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金奎(河南省焦作市十九中學)
提到當下的初中古詩文閱讀,我覺得教師們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1.重視通假字、多音多義字、古今異義詞、定語前置等語法知識的總結(jié)與練習;2.翻譯時強調(diào)“信、達、雅”,利用增字、補字、換字等方式字字落實、句句落實。
然而,學生們并不能接收文本里包含的古人豐富跌宕的人生經(jīng)歷、含蓄內(nèi)斂的情感積淀以及古時先進繁榮的文化常識。筆者認為,對浩如煙海而又燦若星河的古詩文作品,既要加強語言閱讀指導,又要有一個必要的文化定位。
以往古詩文多從天文歷法、官職法度、文學流派入手,現(xiàn)在我針對初中學生的學情,本著“寧大勿小,寧缺毋濫”的基本原則,從“人的一生”這個角度把古詩文文化分為四大類:
代表篇目:《論語十則》《詠雪》《渡荊門送別》《望岳》《傷仲永》《孫權勸學》《送東陽馬生序》。
古代讀書人的人生過程及目標是什么?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講得很透徹,即格物、致知、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寒窗之內(nèi)的格物致知——讀萬卷書。
孔子告訴輕率冒進的仲由:“由,誨汝知之乎!”謝太傅寒雪日開文學聚會,侄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敝杜f:“未若柳絮因風起?!睂O權勸呂蒙說:“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边@些讀書人稍有建樹就又踏上尋師拜友的漫漫征途——行萬里路。這其中荊襄、蘇浙、齊魯、洛長是常到之地,他們一路走來,觀察風物,品山論水,吟詩摘句,在書香及憧憬中慢慢成長。
代表篇目:《出師表》《隆中對》《陋室銘》《愛蓮說》《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行路難》《過零丁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終于可以做官了,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xiàn)個人的政治抱負了。盡管位高的有封為靖海侯的高適、做過右丞相的王維,權重的有主持過革新的王安石、打過四年仗的文天祥,但這些文人一直沒有忘記放下手中的筆,表情達意。
他們可能寫過干謁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把自己比喻成即將拜見公婆的新媳婦,把主考官張籍比成舅姑(公婆),通俗貼切、別出心裁。他們可能寫過邊塞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新到西域的驚喜;“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是對故園無限的依戀。他們可能寫過送別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何等豪邁!“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何等憂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何等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何等感動!他們可能寫過絕命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又是何等豪壯!
但是他們寫得最動人的還是貶官后的山水詩文,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指出,中國歷史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柳宗元因“王叔文集團革新案”被貶永州,寫出清冷幽寂的《小石潭記》;歐陽修因參與“慶歷新政”被貶滁州,寫出與民同樂的《醉翁亭記》;范仲淹也因“慶歷新政”被貶鄧州,寫出先憂后樂的《岳陽樓記》;劉禹錫被貶和州,寫出《陋室銘》;王維被排擠出中央朝廷,寫出《使至塞上》;李白被賜金還山,寫出《行路難》……大多數(shù)貶官文化作品反映的還是一種儒家文化:士弘毅,社會安定,人民安樂,個人理想得以實現(xiàn)。
代表篇目:《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飲酒》《歸園田居》《與朱元思書》《答謝中書書》《滿井游記》。
仕途艱難,這些士人難免會感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旦不能“達則兼濟天下”,他們就立誓“窮則獨善其身”,就連孔子也賭氣說過:“道不通,乘桴浮于海?!币虼耍[士文化誕生了。
最出名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他樸實自然、似瘦實腴的詩文,標注出淡泊名利、沉醉山水、忘懷得失的隱士典范。六朝隱逸之風盛行,他們在書信中摹山狀水,含蓄地表達了歸隱林泉的人生理想。如吳均《與朱元思書》中“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這些失意的文人,流連于丘壑,徜徉于林泉,擁抱贊美山川,吟哦之間,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詩。和貶官文化中的山水不同的是,隱士山水詩,更多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遙自適的心情,詩風更加輕靈飄逸,文筆則更加婉約雋永。
代表篇目:《關雎》《蒹葭》《夜雨寄北》《望江南》《如夢令》《醉花陰》。
在“樂而不淫”的《詩經(jīng)》中,先秦時期的男女故事像初春的新葉、水底的荇菜般清新樸實、干凈純潔;唐代李商隱言在此而意在彼,于艱澀難言中訴說自己的政治窘狀,抑或是愛情、政治兼而有之?宋代獨樹一幟的李清照,前期作品多是閨中情思,悠長纏綿;后期多是故國哀思,凝重深沉。
文化需要點滴的滲透和心靈的熏陶。初中語文適合的教法如下:
古詩文教學最適合的教學規(guī)律就是解讀文本“語言—文化—語言”。第一個“語言”是指拿到文本后的朗讀、聽讀、默讀、抄寫、翻譯、提取主要信息等內(nèi)容;“文化”是指教師應該提醒學生關注字面后的文化含意,人物表層語言、動作后的文化特質(zhì),以及這種文化特質(zhì)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第二個“語言”是指教師再將文本落實到背誦、默寫、比較閱讀、仿寫這些語言基本功上。因此,古詩文課要處理好語言與文化兩者的比重與聯(lián)系。如《核舟記》一課,第三段對蘇、黃、佛印三人的外貌、動作描寫需要背誦,學生掌握卻很不容易。但是只要對三人的文化形象略微關注一下,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兩相對比,意趣紛呈,這才是核舟之所以稱絕于世的內(nèi)在原因。學生讀其音、摹其形、快其意,背誦自然朗朗上口。
古詩詞凝練精粹,言簡意豐,初中生往往缺乏與作品緊密相連的文史背景知識,教師盲目加以鋪排講解、刻意強調(diào),效果不一定很好。講一個言簡意賅、合情合理的小故事,常??梢援a(chǎn)生最佳的啟迪、渲染作用。
講解《陋室銘》一課時,我將劉禹錫被貶后因門前對聯(lián)得罪縣令而三次遷居的故事作為導語,生動形象地介紹了《陋室銘》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聽完故事后,立刻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他們讀文、品文,并且較為輕松地理解了作品的主旨。
限于閱讀經(jīng)驗及生活經(jīng)驗,學生一般對字句這些語言材料較敏感,對文章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所儲蓄的時代之音這些文化要素則較為生疏。所以,語文教師還要善于點撥、善于提問,將文與道之間那層薄薄的窗戶紙捅破。
講授《桃花源記》一課時,針對二、三段“在桃源”的內(nèi)容,我安排了這樣的問題:桃花源內(nèi)是個什么樣的所在(提煉信息,概括內(nèi)容)?桃花源外是個什么樣的地方(背誦其他古詩文,比較閱讀)?桃花源的優(yōu)點是什么(升華意識,再次小結(jié))?作者陶淵明虛構這樣一個桃花源的目的是什么(關注作者,關注作品的文化背景)?
這四個問題將隱士文化的特征逐層揭示了出來,而且筆法不著痕跡。教師的問題宜大不宜碎,宜點撥不宜強制,以訓練形象思維為主要目的。
在進行了某一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后,教師可以安排相應的活動訓練,促使學生消化吸收,并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語文意識及能力。如講完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可以開展語文活動“山水游記文化周”,促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河風貌,感受他們的審美意識,體會貶官及隱士文化的內(nèi)涵。又如講完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可以開展語文活動“孔子和莊子”,讓學生廣泛閱讀,真正體會人物風采。類似的活動還可以有“古代詩歌意象分析”“唐宋八大家風格論”等。
此外,教師還可以用課件的背景圖、人物圖、山水圖來提升一篇文章的文化氣息,使文本的文化內(nèi)涵更豐滿、意義更突出。我們還可以用教室的墻面布置、校園的綠化建設凸顯書香氣息和文化特色,增加學生耳濡目染的機會和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