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琰 勤之 黃曉玲 劉會春
成本是普通超市5倍,首家未來超市擴張、盈利面臨難題。
可曾想過:去超市購物時購物車可自己上電梯、包裝全機器運作,甚至收銀都無人工?
近日,安徽樂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打造的中國首家電子化未來超市正式開業(yè)。據悉,這家名為樂城超市采用20余項頂尖技術,成本相當于普通超市5倍,投資方希望3年內在安徽開設400家此類超市。
業(yè)界認為,未來超市模式雖然新穎,但過高成本和消費者習慣使其擴張和盈利都面臨難題。
中國首家未來超市
在超市一樓,市民李先生把礦泉水瓶放進塑料瓶回收器中,機器馬上就吐出1張一毛錢的購物券。據悉,這是為了提高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樂城超市獨家引進了一臺飲料瓶自動回收機。這張優(yōu)惠券市民可以在超市購物時享受相應的優(yōu)惠。
在這家超市內,記者看到超過60%商品價簽都是液晶顯示的電子價簽,這與一般手動放置價簽最大區(qū)別在于,只要后臺電腦更改價格,則前臺商品價簽就同步修改,無需人工,這就避免了此前家樂福等出現的貨架價簽與收銀刷條碼時出現價格不一致的問題。
從四樓到三樓,很多顧客的購物車里已經放滿了東西,顧客不必推著購物車下樓,因為這里有國內第一對立式購物電梯,只要把購物籃推進購物車電梯里,購物車就會在齒輪的帶動下,慢慢到達三樓。電梯口有工作人員,會將購物籃取下。
此外,店內幾乎全使用無人工的WIFI信號覆蓋自助電子秤,消費者選取貨品后根據觸摸屏圖片步驟可自己稱重并貼價。對一些生鮮商品,店內采用日本全進口無人工自助包裝和稱重機,由消費者自己DIY選貨和包裝。
在這里,顧客還可以體驗一把當收銀員的感覺。開業(yè)首日,市民季女士選好了要買的商品,在掃描區(qū)逐一掃描后,再在電腦上點擊合計,自動會出現一張條形碼。她拿著條形碼到收銀區(qū)再掃描一下,收銀系統出現現金、銀行卡、充值卡三種付款方式,她點擊現金付款,并將20元現金塞入收幣口,找零口自動吐出找還給她的6.3元。
為保障生鮮商品品質,樂城引入世界一流加工設備,包括迪拜塔中央廚房等超星級酒店才會使用的全電腦控制的美國原產烤箱,以及全自動肉制品分割設備、全自動商品打包稱重機、韓國產榨油機、面條機、制冰機等等。這是中國本土超市第一次引入和使用。
樂城超市定位為大眾精品超市,但這不代表精品超市就一定要賣高價。據樂城超市負責人解釋,堅持同品牌同貨號商品售價不高于市內任何大賣場,絕不摻假售假,以次充好。保障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品質安全和最高性價比。
通過這些設備和技術,樂城超市將為消費者帶來顛覆的消費體驗。
“我們走遍歐美各個超市考察,引入全球最先進設備,很多設備在國內超市是首次使用?!睒烦峭顿Y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wèi)說。
全球尚處于展示階段
其實,“未來超市”在全球尚處于展示及理論階段,在此的幾年前,麥德龍在德國有過嘗試。相比國內,德國的這家超市更加“未來”。
在德國魯爾區(qū)杜伊斯堡郊外萊茵伯格小鎮(zhèn)的超市,匯集了世界著名信息產業(yè)公司,如IBM、英特爾的尖端產品,為我們提前描繪出未來生活的縮影。
在這家超市,顧客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購買者。店員將消費者的姓名、住址、年齡、職業(yè)等信息輸進一臺微型手提電腦,安裝到顧客購物車前端,形成了該顧客的“個人導購”。
消費者只需將選購商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在“個人導購”上掃描儀,一眨眼的工夫,這款商品的價格、名稱和產地就顯現出來。
更貼心的是,如果消費者不知道所購的產品在哪里可以買到,只要輸入商品的名稱,超市里的GPS就可以通過“個人導購”上的語音提示系統,一路指引走到正確的地方。
超市用上高科技產品,不但讓購物者更加輕松,也能讓超市管理變得簡便而高效。由于每一臺“個人導購”都與主控電腦相連,當商品被顧客從貨架上取走時,感應器就會讀出它的數據,然后通知主控電腦,使管理者可以隨時補充日漸空曠的貨架,也為訂貨提供了參考數據。
在這家超市,顧客只需在“個人導購”的屏幕上找到標“結賬”字樣的觸摸鍵,手指輕輕一按,便完事大吉。
“未來超市”里展示的有些科技成果,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的超市里悄悄應用。在法國,電腦信息查詢已經走進家樂福超市?!拔磥沓小钡慕浝碚f:“我們不僅僅是展示未來生活的一個窗口,更是一個設計、體驗未來生活的實驗室。”
高成本壓力
未來超市既然是一個實驗場,也就允許各種聲音出現。
“未來超市的電子化模式很值得參考,但過高成本會給盈利和擴張帶來巨大壓力,此外消費者習慣也是挑戰(zhàn),比如中老年人是否會使用全自助收銀機和包裝機?而無人收銀還存在道德風險,假如客人少算了貨物則難以監(jiān)控。”時富金融分析師廉波認為。
記者了解到,普通超市一天營業(yè)額約20萬元,樂城未來超市該數據約30多萬元,但該未來超市投資達3000多萬元,是普通超市的5倍。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曾開過一家世博展示品店,是采用射頻技術的未來商店模式,但經營者曾表示由于成本過高而難以推廣。
王衛(wèi)坦言,成本是一大問題,其曾考慮過用射頻技術,但每個射頻貼最低成本1.8元,每個貨品都要貼上,均一次性使用,有時一個商品的利潤都達不到1元,所以只能采用可長期使用的電子價簽,但每個電子價簽成本80元,店內數萬種商品,成本也不低。
還有,高科技產品需要高素質人員維護,這等于增加了超市培訓員工的費用。
不過,德國“未來超市”的經理仍對未來表示樂觀。他認為,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超市營業(yè)額的猛增,電子標簽的成本會越降越低。
“所以我們需要規(guī)模,一旦擴張則可降低成本,比如有供應商愿以每個20元做電子價簽。我們是由來自深圳、蕪湖、合肥、嘉興等多家企業(yè)出資成立的股份公司,首期資金有2億元,希望今后有MALL、中型社區(qū)店和微型店三種業(yè)態(tài),3年內在安徽開設400家未來超市并建兩個配送中心?!蓖跣l(wèi)表示,考慮到消費者習慣,目前店內還配備一定人工服務來指導顧客使用機器。至于盈利壓力,其打算結合出租商鋪用租金收益平衡收支。
“但依靠租金不是長久之計,對未來超市而言,最關鍵的還是自己要尋找到合適的盈利點以及降低成本。目前歐美部分業(yè)者也在試水未來超市,但還未大規(guī)模推廣,”廉波說。
成本高,盈利難……看來,中國的大眾消費者要享受未來超市帶來的購物便捷還有待時日。(編輯/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