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燕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fā)生,只有當他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
——題記
這是一堂語文課。學完字詞讀完課文后還有十分鐘,老師說,我們來玩?zhèn)€文字游戲,可好?學生頓時精神振奮,側(cè)耳傾聽。老師把黑板上的詞語卡片取下,問:你還記得剛才學的詞語嗎?你的大腦第一反應(yīng)的是哪個詞?每人只有一次機會,每次只能說一個。學生說一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十多個后老師再問:除了這篇課文里的以外,難道你沒想到其他的?馬上學生站起來,說得那是一個天花亂墜,什么的都有,褒義的貶義的可笑的甚至難聽的,老師寫得滿滿一黑板,說,太多了,也太雜了,有的還不太雅,我們來把它歸歸類,刪繁就簡,同一類型的詞只留一個。學生各抒己見,甚至為了某個詞是不是一類而起了爭執(zhí),互不相讓,最后把眼光投向老師,當老師擦掉了這方的意見,那一方還不服氣,反問為什么。當刪掉了一大部分后,老師又說,這些留下的還不算精華,有的太口語化,有的太不雅,用在文章里可不太美,是不是我們也把它們刪了?學生又開始找,一一否掉。最后剩下了互不關(guān)聯(lián)的十個詞語,老師讓學生讀后說,誰有本事把這十個詞語連起來說一段話,或是編個故事,讓它們有關(guān)系?……下課的鈴聲響起,學生們還沉浸在“這詞用得準不準確、這故事編得合不合理”中不肯罷休。
這是一個真實的場景,這樣的場景告訴我,教學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學習也不是一種簡單的“接受”,而是教與學的相互“體驗”與“積淀”,這種教學過程需要老師不斷地調(diào)整、取舍、重構(gòu),也需要學生不斷地反思、質(zhì)疑和實踐。這樣的過程同樣告訴我,洞山和尚“半肯半不肯”的故事也在繼續(xù)著,我們的思考仍在延續(xù)著……
思考一:“老師只需一杯水,要給學生一桶水”。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得有一桶水”,這句話一直被我們視作至理名言,認為只要老師儲滿了“一桶水”,給學生“一杯水”那是綽綽有余,以后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學高可為師,但斷不可好為人師。因此,老師只需一杯水,要給學生一桶水,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追求的教學境界。
一堂課,老師對課文分析得頭頭是道,深挖卓見,唯恐少講了,唯恐講漏了,可學生聽得似懂非懂,毫無興趣。一堂課下來他到底收獲了多少呢?誰也不知道。在老師們不放心的心態(tài)下,你不懂的,我告訴了;你不會的,我也告訴了;課文里的知識,我都告訴了??山Y(jié)果是學生疲于應(yīng)付,得到的“一杯水”是真的“一杯水”嗎?
因此,走進課堂之前,我們要科學解讀教材,合理取舍。有經(jīng)驗的果農(nóng),在果樹開花之前,總要把旁枝剪掉一些,以保證剩余的枝條有充足的營養(yǎng),果實結(jié)得多了,總要用棍棒打掉一些,以防止壓斷樹枝。在課堂教學中,教材如同果樹,仔細研究,能從中挖掘很多的訓練點,字詞訓練上的、語言感悟上的、情感體驗上、寫作指導上的等,如果這些訓練點都一一呈現(xiàn)在課堂上,勢必貪多嚼不爛,正所謂“少則得,多則惑”。
在走進課堂之后,我們在課堂上要少一點“自我”,多一點“他人”;少一點“說教”,多一點“點撥”;少一點“告訴”,多一點“方法”。能讓學生自學的讓他們自學,能讓學生思考的讓他們思考,能讓學生討論的讓他們討論,能讓學生總結(jié)的讓他們總結(jié),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學生才能真正獲得“一杯水”,直至“一桶水”。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找出一種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少教多學,不教而教。反之,教得多,就學得少。莊子的“無為才能有所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做的也是給學生指明方向,教給方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自悟自得。
思考二:“盡信師,不如無師。”。
孟子在他的《盡心下》中有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是孟子對儒家經(jīng)典之作《尚書》的挑戰(zhàn)。它告訴我們讀書時應(yīng)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yīng)當辯證地去看問題,正確地去理解它。在那個時代,《尚書》是權(quán)威著作,孟子能對它獨立思考、勇于懷疑,難能可貴。
可在今天,學生對老師的話是言聽計從。還記得一位法國心理學家給中國孩子出的一道題嗎?一艘船上有86頭牛、34只羊,問這艘船的船長的年齡有多大。結(jié)果90%的學生回答是86-34=52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答案,是因為中國孩子都認為“老師出的題總是對的,不可能錯”、“做了題才能得分,不做一分也沒有”。這樣的結(jié)果難道我們不該深思嗎?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不僅要“盡信書,不如無書”,而且要“盡心師,不如無師”。
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也期望學生能對教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觀點等不全部認可,也不照單全收,而應(yīng)持質(zhì)疑的態(tài)度,善于思考,善于追問,善于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在尊重吸納的前提下,去追問、去懷疑、去批判,產(chǎn)生獨特的見解。這才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有個性的學生,也是我們要追求的半肯教學。
如果伽利略盡信書,哪里會有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真理?如果哥倫布盡信書,哪里會有美洲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如果陳景潤盡信書,哪里會有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于是我們嘗試課前預習老師布置的內(nèi)容只作參考,具體做什么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定;于是我們嘗試課內(nèi)前五分鐘的美文介紹由學生自己準備好了文章自己來介紹,同學相互進行評價,并對文章進行鑒賞;于是我們嘗試課中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質(zhì)疑,對同學進行反駁;于是我們嘗試課尾讓學生總結(jié)今天的收獲,甚至對老師的教學進行評價……
在這里,沒有老師的一言堂,有的是一群討論得熱火朝天的學生;在這里,沒有灌輸,有的是不同思維相互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這里,沒有標準答案,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這里,沒有師道尊嚴,老師就是學生,學生就是老師,自信和諧,其樂融融。這樣的課堂是自由的,是自信的,是充滿生機的;這樣的教學是靈動的,是豐厚的,是人性化的。
“生命如同小草,你可以幫助它,比如給它找一塊土地,但決不能代替它長大”,讓我們懷揣“半肯”的教學理念,一路前行,去追逐春風的顏色,去體驗教育的發(fā)生,去感悟孩子們的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