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英
?
中西醫(yī)結合藥物治療異位妊娠臨床分析
劉國英
(河北省承德市第六醫(yī)院,承德 067200)
癥瘕;異位妊娠;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是婦產科常見的急癥之一,也是孕產婦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發(fā)病率占所有妊娠婦女的0.3%~1.0%。近10~20年來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隨著血β-HCG放免方法測定靈敏度的提高,高分辨率陰道B超及腹腔鏡診斷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異位妊娠早期診斷的準確性,80%以上的異位妊娠可以在未破裂前得到診斷,為非手術保守治療提供了前提條件。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中西醫(yī)藥物氨甲蝶呤、米非司酮配合中藥宮外孕方保守治療宮外孕99例,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98異位妊娠患者,符合以下診斷標準[3]:①多有停經史和或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史,伴有下腹疼痛,婦科檢查一側附件區(qū)有觸痛包塊。②B超示:宮腔內無孕囊,內膜增厚,一側附件區(qū)可見回聲不均質包塊,平均直徑<4cm。③血β-HCG<3000/m1。
患者年齡19~44歲,平均年齡28.2歲。孕次1~4次。其中有人工流產史50例,有盆腔炎史29例。入院時無明顯停經15例,停經35d以下者11例,停經35~60天者73例。異位妊娠未破裂者81例,已破裂者17例。
1.3 藥物治療適應證 ①病變早期尚未流產或破裂者。②已流產或破裂,但一般情況尚好者,血壓脈搏穩(wěn)定,估計腹腔內出血<200ml,無休克征象。③B超檢查異位妊娠包塊直徑≤5cm;血β-HCG<3000/m1。④無心、肝、腎及血液異常。⑤患者及家屬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并同意藥物保守治療。
1.4 治療方法 米非司酮片200mg空腹頓服,服藥后禁食2h,連續(xù)使用3d。于米非司酮服藥第3天甲氨蝶呤50mg/m2,單次肌肉注射。聯合中藥宮外孕方劑治療,方藥組成:丹參15g,當歸15g,桃仁12g,赤芍15g,三棱10g,莪術10g,牛膝10g,元胡12g,沒藥10g,牡蠣6g。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一次分服,7d為1個療程。亦可加入三七3g(吞服),阿膠10g(沖化),以加強止血。陰道出血時間長者同時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支持對癥治療。
1.5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患者應臥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暢。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觀察腹痛程度、性質有無變化,陰道出血情況,以及其它伴隨癥狀。于用藥后每隔3天動態(tài)觀察血β- HCG變化情況,直至降至正常。每周B超監(jiān)測盆腔內包塊大小,有原始心管搏動者,每2日1次,直到心管搏動消失,動態(tài)觀察盆腔內異位妊娠包塊的變化,監(jiān)測子宮直腸凹積液的變化。每隔3d復查血常規(guī),每周復查肝、腎功能一次。
2.1 有效 臨床癥狀消失,無腹痛,陰道出血停止,連續(xù)2次血β-HCG正常,婦檢及B超盆腔內異位妊娠包塊吸收消失,或盆腔血腫包塊縮小大于2/3,為有效。
2.2 無效 在治療過程中,血β-HCG持續(xù)高值不降或上升,盆腔內異位妊娠包塊不縮小或增大明顯,或突然出現下腹劇烈疼痛,盆腔積液出現或短期內迅速增多等內出血征象,而改行手術治療,為無效。
2.3 藥物反應 用藥后1周左右,28例患者出現腹痛癥狀加劇,但生命體征平穩(wěn),盆腔包塊未見明顯增大,腹腔內積液未見明顯增多,未作處理,24~48h后自行緩解;15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5例伴有輕度腹瀉未做特別處理,自行緩解。
2.4 血β- HCG的變化 治療前血β-HCG平均值85.8~2831.6u/ml。用藥后4~10天有41例出現血β-HCG呈一過性升高,<4000u/m1;1周后38例開始下降,14~30天降至正常;余57例7~28天降至正常,平均17.3d。
2.5 盆腔包塊的變化 B超監(jiān)測用藥前異位妊娠包塊平均直徑<4cm,用藥后1周內有9例包塊增大,但直徑<4.5cm,2周內逐漸縮小。1月后有80例包塊消失,13例包塊明顯示縮小大于2/3;2月后復查B超所有病例盆腔包塊未見。
2.6 治療后輸卵管復通率 治療后第一次月經來潮后3~7d行輸卵管通液試驗,有88例輸卵管通暢,提示輸卵管復通率為89.8%。
2.7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變化及月經恢復情況 所有病例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無明顯變化。月經恢復正常時間23~45d,平均33d。
2.8 治愈成功率 98例患者保守治療成功95例,3例用藥過程中腹痛突然加劇并有腹腔內出血增多征象,改為手術治療,中西藥聯合藥物保守治療成功率96.9%。
異位妊娠傳統(tǒng)治療以手術為主,隨著人們重視度和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病例能夠在早期未破裂前得到診斷,為了盡可能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避免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有效的保守治療為廣大患者所期待。本文應用氨甲蝶呤、米非司酮以及中藥宮外孕方聯合治療異位妊娠治愈率高達96.9%,輸卵管復通率89.8%,血β-HCG下降至正常時間平均17.3d,與有關報道[4]所示化療方案成功率78%~96%,β-HCG消失的時間為23~35.5d,患側輸卵管復通率為78%。兩者相比本治療方案有顯著優(yōu)越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檢驗和2檢驗,<0.05)。
甲氨蝶呤(MTX)是一種葉酸拮抗劑,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使四氫葉酸形成障礙,從而干擾DNA合成。滋養(yǎng)細胞對此藥物高度敏感,用藥后可抑制快速增長的細胞型滋養(yǎng)細胞增殖,進而影響中間型及合體型滋養(yǎng)細胞的形成,使宮外孕胚胎停止發(fā)育,終被吸收。同時用藥后異位妊娠后輸卵管局部免疫損傷效應受到抑制,使輸卵管功能得以保存。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劑,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子宮內膜中的孕酮受體,使妊娠蛻膜、絨毛變性,影響胚胎發(fā)育[5]。而異位妊娠時,蛻膜形成不完整,絨膜發(fā)育不良,更易變形壞死,從著床處分離,使胚胎失去孕激素作用而停止發(fā)育。
中藥宮外孕方應用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結為主要治則,當歸和血養(yǎng)血,丹參、赤芍、桃仁、牛膝活血化瘀,三棱、莪術、牡蠣軟堅散結,元胡、沒藥理氣止痛,使血流增加,改善微循環(huán)狀況,促使散瘀,并能促進腹腔淋巴管吸收血漿蛋白及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機能,促進盆腹腔內妊娠包塊、血液及血腫的吸收消散。同時還有促進宮內瘀血排出,縮短陰道出血時間的作用[6]。
綜上所述,三種藥物中西醫(yī)結合應用治療異位妊娠,互相補充,充分發(fā)揮各藥優(yōu)勢,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且不良反應小,監(jiān)測方便,尤其適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該方案明顯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手術創(chuàng)傷和術后并發(fā)癥,是值得臨床選擇推廣應用的理想方法。
[1]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10-117.
[2] 郭燕燕.婦產科學[M].2版.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64.
[3]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
[4] 歐俊,吳效科.異位妊娠的現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5):311.
[5] 王淑玉.婦產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408.
[6] 崔曉萍.宮外孕Ⅱ號方配合米非司酮的療效評價[J].陜西中醫(yī),2004,25 (11):1031.
(2012-04-07)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23
1672-2779(2012)-11-0035-02
本文校對: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