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丹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觀照下的“野草”
段淑丹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野草在歌唱》是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處女作,因其鮮明的反殖民主義主題和特殊的白人女性形象而備受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guān)注。試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運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深刻剖析主人公瑪麗·特納復(fù)雜的心理世界,旨在揭示瑪麗的基本需要在殖民主義和父權(quán)主義這一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無法得到充分滿足,導(dǎo)致其自我實現(xiàn)的失敗。孤獨中的人格分裂和人性扭曲最終讓瑪麗淪為“病態(tài)”社會中的犧牲品。
需要層次理論;社會;孤獨;人格異化
多麗絲·萊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常青樹”之一,同時也被譽為繼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后最偉大的女作家,因此瑞典文學院稱她為“女性經(jīng)驗的史詩作者”,認為她用懷疑的態(tài)度、激情和想象力清楚地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明。萊辛一向注重個人對生活的心理體驗,并以心理活動描寫見長,這一特點在《野草在歌唱》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1]231在該作品中,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對女主人公瑪麗典型的悲劇命運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讓“讀者在跟隨女主角內(nèi)心體驗的過程中,逐漸加深了對丑惡的殖民制度的認識”。[1]231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提出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該理論把人類的需要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戈布爾曾說:“亞伯拉罕·馬斯洛的人類動機理論,幾乎可以運用到個人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2]32而馬斯洛又闡述道,人類動機理論的核心是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精神疾病是一種缺乏癥,這種缺乏使病人沒有能力認識并滿足自己人皆有之的需要。[2]66以此觀之,《野草在歌唱》中的女主人公瑪麗便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典型之一?,旣惖谋瘎≡谟?,她的基本需求在殖民主義和父權(quán)主義這一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無法得到充分滿足。
馬斯洛指出“生理需要是一種與個體生存有關(guān)的需要,也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包括食物、水、性交、排泄和睡眠等。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強有力的需要,是必須優(yōu)先獲得滿足的。”[3]40瑪麗對物質(zhì)匱乏的體驗源于糟糕的童年,她的家庭也因經(jīng)濟拮據(jù)而被貼上“窮苦白人”的標簽。她的童年充斥著灰塵、漆黑的商店、父親身上的酒味和母親的喋喋不休。寄宿學校成為她逃避物質(zhì)匱乏的第一個避難所,因此她“高興得連假期也不愿回家去看看醉熏熏的父親和辛酸的母親,以及那座風吹得倒的小屋子”。[1]30十六歲的瑪麗在城里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雖然衣食無憂,但所謂的“潔身自好”并沒有幫助她逃過別人的飛短流長。迫于世俗的壓力,她懷著美好的期盼下嫁一貧如洗的迪克,卻再次陷入貧困的泥潭,仿佛“是自己的亡父從墳?zāi)怪兴统隽诉z囑,逼迫她去過她母親生前非過不可的那種生活?!盵1]52因為父親的無能,童年的瑪麗無法過上富足的生活,而因為丈夫的無能,瑪麗婚后的生活到處有著母親為維持生計到處奔忙的影子。
馬斯洛認為“如果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它就會成為支配個體行為的動力。對于一個長期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人來說,有充足食物的地方就是他的烏托邦”。[3]40對瑪麗來說,她和迪克是因為某種“必須”才走到一起的?,旣愋枰欢位橐鰜砘謴?fù)自信,而迪克則需要一位賢妻良母來相夫教子。然而,這種“必須”在貧困和丈夫?qū)掖谓?jīng)營失敗的雙重打擊下便顯得微不足道?,旣愖〉氖堑桶舐蔫F皮小屋,穿的是破破爛爛的衣服,吃的是快變質(zhì)的食物。在這種情況下,她曾多次回望她心目中的“烏托邦”——城市,那個曾經(jīng)能讓她自給自足、自娛自樂的地方。雖然,她曾經(jīng)付諸實踐,試圖逃離迪克和他的農(nóng)場,卻被殘酷的現(xiàn)實再次打回原形,并失去了掙扎的能力。
物質(zhì)的匱乏造成瑪麗生理需要的缺失,與此同時,殖民主義教育在瑪麗心中所植入的恐懼心理也導(dǎo)致其安全需要的缺失。馬斯洛曾強調(diào)“并不是在前一階段的需要完全被滿足后,新的需要才會出現(xiàn)。一般情況,上一階段的需要被部分滿足到一定比例時,新的需要就會出現(xiàn)并不斷強大直到占領(lǐng)優(yōu)勢地位來支配個體的行為”。[3]45生理需要被部分滿足之后,安全需要便處于支配地位?!鞍踩枰侵敢粋€人對安定、有秩序、有保障的環(huán)境所抱有的期望。處在這一需求層次的人們,首要目標就是減少周圍的不確定性,追求一個可預(yù)知的周遭世界”。[3]41瑪麗對“安全”這一概念的理解最先源于母親的言傳身教,因為母親曾說那個希臘小女孩的雙親都是外國癟三,不準她和她在一塊玩耍。之后在瑪麗的噩夢中,“同她玩耍的伙伴們都沒有臉,她在游戲中排在第一個,做領(lǐng)頭人,大家都叫著她的名字,問她該怎么做游戲?!盵1]172殖民主義在其腦海里植入的白人優(yōu)越感在此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是中心,而他者是邊緣,意味著愚昧與黑暗,邊緣本身存在對中心來說就是一個安全隱患,因此,瑪麗的母親從小就禁止她跟傭人講話,不允許她單獨一個人出去散步,原因是大人們會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聲音告訴她,土人是怎樣地下流,會對她做出惡劣的事情來”。[1]56這種安全隱患也迫使瑪麗每次對土人濫施淫威之后又會感到一種深深的恐懼,也會隱隱地覺得將來會被這種恐懼吞噬。
歸屬和愛的需要是繼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滿足后,進而出現(xiàn)的新的優(yōu)勢需要。尋求歸屬和愛成為此階段的人生目標,支配著個體的行為。它指的是人們對于團體的認同、家庭的幸福美滿、人際的和諧這些方面的需求。馬斯洛說:“現(xiàn)在這個人會開始追求與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團體里求得一席之地。他會為達到這個目標而不遺余力?!盵3]35瑪麗既不屬于城市,在與迪克結(jié)婚之后,這個“烏托邦”便將她拒之門外,可望而不可及;她也不屬于迪克的農(nóng)場,當初是迫于無奈才來到這里,之后幾番試圖逃離卻發(fā)現(xiàn)自己無處可去,因此歸屬感一直在無法融入的城市群體和無法愛上的自然之間游離;她更不屬于更廣意義上的白人團體,因為正是白人殖民者的偽善把她和迪克逼上絕境。
根據(jù)馬斯洛的闡述,處于歸屬和愛的需要層次的人會把這一需要看得高于世界任何別的東西,“他甚至會忘了當初他饑腸轆轆時曾把愛當作不切實際或不重要的東西而嗤之以鼻”。[3]45對瑪麗來說,愛是一種奢侈的東西。童年時的親情讓瑪麗倍感失望,每逢想起“家”,就會記起那所像鴿子籠似的木頭小屋,火車一經(jīng)過,房子就震動;一想到結(jié)婚,就記起父親生前回家來那種醉得眼睛通紅的模樣;一想起孩子就記起哥哥姐姐死了時,母親那副哭喪著臉的樣子——既悲痛又那樣冷若冰霜。[1]35青年時期的友情也讓瑪麗倍感困惑,在她眼里的完美人際關(guān)系為她創(chuàng)造了自欺欺人的假象。一旦在朋友們的閑言碎語中窺探到真實的自己,原本的自信便蕩然無存。中年的瑪麗也無法收獲幸福的愛情,糟糕的父親形象早已在她幼小的心靈留下一道難以抹去的陰影,讓她在以后的生活中無法享受正常、和諧的兩性關(guān)系,就像在夢中父親用雙手把她的頭放在他的膝上,用手蒙住她的眼睛,她被悶得透不過氣,想要竭力抬起頭,可是父親卻不肯放手。
馬斯洛很贊成卡爾·羅杰斯關(guān)于愛的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盵2]35他還認為“愛是一種兩個人間健康的、親熱關(guān)系,它包括了相互信賴。在這種關(guān)系中,兩個人會拋棄恐懼、不再戒備。當其中一方害怕他的弱點和短處被發(fā)現(xiàn)時,愛就常常受到傷害了”。[2]35第一個和瑪麗親近的男朋友是個五十五歲的“老頭兒”,二者在對彼此的感情理解上發(fā)生了錯位,瑪麗無法迎合他的居家需求,所以一旦他跨過防線并發(fā)現(xiàn)瑪麗的弱點,二者的感情便不堪一擊?,旣惻c迪克的婚姻也并不是建立在愛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在瑪麗看來,他們當時只是各取所需,“雖然男男女女女心里都覺得疙疙瘩瘩、格格不入,卻也匹配得當,他們用一種雙方所需要的方式,一種由彼此的生活所決定的方式,彼此折磨受苦”。[1]53而在迪克眼里,“他們的婚姻是徹頭徹尾的錯誤,彼此之間缺乏真正的了解”。[1]109黑人摩西的善解人意和瑪麗以前從未注意到過的男性魅力確實曾讓她燃起對愛的渴望,讓她無可避免地在“迪克和摩西”之間做出選擇。瑪麗曾放下白人殖民者的身份,不由自主地從中心向邊緣靠攏,然而,她與摩西的曖昧關(guān)系一旦與早已被植入腦中的種族觀念發(fā)生正面交鋒,人性中最純真、最平等的感情也不免分崩離析。
馬斯洛發(fā)現(xiàn),一旦個人的歸屬和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常常就會有孤獨感、疏離感和異化感,“此時,他會強烈地感到孤獨,感到在遭受拋棄、遭受拒絕,舉目無親,嘗到浪跡人間的痛苦”。[4]20瑪麗就是在這樣的缺失中,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潰。她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島,看似與周圍發(fā)生著必不可少的聯(lián)系,在心靈上卻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
在上述三方面的需要獲得滿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會產(chǎn)生并支配人的生活。尊重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需要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包括獲得他人的賞識、贊許、支持和擁護,由此產(chǎn)生的認同、威信、地位等情感;另一方面是自己對自己的尊重,即自尊,并由此產(chǎn)生自信、勝任、自強、自足等情感。[3]42在筆者看來,因生理需要的缺失,瑪麗逐漸衍生出變相的“自尊”,因此拒絕與周圍的人深入交往。斯萊特夫婦的初次來訪讓她覺得很不安,因為她“已經(jīng)不習慣于見人”。馬斯洛曾強調(diào),“如果尊重的需要受到挫折,就會產(chǎn)生自卑、弱小以及無能的感覺,進而產(chǎn)生補償或神經(jīng)癥傾向”。[3]42正是這種因變相自尊而產(chǎn)生的自卑感迫使瑪麗三番五次拒絕萊斯特太太的邀請直至幾乎與農(nóng)場周邊的社區(qū)斷絕聯(lián)系。在她試圖逃離農(nóng)場,重返城市的時候,她的自尊又再次受到無情的踐踏,先是俱樂部的女總管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其次是老板毫不掩飾地顯示出對她的反感并斷然拒絕了她的求職。馬斯洛認為“最穩(wěn)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敬之上”,[3]42而深受殖民主義教育的瑪麗卻錯把信心建立在比她貧窮卻無力反抗的黑人身上,帶著那條皮鞭,她便有一種“威風凜凜”的感覺,“一想到自己當上了將近八十個黑人雇工的主子,她就有了新的信心”。[1]116在這種情況下,瑪麗的尊重需要所得到的滿足是不健全的,因此人格也被逐漸異化。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前四種需要,即生理、安全、歸屬和愛以及尊重的需要屬于人類的基本需要。馬斯洛認為“與個人動機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是社會環(huán)境或社會條件”。[2]39他說:“基本需要的滿足有一些直接的先決條件,包括在無損他人前提下的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表達自由、調(diào)查研究自由、尋求信息的自由、防御自由以及集體中的正義、公平、誠實、秩序等。這些條件不是目的本身,但它們接近目的,因為它們與基本需求的關(guān)系太密切?!盵4]23基本需要在“病態(tài)”社會環(huán)境中的缺失會阻止最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即自我實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一種人自我發(fā)揮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自己的潛力得以實現(xiàn)的傾向”。[3]42用馬斯洛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能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2]37生活在一個以白人男性為主導(dǎo)的殖民社會里,瑪麗雖然聰明卻沒有真正能發(fā)揮能力的空間。她“好像天生就適宜做打字、速記、簿記,以及寫字間里那套例行公事的愜意工作”,[1]116但卻因為婚姻問題不得不改行操起了家務(wù)。在迪克對農(nóng)場現(xiàn)狀渾渾噩噩的時候,瑪麗卻能一眼就看出經(jīng)營不善的癥結(jié)所在。然而,真實的情況是男人需要女人的幫助卻無法放手讓其施展自己的才華,因為這樣做就是在承認自己無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中,瑪麗只能期盼“他能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而讓自己變成瘋狂的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和輔助丈夫之外,只能靠做瑣碎的小事來填補心靈的寂寞和空虛并逐漸走上精神分裂的道路。摩西的出現(xiàn)曾給她帶來希望,但這種希望也在種族主義的強大壓力下被澆熄,反倒讓她淪為所愛之人的刀下亡魂。由此可見,瑪麗是殖民主義和父權(quán)主義社會中的犧牲品。
多麗絲·萊辛的《野草在歌唱》是“一部主題鮮明的反殖民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極其成熟的心理小說”。[5]1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為讀者譜寫了一曲白人女性的悲歌。循著主人公瑪麗心理過程的蛛絲馬跡,讀者得以了解白人女性所承受的殖民主義和父權(quán)主義所帶來的雙重壓力。在“病態(tài)”的社會環(huán)境中,基本需求的缺失不僅導(dǎo)致瑪麗與周圍的一切漸漸疏離,而且阻止了她的自我實現(xiàn)?,旣惖谋瘎槿祟惿鐣庙懥司姡】档纳鐣h(huán)境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病態(tài)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導(dǎo)致精神疾病和人性的扭曲。
[1]多麗絲·萊辛.一蕾,譯.野草在歌唱[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2]費蘭克﹒G﹒戈布爾.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呂明,陳紅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汪洋,李強.馬斯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4]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鄧平平.悲劇的人生——《野草在歌唱》人物心理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5):16-18.
ClassNo.:I561.074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AnalysisofTheGrassisSingingFromthePerspectiveofNeedHierarchyTheoryofMaslow
Duan Shudan
The Grass is Singing is the maiden work of Doris Lessing, 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of 2007. The conspicuous theme of colonialism and the special white female image become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udies. With the help of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this thesis is going to analyze Mary’s complex psychology, aiming at revealing her basic needs as a human cannot be fully gratified in a colonial and patriarchal society, which finally prevents her self-actualization. The split personality makes Mary become the sacrifice of the pathological society.
demand arrangement theory of Maslow;society; loneliness; alienation
段淑丹,在讀研究生,云南師范大學。
1672-6758(2012)07-0124-3
I561.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