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澍
優(yōu)秀的詩詞總是以凝練的語言、和諧的旋律、動人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描繪出一種令人回味無窮的情景,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撼與美的享受。如何讓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呢?在詩詞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有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入境的有效途徑。
一、打開興趣之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充分領略詩詞的美,首先得使學生對詩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打開興趣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應該是介紹詩人的生平及逸事,讓學生熟悉作者,喜愛作者,從而引發(fā)對其作品的興趣。如對李白、杜甫,學生們早已久聞大名,因此學起他們的詩歌都勁頭十足。而提到外國作家,像萊蒙托夫、惠特曼等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比較陌生,當學生從老師那里了解到萊蒙托夫不凡的一生及他在俄國文學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了解到惠特曼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自由體新詩的先河,知道了他的《草葉集》是在嘲笑、攻擊、封鎖中成長壯大起來的,他們便再也不可能漠然,而是將以極大的熱情看待《帆》、《船長》等詩作。打開興趣之門的第二把鑰匙是利用朗讀營造氣氛、先聲奪人。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和諧悅耳、感情充沛的朗讀給學生帶來的是難以言傳的聽覺上的美感。究竟好在哪里的懸念自然把學生導入對詩詞更深入的探索。
二、徜徉意境之中
所謂“意境”,就是作者在詩歌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調(diào),是抒情作品中呈現(xiàn)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同時也包括作者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境,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詩學和美學術語,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詩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領會,準確把握這種意境,這是欣賞詩詞的基礎。要讓學生如癡如醉,感同身受,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透徹地講解詩詞
詩詞的語言既精煉又含蓄,詩人把思想感情凝練地概括在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里,詩詞猶如霓虹燈,教師只要打開開關,它就會放射出無限的光輝,不僅可以照亮讀者的眼,更可以照亮讀者的心。如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個“瘦”字,寫出了詞人因相思而消瘦,因相思而憔悴,可謂神形兼?zhèn)?,道盡相思之苦,相思之深。在講授中須把“瘦”字講得精辟透徹,便于學生把握和理解詞的內(nèi)涵。
2.動情地描繪詩詞中的情景
詩詞貴在情真,賞析詩詞也貴在用情,讀者只有被真情打動,被吸引住全部的注意力,想象才能展翅飛翔,直達詩詞美的殿堂。如果說詩詞是一幅獨特的畫,教師就是那特別的畫師。譬如我在講解《琵琶行》第一段時用比較低沉的聲調(diào)描繪詩中的情景:秋風瑟瑟、江月茫茫,詩人在江邊送客,倍感秋天的凄涼,離別的哀傷,想一醉方休,奈何借酒消愁愁更愁,這樣學生很自然地被領入到特定的情景中。這首長詩的基調(diào)“愁”字便在學生腦海中定格,也掀起學生心海中的波瀾。
3.用豐富的聯(lián)想來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
聯(lián)想分為感性的聯(lián)想和理性的聯(lián)想,它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段。詩詞中意境、象征都是通過聯(lián)想產(chǎn)生的。詩人可以把互不相關的事物,通過想象用一根線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體?!翱耧L吹我心,西掛咸陽樹”,詩人因送友人歸京,故思及長安,他把思念長安的心情表現(xiàn)得神奇、別致、新穎、奇特,寫出了送別時的心潮起伏?!翱耧L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別時真有大風伴行,而主要是狀寫送別時心情激動,如狂飆吹心。至于“西掛咸陽樹”,把我們常說的“掛心”,用虛擬的方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心與樹本不相干,作者通過想象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實體,由想象造成內(nèi)容上巨大的跳躍,由跳躍形成巨大的感染力量?!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由秋天的落葉、流逝的江水聯(lián)想到人生易老,歲月無情,進而引發(fā)出老病孤愁的感慨。這樣的聯(lián)想大大加深了學生對杜詩“登高”內(nèi)涵的理解。在詩詞教學中,要分析詩人是怎樣聯(lián)想的,也要指導學生用貼近自己的生活積累、審美經(jīng)驗和美學理想來品味詩中的具體形象,充分發(fā)揮他們對詩詞的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如讀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我讓學生們回憶自己觀大海怒潮的情景,讓他們在腦海中勾畫出周瑜頭戴綸巾、手搖羽扇,指揮若定的勃勃英姿。由蘇軾早生華發(fā)的感嘆,我讓同學們想象自己到了白發(fā)年齡時將有何感嘆,于是聯(lián)想和想象的發(fā)揮,使學生如臨其境,情動于衷,完成了詩與讀者由陌生到親近、由親近到交融的過程。這樣,詩人筆下的情與景,讀者感受和領悟的情與景,已經(jīng)形成了攝人心魄的意境,使讀者流連忘返。
三、登上美的山峰
詩詞與美密不可分,當師生徜徉于詩詞的意境之中,美已經(jīng)頻頻向大家招手。此時,教師應趁熱打鐵,將學生引到美的山峰,將詩詞所蘊涵的語言美、結構美、情感美的甘露一一啜飲到心田,從而心智得以開啟、情操得以陶冶、靈魂得以凈化、思想得以升華。李白的詩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想象如此瑰麗,對仗如此工整,對祖國河山的贊美之情如此令人感動。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在讀者心中如石破天驚,“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引起多少同病相憐、一見如故人的共鳴。詩人超越等級觀念,超越男尊女卑觀念的平等思想是那樣難能可貴;萊蒙托夫的《帆》,唱出了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那便是對斗爭的渴望,對自由的向往……詩詞中的美著實令人回腸蕩氣,令人心胸開闊,令人積極向上。
學以致用,歷來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成功的詩詞教學除了實施以上三大環(huán)節(jié)之外,還應把立足點放在學生自己對詩詞的賞析及對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模仿詩詞佳作,不斷練習,可進一步加深對詩詞美的體驗。學詩、賞詩與寫詩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才能使學生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