽力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某些細節(jié),在聽之前教師引導學生預覽,并根據圖表等進行提問或讓學生口頭談論,發(fā)揮想象,猜想可能會發(fā)生的事。這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認知結構進行合理預測,同時也將聽和說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七(上)Unit 3聽力材料的標題是“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通過預覽表格三個欄目Activity,Time,Place,學生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有關重點信息上,有助于準確理解中心內容。另外,還可以根據題干進行預測。如:A.6:30,B.6:00,C.7:00,D.6:40。從題干中立刻可以推出此題是問某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學生對許多內容做到了未卜先知,當聽力正式開始時,他們就會情緒高漲,全神貫注,來證實自己的聯想與預測的正確性,并及時加以補充,加深對所聽內容的理解。
2)根據語境進行預測。語言交際離不開語境。比如:在學校,常出現教師和學生的談話,談論的內容通常為學習、考試、作業(yè)等問題;在醫(yī)院,常出現醫(yī)生和病人的談話,談論的內容多為病情、治療、健康等問題;在機場,常出現旅客與服務員或旅客之間的談話,談論內容通常為航班的班次或起飛時間等問題。在聽力過程中根據所聽內容判斷所處語境,再借助語境不斷地進行預測、推斷、假設、否定、明確直至肯定,進而完成推理過程。《英語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br/> 3)根據信號詞、關聯詞等進行預測。當預測職業(yè)或談話人之間關系時,如果聽到“What cam I do for you,sir/madam?”或“Can I help you,sir/madam?”時,可排除談話者是夫妻、師生、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而可以預測對話雙方關系是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或patient and doctor。如果聽到dad,mum,sister,brother等詞時,則可以預測談話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再如,在對話中A:Would you like to see a film this evening,Jim?B:Yes,I’d love to.But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不少學生剛聽了前半句,就選擇了“Jim will see a film this evening.”這一答案。然而,教師若平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預測能力,提醒他們留意句中關聯詞,學生就會在聽到but一詞后便立即聯想到這是表示另外的意義:“Jim will do his homework this evening.”
4)聽后的預測活動。由于預測活動貫穿聽力理解全過程,因此,即便聽力活動已經結束,學生大腦仍應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聽完課文,學生還應前后聯系,利用后面聽到的信息來補充前面信息中有疑問和漏聽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對前面的預測加以分析、推理、修正,以便準確地理解全文。
4.培養(yǎng)良好的聽力心理素質。聽的理解過程,是一個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或厭倦的狀態(tài)時,易產生對抗心理。簡言之,就是當學生的情緒有較大波動時,是很難聽懂任何東西的。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已有較大發(fā)展,但同時他們又有心理特點可塑性強的特點。所以幫助學生做好聽的心理準備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說來,學生在聽前有兩種不正確的心理:一種是過于自信。這一般存在于少數聽力較好的學生中,他們往往在聽簡單內容時掉以輕心,粗枝大葉,甚至連題目末聽完就選出答案;而在聽較難內容時又顯得異常焦躁不安。另一種是缺乏信心。這大多數存在于聽力較差學生當中,他們往往覺得聽力非常難,在聽的過程中難以進入角色,一聽就怕,越怕越聽不懂。對待前一種學生,主要應持批評態(tài)度,要求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戒驕戒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對待后一種學生,教師應多加鼓勵,尤其是對起點較低的學生,要多鼓勵他們試著去聽、去嘗試,只要堅持一段時間,聽力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三、聽力訓練中應避免的幾個誤區(qū)
1.只聽不講。這里的講是指教師的講解,即必要的指導。有時因課時緊、趕進度,聽力訓練走過場,只是放錄音,然后核對答案,在學生疑問這處不提供必要的指導,學生的聽力很難有很大突破。聽前應有個準備階段(warming-up),教師應介紹相關背景知識,激活有關聽力材料的非語言信息,或傳授一定的聽力技巧;聽后應了解學生的聽力情況,并加以點撥;此外還應作必要的總結。
2.只聽不說。在平時聽力訓練中往往急功近利,為練習而練習,僅僅得出答案,選對A、B、C,就算完成任務了。這樣不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因為學生往往只關注與題目有關的部分,沒有認真聽其他內容。所以,讓學生在聽力訓練中也要開口說,將聽說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全面提高聽說能力。說主要指學生聽了某篇對話或短文后,再用自己的話將短文大意用英語復述出來,或將某些句子背誦出來。它是培養(yǎng)學生“聽是懂、記得住、說得出”的一種綜合性訓練方法。這種形式的訓練應從學生學習英語課文時開始。在訓練過程中,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復述或回答問題,也可讓學生聽錄音后,以口述形式改寫短文。當然,必要時也要進行個別詞句翻譯。如諺語“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時)”,很多學生由于從未見過,盡管每個單詞都認識,但他們還是容易將之譯為“每條狗都有他的一天”。
3.每字必究。在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一直想回憶或猜測其意,結果影響了心情,甚至影響了整篇的理解。在正常口語包含大量的冗余現象(redundancy),錯過個別單詞(關鍵詞除外)不一定影響整體意義的理解,大多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測出其意義。因為聽辨語音要經過合成—分析—合成—分析的過程,到了聽辨連續(xù)性語音時,所合成、分析的語音單位會擴大到句子結構的聽辨,所以不必一定弄清每音、每詞。遇到生詞或漏詞,要懂得跳過去,繼續(xù)捕捉下面的信息,否則會因跟不上語速而漏聽。
4.邊看邊聽。現在聽力訓練書本都配有錄音原稿,有些學生喜歡一邊看原稿一邊聽,自我感覺良好,都能聽懂,實際上這樣做是不科學的。聽力是一個通過聽覺輸入信息的過程,如果再輔以視覺信息,勢必影響到聽覺獲取信息能力的訓練。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或聽力練習時,聽錄音時都應要求學生不看課本,除非是讓學生跟讀的時候。
總之,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首先必須了解學生聽力方面存在的障礙,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訓練方案。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還要根據進展情況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對訓練方案作必要調整。這樣,學生的聽力一定能夠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