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瓊
(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北京 100070)
新生進入大學后,在興奮、期待、好奇的同時,會對周圍全新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適應、不協(xié)調(diào),比如:生活、人際交往、學習、自我定位等方面,離開父母的照顧,面對有著地域差異、文化差異的同學,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這些不同挑戰(zhàn)著新生們的生活自理和自我管理意識、心理承受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面對開放的大學,每個新生都渴望順利,渴望融入集體,以及自我成長與成功,但部分新生又不知道從何做起,從而產(chǎn)生迷茫、困惑或者痛苦。
(一)學業(yè)上的不適應。學生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時,常常會對新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任務感到不適應。上高中時,學習目標相對單一、具體、實際,就是為了考上大學,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被老師、家長嚴格控制的被動狀態(tài);進入大學后,學習的主要任務是為走向社會做準備,同時對于個體自身發(fā)展的意義更加復雜,大學生開始多角度、全方位地審視自己的學習的意義,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產(chǎn)生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大學是粗放型的,沒有老師的督促、沒有固定的教室、學分制、選課制這些都讓大學新生感到不適應。沒有監(jiān)督,要自律。
(二)人際關系上的不適應。大學生來到新的環(huán)境,離開了熟悉的朋友、同學、老師,興奮之余也容易感到寂寞與孤單。大學生面對的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結(jié)交新朋友。但是很多大學生不知道怎么交往,人際交往技能缺失。特別是在沒有固定的教室,在課余時間很難看到除了舍友之外的同學們的蹤影的大學里,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交到朋友。另一方面,面臨的挑戰(zhàn),班內(nèi)同學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域差異引起的文化差異在開闊視野的同時,容易引起同學間矛盾。
(三)生活上的不適應。許多大學生進入學校,都會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感到不適應。一方面是一些學生離開自己熟悉的城市,需要面對新的氣候、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以前衣食住行都由父母照顧,走進大學,第一次長時間離開父母的照料,因難以擺脫長久以來形成的依賴心理而產(chǎn)生不適應感;此外,第一次離開家,面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但需要在一起生活四年的宿舍同學,生活起居各有不同,對宿舍這個今后四年最主要的生活場所產(chǎn)生不適應。
(一)團體動力理論。團體動力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由德國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靥岢龅?,這一理論主要是研究團體對人行為的影響以及團體行為的規(guī)律[1]。勒溫認為,人就是一個場,人的心理現(xiàn)象具有空間的屬性,即人的行為是由場所(即環(huán)境)決定。用公式B=f(PE)來表示,其中B表示行為,P表示個人,E表示環(huán)境。團體動力理論認為,無論正式團體還是非正式團體,都對其成員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團體發(fā)展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團體動力,從而對團體中的每一個人產(chǎn)生影響。
根據(jù)團體動力理論,人的行為是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班級團體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團體動力,從而強烈地影響同學。因此輔導員、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校(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以及問題的設置,幫助團體(班級)的形成、發(fā)展,以達到激發(fā)學生交際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二)馬斯洛需求理論。為了便于分析研究人的需要,馬斯洛( Abraham H.Maslow) 在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根據(jù)馬斯洛的理論[2],人的需要可以歸納為五大類, 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等需要。五種需要, 以層次形式依次從低級到高級排列,可表述成金字塔形。一般來說,只有當某低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之后, 其上一級需要才能轉(zhuǎn)為強勢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社交需要體現(xiàn)了人有明確的社會需要和人際關系需要。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兩種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 是指人有發(fā)揮自己能力與實現(xiàn)自身理想和價值的需要。
在新生中進行團隊訓練或者團體輔導,可以幫助新生在活動、訓練中貢獻個人智慧,在與他人的互動訓練中達到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實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高中到大學的良好過渡。
(三)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主要探討了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huán)境三種因素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3]。班杜拉認為行為的形成過程有兩個:一是通過直接經(jīng)驗;二是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在社會學習理論中,班杜拉強調(diào)觀察學習的作用,認為人類在觀察學習別人行為的過程中掌握了大量的行為方式。在新生中開展團體輔導,充分運用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觀察學習,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觀察的環(huán)境,讓大學生在彼此的觀察中獲得成長。正因如此,在團體輔導中,樹立怎樣的榜樣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在團體活動中自主形成或者有意引導的榜樣,去帶動和影響其他學生(觀察者)的行為模式。
(一)核心理念?!皥F體輔導是在團體的情景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它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diào)整和改善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適應和助人過程?!盵4]團體心理輔導是與個體心理輔導相并列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但相比個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是個體之間多向溝通,存在相互學習、模仿與支持,因而感染力更強、影響更廣泛、效果更易鞏固。通過團體目標的設立,激發(fā)個體在團隊中觀察、思考、溝通,在完成目標過程中促進自我認知、改善人際關系、體驗新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實現(xiàn)自我調(diào)整與接納。
新生團體輔導可以基于各個學生團體,但班級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最多的團隊,因此在面向新生開展團隊輔導時,應更多地設計以班級單位的團體輔導[5]。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參與對象具有共同成長目標;第二,通過任務、活動的形式進行輔導;第三,以人的成長、發(fā)展為中心;第四,重視團體活動中人際交互作用對人的影響。
(二)主要目的。班級團體輔導活動體驗,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相識及信任建立。剛剛進入校園的新生對于周圍環(huán)境、同學還處于未知狀態(tài),對身邊的一切充滿了懷疑、不確定、不信任。通過團體輔導活動,設計大量的溝通環(huán)節(jié)和相互接觸機會,打破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以及學生和環(huán)境之間的陌生感,增加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的觀察學習過程,在體驗和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建立相互間的信任,為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
2.建立個人信心。一個人的自信程度對于其能動作用的產(chǎn)生起著重要作用。它決定著一個人是否愿意面臨困難,以及應付困難的程度和持久性。進入新的校園,面對更多優(yōu)秀學子、在許多方面擁有特長的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挫敗感,因此能否快速找準對自己的定位以及獲得自信心,成為能否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的關鍵因素。
3.培養(yǎng)歸屬感和凝聚力。對學校、院系、班級的認可與接受程度,即歸屬感的建立情況將對其心理健康有著重大影響。歸屬感一方面來自于個人對于團體的認可程度,另一方面,集體對于個人的接受與認可也影響著歸屬感的形成。在團體輔導活動中,每一個團隊均有任務,每一名成員為完成共同的目標,需要相互溝通、相互協(xié)調(diào)與團結(jié)協(xié)作。通過任務設計,培養(yǎng)同學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對班級和學校的歸屬感,為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打造良好的集體氛圍。
4.心理需求的滿足。心理需求是個體行為最為主要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決定了個體將采取什么樣的行動。通過團體輔導,促進學生間溝通和交流,特別是為那些不會主動與陌生人交往的學生提供一個與人相識、交流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滿足學生的社交需求;通過各類體驗與挑戰(zhàn),使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力在競爭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滿足了學生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xiàn)需求,為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創(chuàng)造必要的心理基礎。
5.心理問題預防。 通過團體活動,輔導員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仔細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新生適應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在今后開展有針對性的輔導工作,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早預防,是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方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一)我想認識你。場地:寬敞無障礙場地,足夠使全班同學圍成一圓圈。道具:學生自備簽字筆,白紙若干張。
項目步驟:1.熱身: 全班同學圍成一圓圈,輔導員為每位同學分發(fā)一張白紙,一支筆,然后站在圈中央給出指令:指導語:請在10分鐘內(nèi),通過先握手再留名的方式認識至少15名同學(至少7名異性)。請用眼睛注視對方,面帶微笑,握手并說聲“你好”,然后留下其姓名。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得到“懲罰”。
分享意義:初次見面的相互交流,主動認識他人,真誠對待同學,珍惜相聚機會。
(二)眾志成城。場地:不限。道具:4張完整的報紙。
項目步驟:以分好的4組為單位,輔導員為每組分發(fā)一張全開的報紙,請各組成員均進入報紙上,無論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腳踏報紙之外。保持5秒,即可進入下一輪。最終報紙折疊為最小面積的團隊獲勝。
分享意義:團隊的成功需要每一位成員的配合和參與。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班級爭光。解決問題時,借團隊合作與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每個個人在團體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三)解手鏈。場地:寬敞無障礙場地,足夠使全班同學圍成一圓圈。道具:無。
項目步驟:讓同學圍成一個圈,請大家按照指示做:1.舉起左右手交叉放在胸前,握住身邊那個人的右左手;2.在不松手的情況下,將這張人網(wǎng)張開,成為一個組員之間手拉手的圓;3.請同學共同想辦法把圓理順,使同學之間的手拉手形式變成正常情況下不交叉的方式,并且必須在不松手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
分享意義:在團隊合作里,當面對一個復雜的問題時大家會感到無從下手,但實際上只要有所行動就會有變化,只要有變化就會有成功的可能性。另外,問題難以解決,往往是因為都只從個人角度去考慮,實際上大家要有全局意識,站在整體角度解決問題,才能有進展。班級是一個整體,個人只有融入集體,參與集體,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人椅。場地:寬敞無障礙場地,足夠使全班同學圍成一圓圈。道具:無。
項目步驟:讓同學圍成一個圈, 請大家按照指示做:1.每個同學將他的手放在前面同學的肩上;2.聽從指揮,每位同學輕坐在他后面同學的大腿上,前后同學腳尖與腳跟相接;3.按照口令,所有同學同時向前移動,看看能夠堅持多久。
分享意義:阻礙游戲的一大原因是懈怠心理,認為這么多人一塊做游戲,自己稍微少使點兒勁也不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殊不知,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這件事情是做不好的。在班級中,個人作為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該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團隊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個人利益和班級利益的統(tǒng)一,使得大家都獲利。
(五)信任背摔。場地:有棉墊的空地或體育場。道具:1米5左右的高臺。
項目步驟:1.學生分成7-8人一組,團隊中的每名學生依次站上高臺,其他學生在臺下兩兩相對抬起雙手;2.站上高臺的團員以站立的姿勢,身體保持筆直后仰倒下,下面的隊員以雙臂托住。
分享意義:增加挑戰(zhàn)者與其他同學間的交流與溝通,幫助挑戰(zhàn)者克服恐懼心理的同時,增強同學間相互信任。在項目中,如果挑戰(zhàn)者完全信任其他成員,筆直的落下,那么下面的同學將受力均勻,安全平穩(wěn)地接住挑戰(zhàn)者;但相反,如果挑戰(zhàn)者不充分信任其他同學,在其落下時,將下意識地將身體蜷縮,臺下同學反而因為受力不均,容易接不住。通過該項目,使學生在相互鼓勵中,彼此放下戒備心理。成功完成項目后,在增加自信的同時也增加了對于團隊其他成員的信任。
根據(jù)目的不同,團體輔導的具體內(nèi)容與形式各有不同。大學新生主要面臨的是適應問題,因此在入學初,可以選取如“我想認識你”、“眾志成城”、“解手鏈”等以促進交流溝通為主的團體輔導。隨著初步交往的完成,應該在第一學期的中后期,組織以個人挑戰(zhàn)類和集體挑戰(zhàn)類為主的輔導項目,如“人椅”、“信任背摔”等,以增強團隊建設,增加學生間的信任以及班級融入感與歸屬感。
:
[1]馬海玉.團體動力學理論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指導價值[J].青春歲月,2010,(12).
[2]許擁旺.馬斯洛人格理論對大學新生教育的啟示[J].黑龍江農(nóng)業(yè)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6).
[3]耿靜.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工作的幾點啟示[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2).
[4]唐超.團體心理輔導對貧困大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15).
[5]廖林強,童煒娟.淺談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班集體建設中的作用——以新生班集體建設為例[J].湘潮(下半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