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學習的開始。傾聽并不意味著盲目地接受,而是主動學習的開始。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傾聽的重要性,關注學生傾聽的習慣,做好傾聽的表率,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創(chuàng)設公平性的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的課堂傾聽提出一定的要求。下面本人談幾點膚淺認識。
一、學生的傾聽現(xiàn)狀
1.不愛聽同學的發(fā)言:當老師提出問題后,很多學生善于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說的愿望大于聽的愿望,當沒有被老師叫到名字回答問題時,就發(fā)出陣陣嘆息聲,這時對于別人回答什么內(nèi)容,根本不關心。
2.不愛聽老師的講解。當老師在講授新知時,有的學生常常坐不住,腿腳不停搖晃,手里不斷擺弄東西,剛知道一點皮毛,嘴里就嚷嚷著:“我來,我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真正弄明白道理,讓他起來回答,又說不到重點;有的學生看似非常遵守課堂紀律,坐得端端正正的,其實如果讓他回答問題,他卻似乎還在云里、霧里,不知老師在說什么。
二、剖析原因
1.學生自身原因。低年級小學生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比較短,加上學習習慣沒有真正養(yǎng)成,上課“調(diào)皮”,說說笑笑,特愛表現(xiàn)自己,但對于別人的發(fā)言又不善于傾聽。而且,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顧及別人,不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也不會吸納別人的意見,因此不會與人合作,不會與人交往。
2.教師方面原因。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思考、表達,忽視對學生傾聽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導;為了貫徹新課程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課堂上過度側(c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
?。ㄒ唬┟鞔_要求,引導傾聽
傾聽的重要性,光靠老師的一張嘴去強調(diào)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去認識。我首先讓學生把學會傾聽納入學習目標,然后搜集一些有關傾聽的詩歌、名人軼事,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再向?qū)W生介紹有關傾聽的名言、俗語等。通過這些,讓學生認識到“傾聽”能博采眾長,彌補自身不足;也能萌發(fā)靈感,觸類旁通;還能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zhì)。這樣,使學生認定自己必須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能更快地進步。
?。ǘ﹦?chuàng)設情境,樂于傾聽
ceMt5P9Ft5QbKDUX7Xmc/Gn2wa0530j3kNuTpTe45oM= 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課的設計更多的應以趣味性為主,組織教學一定要注意三個字:激、趣、賽,一切從細微處開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設計教案我們首先要注意,設計的教學思路既要精辟簡潔,又要新穎有趣,這樣一定會引導著時刻都會脫韁而去的小野馬們跟著自己一步步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其次,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 教學的重難點上。對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強化,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這樣,便不知不覺地延長了注意時間,提高了注意質(zhì)量。
?。ㄈ┣‘斣u價,鼓勵傾聽
為鞏固訓練成果,應及時對學生“聽”的習慣進行評價。
1.課堂上經(jīng)常讓學生以“小評委”的身份,對其他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評,并及時表揚會聽、會評的同學,獎給他們會傾聽的星星,讓學生體味到學會傾聽的喜悅,產(chǎn)生不竭的動力,從而更加注意傾聽。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評價時,要引導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然后再有禮貌地進行指正、補充。
2.結(jié)合每周的評價表組織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對孩子近期“聽”的表現(xiàn),做一個總結(jié)。通過評價,對那些傾聽習慣好、傾聽能力強的孩子進行及時、熱情的表揚和鼓勵,同時在下一階段更加關注那些暫時落后的孩子,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地進步。
四、教給方法,善于傾聽
學會傾聽,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優(yōu)化對學生“聽”的指導: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教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2.做好傾聽的表率。
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影子,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當學生在發(fā)言的時候,教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絕不在學生發(fā)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nèi)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同時給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好榜樣。
總之,學生要成為一個主動的傾聽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它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平時教學中只要我們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逐步讓學生做一個主動的傾聽者。
(責編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