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潔
摘要: 高中歷史習題講練,試卷試題講評要及時,同時重點講思路,講關(guān)鍵點;不單單注重講評的答案,關(guān)鍵是講練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選擇題的講評要注意三個層次,樹立“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需教”的教學意識。
關(guān)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習題講練能力培養(yǎng)
伴隨著歷史新課程改革,我們對歷史教學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習題講練模式的研究體會最深。高中學生在三年之中要做大量的練習題、測試卷,老師要講大量的習題,其中做題、講題的目的一般有這么三個:一是檢測知識點掌握的情況,通過設(shè)計易混的、重點的習題查漏補缺;二是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橫向縱向整合拓展,鞏固知識鏈;三是通過做題找感覺,通過解題訓練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無論是講題,還是練題都有一定的技巧,怎樣才能增強試卷試題的講評效果呢?
一、試卷試題講評要及時,同時重點講思路,講關(guān)鍵點
教師講評試卷試題,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一是試卷的判閱一定要及時,判閱后也要及時下發(fā),及時講評。因為時間短,學生做題時遇到的困惑之處印象深,有助于及時反饋;時間久了學生對解題的過程忘得一干二凈,顯得就很麻木。二是試卷發(fā)下來之后,不要馬上講,一定要給學生幾分鐘糾錯時間,讓學生有一個“自糾—討論—反饋”的過程。學生通過自省自糾,親手解決的問題記憶最牢固,效果最好。筆者在班里做過一個這方面的調(diào)查,讓學生實話實說,說說“自糾—討論—老師再拿出重點題講一講”的感受,學生們都很贊同,一致認為這樣看似費時間其實是省時間,能自己想出來的不問別人,討論會了的不講,老師再講的都是指導性的,很重要的。這樣教師有重點地點撥指導,學生聽課很解渴,感到輕松,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三是教師要盡可能地對試題全批全改,這樣學生起碼感覺到“做了不白做”,對試題全批全改也有利于發(fā)現(xiàn)其中問題,以免出現(xiàn)練習的“空當”,也便于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教學中要靈活掌握,下面舉例說明。
【例1】中國近代企業(yè)的出現(xiàn)多集中于沿海城市,根本原因是( )
A.列強侵入早
B.當?shù)胤饨ń?jīng)濟最先解體,具備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所需的勞動力、市場等條件。
此題的答案是選A還是選B?結(jié)果試卷收上來,一看才發(fā)現(xiàn)學生都選B,沒有任何疑問。試想如果當時不看答題情況就講,只能越講越亂。而對于錯得多的題,要仔細處理,看是思路還是相關(guān)知識點有問題,有機會還要重考一次。談到講,講知識要回歸課本,要通過比較、聯(lián)系等方法,使學生不斷去熟悉課本。因此,講試卷試題要重點講思路,講關(guān)鍵點,講解題模式。
二、不單單注重講評的答案,關(guān)鍵是注重講練的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有個專家這樣講學習效率問題,他畫了一個金字塔,一節(jié)課學生只是靜靜地聽講,收效率是15%;學生能做到邊聽邊想邊記,收效率是50%;若學生能積極與老師互動,收效率是70%,若學生能講給學生,則該生的收效率達到驚人的95%。筆者認為試卷講評模式應該在這方面多探索。
筆者在試卷講評時的步驟是:老師發(fā)放閱過的試卷——學生限時自糾。學生重新審題,查找疏漏和不周的地方及時訂正。再有拿不準的,即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討論、講評。教師要講做題的整體情況,講析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目的地講涉及的知識專題或是有計劃地滲透做題技巧。在講題時要有意識地做中心段、中心句、中心詞的典型訓練,針對具體問題有針對性提升,如下題。
【例2】20世紀30年代,國共兩黨在陜西拜祭黃帝陵,共產(chǎn)黨的祭文如下:“維中華民國某年某月某日,蘇維埃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函,以鮮花束帛之儀致祭于我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陵。曰:……”該材料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可能是()
A.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五日
B.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C.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五日
D.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五日
答案:B。我們找的第一關(guān)鍵詞是“蘇維埃主席、紅軍”。判斷此事發(fā)生在正式取消番號、軍隊改編之前,所以把D排除,再由第二關(guān)鍵詞“國共兩黨”判斷,此事應該發(fā)生在國共關(guān)系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機之后,即西安事變后,排除A、C。
三、選擇題的講評要注意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講答案。講清為什么選A,而不選B、C、D。這是講題的最低層次,一般能做到。
第二個層次是講解題思路,這是自高一到高三一直要滲透的能力培養(yǎng)意識。對于某一類題應該思考基本的解題、答題步驟。尤其是近幾年的高考歷史題,死記死背的學生往往做題不順手,得分不如意就是明證。筆者認為老師在試卷講評時,切忌居高臨下的架勢和口吻,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思維。要和顏悅色,如:“這個題我當時是怎么想的?”或“這個題我覺著有些難度,你們做對的同學可以說是怎么想的嗎?”
第三個層次是評價命題思路。老師應在最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一些題的命題意圖是什么。如果同學們能夠注意到這一點,考試時就能準確地把握題意,高效地解題。
【例3】14世紀資產(chǎn)階級文化運動之所以在意大利以“復興”之名興起,主要是由于()
A.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xiàn)在意大利
B.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遺產(chǎn)和人才結(jié)構(gòu)
C.資產(chǎn)階級要求改變封建的傳統(tǒng)觀念
D.意大利四分五裂,封建專制統(tǒng)治薄弱
解此題的關(guān)鍵是區(qū)分考查的中心句是“資產(chǎn)階級文化運動興起”,還是“以‘復興之名興起”。
至于材料式的大題,更應該有目的地典型處理,以思路訓練和文字表達能力訓練兩方面齊抓,揀一些類型特色突出的題進行重點講解,基本上要形成從閱讀到“提煉信息、歸納信息、調(diào)用所學、整合思路”的幾套模式。切忌念答案、抄答案、背答案,那樣只會束縛學生的手腳,以致大考來臨,新角度題出現(xiàn)時亂了陣腳。
能力培養(yǎng)比知識傳授更重要,方法指導比結(jié)論教育更重要。在新的歷史發(fā)展機遇期,我們要樹立“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需教”的教學意識,著重方法的指導,重在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韓國式.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2(02).
[2]郭偉亮.創(chuàng)設(shè)歷史課堂教學的新模式[J].河北教育,2011(11).
[3]張克輝.歷史高考試題研究的新突破[J].中國新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