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課件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分子結構的分析,有助于課外知識的補充,有助于化學反應的講解,有助于藥物性質實驗的講解,有助于最新知識的引入,有助于知識的歸納總結。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能提高藥物化學的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關鍵詞: 藥物化學 多媒體教學 優(yōu)點 教學效率
很多人都夢想自己有一雙翅膀,可以自由地飛翔,可以在天空欣賞到更多的風景。在教學上,多年來老師只靠一支粉筆一本書來傳授知識的時代已近尾聲,計算機時代的到來為他們插上了翅膀,多媒體教學使他們在課堂上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飛翔在知識的天空。
藥物化學是一門專業(yè)課,主要介紹各類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藥物的應用等相關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藥物的分子式大多很復雜,不可能在課堂上由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藥物的反應過程較復雜;關于藥物理化性質的描述僅通過文字和語言顯得很蒼白,學生不能留下深刻印象;關于藥物性質的實驗也不能隨時隨地在課堂進行操作。諸如此類教學中的困難,在以前不具備多媒體教學的條件時,一直困擾著老師們,現(xiàn)在有了相應的條件,就是為課堂教學添上了翅膀。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它又被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即CAI)。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點。
1.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
以粉筆和老師的語言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傳統(tǒng)教學,課堂容量有限。使用計算機課件則不同,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有用資源,如圖片、視頻、音樂、動畫等的應用大大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網(wǎng)上資源的利用,拓展了課本中沒有的新知識,增大了課堂容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內容呈現(xiàn)更清晰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筆記主要是記老師的板書,板書的容量有限,且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看清楚,而課件的清晰度是可以控制的,通常每位同學都能看得清,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有利于交流傳播
書面教案表現(xiàn)形式過于呆板,應用范圍不廣。計算機課件可以直接運行供少數(shù)人交流,也可以利用教室的投影供全班學生學習,更可以上傳到網(wǎng)上讓更多的人瀏覽。
4.形式的多樣性
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使用兩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識約65%。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5.內容的可延續(xù)性
教師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步驟,寫教案往往占據(jù)教師的大量時間,而下次同一門課還是要重新備課。制作成計算機課件后可以根據(jù)教學的要求適當?shù)丶右孕薷模璧臅r間少,降低了無意義的工作重復,減輕了教師備課的負擔。有利于教師把精力放在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教學方法的把握上,有利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進行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
6.內容的時效性
在課堂上除了要把書本知識教給學生外,也要及時補充與書本有關的最新內容,否則學生學的東西與現(xiàn)實脫節(jié),不能與時俱進。課件容易修改,可以把最新知識及時增加上去,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將最新訊息引入課堂。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近年來主要進行藥物制劑專業(yè)課的教學,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來淺析多媒體教學在《藥物化學》中的應用。我認為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就是為藥物化學的課堂教學插上了一雙翅膀,使師生能在有限時空里教和學都更輕松。
1.有助于分子結構的分析
藥物分子式較復雜,講解分子結構時很費勁。有機物的分子本來就復雜,藥物的結構更復雜,如嗎啡,維生素,激素的結構,等等。這些分子式僅憑書本的介紹和老師的語言是很難說清楚的。必須指著藥物的結構逐一講解,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準備好的分子結構圖片,老師和學生一起通過提示回答等互動,可以輕松地掌握分子的結構特征。在《藥物化學》的教學中,幾乎每一堂課都有分子結構圖,沒有課件的應用,學生對藥物結構很難掌握。例如:
2.有助于課外知識的補充
與藥物有關的課外知識的補充,只用語言描述,顯得很蒼白,學生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如在講磺胺類藥物的發(fā)展史,書上就是一段文字,一些數(shù)據(jù),學生不容易接受。而在課件中加了有關敗血癥的故事,加入圖片視頻等素材,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調動起來,對磺胺類藥物的功能就有了深刻印象。如講青霉素的應用注意事項,在課堂上除了請學生來講述自己的經驗,還用圖片來說明使用時一定要做皮試的問題,再通過網(wǎng)上搜到的關于青霉素過敏事故進行講解,學生加深了對這類藥物的不穩(wěn)定性及易引起過敏的性質的理解。
小故事:
早在1930年代就發(fā)現(xiàn)磺胺類藥物可有效治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被用作臨床治療藥。1906年有人制得磺胺類物質對氨基苯磺酰胺,當時只是用于染料工業(yè),并未發(fā)現(xiàn)它的抗菌作用。1932年,德國拜耳公司的化學家偶然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百浪多息的紅色偶氮染料。德國化學家格哈德·多馬克經過試驗證明這種物質對于治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很強的功效。1933年報道了用百浪多息治療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敗血癥,引起世界矚目。
3.有助于化學反應的講解
對于復雜的化學反應原理,借助于多媒體課件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機反應的復雜性比有機分子更甚,反應條件不同,產物就不同。通過課件演示反應過程,學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反應原理。如重氮偶合反應:
4.有助于藥物性質實驗的講解
在課堂上不可能隨時隨地進行化學實驗。理論課和實驗課也很難放在一起上。上理論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性質的理解,加入一些相關的圖片和實驗的視頻非常有效。如在講維生素C的性質時,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實驗視頻,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維C的還原性。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演示一些復雜儀器的使用,正確的實驗操作等??梢韵仍谡n堂中進行播放,加深學生對操作的印象,為實驗課的正常開展打好基礎。
5.有助于最新知識的引入
書本的內容往往不是最新的知識,而老師教學要求與時俱進。藥物在不斷發(fā)展,國內國際新藥層出不窮。如在抗生素的教學中,可引入網(wǎng)絡上關于“超級細菌”的新聞和視頻,學生對之也有所了解,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提出為什么會出現(xiàn)超級細菌,再引出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最后介紹新的抗生素。
6.有利于知識的歸納總結
在歸納總結時,多媒體課件也體現(xiàn)出其他手段不能比的優(yōu)越性。表格、結構圖、框架圖等通過課件展示出來,簡單明了。如每一章節(jié)后面有本章小結,老師可以按表讓學生來回章所學的重點知識。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化學領域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它的優(yōu)勢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能增加化學課的趣味性、直觀性;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它能突破化學教學的重難點,所以能更容易完成教學目標。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目前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我校每個教室都配備多媒體設備,這對我校教師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機遇。在制作和使用課件中,我們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教師要熟練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必須有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意識,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總之,只要善于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就能大大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發(fā)展,更能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徐其實.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1).
?。?]劉芳,徐正偉,肖自勝.多媒體輔助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探討.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5).
?。?]唐彥江.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新課程(教研),2010,(12).
?。?]邱星群.淺議有機化學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整合.科技信息,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