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軍莉
(中國傳媒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北京100024)
受眾與媒介人物準社會關系研究的多重理論視角
陰軍莉
(中國傳媒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北京100024)
準社會關系主要用以說明受眾與媒介人物之間的關系,是受眾對媒介人物所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依戀,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一種想象的人際關系。單向性和想像性是準社會關系的兩大特點。作者通過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研究者理解準社會關系的視角大致有以下三類,分別是傳播學視角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人際關系學視角的不確定性減少理論,以及人格心理學視角的依戀理論。希望對后繼研究者具有借鑒作用。
準社會關系;受眾;媒介人物;理論視角
準社會關系(Para-social relation ship)主要用來說明受眾與媒介人物之間的關系,是受眾對媒介人物所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依戀,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一種想象的人際關系,與真實的社會關系在某些規(guī)則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這種以大眾媒介為介質(zhì)建立起來的關系并不符合真正意義上“關系”的概念。因為在準社會關系中,信息流動是單向的,關系雙方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互動。對于傳者一方來說,受眾只是其信息的傳播對象而已,雙方僅存在普通的傳受關系。對于受眾一方來說,媒介人物不僅僅是信息的傳播者,還有可能是其在媒介中的熟人、親戚或者朋友等,如果在媒介上定期見不到該媒介人物,受眾會有所期待甚至是想念。受眾所體驗的這一層關系,并不為傳者所知,但對受眾來說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單向性和想像性是準社會關系區(qū)別于真實社會關系的兩個特點。真實的社會關系是雙方彼此互動的,雙方在信息上具有相對平等性,而準社會交往雙方?jīng)]有發(fā)生雙向互動,在信息上也完全處于不平等的地位,一方對另一方了解很多,但反過來卻并非如此。真實的社會關系發(fā)生于現(xiàn)實的物理世界,雙方是借助于特定的媒介,在特定的物理空間展開的關系。而準社會關系是發(fā)生于受眾頭腦中的一種主觀體驗。當“關系”雙方跨越想像關系而進入現(xiàn)實之時,準社會關系就轉(zhuǎn)變?yōu)檎鎸嵉纳鐣P系。例如當受眾與媒介人物有真實的接觸以后,準社會關系就不再存在了,或者當受眾不喜歡這個關系時,他們會通過不再觀看這個節(jié)目或明星,以中斷準社會關系。
準社會關系的概念是由心理學家Horton于1956年在《精神病學》雜志上提出來的,但是卻一直沒有引起學者的關注。直到1972年,研究者才發(fā)現(xiàn)了準社會關系在傳播學中的價值。此后,傳播學者便開始思考并深入探討受眾與媒介人物形成準社會關系的內(nèi)在原因。McQuail首先從傳播學的角度,依據(jù)使用與滿足理論來理解準社會關系。后來逐漸有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理解視角,如從受眾人格特點的角度、從受眾人際關系特點的角度來理解準社會關系。本文通過梳理已有研究文獻,對準社會關系的重要理論視角進行概述,希望能為同行們的研究提供理論幫助。
準社會關系最初是一個心理學的話題,但并未引起心理學界的關注。直到20世紀70年代,大眾媒介的一些研究驗證了準社會關系的存在,尤其是使用與滿足理論提出后,準社會關系的研究才逐漸展開。
McQuail在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過程中,調(diào)查了范圍包括新聞、知識競賽、家庭連續(xù)劇、青年冒險電視劇等六種節(jié)目,不僅歸納了各種類型節(jié)目提供滿足的不同的特點,而且抽出了它們之間共通的四種基本類型,即心緒轉(zhuǎn)換效用、人際關系效用、自我確認效用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效用。其中人際關系包括兩種,一種是準社會關系,是觀眾對節(jié)目中人物、主持人等所產(chǎn)生的一種類似于熟人或朋友的感覺;另一種是現(xiàn)實人際關系,即通過談論節(jié)目內(nèi)容,可以融洽家庭關系、建立社交圈子等。McQuail特別強調(diào),準社會關系同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社會關系的心理需求。
McQuail總結(jié)出的特點與Horton當初提出的許多方面不謀而合。Horton在1956年在提到“準社會關系對受眾的意義”時,指出受眾通過建立準社會關系可能使得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的需求得到滿足。①這一補償性的觀點得到后繼研究者在不同背景下的驗證。Horton同時也指出,媒介中呈現(xiàn)出的每一種社會角色都是對現(xiàn)實社會角色的反映,受眾可以把通過媒介人物獲得的言行用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這對于受眾的真實生活是非常有益的。Horton的這些觀念均體現(xiàn)在McQuail歸納出來的類型,如人際關系和自我認同等。
在McQuail的影響下,許多研究者運用實證法來探討準社會關系對于受眾需求的滿足情況。從而產(chǎn)生了“缺陷論”和“通用范式論”兩種爭論。一方面認為那些最有可能大量接觸媒介、大量從事準社會關系的受眾,是因為受環(huán)境制約或人格缺陷,從準社會關系中尋求補償以滿足社會生活中未能實現(xiàn)的交往需要,一些研究也表明孤獨的人往往用更多的時間接觸媒介,以改變由孤獨帶來的負面情感。而另一些人認為,準社會關系來源于受眾與媒介人物更普遍意義上的情感聯(lián)結(jié)。受眾跟媒介人物的準社會關系與面對面的交往渠道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補充的②。
準社會關系研究自從進入傳播學研究者視野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的傳統(tǒng)之下進行的,而且多數(shù)準社會關系研究都是某項大型研究中的一部分。由于把準社會關系看作是受眾使用媒介而獲得滿足的過程,對于準社會關系的測量也傾向于了解受眾使用媒介的各種動機。
不確定性減少理論(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URT)屬于人際關系學的理論范疇。最早由Charles Berger和Richard Cala brese于1975年提出,以此來解釋陌生人在第一次互動時如何通過信息傳播來降低人們之間的不確定性。當人們第一次相遇時,通常最關心的是如何從他們的傳播中獲取意義,以提高可預測性。
借助不確定性減少理論的視角來理解準社會關系,也是在“缺陷論”和“通用范式論”的爭論聲中逐漸形成的一個新視角。該視角認為無論是在真實社會環(huán)境還是準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認知發(fā)展過程是相同的,隨著交往的增多,交往雙方的不確定感隨之減少,雙方的關系便會隨之加強,這一原理同樣適用于社會關系和準社會關系。
不確定性減少理論認為準社會關系與真實社會關系遵循的原理,把準社會關系看作是真實社會關系的延伸,支持“通用范式論”這一理論視角。Perse和Rubin于1989年對肥皂劇觀眾的準社會關系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觀眾與劇中人物認識的時間與準社會關系程度存在正向相關關系。③Rubin后來也曾指出,無論是真實社會關系,還是準社會關系,隨著不確定性的減少,雙方的吸引力會隨之增加。研究者Tim Cole也于1999年指出,隨著不確定性的減少,人們的關系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不確定性減少了,喜歡的程度就增加了。在你能夠預測到對方行為的時候,關系就會建立起來。準社會關系具有相同的形成過程,隨著受眾對媒介人物的不確定性的減少,他們會感覺到與媒介人物之間的關系更親密,從而更加喜歡媒介人物。④
用不確定性減少理論來解釋準社會關系的研究者,認為無論是在真實社會環(huán)境還是準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認知發(fā)展過程是相同的。也確實有實證支持,隨著交往雙方確定感的增加,雙方的關系也會隨之加強。
依戀屬于人格心理學的研究范疇。依戀一詞最初僅針對于嬰幼兒,指嬰幼兒與撫養(yǎng)者之間的情感依附關系,依戀關系的好壞會影響兒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對心理發(fā)展影響很大。
Ainsworth和同事測查并劃分了三大依戀類型,分別是回避型依戀關系、安全型依戀關系和焦慮一矛盾型關系。⑤回避型依戀關系的孩子對媽媽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也不特別高興。成人以后與身邊重要人物很難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系。安全型依戀關系的孩子知道媽媽的負責和親切,甚至媽媽不在時也這樣想,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成人以后與身邊重要人物的關系很親密且從不擔心被拋棄。焦慮一矛盾型關系的孩子在媽媽離開后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別的大人不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這些孩子害怕陌生環(huán)境。成人以后很想與身邊重要人物親近但又害怕被拋棄而不敢投入感情。
Wiess于1982指出,受眾與電視人物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xiàn)出成人依戀的三個基本特點。首先,個人將試圖減少自己與依戀對象之間的距離,即會主動尋求接近。已有研究證明人們喜歡了解他們感興趣的公眾人物,不僅收集有關他們的瑣事、專門錄制他們的節(jié)目,有時甚至會通過粉絲信件或親自與公眾人物取得聯(lián)系。第二,依戀對象的出現(xiàn)會提供一種安全感,即安全的基地。有研究發(fā)現(xiàn)建立友誼是許多觀眾的觀看動機。此外,Perse發(fā)現(xiàn),當觀看新聞時感覺到愉悅時,觀眾更可能與新聞主持人建立起準社會關系。第三,當與依戀對象產(chǎn)生分離時,很快就會產(chǎn)生某種對抗行為,即分離抗拒。例如,ABC在1994–1995期間播出了題為“我所謂的生活”的電視劇,觀眾對此好評如潮。但在后面19集的節(jié)目被取消的時候,一位觀眾發(fā)起要恢復這一電視劇的呼聲。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由于觀眾即將與他們喜歡的媒介人物產(chǎn)生分離,所以可能會出現(xiàn)抗拒行為。在對依戀類型與準社會關系的形成是否存在關系的研究中,Tim Cole通過對115名學生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焦慮矛盾型依戀者的準社會關系得分顯著高于回避型依戀者,安全型依戀者得分處于中間水平,三種依戀類型的被試的準社會關系得分差異顯著,這表明依戀類型與準社會關系之間存在顯著關系??傊箲]矛盾型最可能出現(xiàn)準社會關系,回避型最不可能出現(xiàn)準社會關系。安全型個體處于中間水平。即便如此,越是缺乏信任的安全型個體,越有可能形成準社會關系。⑥Jonathan Cohen于1997年對受眾的依戀類型與準社會關系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的表現(xiàn)模式不同,當男性對于當前的伴侶表現(xiàn)出焦慮時,他們更可能建立準社會關系。但是對于女性來說,當對當前的伴侶關系感覺到安全時,更可能建立起準社會關系。⑦
綜上所述,對于準社會關系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種理論視角,分別是傳播學視角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人際關系學視角的不確定性減少理論,以及人格心理學視角的依戀理論。由此可以看出,準社會關系是涉及多學科、多視角的一個復雜課題,并不是一個單維度的概念,只有通過對受眾、媒介人物,甚至是媒介類型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才能更加客觀地把握準社會關系的準備內(nèi)涵。
注釋
①Horton,D.&Wohl,R.R.,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Psychiatry,1956,19,(3):215-229.
②章潔、方建移:《研究回顧:作為傳媒現(xiàn)象的準社會交往》,《新聞界》2009年第2期。
③Perse,E.M.,&Rubin,R.R.,Attribution in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9,16:59-77.
④Tim Cole,Laura Leets,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imate television viewing:insecurely forming relationships in aparasocial way.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9,16,(4):495-511.
⑤Ainsworth,M.D.,Wintting,B.A.,Attachmentand the Exploartory Behavior of one-year olds in a strang situation,In:Foss,B.M.,Detemrinants of lnfant Behavior,London:Methuen,1969,113-136.
⑥Tim Cole,Laura Leets,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imate television viewing:insecurely forming relationships in aparasocial way.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9,16,(4):495-511.
⑦Jonathan Cohen.,PSR and romantic attraction gender and dating status differenc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1997,(41):516-529.
責任編輯 東園
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度科研培育項目“受眾與媒介人物準社會關系視角下公民道德教育新途徑探索”(CUC12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