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輝娥(廣東省東莞市東華初級中學)
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里選有詩歌48首,共20課,占課文總數(shù)的12%。其中古詩30首,現(xiàn)代詩11首,外國詩歌7首,另外要求背誦課外古詩60首。從教科書內容的編排,到《課標》要求學生課外背誦的篇目,足以說明詩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上好詩歌教學課,對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我將詩歌教學的模式概括為“詩人—詩意—詩語—詩情”四個環(huán)節(jié),適用于古今中外詩歌的教學,以下是個人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淺識拙見。
為了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加全面、對情感的把握更加準確,教師必須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及其個人經歷作詳細介紹,從中分析作者的性情特點及寫作特色。這樣也可以為詩歌的吟誦和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歷史變遷所形成的詩人與學生感情的距離,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了解詩人及其創(chuàng)作詩歌時的社會生活背景,能夠縮減學生和詩人間的情感距離,填補詩中由于語言表達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諸多空白,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詩歌內容。
臧克家的《有的人》是一首優(yōu)秀的現(xiàn)代短詩,詩中的對比淺顯易見,相對的兩種人也淺顯易懂。然而,如果學生對詩中兩種人的行為和精神實質沒有一定的“已知”,就不容易把握了。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讓學生盡可能充分地了解魯迅,諸如其生平經歷、作品解讀、世人評價等,激發(fā)起學生對魯迅精神的景仰。有了這個情感鋪墊,教師再講述作者創(chuàng)作此詩的背景,教學就有個良好的開端了。同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雖然充滿浪漫色彩,但如果沒有對中國“五四”過后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黑暗現(xiàn)實的了解,沒有對郭沫若當時極為憤怒、苦悶與感傷的體會,學生就很可能只讀到詩中表層的美麗而難以解讀出作者對當時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也可布置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先前搜集的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以相關背景作鋪墊,對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詩歌形象及思想都有很大的作用。
“詩意”即“詩歌大意”。了解了詩人的生平與寫作背景,就可以通過反復誦讀來理解詩歌的內容大意了。詩人的觸覺是靈敏的,他們往往在為大多數(shù)人所忽略的事物上生發(fā)出綿綿的詩意,這些事物往往具有被大眾普遍承認的文化內涵。因此,詩人借助它們來說理抒情,較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顯然是深秋黃昏的景物,切合題意,引起旅人思歸之念。“古道西風瘦馬”更給人一種蒼涼、蕭瑟之感。此二句勾畫出一幅蕭瑟秋風圖,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xiāng)、羈旅漂泊的人來。在教授此類作品時,讓學生理清景物及其代表的內涵,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景抒情詩把握典型景物,寫人敘事類的詩歌則要把握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jié)了。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塑造了出獵的太守形象:鬢發(fā)花白卻豪情勃發(fā),氣粗膽壯,左手牽黃狗,右臂架蒼鷹,拉開圓如滿月的弓弦,對準來自西北的西夏和東北的遼。由此,一個壯志凌云、不忘報國的形象躍然紙上。把握了這個人物形象,也就把握了全詩的感情基調,領悟了其中深刻的思想內容。
對于哲理詩,把握內容大意時要抓住關鍵詞。如《未選擇的路》,關鍵詞是“路”,表面說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實際是借自然界的道路表達對人生之路的思考。
“詩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品味鑒賞的廣度和深度,不能忽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我總結出三個方法:
1.散文描述法。如曹操《觀滄?!?,海水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山上草木叢生,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生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的。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音樂烘托法。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詞人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友阻隔、孤高曠遠的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于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稍诶首x中配以幽雅、空靈的樂曲《明月幾時有》,用音樂來詮釋古詩、烘托氣氛,讓學生在悅耳的樂聲中展開聯(lián)想。
3.繪畫激趣法??衫霉糯剿?、課文插圖或學生繪制的簡筆畫創(chuàng)設情境、演繹古詩。如制作《觀滄?!范嗝襟w投影圖畫:茫茫大海遼闊無邊、洶涌澎湃,配以登山遠眺、雄心勃勃的詩人,強烈的海風吹拂著他的戰(zhàn)袍和須發(fā),使人如臨其境,領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大胸懷和統(tǒng)一中原的宏偉抱負。
詩語,包括詩歌語言的美點賞析與語言藝術特色賞析。詩歌語言的品析,是詩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好的詩在煉意、煉字上獨見功夫,往往窺一斑而見全豹,因一字而著精神。所以,我對字詞加以深入講解,啟發(fā)學生認真地思考和體味。
上課時,我在詩歌中的某一句或幾句話中抽掉一個關鍵性的詞語。學生把此時的詩歌與原作對比,反復體會缺失詞語的意義,就能感受到詩歌語言對感知詩歌主旨的重要性。在教授《秋天》一詩時,我把詩歌第一節(jié)中的每一句話抽掉一個關鍵詞,讓學生把“動過手術”的詩歌與原作進行對比。通過反復賞讀,學生從“飽食”“稻香”“肥碩”等詞中讀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從“棲息”“夢寐”等詞中讀出了秋天的嫻靜與安適;又從“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讀出了漁民清晨打漁歸來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詩的語言精練,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引導學生讀詩,通過對詩的用詞的研究、鑒賞,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略詩歌的價值,還可以為學生遣詞造句提供經驗。如“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在山的那邊》)“鐵青”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傳神地表達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嚴與無情以及“我”的沮喪心情。
詩歌中的修辭手法可以將詩人的情感外化。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等。鑒賞詩歌時,通過分析其一些修辭的運用,更能領會詩人蓄積的情感。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運用夸張手法展現(xiàn)詩人綿延無絕的愁思。因此,抓住詩歌中運用的手法,會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其中包含的情感。
在品讀詩歌語言時,我還經常設置這樣的問題:“請把你喜歡的詩句向同學大聲朗讀出來,并說明喜歡的理由。”“請找出你認為寫得較好的詩句或詞語,并簡要說明原因”。多次實踐證明,學生往往有所發(fā)現(xiàn)并不時有精彩獨到的見解。
詩歌語言品讀的最后,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其表達效果。而與之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健、雄奇、悲壯、蒼涼、沉郁、纏綿、清新、明麗、恬淡等。語言表達效果包括真摯感人、意境高遠、情景交融等。
詩情即詩歌的思想感情,優(yōu)美的詩歌作品往往蘊涵著豐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在詩歌作品中,不管是優(yōu)美動人的自然景觀,還是賞心悅目的花鳥魚蟲,不管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還是扣人心弦的動人情景,都有作者情感的清泉流淌其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有李白的樂觀豪邁,“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中有陶淵明的高潔品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有文天祥的浩然正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有杜甫的愛國深情……
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下,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便可水到渠成,初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zhàn)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xiāng)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
詩歌教學對學生樹立良好的情操、高尚的道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背誦的同時,提高了文學素養(yǎng),學會了如何做人。然而在現(xiàn)實中,由于中考指揮棒的隱形作用,初中詩歌教學遠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地位。因此,我們有必要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tài)和具體方式,讓詩歌教學真正發(fā)揮獨特的魅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