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義
常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話一點不假。
由于愛讀唐詩的緣故,每打算去一個地方時,我總是事先把這些地方的唐詩再溫習一遍,以期這些古詩詞能對自己的旅游有所幫助。
去年“十一”前夕,與友人去了一趟山西的鸛雀樓。
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總共有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的黃鶴樓、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南昌的滕王閣一起,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可是,當我知道了唐代鸛雀樓的地理位置時,突然發(fā)現(xiàn)小時候就會背誦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怎么解釋怎么別扭。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有的教科書都把“白日依山盡”解釋為“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可是唐代的鸛雀樓在河中府最西邊的黃河中間,中條山在它的東南方向,站在鸛雀樓上往東南看,太陽怎么能成了“落日”呢?總不至于唐代的太陽真的從西邊出來,從東邊落下吧。
回來后又查了不少書籍和資料,方知王之渙這句詩寫的并不是“落日”,而是“山”,他以正午最高的陽光來襯托東南面中條山的山高。這一點,章燮在注《唐詩三百首》中也說得非常明白:“日之所至,無所不見,所不見者為高山阻隔,故曰‘依山盡。”由此可知,由于當時詩人看景色時立足點太低,只能看到陽光照到的這邊的山,山那邊的景色詩人是看不到的,為了“欲窮千里目”,只能“更上一層樓”。
從此,再到外地旅游時,我就多長了個心眼,刨根問底了。對于自己認為不妥的地方,勇敢地提出質(zhì)疑,再從書本上或者實踐中尋求答案,這樣無論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都能讓自己增長見識,增加知識,更能增強自己“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