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徐春霞
(南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情感和非禮貌互作關(guān)系的認知及社會學詮釋
王 璐,徐春霞*
(南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目前,在非禮貌現(xiàn)象研究中,非禮貌與情感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成為考察的焦點。從認知和社會學的視角探討情感語境中的非禮貌現(xiàn)象也很少有人涉足。借用認知語言學中的圖式理論和Spencer-Oatey的人際關(guān)系管理模式,分析情感在非禮貌中的作用機制,從而揭示情感如何引發(fā)非禮貌行為的產(chǎn)生以及非禮貌行為產(chǎn)生過程中情感的變化。從情感入手來研究非禮貌為非禮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情感; 非禮貌; 圖式理論; 人際關(guān)系管理模式
目前,非禮貌現(xiàn)象日漸成為語用學領(lǐng)域研究的熱點。但是作為一種人際交往現(xiàn)象,目前學者們對于何謂非禮貌行為還沒有達成普遍認可、比較全面的定義。學界對非禮貌的定義存在諸多分歧,一些學者認為面子威脅行為是非禮貌現(xiàn)象的評價標準(Locher & Bousfield, 2008),還有一些學者側(cè)重于基于意圖的非禮貌現(xiàn)象研究(Bousfield, 2008),而Kienpointner(1997)從動機的視角來研究非禮貌現(xiàn)象。另外,還有一些學者(Culpeper,2009; Garcés-Conejos Blitvich, 2009)則用社會身份作為評價標準來解釋非禮貌現(xiàn)象。
然而,在非禮貌現(xiàn)象研究中,把情感作為非禮貌的影響因素并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目前,涉及非禮貌與情感間關(guān)系的研究依然寥若星辰。1995年,Arndt and Janney (e.g.1985, 1987), 首次提出禮貌行為的產(chǎn)生與情感存在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Kasper (1990) and Beebe (1995)認為許多非禮貌行為是由于情感因素而引發(fā)的。自此,情感因素在非禮貌研究中開始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非禮貌和情感的定義,然后從認知和社會學的視角分析情感與非禮貌之間的互作關(guān)系,認知詮釋主要借用圖式框架理論;社會詮釋則應用人際關(guān)系管理模式對非禮貌現(xiàn)象進行社會學分析,從認知、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情感和非禮貌間的互作機制。
對于非禮貌的定義,不同的語言學家持有不同的觀點。Bousfield(2008: 72)的定義主要是建立在面子威脅和意圖的基礎(chǔ)上,認為非禮貌行為是交際雙方有意而為之的、冒犯性的言語交際而產(chǎn)生的面子威脅行為。Kienpointner(1997)區(qū)分了有動機非禮貌與無動機非禮貌,他(2008:245)認為非禮貌是一種不合作的交流行為,該行為破壞人際關(guān)系,從而引發(fā)交際雙方產(chǎn)生相互反感的情緒,在特定言語群體中,交際雙方的情感受到其權(quán)利、距離、情感態(tài)度及利益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即Kienpointner側(cè)重強調(diào)的是意圖在非禮貌中的影響力。一些學者 (Schnurr; Marra &Holmes, 2007) 則認為無需考慮行為的意圖,面子、身份與非禮貌之間就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Watts(2003)認為“非禮貌”是指“第二順序的非禮貌(分析者對已知話語進行的評價)”,他反對把“第一順序的非禮貌(參與者對話語的自我評價)”納為“非禮貌”的行為,他認為非禮貌主要來源的是局外人(并非參與者)對話語的評價,并不是參與者自身對自我話語的判斷和評價。Culpeper(2009)認為非禮貌是人們在特定語境中對特定行為的消極反應,有時,人們會利用各種語言策略威脅“他人”面子,以達到強化言語的面子威脅作用。即當人們在交際中,一旦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脅,在極力維護自身面子的同時,會采取措施去威脅他人面子,以達到勢力均衡。
在禮貌現(xiàn)象研究中,傳統(tǒng)語用學認為禮貌現(xiàn)象是第一位的,非禮貌現(xiàn)象處于次要地位,非禮貌是禮貌的對立面,是禮貌行為的附屬品,即“禮貌的影子”。但是,最新的非禮貌研究卻認為在禮貌研究中非禮貌并不是處于次要的地位,也不是禮貌的對立面,而是一種獨立存在的行為。在特定的語境、情景或公共機構(gòu)中,非禮貌是一種普遍存在、可預測的交際行為。例如,在新兵訓練中、在法庭的訊問中、在交警與非法停車的車主間的爭吵中;尤其是在議會選舉中,政治領(lǐng)導人或政黨間的政治沖突中,非禮貌普遍存在。
實際上禮貌與非禮貌現(xiàn)象是一個禮貌的連續(xù)體,在這個禮貌的連續(xù)體中,一端是禮貌行為和無傷害性或合作性的非禮貌行為,如善意的戲謔,禮節(jié)性的責罵等。另一端則是激烈的、傷害性的非禮貌行為,如私下或公開的攻擊性侮辱。
Culpeper et al. (2003:1546)認為非禮貌策略是指“語言交際中用來攻擊對方的面子,從而引起社會沖突和不和諧的交際策略”,他把非禮貌策略分為以下五類:
(1)直接的非禮貌:直接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即說話人有意地、公開地威脅聽話人面子的行為。
(2)積極的非禮貌:主要無視聽話者的積極面子需求。即忽視、冷落,排擠和孤立對方;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不關(guān)心,不贊同;使用不得體的身份稱謂語;晦澀難懂的語言;故意讓對方不愉快;使用禁忌語。
(3)消極的非禮貌:主要是破壞聽話者的消極面子需求。即責罵、譴責或取笑對方;任意侵犯他人的私人領(lǐng)地;公開他人的秘密,如公開他人的債務;阻礙或防止他們的行為(行為或言語上)。
(4)諷刺的非禮貌:不是真誠地使用禮貌話語或?qū)嵤┒Y貌行為,用表面的禮貌來實現(xiàn)實際的非禮貌行為。
(5)不實施禮貌行為:保持沉默或者不去實施禮貌策略所期待的行為,例如:收到禮物后不給于致謝則被是一種故意的非禮貌行為。
綜上所述,非禮貌行為可定為在一定條下說話者所說出的話語有意或無意地違反了言語規(guī)范,即基于語境、文化背景、交際意圖、說話者間的關(guān)系等動態(tài)因素所引發(fā)的令人尷尬的、不愉快的言語行為,非禮貌行為即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產(chǎn)生消極的交際影響。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中,非禮貌行為往往不僅不會影響雙方的交際,反而會促進雙方的溝通,達到意想不到的交際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掌握并使用非禮貌策略來實現(xiàn)交際目的。
1. 情感的定義
情感是身心體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以體驗到各種強烈的感情。有人將情感等同于情緒,如高興、生氣、害怕等,但是情緒只是人們對某種行為短暫的情感反應,可隨著行為的結(jié)束而消失。也有人將情感等同于感情,如愛、敬畏、尊敬等。折中的觀點認為情感是情緒和感情的結(jié)合。根據(jù)人們的感知,情感可以分為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積極情感(例如高興、愛)與消極情感(例如討厭、害怕和厭惡)相對而存在。
此外,一些學者還試圖區(qū)分主要情感(害怕、厭惡、生氣、高興、傷心等)和次要情感(同情、敬畏、嫉妒)的區(qū)別。主要情感是本能性的和普遍存在的,而次要情感則是在社會環(huán)境中引發(fā)的。對于情感,學術(shù)界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情感是一種親身體驗中產(chǎn)生的本能性反應,即情感的生物學視角。另一種觀點認為情感是一種社會構(gòu)建,即情感的文化視角。
2. 情感的分類
Shaver et al. (1987)讓100個被試根據(jù)相似度對135個情感名詞進行分類,從中概括出一個層級性樹形圖。位于樹形圖最頂端的是上義詞,最底層為下義詞,基礎(chǔ)詞匯位于中間。這種分類與 Rosch的完型理論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其中,最基本的五種情感包括:愛、高興、生氣、悲傷、害怕。其中悲傷與生氣這兩個范疇與非禮貌事件的發(fā)生最為相關(guān)。
Spencer-Oatey(2005:116)的情感分類,具體如下:
喜悅:滿足、高興、自豪、興奮、愉悅等
吃驚:驚奇、驚異、驚喜等
生氣:氣憤、煩惱、沮喪、憤怒、大怒等
傷心:失望、不高興、羞愧、內(nèi)疚、不安等
害怕:恐懼、害怕等
其他:冒犯、怪異、糟糕
Culpeper(2009)對與非禮貌有關(guān)的情感進行了分類,他認為產(chǎn)生非禮貌的情感主要分兩類:
(1)“譴責他人”情感:生氣、厭惡、蔑視
(2)“自我意識”情感:尷尬、羞愧、內(nèi)疚
Culpeper預測違反社會權(quán)利而引發(fā)的非禮貌行為主要產(chǎn)生譴責他人情感,而面子受到威脅時主要產(chǎn)生自我意識情感。之前學者主要將情感分為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此處,我們根據(jù)其與非禮貌之間的關(guān)系使用Culpeper對情感的分類進行分析。
傳統(tǒng)的人類情感研究方法把情感視為一種生理反應,側(cè)重于用生物學的方法來研究非禮貌行為,非禮貌行為的攻擊性是一種人類基本的、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先于情感的表達。近年來,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進化社會心理學認為,任何社會行為都具有其生理學基礎(chǔ),因此,攻擊性行為是本能的反應,其目的在于防止自身受到威脅,同時還能接近目標。生物學理論為解釋攻擊性言語行為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但是,僅僅依據(jù)生物學理論還不足以闡釋非禮貌行為,例如,當人們生氣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情緒的自我控制,不引發(fā)攻擊性的行為。因此,有必要從認知的視角來研究非禮貌行為。
圖式(schema) 一詞來自希臘語,最早出現(xiàn)在古希臘哲學和心理學著作中,英國心理學家 Barlett(1932) 提出圖式理論,他認為,所謂圖式是指“過去反應或過去經(jīng)驗的一種積極組織,這種組織必然對具有良好適應性的機體反應產(chǎn)生影響”。20 世紀 70、80 年代,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給圖式下了定義并對其進行分類,瑞士心理學家Piaqet 將圖式概念引入認知心理學,并逐漸形成了描繪和研究人們認知過程的圖式理論(schemata theory)。根據(jù)圖式理論,人們在理解、吸收所輸入的信息時,需要將輸入信息與已知信息聯(lián)系起來。對新輸入信息的解碼、編碼主要依賴于人腦中已存在的信息圖式、框架或網(wǎng)絡(luò)。輸入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處理的系列過程,即信息的接受、解碼、重組及儲存。因此, 圖式是大腦中的知識表征形式, 具有自己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與其他圖式存在相互關(guān)聯(lián), 構(gòu)成知識系統(tǒng)和知識網(wǎng)絡(lu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1. 情感的認知圖式
基于認知圖式理論,情感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組成,可以說情感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這些因素是構(gòu)成整體的組成要素,這些因素包括情感產(chǎn)生的誘因、人們的信念、與情感相伴的感受、情感所引發(fā)的生理變化和心理需求、情感產(chǎn)生后的行為表現(xiàn)、情感產(chǎn)生時的言語表達及面部表情等,這些情感特征不存在順序性,呈現(xiàn)出隨意性。情感的認知過程如圖1所示。
因此,當一種情感產(chǎn)生時,這種情感圖式得到激活,與之相關(guān)的所有情感特征都呈現(xiàn)在大腦中。例如,當某人面露怒容時,人們馬上會聯(lián)想到他生氣了、為何生氣、他可能想要報復以及可能會因情緒失控而爆發(fā)等。用認知圖式理論來詮釋情感,有助于協(xié)調(diào)情感中所涉及的各種直覺,基于圖式框架,人們能夠預測某事即將發(fā)生,而不是毫無根據(jù)的憑空猜想,生活中的片段激活了大腦中相關(guān)的情景,從而引發(fā)情感產(chǎn)生變化。
圖1 情感特征的認知
2. 情感與非禮貌關(guān)系的認知圖式
通過建立情感與非禮貌行為的關(guān)系模型來闡釋非禮貌與情感的關(guān)系。情感與非禮貌行為的認知圖式可將語言情境、非禮貌行為的判斷及非禮貌所引發(fā)的特定情感聯(lián)系起來。通過情感圖式的特征分析來探討非禮貌與情感的互作機制,即語境前提、生理與心理反應、自控過程及行為產(chǎn)生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在某些情景中,語境前提是指言語行為,感知者基于以往的經(jīng)驗,判斷這些言語行為是不禮貌的(由此而激活了非禮貌的態(tài)度圖式),從而產(chǎn)生特定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在自控過程中,如果沒有抑制住這種情緒,導致情緒的宣泄,則該言語行為就會導致非禮貌行為的產(chǎn)生。
例如,在聽講座時,教授身邊坐著一位身材很胖的女士,為了表示友好,教授說了以下話語:
Professor: when’s it due?
Madam: (pause) I’m not pregnant.
在上述對話中,語境前提:教授誤以為該女士懷孕。女士的身體肥胖導致的誤會產(chǎn)生,因此,女士的面子受到威脅,被認為非常胖,自尊心受到傷害。行為反應:女士可能會很生氣,該語境中的情感與非禮貌的整個認知過程可圖2表示。
圖2 非禮貌事件的認知圖式
從圖中可以看到,當某一種刺激或言語行為(如教授的話語)出現(xiàn)時,聽話者在心里就會構(gòu)建與之相關(guān)的情景(如女士頭腦中出現(xiàn)與懷孕相關(guān)的特征),從而觸發(fā)了情感的產(chǎn)生(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伴隨著情感的產(chǎn)生,情感圖式中的特征也被激活,從而發(fā)生了相應的發(fā)泄行為,如果自控得當,則可避免非禮貌行為的產(chǎn)生,反之,無法自控,則產(chǎn)生非禮貌行為,會話雙方的關(guān)系因此變得緊張,從而引發(fā)新一輪的情感變化。
由此可見,情感可引發(fā)非禮貌行為,情感所引發(fā)的消極影響會導致人們的面子受到威脅,引起不良的情緒,而這種情緒的釋放,導致交際雙方也產(chǎn)生同樣的情緒,使交際雙方關(guān)系變的緊張,打破了和諧的局面,最終引發(fā)非禮貌行為。反之,言語或行為(刺激)引起一系列的情感變化,情感產(chǎn)生后,通過自我控制壓抑住了這種不良情緒,則不會引發(fā)非禮貌行為。
其次,情感與情境(包括語境前提和情景)是相互作用的。在特定的情景中,情感需要符合特定的準則,例如,一個人開心就會大笑或微笑,但是,在葬禮上這種情感顯然是顯然是不合適的。人們對特定的情景做出自我判斷,并基于此情景來調(diào)整其情感。因此,人們不僅能夠意識到特殊情景中約定成俗的感情準則,還能掌握特殊情景中的經(jīng)驗準則。Heise 和 Calhan (1995: 237)發(fā)現(xiàn)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特殊的情感,環(huán)境和情感之間存在著某種自動化的聯(lián)系。如果不能遵守情感與情景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則可能會導致一種情感上的非禮貌現(xiàn)象。即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會產(chǎn)生特定的情感,可能是由于之前的回憶,在大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會產(chǎn)生睹物思情,所以我們也不能忽視情境的作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本身(如蔑視和生氣)并不能引發(fā)非禮貌現(xiàn)象,只有當情感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時才會引起非禮貌現(xiàn)象,如,某人輕視他人,表現(xiàn)出這種蔑視的情緒,傷害了他人(激發(fā)非禮貌態(tài)度圖式),引起他人的情感反應,如尷尬或生氣(激發(fā)非禮貌情感圖式)。因此,情感既是非禮貌行為的誘因又是其目的。換句話說,情感的變化能產(chǎn)生非禮貌行為,而非禮貌行為又引發(fā)新的情感變化,達到交際目的的實現(xiàn)。
人際關(guān)系管理就是面子管理,那么情感在面子管理中充當什么角色呢?眾所周知,面子威脅會引發(fā)非禮貌,那么,情感在這一過程中起什么作用呢?下面應用人際交往管理模式來解釋情感在非禮貌的作用。
我們對于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可以通過 Spercer-Oatey(2002)提出的人際關(guān)系管理模式得到解釋。所以Spercer-Oatey(2002)提出的人際交往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釋非禮貌產(chǎn)生的機制。人際關(guān)系管理理論研究如何用語言來構(gòu)建、維護或威脅人際關(guān)系及社會關(guān)系。Spercer-Oatey(2002)認為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的行為分兩種:一種是威脅面子行為,另一種是威脅個人社會權(quán)利行為。人際關(guān)系管理包括人際和諧關(guān)系管理和非和諧關(guān)系管理,包括面子管理和社會權(quán)利管理。面子管理包括優(yōu)質(zhì)面子和身份面子管理,社會權(quán)利包括公平面子管理和關(guān)系面子管理。優(yōu)質(zhì)面子是指人們的基本需求,即希望他人對我們自身的特質(zhì)(才能、能力、表現(xiàn))做出積極的評價,個人特質(zhì)所帶來的自我價值和自尊心密切相關(guān)。身份面子是指人們期望他人去了解和維護其社會身份和角色,如經(jīng)理、客戶、好朋友等角色,身份面子與社會角色所賦予的自我價值和公共價值密切相關(guān)。公平權(quán)利是指人們認為有權(quán)利體諒他人并得到他人公平的對待。關(guān)系權(quán)利是指人們認為它們有權(quán)利以常規(guī)關(guān)系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關(guān)系權(quán)利包括:參與、同情和尊重。
在面子和身份的關(guān)系方面,Spencer(2007)認為在交際中個人中的自我,人際關(guān)系中的自我,集體中的自我既可能得到認同,也可能遭到威脅。因為對自我身份的任何評價都產(chǎn)生于社會語境。本質(zhì)上,面子評價是語境中對各種關(guān)系中自我身份的評價。
Spercer-Oatey(2005:98)強調(diào)了關(guān)系管理中的三個因素:行為期待,面子敏感度,相互期望,換句話說,就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交際的關(guān)系目標和交易目標。她認為面子敏感度和個人價值(忠誠、誠實、正直等)密切相關(guān)(有關(guān)個人價值的具體分類可見(Schwartz & Bardi 2001)。例如,某人平時做善事,行善舉,但是如果某天他沒有幫助別人,他就會覺得違背了其個人價值觀,破壞了其面子。實際上,價值觀不僅與面子存在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而且還能增強行為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價值觀的評價是建立在某個言語團體特殊行為的準則之上,即使這些準則與價值觀并不存在顯而易見的聯(lián)系。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價值(個人信仰和原則所支持和維系的人生觀和行為指南)涉及人際交流的方方面面,因此,涉及行為期待和面子敏感度的非禮貌行為的評價需要基于這些價值(Ruhi, 2009b)。下面,我們將舉個稱謂的例子進行闡釋: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新娘要稱呼婆婆為媽媽,表示她已經(jīng)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那么她就要尊重和照顧丈夫的父母。如果她用另一種稱呼來叫她的婆婆,顯然是打破了常規(guī),違反了傳統(tǒng)價值觀和道德觀。這種行為就是對面子和行為期待的沖擊,也是對婆媳關(guān)系的冒犯。
價值是面子和社會權(quán)利的基礎(chǔ),可單獨引發(fā)威脅他人面子和社會權(quán)利的沖突行為,因此價值可解釋某些沖突行為,在特定的語境中沖突行為被視為可接受的。Garc és-Conejos Blitvich (2010: 46)認為非禮貌在策略上能重新確立世界觀,這種功能與情感具有共同之處,可用情感語言來達成其交際目標,作為行為準則判斷的前提。
如上所述,不同的面子威脅行為可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Culpeper (2010:62)認為兩種情感涉及非禮貌行為:
1.“譴責他人”情感:生氣、厭惡、蔑視
2.“自我意識”情感:尷尬、羞愧、內(nèi)疚
Culpeper認為違反社會權(quán)利而引發(fā)的非禮貌行為主要產(chǎn)生于譴責他人的情感,面子受到威脅產(chǎn)生于自我意識情感。
Ruhi (2009a: 170)對面子的研究中觀察到,自我形象或面子的增強或貶毀會引起特殊的情感反應,如尷尬、羞愧和生氣。Locher 和 Langlotz (2008: 176)也認為:面子強化策略和面子威脅行為必須與情感相結(jié)合(例如愛、恨、高興、羞愧和自豪),情感可用來評價一個人在受挫時是如何與他人進行交流(例如生氣、嫉妒、羨慕)。在很大程度上,判斷一種行為是禮貌還是粗魯必須與特殊的情感反應聯(lián)系起來,而不能僅僅依據(jù)積極的或消極的情感進行判斷。有些學者也觀察到如敵意、競爭和害怕比較等情感會影響到恭維的實施。例如在一些面試中,由于求職者的害怕和緊張情緒,會影響對面試官恭維或者贊美的話,最終會影響整個面試的結(jié)果。此研究證實了情感是人際交往的核心的論斷。情感引發(fā)一些特定的行為,而這些行為被視為非禮貌行為。
如以下這個實例:
When travelling by bus, a stupid person sitting next to me asked me a question. I did not know the answer, she said‘ignorant.’
1. I did not say anything and thought that I was right.
2. It is of course bad not to know the answer for a person coming to a good school like this.
3. She said that it was a joke but it was too late. I swore/cursed silently.
在此情景下,敘述者的面子受到威脅,敘述者被陌生人評價為“無知”,感到很生氣,很惱火,但是礙于自己的身份面子,他不可能責罵或武力進行報復,他只能采用不實施禮貌策略,即保持沉默來反抗他人的不禮貌言語。
情感可引發(fā)一些非禮貌行為,非禮貌行為的產(chǎn)生存在合理的理據(jù)。例如,在一定情景中,產(chǎn)生適度的害怕情感是合理的,害怕情感可使人們在危險的時刻保持警惕。此外,同情情感可促使人們熱衷于公益活動,促進社會組織發(fā)展、社會與文化的穩(wěn)定。在特定語境中,生氣情感,可使人們得到公正的對待,也可以阻止違反公平原則的行為發(fā)生。
Mary Harris (1993) 研究生氣情感發(fā)現(xiàn),在異性交往中,當男性說話或做事時表現(xiàn)出一種天生的優(yōu)越感時,會激怒女性,使女性生氣:當男性與男性或與好勝的女性之間發(fā)生肢體沖突時,男性比較容易生氣。因此,對非禮貌行為的評價因性別而異,不同性別對情感的感受程度存在差異。
同樣,非禮貌與情感的關(guān)系研究對教學實踐也會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是出于緊張的狀態(tài),這就導致老師在授課時會遇到阻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也會因為緊張或者害怕而發(fā)揮失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非禮貌事件時有發(fā)生,那么老師在教學當中如何避免這種非禮貌現(xiàn)象的發(fā)生呢?所以這里主要強調(diào)了情感的作用,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營造出老師與學生平等的氛圍,減少老師的主導型作用,同時,老師也可以使用非禮貌策略,例如故意對學生能力提出懷疑,然后通過比賽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好勝的情感,達到教學目的。
面子、非禮貌和情感的探討十分重要。通過對情感圖式的分析,可指導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在交際中遵守社會規(guī)范,尊重他人的面子,維護雙方的權(quán)利,實現(xiàn)自身和他人的價值,避免消極性非禮貌行為的發(fā)生,實現(xiàn)交際目標,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
通過認知和社會學對非禮貌與情感的互作關(guān)系的詮釋,從中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作用機制。認知詮釋發(fā)現(xiàn)面子威脅引發(fā)了情感,在頭腦中激活了情感圖式及相關(guān)的以往經(jīng)驗,發(fā)生一系列的行為反應,經(jīng)過頭腦中的自我控制,最終表現(xiàn)出相應的行為。社會詮釋發(fā)現(xiàn)不同的面子威脅引發(fā)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又會產(chǎn)生不同的非禮貌行為。在情感與非禮貌的互作關(guān)系中,情感是一個中介因素,并不包括非禮貌,而是非禮貌的一種形成因素。將面子和非禮貌行為聯(lián)系起來,非禮貌產(chǎn)生的前提是面子受到了威脅,在面子遭受威脅后,情感上產(chǎn)生了變化,情感主體需要表現(xiàn)出這種情感上的變化,從而引發(fā)了非禮貌行為。非禮貌的產(chǎn)生,并不是面子直接導致的。非禮貌行為產(chǎn)生后,交際雙方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加劇了雙方情緒的變化,引發(fā)新一輪的情感變化。因此,情感與非禮貌間存在互作關(guān)系,情感是非禮貌產(chǎn)生的來源,情感又是對非禮貌的反應。情感即可預測非禮貌,同時也能阻止非禮貌的產(chǎn)生。所以本文對情感與非禮貌的關(guān)系探討,不僅能豐富非禮貌發(fā)展體系。
[1] Arndt, Horst and Richard Wayne Janney. Politeness revisited:Cross-modal supportive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85, 23(4):281-300.
[2] 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8.
[3] Bousfield, Derek, Miriam A. Locher. Introduction: Impoliteness and power in language. In Derek Bousfield & Miriam A. Locher (eds.),Impoliteness in Language: Studies on its interplay with power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2008. 1-13.
[4] Beebe, Leslie M. Polite fictions: Instrumental rudeness a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James E. Alatis, Carolyn A. Straehle, Brent Gallenberger al. Linguistics and the Educ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s: Ethnolinguistic, Psycholinguistics and Sociolinguistic Aspect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M]. Georgetow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5.154-68.
[5] Culpeper, Jonathan, Derek Bousfield, & Anne Wichmann.Impoliteness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spec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35:1545-1579.
[6] Culpeper, Jonathan. Impoliteness: Us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of Offence/[EB/OL]. 2009. ESRC project website: http://www.lancs.ac.uk/fass/projects/ impoliteness.
[7] Garcés-Conejos Blitvich, Pilar. Impoliteness and identity in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The“Culture War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9, 5(2): 273-303.
[8] Harris, Mary B. How provoking! What makes men and women angry?[J]. Aggressive Behavior, 1993,19: 199-211.
[9] Heise, David R. and Cassandra Calhan. Emotion norms in interpersonal events[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5, 58 (4):223-40.
[10] Kienpointner, Manfred. Varieties of rudeness: Types and functions of impolite utterances[J]. Functions of Language 4. 1997. 251-287.
[11] Kienpointner, M.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al argument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8, 4. 243-265.
[12] Kasper, G. Linguistic politeness: Current research issu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14 (2): 193-218.
[13] Locher, Miriam A. & Andreas, Langlotz. Relational work: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gnition,interaction and emotion[J]. Bulletin Suisse de Linguistique Appliquée, 2008,88: 165-191.
[14] Ruhi, ?ükriye. Face and the cognitive “negativity bias”: A view from Turkish and British English[J]. Paper presented at Linguistic Impoliteness and Rudeness II, Lancaster University, 2009a, 30 June-2 July.
[15] Ruhi, ?ükriye.. A place for emotions in conceptualizing face and relational work[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ce and Politeness, Griffith University, Brisbane, 2009b, 10 July.
[16] Spencer-Oatey, H. (Im)politeness, face and perceptions of rapport:Unpackaging their bas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5,(1): 95-119.
[17] 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face and ident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 39:639-656.
[18] Spencer-Oatey, H. Managing rapport in talk: 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529-545.
[19] Schwartz, Shalom & A. Bardi. Value hierarchies across cultures.Taking a similar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001, 32(3):268-290.
[20] Shaver, Phillip, Judith Schwartz, Donald Kirson and Cary O’Connor Emotion knowledg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 (6):1061-1086.
[21] Watts, Richard J. Politen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Impoli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Society
WANG Lu, XU Chun-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 China)
Recently, scholars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liteness and emotion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oliteness in the emotional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nd relational management which is put forward by Spencer-Oatey, it inquires the operation of emotion in impolite behavior to proclaim how emotion trigger the impolite behavior and how emotion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impoliteness.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to research the impoliteness from the emotion.
Impoliteness; Emotion; Schema Theory; Relational Management
B848
A
2095-414X(2012)05-0062-06
*通訊作者:徐春霞(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
江蘇省教育技術(shù)研究2011年度立項課題(2011-R-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