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

2012-04-29 20:19:51王慶偉肖杰周龍峰羅曉麗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高校

王慶偉 肖杰 周龍峰 羅曉麗

摘 要:通過文獻分析法、實證分析法和規(guī)范分析法,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開設6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和總結,結合北京奧運會實踐,深入分析其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與建議,力促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更加完善。

關鍵詞: 北京奧運會;高校;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 807 文章編號:1009783X(2012)06052405 文獻標志碼: A

2001年7月13日我國成功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權,不僅帶給了中國人無窮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且大大凸顯了體育賽事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承辦規(guī)模巨大的奧運會,需要大量懂得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組織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專業(yè)人才,而我國在此方面顯得比較匱乏[1]。在整個北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以及后奧運時期,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所高等體育學府,首都體育學院通過選派精干教師,以及承擔奧運會訓練場館任務為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從而也使得源起于北京奧運會的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最終形成了首都體育學院在體育賽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優(yōu)勢。毋庸置疑,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意義深遠。

1 研究目的

研究北京奧運會理論與實踐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分析法

通過對北京奧運會、項目管理理論,以及課程建設等相關文獻的分析,形成了對該研究的一些基本認識。

2.2 實證分析法

通過親身參與北京奧運會的組織管理工作,以及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學實踐活動,進而形成對本研究的感性認識和理性經(jīng)驗。

2.3 規(guī)范分析法

運用邏輯推理等方法,對北京奧運會和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理性分析,并得出應然價值判斷。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課程建設的內(nèi)涵

在大力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深化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教育部下發(fā)了2003年1號文件《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锻ㄖ穼Α熬氛n程”作出明確定義,即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nèi)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并公布了“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明確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本研究認為課程建設的內(nèi)涵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1)師資隊伍建設;2)教學內(nèi)容建設;3)教學方法建設;4)教材建設;5)教學管理建設(教學文件的制定、考核和教學效果的評定等)[2]。本文將從上述5個方面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進行論述。

3.2 全國體育院校及高等師范體育院(系)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情況

本研究主要通過網(wǎng)絡查詢與電話訪談對全國17所具有碩士點的高等院校進行調(diào)研(見表1)。結果顯示,目前,除首都體育學院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層面均開設有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外,只有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體育產(chǎn)業(yè)管理專業(yè)本科層面開設有體育賽事的經(jīng)營與管理課程,碩士研究生層面目前還沒有開設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碩士點;上海體育學院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本科層面開設有體育賽事營銷課程,在碩士研究生層面,開設有體育賽事運作專業(yè)碩士點,并設有體育賽事營銷方向、體育賽事組織與管理、體育賽事信息管理3個方向;天津體育學院管理系市場營銷專業(yè)本科層面開設有賽事經(jīng)營管理,碩士研究生層面目前也還沒有開設該方向碩士點。其他體育院校目前無論本科層面還是碩士研究生層面,均還沒有開設此課程與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碩士點,這說明,目前,首都體育學院在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3.3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師隊伍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3.3.1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3.3.1.1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專職教師分析

目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研室有專職教師3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助教1名。

3.3.1.2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兼職教師分析

當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有兼職教師8人,其中,除1人為講師外,其余6人為首都體育學院教授,1人為外聘教授。有2名兼職教師為本科生上體育賽事管理課程。

3.3.2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查分析

與北京奧運會內(nèi)容相比較,目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存在較大局限性。諸如,賽事的策劃與申辦、賽事的新聞宣傳、賽事的場館運行、賽事的信息系統(tǒng)、賽事的城市運行、賽事的文化活動、賽事的交通、住宿、競賽組織管理等諸多方面內(nèi)容均尚未能體現(xiàn)在現(xiàn)有的教材和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6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與首都體育學院負責講授此課程的教師的訪談,對比北京奧運會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很顯然,首都體育學院目前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還不夠系統(tǒng)與完整,亟待補充和完善。

3.3.3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學方法調(diào)查分析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學方法體系尚未建立,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教學方法顯得單一,反映教改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對較少;而體育賽事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果脫離了賽事實踐,體育賽事管理教學就成了空中樓閣,因此,加強賽事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至關重要。

3.3.4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材調(diào)查分析

3.3.4.1 首都體育學院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材使用情況

2007年首都體育學院王守恒教授出版了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體育賽事管理》一書,目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管理與新聞系、運動系和社會體育與休閑系開設了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并在使用該教材。此教材具有開拓性作用和意義,其局限性在于與北京奧運會實踐和理論相比較,這本教材尚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亟待進一步完善。2008年首都體育學院李穎川教授又出版了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體育賽事經(jīng)營管理》一書,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發(fā)展。

3.3.4.2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專業(yè)教材使用情況

據(jù)調(diào)查,目前,首都體育學院尚無碩士研究生可選用的體育賽事管理專用教材。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材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本科生教材內(nèi)容相對滯后、知識體系不夠完善;2)沒有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研究生所用教材;3)本科和碩士2個層面的教材體系(課程體系)尚未建立,課程細化不夠,影響該課程進一步發(fā)展。體育賽事管理課程不僅是一個綜合性課程,隨著時代發(fā)展和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該課程必然要不斷深化和細化,該課程可以繼續(xù)分化為多門子課程,比如,體育賽事策劃、體育賽事營銷、體育賽事競賽組織管理等,然而,目前這些子課程的教材均還沒有策劃出版。

3.3.5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學管理調(diào)查分析

在教學管理上,首都體育學院依托2005年獲準建立起來的北京市體育賽事與營銷基地,開始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2005年首都體育學院本科生開設了體育賽事課程,同時,開始招收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5—2008年這3年期間,主要依托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營銷基地進行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和賽事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和教學管理工作。這期間,初步制定了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進度等系列教學文件。

2008年首都體育學院新成立了體育賽事管理教研室,從而將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轉向體育賽事管理教研室為主體,而賽事基地主要側重于科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活動。賽事基地則為賽事管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提供科研和實習的機會。賽事基地逐漸發(fā)展成為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產(chǎn)、學、研相結合的重要基地,與體育企業(yè)聯(lián)合,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從而帶動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大發(fā)展。

經(jīng)調(diào)研,雖然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各專業(yè)均制定出了相應的教學大綱、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等系列文件;但是,由于該課程屬新課程,因此,該門課程的規(guī)劃和管理方面尚需作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目前,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學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大綱、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等系列教學文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內(nèi)容不完整、教學課時量不足、實踐教學內(nèi)容偏少、考核辦法相對單一、缺乏試題庫等問題。

3.3.6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開設情況調(diào)查分析

3.3.6.1 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開設情況

首都體育學院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開設情況見表2。

1)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系(專業(yè))分析。

由表2可見,單獨開設該課程的系(專業(yè))分別是管理與新聞系、社會體育系、運動系,尚未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系(專業(yè))分別為體育系、民族傳統(tǒng)體育系、保健康復系、競技體育系、成教部。總的來講,未開設此課程的系(專業(yè))比較多,這一方面說明此門課程尚未得到全院各系(專業(yè))普遍認可或重視,另一方面說明此課程在課程建設方面尚存一些問題,尤其課程宣傳和課程影響方面為薄弱環(huán)節(jié)。

2)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總課時量分析。

經(jīng)過將近6年的教學實踐證明,目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課時量明顯不足。由于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其涉及內(nèi)容眾多,北京奧運會的管理實踐再次證明了賽事管理是一門復雜的系統(tǒng)科學,具有自己的系統(tǒng)理論體系。從目前各系(專業(yè))開設的課時來看,僅僅有36學時或18學時,課程數(shù)量遠遠不夠,每名專職教師平均每學期每周只有2學時或最多4學時教學任務,教師的工作量也明顯不夠。

3)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類型情況。

從表2可見,管理與新聞系的管理專業(yè)為必修課,新聞專業(yè)、社會體育專業(yè)、運動訓練專業(yè)均為選修課,此外,其他專業(yè)均將賽事管理課程設為全院通選課。顯然,該門課程作為必修課的比例明顯偏低,說明此課程的重要程度尚未得到相關院系的重視。

3.3.6.2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研究生課程開設現(xiàn)狀

目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面向非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開設有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選修課,由王守恒教授講授。針對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研究生部開設有賽事管理專業(yè)方向必修課,由體育賽事管理導師組集體授課。

3.4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分析

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首都體育學院與北京奧組委保持了密切聯(lián)系,通過承擔奧運會籌辦任務與選派骨干教師到北京奧組委工作,從而有效實現(xiàn)了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經(jīng)調(diào)研,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影響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3.4.1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是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原動力

緣于2001年我國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成功,因此,我國急需大量懂國際體育賽事運作,尤其是奧運會運作的體育賽事管理人才[3]?;谶@樣的時代背景,首都體育學院開始了體育賽事管理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劃與實施。

2002—2005年是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首都體育學院與北京市體育局及澳大利亞科技大學聯(lián)合成立了中澳合作高級體育管理人才培訓項目,設立了項目管理辦公室,并配有專職教師負責日常事務管理。

2002年9月,首都體育學院和悉尼科技大學聯(lián)合舉辦了第1期高級體育管理人才培訓班,其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懂得奧運會運作的體育賽事管理人才。之所以和悉尼科技大學合作,是因為悉尼科技大學商學院部分教師參與了悉尼奧運會的籌辦工作,并且,悉尼科技大學商學院開設了體育賽事營銷、體育賽事活動管理、體育場館管理等方面的課程,并具有相應的師資力量。此培訓活動一直持續(xù)到2007年,首都體育學院共選拔5批骨干教師到悉尼科技大學學習賽事管理。2004年首都體育學院又與悉尼科技大學聯(lián)合舉辦體育賽事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首都體育學院有30余位教師參加了該課程班的學習。這些培訓班和課程班的開設為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開設及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迄今為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已發(fā)展成為首都體育學院的特色課程,在全國體育院校范圍內(nèi)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4.2 北京奧運會促進了項目管理理論在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當中的應用研究

北京奧運會實踐的理論基礎為項目管理理論,這就解決了體育賽事實踐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的難題,借助于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實踐明確了項目管理理論對于體育賽事實踐的指導作用[4]。為此,通過北京奧運會實踐,無疑可以大大促進項目管理理論在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當中的應用研究,為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知識體系的建立與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建設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

3.4.3 北京奧運會加強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

首都體育學院領導意識到北京奧運會的實踐將是促進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大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代機遇,因此,首都體育學院選派了一部分教師參與了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通過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實踐,培養(yǎng)和鍛煉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師隊伍,使得該課程教師有機會接觸、學習和掌握迄今世界上最為復雜和最為先進、最為規(guī)范和嚴謹?shù)捏w育賽事的組織與管理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尤其是最近幾屆的奧運會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資料,有利于完善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師的知識結構、擴大其知識視野和學術科研活動范圍,有助于豐富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師的賽事管理實踐經(jīng)驗,大大提升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增強其此方面的話語權和專業(yè)權威[5],并由此帶動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水平的整體提高,為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在全國范圍內(nèi)保持領先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3.4.4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學內(nèi)容的影響分析

經(jīng)歷了近百年的發(fā)展,奧運會的管理越來越趨于科學、規(guī)范和嚴謹,由此也不斷涌現(xiàn)出了一些嶄新的知識領域和先進的賽事知識。例如:體育賽事的思想體系、體育賽事的人文內(nèi)涵、體育賽事與科技發(fā)展、體育賽事與文化發(fā)展、體育賽事與環(huán)境保護、體育賽事與教育發(fā)展、體育賽事與城市運行、體育賽事風險管理、體育賽事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體育賽事營銷、體育賽事的場館運行管理、體育賽場的包裝與策劃、體育賽事物流、體育賽事景觀、體育賽事交通、體育賽事安保、體育賽事青年營、體育賽事觀眾服務、體育賽事住宿、體育賽事禮儀、體育賽事媒體運行、體育賽事新聞宣傳、體育賽事抵離服務、體育賽事術語、體育賽事信息技術、體育賽事技術標準、殘疾人體育賽事組織與管理等內(nèi)容[5]。這些內(nèi)容均未在現(xiàn)有的教材中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因此,我們相信通過參與北京奧運會的實踐和對奧運會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必將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大大豐富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

3.4.5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材的影響分析

3.4.5.1 北京奧運會豐富了首都體育學院現(xiàn)有的體育賽事管理教材內(nèi)容

奧運會的經(jīng)營與管理知識具有世界先進性,其管理理論與方法,以及各項業(yè)務流程都具有嚴格的技術標準規(guī)定,這些知識經(jīng)驗對于我國賽事的舉辦而言,無疑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比如,體育賽事組織與管理過程中,如何為觀眾提供一系列滿意的服務活動,如何策劃和包裝體育賽事,針對競賽活動進行現(xiàn)場包裝與策劃,如何進行比賽場館管理等,國際奧委會針對奧運會的各項業(yè)務均制定出了一系列嚴格、明確細致的技術標準和工作手冊[6]。這些技術標準和工作手冊對首都體育學院目前使用的體育賽事管理教材而言,都是嶄新的賽事管理知識,毫無疑問,這些內(nèi)容都亟待增補。

3.4.5.2 北京奧運會促進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深度開發(fā)

考慮到賽事的類別不同,賽事的經(jīng)營管理理論也不完全相同。例如,職業(yè)體育賽事和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的理論與方法就不盡相同??紤]到奧運會的經(jīng)營與管理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完全可以按照自成一體的課程進行講授,這樣做既有利于奧林匹克運動在我國得以繼續(xù)傳承與發(fā)揚,有利于發(fā)揮奧運會知識遺產(chǎn)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我國體育賽事管理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發(fā)展,并不斷與國際接軌[7]。比如,奧運會的組織與管理課程。

3.4.6 北京奧運會拓展了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社會資源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教師積極參與北京奧運會實踐活動,從而大大拓寬了該課程建設所需要的廣泛的社會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借此機會,首都體育學院可以和相關部門單位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尤其是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和各管理中心,尤為重要的是首都體育學院由此可以持續(xù)性地開展奧運會組織與管理理論研究,可以和國際奧委會相關部門建立合作研究關系。

3.4.7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教學管理方面的影響分析

北京奧運會理論與實踐促使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在教學管理方面需更加規(guī)范、嚴謹和細致,尤其要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體育賽事管理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綜合性學科,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夠體會和領悟到其中的真諦;因此,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的教學管理不僅要抓好理論課的教學管理,更為重要的是要抓好體育賽事管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強實踐教學考核環(huán)節(jié),從而強化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賽事組織管理能力水平[8]。

3.4.8 北京奧運會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的影響分析

通過參與北京奧運會的實踐,促使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在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反思,基于體育賽事實踐性非常強,課堂上只講授體育賽事管理理論,容易枯燥和單調(diào);因此,需要加強“體育賽事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同時,輔以大量的教學視頻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才具有吸引力。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促使首都體育學院開始著手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建設。

2)全國范圍內(nèi)在本科層面僅有首都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和天津體育學院等4所高等體育院校開設有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在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面,僅有首都體育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2所院校,這說明目前全國范圍內(nèi)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在高等體育院校(含高等師范院校體育系)開設未得到普及,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在全國范圍內(nèi)仍然具有領先優(yōu)勢。

3)從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在首都體育學院開設情況看,目前開設此課程的系比較少,僅有管理與新聞系、社會體育系和運動系,其余各系均未開設此課程;從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課時量來看,該課程課時量明顯不足;從師資隊伍角度看,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師資隊伍實力比較雄厚;從教學內(nèi)容看,還不夠完備;從教學方法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從教材建設角度看,該課程教材內(nèi)容相對滯后和不完善。

4.2 建議

1)確立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建設中長期發(fā)展目標,盡快將該課程建設成為首都體育學院精品課程,力爭3~5年內(nèi)將該課程建設成為市級精品課程。

2)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全院各系均開設體育賽事管理課程,增加該課程的課時量。

3)應加快修訂現(xiàn)有本科生體育賽事管理教材,研發(fā)體育賽事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所需專業(yè)教材。

4)加快體育賽事管理課程體系的深度開發(fā)。如開發(fā)體育賽事策劃,體育賽事營銷、體育賽事競賽組織管理、體育賽事項目管理、職業(yè)體育賽事的經(jīng)營與管理、職業(yè)體育賽事概論、賽事經(jīng)紀人、奧運會的組織與管理等課程。

5)應繼續(xù)加大對體育賽事管理教師隊伍的進一步培訓,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此方面的理論水平。

6)應繼續(xù)加大對北京奧運會知識遺產(chǎn)的開發(fā)和利用,形成奧運會組織管理教材,爭取將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奧運會知識引入課堂,促進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課程的建設,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形成研究特色。

7)應改變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開拓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此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8)應加強體育賽事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安排的邏輯性和層次性。

參考文獻:

[1]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奧運知識培訓材料匯編Ⅰ[M]

[2]鐘啟泉.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8,203238

[3]劉敬民.劉敬民給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李蒙副主席的匯報講話[R]

[4]劉淇.劉淇同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辦工作報告會上的講話[R]

[5]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協(xié)調(diào)工作小組辦公室.北京奧運培訓工作文件匯編(一)[G]

[6]美國項目管理協(xié)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M].盧勇杰,王勇,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322

[7]吳疆.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4952

[8]李雪,蔡志義.北京奧運會項目管理實踐與創(chuàng)新:訪奧組委總體策劃部[J].科學中國人,2008: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高校
高職機械類專業(yè)“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00:13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5:28
“誤差理論與數(shù)據(jù)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7:51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9:28
資源、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zhì)學課程建設思考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6:39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學研產(chǎn)模式下的醫(yī)藥英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周至县| 镇巴县| 攀枝花市| 仁布县| 洛宁县| 宣武区| 舞阳县| 镇巴县| 湾仔区| 新民市| 焦作市| 大姚县| 惠水县| 洛川县| 阿合奇县| 九龙城区| 镇安县| 云浮市| 丰城市| 双辽市| 噶尔县| 岱山县| 安康市| 闸北区| 聂拉木县| 会昌县| 彰化市| 佛山市| 印江| 五莲县| 奎屯市| 上栗县| 象州县| 商南县| 鹿泉市| 界首市| 临湘市| 江西省| 共和县| 镇雄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