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戴小河
“什么問題突出就打擊什么,老百姓最痛恨什么就打擊什么!”上海市公安局局長張學兵在組織部署經偵“破案會戰(zhàn)”期間,上海復星醫(y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醫(yī)藥”,600196.SH)向上海市公安局舉報,旗下的PE公司上海復星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公司(下稱“復星創(chuàng)投”)總裁陳水清涉嫌商業(yè)賄賂。
陳水清一案作為上海首起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內的商業(yè)賄賂案件,立即成了上海市公安局“破案會戰(zhàn)”的典型。2011年12月27日,從長沙飛往上海的航班落地后,陳水清剛下飛機就被公安機關帶走并刑事拘留。
復星醫(yī)藥旗下共有4個平臺專注于PE項目的投資,它們分別是復星創(chuàng)富、復星創(chuàng)投、復星譜潤以及復星凱雷。其中,復星創(chuàng)投管理資產超過10億元人民幣。在復星醫(yī)藥沒有成立PE公司之前,PE投資決策由復星醫(yī)藥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
專案組調查材料顯示,陳水清掌管復星創(chuàng)投前后,主導復星醫(yī)藥以及復星創(chuàng)投投資了11家公司,在為復星醫(yī)藥以及復星創(chuàng)投服務期間,陳水清通過“影子公司”低價、甚至免費獲取大量股權。在一次次如影隨形的跟投過程中,陳水清的交易曝光。
2012年2月2日,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經檢察機關批準被執(zhí)行逮捕。6月29日,陳水清被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提起公訴。11月9日,該案已公訴至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
在更多投資人看來,陳水清的案發(fā)印證了市場流行的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p>
內審查出問題
親戚股東潛伏
專案組調查材料顯示,2011年9月,復星醫(yī)藥法務部在公司內部稽核過程中,發(fā)現其子公司復星創(chuàng)投投資的內蒙古新大地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大地”)項目存在問題,遂開始著手進行調查。
內部稽查人員通過調查發(fā)現,復星創(chuàng)投在投資新大地之前,新大地新增發(fā)的2000萬股注冊資本,是由北京普鴻谷禧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科聯創(chuà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認購(分別認購1000萬股),每股股價為3.5元。而復星創(chuàng)投在這兩個公司認購之后的一天,簽訂認購合同的每股價格卻為4.5元,1000萬股共計4500萬元。
隨后,復星醫(yī)藥的稽查人員查到了新大地項目2011年4月的驗資報告。報告中顯示,2011年3月24日,天津匯通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匯通富”),出資4500萬元認購了新大地1000萬股新股,價格為4.5元/股。
另據調查發(fā)現,在復星創(chuàng)投的投資檔案里找到一份調取的匯通富公司的工商資料,據資料顯示,匯通富注冊資本金1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夏光成,股東分別是夏光成和傅向峰,占股比例分別為80%和20%。夏光成的身份是復星醫(yī)藥下屬公司上海復星創(chuàng)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復興創(chuàng)富”)投資經理,是由陳水清介紹進入公司的,后經查證夏光成是陳水清的外甥。
稽查人員通過銀行調查了匯通富在深發(fā)展上海分行的銀行賬戶,根據銀行資料顯示,匯通富在新大地4500萬元投資款中的4000萬元來自內蒙古維邦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維邦建筑”),而維邦建筑和新大地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新大地公司董事長孫平。
調查材料顯示,據復星創(chuàng)投投資總監(jiān)雷天成、復星創(chuàng)業(yè)的原財務總監(jiān)李忠平等人稱,2010年7、8月份,復星創(chuàng)投和新大地公司談判時,新大地公司的報價是3.5元/股。雷天成是這個項目的介紹人并參與了談判,李忠平則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前期工作。
此時,依據上面調查的情況,基本事實似乎已經明朗了。復星醫(yī)藥的稽查人員認為,陳水清有可能利用了上述新大地項目為自己牟利,涉嫌侵占復星創(chuàng)投公司的資金。
內部審計發(fā)現了上述情況,讓復星創(chuàng)投的上級公司領導層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2011年底,抱著保護投資人和被投資企業(yè)權益的態(tài)度,復星醫(yī)藥公司主動向上海警方報了案。
隨后,陳水清被上海公安機關拘捕。
千萬巨款購買原始股
“影子公司”寄生復星PE
專案組調查材料顯示,2010年7月,剛加入復星創(chuàng)投公司的投資總監(jiān)雷天成,通過一個朋友的介紹知道了新大地公司。雷天成對專案組供述,當時有朋友告訴自己,這家公司也有意愿引進外來的投資對公司進行包裝上市。隨后,雷天成和同事王漢齊便去了新大地公司進行考察。
新大地公司的董事長孫平、總裁辛勇接待了雷天成一行,雙方進行了前期的接觸和商談。專案組的資料顯示,雷天成覺得新大地公司的領導層對公司上市有很強的意愿,隨后雷天成等人對新大地公司進行了初步的實地走訪調查,覺得新大地公司發(fā)展前景不錯,有投資價值。
孫平接受專案組詢問時稱,復星創(chuàng)投在PE投資界有較高的知名度,經過該公司投資“培育”的企業(yè)中,有不少成功上市的案例,若復星創(chuàng)投能夠投資新大地公司的話,對新大地公司將來的上市一定能夠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孫平說,自復星創(chuàng)投對新大地公司有投資意向后,公司領導層對于能與復星創(chuàng)投合作也很期待。
雷天成等人回到公司后,向公司總裁陳水清匯報了新大地公司的情況,陳水清便邀請孫平等人來上海商談。雙方達成了口頭的投資意向之后,陳水清就讓雷天成等人組織具體的工作匯報,并上報公司立項委員會對新大地項目進行立項。2010年9月立項后,陳水清讓雷天成等人開始組織相關人員對新大地公司進行盡職調查。
2010年12月26日,由陳水清組織對盡職調查的新大地項目,向投資決策委員會的財務、法律、人事等進行盡職調查匯報,投資決策委員會最終決定擬投資新大地項目。
2010年12月27日,孫平來到上海與陳水清進行合同談判。談判后,陳水清和法務部門草擬投資協議主要內容如下:復星創(chuàng)投增資入股為4500萬股,每股為4.5元,總投資額為20250萬元了,分兩次出資,第一次出4500萬元作為注冊資本,第二次將剩余的15750萬元在2011年4月份支付完畢。雙方于2010年12月30日簽訂了這份正式的投資協議。
專案組調查得知,雷天成稱孫平他們最初的報價是2009年凈利潤的8倍,即3.5元/股。當時聽孫平他們的口氣,就3.5元的價格來說,還可以談一談,或許還能將價格降低一些。
雷天成的詢問筆錄顯示,2010年12月27日,復星創(chuàng)投開完盡職調查匯報會后,在吃飯的時候陳水清和孫平談了新大地股權投資事宜,雷天成此時才知道,復星創(chuàng)投的投資價格突然變成了4.5元/股。
在孫平一行人來上海之前,新大地公司董事長秘書李延光給雷天成發(fā)了一個書面協議,上面的價格也是3.5元/股。在完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作為項目總監(jiān)的雷天成并不知道,復星創(chuàng)投投資新大地的股權價格怎么會一下子從3.5元變?yōu)?.5元,雖然雷天成當時就覺得很驚訝,由于陳水清是他的上司,他也不方便問為什么。
另據專案組調查得知,陳水清在代表復星創(chuàng)投與新大地簽約前,陳水清曾向孫平提出有家公司想要跟投1000萬股新大地,但是資金不足,需要向孫平的公司借款4000萬元。
雖然,孫平當時內心覺得陳水清這樣的要求是不正當的,但基于新大地公司想與復星創(chuàng)投合作的目的,孫平就同意了陳水清的要求,并于2011年1月5日經內蒙古新維投資控股公司同意借款4000萬元,通過由自己控制的另一家公司維邦建筑,把巨額借款借給了陳水清指定的匯通富公司,借款期限為一年,利息按年15%計算。2011年3月24日,由陳水清自籌了500萬元,加該筆借款4000萬元,共計4500萬元由匯通富公司認購了新大地公司1000萬股的股權。
孫平在接受專案組調查時稱,自己之所以借款給匯通富公司,是因為此事是由陳水清提出來的,想必該公司一定與陳水清有某種關系。想到陳水清擔任復星創(chuàng)投的總裁有很大的決策權,而新大地公司又很期待與復星創(chuàng)投合作的光明前景,因此便答應了陳水清的借款要求。
“我覺得事情發(fā)展到現在的情況讓人很遺憾,但是我想4.5元每股的價格畢竟是復星創(chuàng)投方面提出的,陳水清也是代表復星創(chuàng)投與我們公司來談判的,所以這個4.5元每股的價格已經是合同價格了?!睂O平對專案組的調查人員稱。
自新大地公司的事情被上級公司調查后,上級公司對陳水清負責的多個項目進行了核查,發(fā)現陳水清在復星創(chuàng)投負責的11個項目中,其中有5個項目有“影子公司”跟投的情況。
300萬元3年賺23倍
“影子公司”現形漢森制藥
“影子公司”寄生復星PE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企業(yè)是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森制藥”,002412.SZ)。
漢森制藥是陳水清任職復星醫(yī)藥投資總監(jiān)時,全面負責引進的一個項目。復星醫(yī)藥投資后,經過兩年多的培育,最終使?jié)h森制藥于2010年5月25日在深圳中小板市場成功上市。
2007年6、7月份,當時漢森制藥的董事長是劉令安。陳水清對專案組說,當時劉令安一直在尋找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想把公司做大做強,搞股份制改革,最終把漢森制藥公司包裝上市。
陳水清供述,自己在加盟復星醫(yī)藥之前,曾經幫劉令安評估過漢森制藥,原先打算積極運作幫助漢森制藥在美國或香港上市,但缺少投資平臺和引進好的投資者,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和平臺,所以一直沒有運作成功。
2007年,陳水清加盟到復星醫(yī)藥任投資總監(jiān)之后,想用復星醫(yī)藥這個平臺來投資漢森制藥,最終把漢森制藥推上市。陳水清把漢森制藥的相關材料提交給了復星醫(yī)藥公司的領導,在公司領導初步認可后,陳水清便代表復星醫(yī)藥與漢森制藥簽訂了投資意向書和保密協議書。
2007年9、10月份,復星醫(yī)藥組織了幾個部門對漢森制藥進行盡職調查。2007年12月份的時候,復星醫(yī)藥董事長汪群斌和陳水清一起與劉令安又商談了投資協議等事宜,最后雙方達成協議,按照漢森制藥2007年預期市盈率9倍,由復星醫(yī)藥投資出資4860萬元,持有漢森制藥20%的股權。
專案組調查材料顯示,在將漢森制藥引進復星醫(yī)藥之前,陳水清就跟劉令安說過,如果將來漢森制藥要上市,他個人也想要一些漢森制藥的股份,比例大致為總股本的3%-5%,價格按照凈資產計算,劉令安為了讓公司順利上市,答應了陳水清的這一要求。
陳水清對專案組供述稱,到了復星醫(yī)藥之后,陳水清一直也在向劉令安提入股的事情,劉令安答應會給陳水清股份,但明確告訴陳水清必須等到漢森制藥股改時,才能讓陳水清辦理工商變更手續(xù)確認他的股份。
專案組的材料顯示,2007年12月左右,漢森制藥搞股份制改革,劉令安告訴陳水清按他之前所講,要給陳水清3%的股份,但劉令安提出讓陳水清拿出300萬元,才能通過工商變更確認給陳水清3%的股份。
在陳水清的資金到位后,復星醫(yī)藥也投入了4860萬元。漢森制藥擴股到5500萬股,每股1元。復星醫(yī)藥持有漢森制藥20%的股份,陳水清持股3%。工商變更手續(xù)是由漢森制藥來辦理的,陳水清跟復星醫(yī)藥只提供相關證件和簽字等程序性的東西。
專案組的資料顯示,復星醫(yī)藥完成對漢森制藥的入股后,大概2008年的時候,公司其他的人向復星醫(yī)藥的領導匯報,公司才知道了陳水清個人在漢森制藥項目中有股份,復星醫(yī)藥的領導層當時非常震驚,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而且陳水清個人的股份很多,所以復星醫(yī)藥領導層決定,立即向董事長匯報了這個情況。
之后,公司領導安排與陳水清談話。陳水清供述稱,自己入股漢森制藥是早就和公司老板劉令安講好的,自己也出了錢的,入股的價格與公司的價格是一樣的。同時,他說自己不知道公司的制度,并承認了錯誤,說下不為例。復星醫(yī)藥便安排人去與漢森制藥老板劉令安核實情況,劉令安那邊答復說,陳水清入股漢森制藥的價格與復星醫(yī)藥是一樣的。
據業(yè)內人士稱,一個投資總監(jiān)如果自己投資的目標公司的價格比公司投資的價格還便宜,這就是明顯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公司怎么都不可能同意的,PE行業(yè)的公司高層也不可能會允許有這樣行為存在。
對于陳水清上述違反復星公司規(guī)定的行為,公司領導當時曾考慮過辭退,但基于陳水清自己承認錯誤,并表示下不為例,公司也覺得陳水清這個人能力不錯,是個投資的人才,基于愛惜人才的考慮,且陳水清又說是與公司同股同價,而且項目也投成了,就沒有追究。
2010年5月25日,漢森制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總股本7400萬股,陳水清持有165萬股。漢森制藥上市當天收報43.17元,陳水清出資的300萬元立即暴增至7123萬元,賬面盈利23.7倍。后來,陳水清名下的股份經過送轉由165萬股變成了330萬股。
老太太掌控影子公司
天運生物項目露馬腳
陳水清操作成功了漢森制藥這個項目,最終使?jié)h森制藥成功上市。由于這個項目難度相當大,在漢森制藥成功上市后,湖南當地的企業(yè)家們都很驚訝,遂給陳水清介紹了很多項目。
陳水清向專案組供述,湖南天運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運生物”)項目就是由湖南省益陽市金融辦主任介紹給陳水清的。當時很多人去看過,都覺得沒法做,陳水清去看了后,覺得林業(yè)還是有發(fā)展的,天運生物是有可能上市的。
由于天運生物當時資金緊缺,陳水清便向天運生物董事長文靖波提出下一步為天運生物上市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的方案,當時文靖波就表示同意此方案,陳水清和文靖波便分頭為天運生物尋找投資者。
陳水清供述,當時他跟文靖波談,由他幫天運生物運作上市并提供一條龍服務,第一步先把湖南天運的財務理干凈,把賬務做清楚,把不良資產剝離,并做初步計劃;第二步為天運生物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找來資金,使天運生物的資金符合上市要求;第三步,為天運生物代辦上市事宜,即聯系券商、證監(jiān)會等主管部門,遞交相關上市審批材料,搞定關系,確保湖南天運能夠成功上市。由于上述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費用,因此天運生物同意給陳水清增發(fā)3%的股份。
專案組的材料顯示,從2009年至2010年間,陳水清找了湖南長沙當地的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聯合證券公司、金元證券公司、以及天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等人到天運生物考察項目,并向證監(jiān)會的相關人員咨詢以天運生物當時的條件能否包裝上市的問題,經過考察和咨詢,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天運生物以當時的條件上市是很困難的。
對這一結論,陳水清并沒有放棄,又邀請了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等人幫天運生物整理財務賬冊,又會同聯合證券公司、金元證券公司等一起對中國林業(yè)發(fā)展及相關領域上市公司進行了研究,并擬定了天運生物上市的初步方案。
復星醫(yī)藥起初也覺得就PE上市來說,投資天運生物公司還是尚早,但陳水清認為林木資源很有投資價值,從投資林木(凈資產)來說,天運生物項目還是不錯的,再加上復星醫(yī)藥的財務、投資等相關部門參加盡職調查,最后復星醫(yī)藥是用資產負債來確定天運生物公司的價值。
專案組的資料顯示,陳水清將該項目報上復星醫(yī)藥的投資決策委員會,由投資決策委員會同意投資后,開始起草正式投資決策合同,并展開了最后的談判。合同文本發(fā)給了文靖波后,股權價格和談判的過程都是由陳水清參與的,很多東西都是陳水清和文靖波協調定價,再落實在合同條款上,其他人是基本上沒有決定權的。
2010年11月7日,湖南創(chuàng)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創(chuàng)盛公司”)與文靖波的哥哥文小建和父親文佩璋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創(chuàng)盛公司從文小建處受讓天運生物450萬股股份,從文佩璋處受讓天運生物300萬股股權,其中,225萬股是文靖波之前答應給陳水清3%的股權,其余是創(chuàng)盛公司給文靖波的代持股,創(chuàng)盛公司受讓上述750萬股權后,將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文小建。創(chuàng)盛公司代持天運生物525萬股股權,雙方沒有簽訂相關的代持協議。
陳水清供述稱,他當時的考慮是,在天運生物上市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費用,包括前期咨詢、后期操作上市、搞定相關證監(jiān)會、發(fā)改委等有權機關的費用,根據最初的測算,這3%中有1.5%是準備用于搞定證監(jiān)會的,1%是準備搞定發(fā)改委的,剩余0.5%左右的股權就是他自己的。
2010年12月8日,在陳水清的積極運作下,復星創(chuàng)投與天運生物簽訂了正式的投資合同。天運生物凈資產每股為3元,但最后復星創(chuàng)投投資的定價是每股6元。
復星創(chuàng)投支付完投資款后開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時候,天運生物的股東里面多了一個湖南創(chuàng)盛公司,公司的人員就打電話問文靖波怎么回事,文靖波稱,是他的新股權歸攏一下,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他的哥哥文小建。后來,公司的人員又找陳水清核實,陳水清也說是歸攏股權。
專案組的資料顯示,2010年,在復星創(chuàng)投的一個協調會上,保薦人秦健從規(guī)范的角度提出,創(chuàng)盛公司的股東是一個老太太,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天運生物公司肯定無法上市。文靖波在會上說了事實,稱創(chuàng)盛公司的股東是陳水清的母親,并提出由復星創(chuàng)投出面解決此事,這時復星創(chuàng)投才知道是這么一回事。
2010年協調會暴露的問題,由于陳水清當時擔任復星創(chuàng)投的CEO,所以問題沒有公開化。陳水清隱瞞創(chuàng)盛公司是他實際控制的公司的事實,是因為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個人在天運生物有股權,不希望復星創(chuàng)投認為他在天運生物項目中有私人利益。
新大地問題暴露后,復星醫(yī)藥決定對陳水清所有經手的項目進行審計。2011年,復星醫(yī)藥對天運生物公司進行調查審計時,發(fā)現創(chuàng)盛公司在天運生物里面的問題。
據工商登記資料上反映,創(chuàng)盛公司早于復星創(chuàng)投1個月與天運生物簽訂了投資協議,并以1元/股,收購了天運生物的750萬股,而復星創(chuàng)投公司則在2010年12月8日簽訂協議,而收購價格則為6元/股。但工商股權變更時間卻在同一天(2010年12月25日)向工商局申請變更。
之后,復星醫(yī)藥又進一步調查了創(chuàng)盛公司,發(fā)現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陳水清的母親蔣云良。因此,復星醫(yī)藥公司認為陳水清有利用其與天運公司商談投資收購股權之便,低價認購天運生物公司的股權,有收受賄賂的嫌疑。
復星遭遇影子跟進者
“空殼公司”背后有秘密
創(chuàng)盛公司成了專案組調查的重點。
早在復星創(chuàng)投跟天運生物簽約之前,創(chuàng)盛公司就已經成了陳水清掌控的“殼公司”,這個公司脫胎于復星醫(yī)藥投資的湖南時代陽光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時代陽光”)。2007年,陳水清通過湖南永州當地的關系,直接找到時代陽光董事長朱光葵,介紹他在復星醫(yī)藥公司的身份,說他們復星醫(yī)藥公司是大品牌,看時代陽光公司是否有意上市。
專案組的材料顯示,這樣朱光葵才認識了陳水清,在商談時,經過陳水清的介紹,朱光葵也有了上市的意愿,想通過復星創(chuàng)投公司幫時代陽光進行資本運作,做大做強,最終達到上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