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本學期,我區(qū)校本課程資源包的實驗已經開始有序的進行。為了能讓實驗教師更好地把握資源包的精髓,實驗期間舉行了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幫助老師們更好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疑問。在觀摩了幾節(jié)研討課后,我產生了這樣一個困惑:在課堂教學中,活動應怎樣安排?
資源包實驗之初,編者在進行教材解讀時,就多次強調:資源包的課堂教學,一定要以活動為主。那么,怎樣開展活動?活動要圍繞什么進行?是不是課堂動起來了、熱鬧了,就達到了活動的目的呢?對此,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任何活動的開展,都應該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教師在開展活動時,一定要明白活動究竟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要讓孩子從中體驗到什么。沒有活動的課堂是呆板的,可是沒有目標的活動更是沒有價值的。重復進行同一主題的活動更是對學生學習資源的浪費。有時,看到老師在課堂上為了活動而開展活動,學生在課堂上一遍遍重復著無聊的舉動,真是覺得這樣的活動,不開展也罷。
一 如何在課堂中安排活動
首先,活動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即要明白為什么安排這個活動,在進行完本項活動后,要達到什么目的。其次,活動要有層次性。每一個活動的開展,都是為后面的活動鋪路搭橋,為課堂中的教學目標服務。再次,活動的開展要有起有落,有主有次。課堂教學的目的只有一個,課堂活動的安排也要體現(xiàn)出主要活動與次要活動的差別,不能一節(jié)課上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活動中要合理地使用家長資源。在最近呈現(xiàn)的幾節(jié)課中,都涉及家長對于課程的關注。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在使用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資源包中有一些板塊的設計,涉及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將家長請進課堂,讓他們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大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版塊都存在這樣的內容。在一些活動中讓家長介入,沒有辦法發(fā)揮家長應有的作用,使家長在課堂中成為了裝飾品,意義不大。
二 結合課例,淺談教學中對于活動的設計安排
我執(zhí)教的《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是《生命 生活 社會》校本課程資源包二年級“環(huán)境與健康”這一版塊下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本活動希望學生能夠了解愛護身邊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簡單地掌握一些常見的愛護環(huán)境的方法,進而明白愛護環(huán)境同自身健康的關系。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整理房間。在教室的墻壁上,我創(chuàng)設了三處生活場景:自己的臥室、社區(qū)的一角、學校的教室。這三處地方的環(huán)境都非常臟亂。在活動中,讓學生談談觀看后的看法,并讓他們自己進行整理。這一活動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體驗整潔的環(huán)境與臟亂環(huán)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同時,暗示學生好的環(huán)境是靠雙手收拾出來的,應該懂得珍惜。活動中,學生整理教室、社區(qū)環(huán)境都非常得心應手,但在整理自己房間時卻遇到了困難。這是我預料之中的。在活動后,我請家長對活動中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了評價,并請一位家長進行了示范。讓學生明白,只有在生活中多加練習,才能學會本領。也讓家長明白,在生活中應該放手讓孩子學習,這樣才能練就生活的本領。
現(xiàn)場清除口香糖的實驗。課堂上,我安排了一個現(xiàn)場清除口香糖的活動。不亂吐口香糖學生都知道,為什么不能亂吐口香糖學生也明白,亂吐口香糖會污染環(huán)境,危害健康的道理更不用多說??墒蔷褪怯腥俗霾坏?。為什么?因為他們沒有親自體驗過清除口香糖的困難。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吃—包—取”三個環(huán)節(jié),讓他們自己“過把癮”,體驗一下口香糖的頑固。只有這樣,才能將認識與行動相統(tǒng)一,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才能做到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
觀看動畫了解吐痰危害。吐痰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可是為什么還有人吐?因為我們總覺得痰中的細菌離我們很遠,不知它們就在我們身邊。這個活動通過觀看動畫,將痰中的細菌形象化、生動化,將吐痰和危害健康的關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明白不能吐痰的道理。從動畫中,學生不僅了解到吐痰的危害,還了解到自己使用的文具、玩具、衣物,甚至雙手在使用后都會沾染大量細菌,包括家里的鑰匙、父母的手機等。明白應及時清洗、消毒。這不僅讓學生有收獲,也讓參加活動的家長有感受。使大家都明白了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應從自身做起。
這幾項活動的安排,每一項活動都有自己的目的,都將教學主題不斷地加深,使得課堂教學層次分明,讓“愛護”真正成為學生自覺地行動,達到教學的目的。
其實,活動并沒有多么的神秘。只要你能圍繞目標進行設計,相信你的課堂會精彩紛呈。作為一位實驗教師,我們應該成為活動的主人,讓活動更好地為我們服務,而不應該成為活動的奴隸。總而言之,活動也要按需設計。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