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英(江西省上饒市第二中學)
高中語文(人教版新課標)必修一“表達交流”模塊主要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寫作。學生在經(jīng)歷了小學與初中的記敘文寫作訓練后,已比較全面地接受了表達能力的基本訓練,一般能運用順敘、倒敘、插敘幾種敘述方法,也能做到綜合運用敘述、議論、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進入高中后,學生對于高中繼續(xù)學習記敘文感到困惑,不知該如何寫得更好。為消除學生的困惑與茫然,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將自己的幾點教學心得總結成文。
記敘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相當于作文的“眼睛”,直接關乎作文的“靈魂”。細節(jié)描寫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讓行文內容顯得真實可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真摯動人。那么,該如何指導高中學生把握好作文的細節(jié)描寫呢?我認為應讓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眼神描寫。眼神直接訴說人物的心靈,是不可不抓的細節(jié)。以魯迅的小說《祝?!分袑χ魅斯榱稚┭劬Φ拿鑼憺槔核谝淮蔚紧旀?zhèn),“順著眼”;第二次,“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第三次,“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三次的眼神描寫,直接暗示了人物的心理變化及其悲劇命運,是作品的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重點。課堂教學中,以此為例展開,引導學生列舉他們在生活中或電視上看到的、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眼神。及時布置“眼神”的片段描寫作業(yè),學生及時交流互評,教師批改指正,展出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積累一些關于眼神描寫的優(yōu)秀片段,收效不錯。
(2)笑容描寫。笑容也是大多數(shù)人心里的直接反映,是記敘文寫作時要注意的細節(jié)。教師可以給學生列舉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笑。比如:無拘無束縱情的“狂笑”;不愉快而勉強做出的“苦笑”;狡猾陰險的“奸笑”;無意義的一味“傻笑”;輕蔑諷刺或無可奈何的“冷笑”;故意做出的不真實的“假笑”;抑制不住開心的“哈哈大笑”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所見之笑”,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學生收獲不小。
當然,神情描寫遠不止眼神與微笑,只是教學中以它們?yōu)槔?,讓學生能舉一反三,不斷去發(fā)現(xiàn)和抓取人物神情描寫中的細節(jié)。
抓取細微的動作并用精練傳神的字詞表現(xiàn)出來。行動描寫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之一。黑格爾說:“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是動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見諸現(xiàn)實?!毙袆诱蔑@心理,記敘文寫作時在此要多下工夫。中外名著中傳神的人物動作描寫不勝枚舉。巴爾扎克的《守財奴》中,有關葛朗臺的行動描寫生動傳神,給讀者留下了極為鮮明深刻的印象,讓人回味無窮。課文在寫“搶奪梳妝匣”一節(jié)時,對葛朗臺這樣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老頭兒”葛朗臺已是76歲高齡,這樣的年齡雖不是必然的老態(tài)龍鐘,也定會顯得老氣橫秋。但是當他看見查理留給女兒的那個金匣子后,卻有“一縱一撲”這樣敏捷兇猛的動作,行為夸張怪誕,看上去與實際年齡極為不稱,這不符合人物年齡的動作卻強烈地反映了老葛朗臺對金子的占有欲,也讓人感知了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和十足拜金主義者的丑惡嘴臉。教師還可選取夏衍的《包身工》中“拿摩溫”毒打包身工的動詞使用,魯迅《藥》中劊子手賣“人血饅頭”時的一系列動作描寫,《林黛玉進賈府》中王熙鳳出場時的動作等。這些課本中的例子,都是選用簡練字詞對人物動作進行刻畫的細節(jié)描寫,切合文學創(chuàng)作常講求“一字傳神”的創(chuàng)作要求,教師細致的講解對高中生記敘文的寫作有較好的引導作用。
語言也是人物性格最直接有力的體現(xiàn)。記敘文寫作中語言描寫很重要,而簡短精練的細節(jié)語言描寫將為文章增色不少。《鴻門宴》中劉邦項羽初次見面,項羽便以一句“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而將政治斗爭中的法寶之一——敵方的叛徒,拱手相讓于敵人。今天,我們在為項羽嘆息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作者司馬遷高超的語言藝術,一句簡短的話便將人物的諸多性格表露無遺?!读主煊襁M賈府》中黛玉在聽了賈母說姐妹們“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的話后,再次被寶玉問及讀了什么書時,便由回賈母時的“只剛念了《四書》”改為“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同一問題的不同回話,極好地體現(xiàn)了林黛玉寄人籬下那種謹小慎微、心思縝密的性格特征。教學中,通過以上例子,告訴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與其大段復述人物的言行,遠不如讓人物自己“登臺表演”,一兩句恰到好處的人物語言描寫,其效果遠非間接敘述所能比。
優(yōu)秀的議論文須“以理服人”,優(yōu)秀的記敘文當然更要“以情動人”。那么,學生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情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把握呢?我認為主要應從如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人的真情絕非想象出來的,在行動中才能收獲真情體驗。正如學生只有在泥地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才能體悟到農(nóng)人的艱辛,才會真正理解李紳吟詠“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的無奈與期待;只有走進孤兒院、敬老院,目睹那些孩子和老人的生活,才能體悟到儒家所倡導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一觀點多么的人性化;作為子女,也只有用自己年輕的雙手撫過父母日漸深陷的皺紋,才明白“歲月不等人”“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滄桑與酸楚。學生的真情寫作,必須有生活的真實體驗,否則,寫出的文章“言而無物,情感蒼白”。教學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付出行動、體悟真情?!拔恼虏皇菬o情物”,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寫出感人至深的記敘文。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真情亦如此。只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他們就一定能收獲許多美麗的真情。晨光熹微中,城市清潔工已將所有垃圾清理干凈,讓早起的人們收獲從清晨開始的清新愉悅;寒風凜冽里,守候在學校門口的父親母親微笑著拉過孩子已不算小的“小手”,放進自己已不算大的“大手”里,傳遞著人世間最真最美的溫情;落日余暉下,兩位白發(fā)老人,佝僂著背,相互攙扶著漫步江邊,這是怎樣的一種美呀!課堂中就此拓展開來,有助于學生打開情感的閘門,讓他們從身邊的事、身邊的人身上發(fā)現(xiàn)真情。
學生要能在作文時表達出他們平時體驗過和收獲到的真情,適時的記錄和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積累的真情素材猶如一顆顆珍珠,記錄就好比是串聯(lián)珍珠的線,寫作意味著向他人展現(xiàn)自己收藏的璀璨明珠。要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所見的諸多感人瞬間,都是人間最真實、最樸素的真情。學生要不斷地記錄積累,隨時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感動體驗,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情商,并在記敘文的寫作中顯現(xiàn)出來。
當然,復雜記敘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還應包含敘述方式多樣化、環(huán)境描寫的合理貼切等諸多方面,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教師若能在寫作教學中,不止于寫作理論上“文無定法”的說教,而是給學生一個較為具體明確的思路引導,并輔以教材的實例,延及身邊常見的人與事,讓學生在下筆時“有章可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會讓作文教學本身變得更有價值,學生的寫作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