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東方
(河南神火集團職工總醫(yī)院,河南永城476600)
頸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外傷或反復勞損引起椎間盤纖維環(huán)松弛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壓迫周圍的脊髓或神經根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1],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脊柱疾病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近年來,筆者采用四聯(lián)療法治療非外傷性頸神經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06年7月至2012年4月門診頸神經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3例,符合以下診斷標準:(1)有不同程度頸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痛;(2)伴有上肢感覺障礙和腱反射活躍,或出現肌張力增高或病理反射;(3)X線攝片、CT或MRI檢查符合頸椎間盤突出癥。排除伴有骨質疏松、骨量減少或其他骨代謝性疾病者;以往手術留有嚴重瘢痕,病變節(jié)段有小關節(jié)病者;外傷原因所致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42.27±10.41)歲。對照組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47.45±11.79)歲。病程均為1 d至2年。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四聯(lián)療法,即綜合藥物靜脈滴注、牽引、針刺及推拿治療,具體如下。(1)針刺。取雙側頸夾脊穴、風池、大椎,配穴肩井、肩中腧、天宗、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均按常規(guī)操作,每日1次。(2)四指推林氏脊柱調整法。選取風池、天柱、百會、大椎、肩中俞、肩井、天宗、頸夾脊穴、阿是穴及頸項與肩胛骨內側等部位,行四指推手法、掌指關節(jié)法、點按、拿法、揉法、拿揉、林氏定位旋轉扳法[2]。具體操作為:令患者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后側,在頸項部施拿揉法約3 min,使患部肌肉放松。以拇指用力按壓頸夾脊穴約2 min,此2種手法可交替操作;行四指推手法、掌指關節(jié)法于肩背及患側上肢,重點在上述穴位、部位。約10 min,此兩種手法可交替操作;患者取端坐位,行林氏定位旋轉扳法,術者結合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 后用指觸摸棘突兩側,以確定發(fā)病的階段,以右側為例,分為上段(C1~2)、中段(C3~5)、下段C6~7),患者兩手放松,前屈分別屈頭(上段不用屈曲,中段15°,下段30°),術者立于患者身后,以一手拇指觸摸偏移橫突或壓痛點處固定之,肘部抵住患者下頜部向上牽引,同時讓患者的頭部分別作圓弧形、橢圓弧形、拋物線形旋轉并控制好爆發(fā)力,此時常可聽到“咯”的聲音;拇指點按肩井、天宗穴,拿肩井,約1~2 min;以側掌擊作為結束手法,0.5 min。推拿每日治療1次,林氏定位旋轉扳法可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3)頸部用手法放松后,行枕頜帶坐位牽引,牽引重量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量確定,每次時間30 min,每日1次。(4)給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快速靜滴,連續(xù)用3 d后停止,在頸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加丹參川芎針(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10 mL靜滴,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加甲鈷胺針(青海晨菲制藥有限公司)1.0 mg靜滴,應用7 d以上。對照組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即鹽酸扶他林,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75 mg/片),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10 d后評效。
1.3 療效標準按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治療前后各時期的疼痛變化程度。0=無痛,10=最嚴重的痛。根據改良的MacNab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為疼痛消失,無運動功能障礙,恢復正常工作和活動;顯效為偶有疼痛,能做輕工作;有效為有些改善,仍有疼痛,能堅持輕工作;無效為癥狀改善不明顯,體征明顯存在,神經根受壓明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后VAS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307.06±1.361.61±1.73*△對照組337.11±1.183.87±2.37*
2.2 總體療效評價比較見表2。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總體療效比較(n)
頸椎間盤突出癥是指頸椎間盤單獨突出引起頸髓或神經根受壓的臨床綜合征[3],是在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變的基礎上,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后使纖維環(huán)和后縱韌帶破裂,髓核突出而引起脊髓或神經根受壓[4]。本病屬中醫(yī)學“頭痛”、“眩暈”、“頸肩痛”、“痹癥”等范疇,起因可能因輕微勞損引起,以后復發(fā)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的,也可以由外傷引起。根據頸椎間盤向椎管內突出位置不同,可分為側方型、中央型和旁中央型。根據其受壓部位可分為脊髓型或神經根型及混合型。根據其發(fā)病緩急,臨床上有急性和慢性頸椎間盤突出癥之分。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又被稱為“軟性頸椎間盤突出”[5]。
對于頸椎間盤突出癥治療觀點不盡相同。何潤等[6]認為頸椎間盤突出癥在疼痛診治中多采用非手術療法。張子峰等[7]認為,一旦影像學明確發(fā)現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即使早期僅有輕微的臨床癥狀,也應該積極進行手術,解除壓迫。筆者認為,除一部分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需手術治療外,相當多的可用非手術方法 治愈或緩解,尤其是頸神經根型頸椎間盤突出癥采用四聯(lián)療法較好。運用四聯(lián)療法首先要把握好適應癥,對于確實需要手術的就要手術。其次要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療法結合,例如神經根疼痛較重者最好要選用靜脈滴注脫水劑;側方型頸椎間盤出伴上肢麻木較重者,最好要選用牽引治療等。
四聯(lián)療法采用針刺、四指推林氏脊柱調整法、頸椎牽引和藥物靜脈滴注,可根據病情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 。適合于典型神經根受壓迫癥狀、CT或MRI呈現典型的椎間盤突出征象、不合并椎管骨性狹窄、無后縱韌帶及髓核鈣化等。針刺頸夾脊穴能夠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緩解頸部肌群的緊張、攣縮及粘連狀態(tài),顯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性水腫的吸收,改善神經根、頸椎周圍組織的營養(yǎng)和血液供應。配合其他穴位具有疏通經絡止痛作用。四指推林氏脊柱調整法手法包括:四指推手法、掌指關節(jié)法、林氏定位旋轉扳法、點按、拿法、揉法、拿揉等。四指推林氏脊柱調整法具有松解和調整作用。頸椎牽引具有拉寬椎間隙,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解除肌肉痙攣作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具有緩解神經根水腫,減輕疼痛,主要在頸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使用。丹參川芎針具有行氣活血止痛作用,甲鈷胺針改善周圍神經功能,無論在急性期或是慢性期均可應用。
[1] 鄭光亮,熊清源,項小龍,等.多點射頻熱凝靶點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J].頸腰痛雜志,2008,29(6):560.
[2] 范志勇,吳山,郭汝松,等,林應強教授辨治筋傷病的特色正骨手法介紹[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2):19.
[3] 宋文閣,王春亭.實用臨床疼痛學[M].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8:391-392.
[4] 陳廷明,劉懷清,閔蘇.頸肩腰背痛非手術治療[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91-92.
[5] Herkowitz HN,Kurz LT,Overho It DP.Surgical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oft disc herniation[J].1990,15(10):1026-1030.
[6] 何潤,熊春蘭.膠原酶注射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不同入路的療效研究[J].中國康復,2010,6(1):6.
[7] 張子峰,白玉樹,侯鐵樹.非外源性損傷致頸椎間盤突出癥9例臨床分析[J].頸腰痛雜志,2010,31(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