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經實踐證明,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已成為監(jiān)督干部、考察了解干部、教育干部的重要手段,是純潔干部隊伍、規(guī)范干部經濟行為的主要途徑。近些年,關于經濟責任審計的問題已經引起許多政府部門審計人員的關注。隨著審計信息化的建設,不少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工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就此,本文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對策
通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以及離任經濟責任,可以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全面履行職責,并促進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加強和改善管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
一 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十幾年來,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不斷趨于完善,審計方法不斷改進,審計風險不斷降低,但是實際的審計實踐中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的多方面中都存在著影響審計質量的或大或小的問題。
1.縣級經濟責任審計存在較多問題
第一,審計工作的時間上存在問題。經濟責任審計一般應當遵循先審后離的原則。但在近年的實際操作中,大部分項目是先離任后審計,存在為了得到評價和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審計部門走形式的現象。
第二,審計方法不成熟。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閱、設舉報箱、公告審計、座談等方法。賬外審計方法上下工夫不夠,使審計的問題難以查深查透,審計質量有待提高。
第三,審計項目存在問題。當前很多提拔調任的領導干部,多數都是經過組織嚴格考核,公示通過后任命的,這使審計人員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雖然很重要,但基層人員疏于管理,審計也只是走過場。在這種心理前提下經濟責任審計只能是流于形式,難以發(fā)揮其作用。
2.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重點不夠突出
審計內容不夠全面,仍然以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為主,缺乏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全面審計;審計人員未能抓住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只看重財務數據,而忽略理性的分析;只注重發(fā)現的問題,而忽略責任所在;任期審計項目同于普通審計項目,難以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3.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可讀性不高,直接影響了審計質量,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審計評價過于規(guī)范化。審計評價往往就事論事,泛泛而論,只對單位不直接對責任人,不能達到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
(2)審計報告缺乏通俗性。審計結果報告的內容都較單一,較多地反映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狀況,就賬論賬、就事論事的多,過于強調數據,羅列數據多而理性分析少,閱讀者理解困難,降低了審計報告的可利用價值。
4.審計成果利用上存在問題
第一,審計結果的利用率不高。審計結果報告滯后于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當前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用人和審計嚴重脫節(jié)。
第二,審計結果缺乏制度保障。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涉及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等各個部門,由于沒有嚴格規(guī)范的保障制度,使審計結果在運用時大打折扣。
第三,審計結果運用的衡量標準不一致。由于審計結果運用中沒有統(tǒng)一的衡量標準,導致有些審計結果很難適應當前改革用人機制和加強干部管理的需要。
5.經濟責任公開不到位
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只是在組織人事和審計部門之間運轉使用,似乎有利于和諧穩(wěn)定和組織秘密。但筆者認為,干部的任免和調動是公開的秘密,所以在不涉及被審計單位商業(yè)秘密的情況下,應該加大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力度,把群眾監(jiān)督、組織監(jiān)督和審計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的監(jiān)督、警示和威懾作用。
二 經濟責任審計解決對策
1.加強基層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化建設
加強基層經濟責任信息化建設是逐步完善基層審計工作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審計信息化推進速度和應用力度,順應國家電子政務發(fā)展趨勢,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強化基層審計工作人員培訓。培養(yǎng)一批既精通審計技術和審計管理,又掌握信息化技術,具有信息化思維能力的審計人才,是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一定要轉變思路,在提高大部分審計人員和審計管理人員信息化知識素養(yǎng)的基礎上,培養(yǎng)業(yè)務骨干,使信息化建設和審計事業(yè)發(fā)展有一個比較堅實而且長效的基礎。
(2)全面掌握、熟練運用、切實提高和保證系統(tǒng)功能的充分應用。首先,加強審計人員對專用審計軟件應用技術的培訓力度,使審計人員盡快掌握專用審計軟件的使用方法,盡快熟悉信息系統(tǒng)各個模塊的功能和作用。全面了解AO系統(tǒng)和OA系統(tǒng)交互及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方法、內容、步驟。其次,解放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要鼓勵審計人員在進行計算機審計的過程中,在保證能夠熟練操作系統(tǒng)的基礎上,不要拘泥于按照流程規(guī)范操作,對系統(tǒng)中各個模塊的功能和作用,要善于摸索,及時總結,開放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確保系統(tǒng)各功能模塊得到全面應用,效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2.審計方法的使用應具有多樣性和針對性
經濟責任審計除使用審計的一般方法外,還可以運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主要是:一“看”,對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基礎設施等進行察看,通過觀察、分析產生審計疑問,從而確定審計重點;二“問”,圍繞領導干部實施的經濟行為對有關人員進行詢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領導者施政情況;三“訪”,圍繞領導干部的經濟決策和施政行為,走訪相關人員;四“談”,組織領導干部所在單位不同層次的人員召開座談會,全面收集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職責等方面的情況。
3.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價值
加強對審計數據和事實的分析,使結果報告有理有據,使報告收閱者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有比較透徹清晰的認識。避免將財政財務收支報告與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混淆,應以財政財務收支報告為基礎,經過深加工,使結果報告精、深、透、全;避免結果報告中出現專業(yè)術語或行話行語,應當以最簡
單明了的詞語來撰寫報告,使結果報告通俗易懂;避免對結果報告中違紀違規(guī)行為問題的性質、程度等不區(qū)別分析,千篇一律的羅列。
4.加強績效審計與傳統(tǒng)財務審計相結合,大力推行領導干部績效審計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績效審計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績效審計,它最能揭示領導干部的顯性政績和隱性政績,最能分清領導干部現實責任和歷史責任。對其審計應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一是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預算支出結構的合理性。主要是預算編制能否順利實施到位并能產生預期效果,能否杜絕部門、單位在預算編制方面的造假和不真實性;預算支出是否向轉移支付、科技文化衛(wèi)生、資源環(huán)保等方面傾斜,體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科學發(fā)展觀。二是重點建設、重點投資體現效益性。一個地方的發(fā)展不能只顧短期利益、僅發(fā)展短平快的產業(yè),而要兼顧公共設施建設和基礎工業(yè)(如交通、能源、水利)投入,將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結合起來,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的效益。三是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包括解決失業(yè)問題及提供就業(yè)機會、保護環(huán)境與治理污染,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等。
參考文獻
[1]張新江.論加強和改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J].新疆社科論壇,2004(3)
[2]簡燕玲、辛旭.經濟責任審計有關的問題探討[J].審計研究,2006(1)
[3]王奇杰.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