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許林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不但武功顯赫,文治亦可觀。他一生戎馬又留心文史,日理萬機而鐘情文翰,在東征西討、一統(tǒng)天下的硝煙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真情實性的詩文和辭賦。其作品的基調,固然多為創(chuàng)業(yè)的慷慨、雄主的奮發(fā),如:“昔年懷壯志,提戈初仗節(jié)。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保ā督浧蒲εe戰(zhàn)地》)“慨然撫長劍,濟世莫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還陜述懷》)亦不乏吟風弄月、賞心悅性,乃至低沉、惆悵、傷感的作品。晚年所寫的《感舊賦》,就是這種“懷壯齡之慷慨,撫虛躬而自傷”的代表作,透視了這位創(chuàng)業(yè)雄主的另一番胸襟和心境。
《感舊賦》的創(chuàng)作緣由,序文中有所交代:“余將問罪東夷,言過洛邑。聊因暇景,散慮郊畿。流盼城闕之間,睹弱齡游觀之所……感時懷舊,撫轡忘歸。握筆敘情,賦之云爾?!彼^“問罪東夷,言過洛邑”,考之《舊唐書?太宗紀下》:“(十八年)十一月壬寅,車駕至洛陽┕?!l(fā)天下甲士,召募十萬,并趨平壤,以伐高麗?!笨芍秦懹^十八年(644)冬日率軍東征高麗,路過洛陽故宮時所作。全賦除序文外,大致可分四個段落:首段承接序文,敘述歲暮率軍途經洛陽,“時觀兵于九伐,聊息駕于三川”,并“登臨原隰,悵望郊廛”,遍覽少時游踐的情景。次段觸景憶舊,追溯自己在隋末喪亂中“遂收袂而電舉,乃奮衣而云翔”,起兵掃平六合,建立大唐基業(yè)的往事。第三段頗為奇特,宕開筆墨,大發(fā)一通“觀世俗之飄忽,鑒存亡于宇宙”的議論,反復詠嘆“豈獨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難舊”的感喟。末段又回到現(xiàn)實,呼應首段:“于是停輿郊郭,極眺山川?!钡珜懢爸杏挚椚肷裨拏髡f和歷史聯(lián)想:“仰煙霞兮思子晉,俯浩汗兮想張騫。”最后在“對落景之蒼茫,聽寒風之蕭瑟”的蒼涼氛圍中作結:“扣沉思而多端,寄翰墨而何述!”就藝術表現(xiàn)技巧而言,《感舊賦》的構思布局獨具匠心,眼前景和心中情融合,山川自然與往事追憶交織,現(xiàn)實與歷史、想象與憧憬渾然一體,即景寫事,夾敘夾議,議中有景,景中含情,思路跳躍有序,章法靈活多變;加之用典淺近妥帖、語言樸實典雅,實不愧為唐太宗的賦作,甚至是整個唐賦中的精品佳構。此為學界共識,無須贅論。然而,唐太宗在賦中所見、所憶、所思、所感、所嘆的中心意旨是什么呢?卻是值得認真琢磨、玩味的。有人顧名思義,認為既曰“感舊”,無非是故地重游,覽物起情,表達一下對“壯齡之慷慨”的深情懷念,顯示一下“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的奮斗精神。又有人從賦中拈出“惟在德而為故,實棄道而難全”二句,認為意在倡導“德政”、“王道”,體現(xiàn)了“憂世不治”的積極思想(吳云等《唐太宗集》)。凡此種種,似乎都脫離了作品的文本實際和情感傾向,沒有跳出傳統(tǒng)的社會政治學批評模式,有溢美之嫌。須知,“感舊”不同于“懷舊”,作者之意在“感”而非“舊”,即要從“舊”中獲得新的啟示和感悟。所以,其筆下舊的城郭、山川、草木、落景、寒風等,已經消融、化解為“感”的一種藝術意象,一種情感寄托,一種內心體驗,亦真亦幻,若實若虛,不宜簡單化地比附和政治圖解的。明乎此,以“感”為審視點,不難發(fā)現(xiàn)《感舊賦》真正的“賦眼”或“警策”,在于中間承上啟下的一聯(lián):“觀世俗之飄忽,鑒存亡于宇宙”——看透了社會人生的變幻莫測,洞察了宇宙造化的生生死死。顯然,這是一個久經沙場廝殺、閱盡世情百態(tài)的開明君主,在邁入“虛躬”(衰老之軀)之暮年的內心自省和人生感悟。唐太宗帶著追憶與傷感、自豪與無奈、期待與焦灼,在洛陽的落日和寒風中嘆息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無情、人生的短促,進而從審美觀照和哲理思辨層面,對久久困擾人類心靈的世道詭異、命運多變,以及宇宙和生命的底蘊、價值、奧秘,進行嚴峻而深沉的反省、思索和探求。簡言之,這是一個英雄暮年的人生醒悟,一種包容著“心事浩茫連廣宇”的生命意識。
論文貴在“知人論世”?!陡信f賦》的創(chuàng)作背景告訴我們,唐太宗所謂的“問罪東夷”,其實是一場勉為其難、前途未卜的戰(zhàn)爭。隋唐之際,中原王朝與“東夷”即朝鮮半島上的高麗,曾發(fā)生過多次沖突與戰(zhàn)爭,由于“遼東道遠,糧運艱阻,東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資治通鑒》卷一九七),大多敗退而歸。早如隋煬帝以百萬大軍三征高麗而敗北,并導致“人貧國敗”。唐太宗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多次說過:“山東凋弊,吾未忍言用兵也?!保ā顿Y治通鑒》卷一九六)到了貞觀十七年(643),朝鮮半島的高麗、百濟、新羅三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亂,而高麗的泉蓋蘇文一再拒絕唐朝使節(jié)“各宜戢兵”的勸告,也不懼“明年發(fā)兵擊爾國矣”的威脅(《資治通鑒》卷一九七),大大傷害了唐太宗的自尊心。出于帝王的顏面尊嚴,也帶著點意氣用事,唐太宗便貿然決定“問罪東夷”。對此,朝廷不少清醒、正直的大臣曾屢加諫阻,如房玄齡說:“隋主三征,人貧國敗,實此之由,望陛下詳察。”褚遂良說:“今聞陛下將伐高麗,意皆熒惑……若至于此,安危難測?!保ň姟敦懹^政要?征伐》)——他們的諫阻雖然無用,但戰(zhàn)爭的結局確如他們預感的那樣,以損兵折將而敗退。由此可知,唐太宗是帶著固執(zhí)、僥倖又忐忑、惶恐的心態(tài),踏上“問罪東夷”之路的。到了洛陽,登臨昔日山川,游覽少時舊跡,不禁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這里,曾是青年李世民與軍閥王世充殊死決戰(zhàn)的場所,也是他名震天下、奠定王業(yè)的地方。而今重返舊戰(zhàn)場,唐太宗的心情是復雜而矛盾的,賦序以低沉、委婉的筆調作了透露:“風云如故,卉木維新。少壯不留,忽焉白首。追思曩日,緬成異世?!闭媸菚r光荏苒,風霜如刀,從“少壯”到“白首”恍若夢境!他在歲暮的寒風中有點清醒、冷靜了,內心深處也涌現(xiàn)一連串疑問:為什么在“白首”的人生暮年還要再打一場勞民傷財?shù)拇髴?zhàn)?而戰(zhàn)爭是勝是敗?是安是危?自己的一世英名是否毀于一旦?年邁體衰的唐太宗對自己不聽勸諫、一意孤行,似乎有所反省和悔意了,只是箭在弦上,難以回頭了。于是,他強打精神,在賦中對自己引以為傲的過去,作了一番深情回顧:
屬隋季之分崩,遇中原之喪亂。濯龍變?yōu)槲鄢?,平樂化為京觀。天地兮厭黷,人神兮憤惋。遂收袂而電舉,乃奮衣而云翔。據三秦兮鳳躊,出九谷兮龍驤。揮寶劍之虹彩,回雕戈于日光。掃欃槍兮定六合,廓氛沴兮靜八荒。
這就是年輕的李世民,何等神勇,何等壯烈,何等慷慨!當年“定六合”、“靜八荒”代表社會方向,合乎民意期待,他所攻無敵,無堅不摧,榮登帝位。但事過境遷,今非昔比,歲月不饒人,在“忽焉白首”的暮年,自己還有當年的勇決、魄力和明斷嗎?還有能力和必要再發(fā)動一場安危難測的大戰(zhàn)、惡戰(zhàn)嗎?人不能沉湎、陶醉于過去,而要承認、正視青春不再、衰老降身的現(xiàn)實。所以,這一段表面上氣勢高昂的文字,骨子里帶著迷茫、無奈、不安,帶著戰(zhàn)爭的慘烈和血腥的記憶,其用意也非激勵自己的戰(zhàn)斗熱情和勝利信念,而是撫慰、寬解傷感、惆悵、低落的心靈。何以見得?且看賦中緊接著的回應:
營余故柳,壘有殘墻。懷壯齡之慷慨,撫虛躬而自傷。
“壯齡”與“虛躬”的對照,“慷慨”與“自傷”的反差,多么鮮明、強烈而悲涼!這令人想起陶淵明的《雜詩》:“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眱烧吆纹湎嗨?!“壯齡”已隨時光荏苒而悄然消逝,“慷慨”也被風吹雨打去,何處還有“揮寶劍”、“回雕戈”的戰(zhàn)斗激情?“虛躬”之軀本是享受人生、頤養(yǎng)天年的時候了??杀氖?,既為帝王卻身不由己,不得不再次踏上征途,面對昔日的“故柳”、“殘墻”,怎能不黯然神傷!戰(zhàn)爭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他要靜下心來好好反省一下戰(zhàn)爭的成敗得失,思索一下人生的終極目標,探求一下生命的存在價值。于是,橫空出筆,跳出洛陽舊戰(zhàn)場的一景一物,也忘卻下一場戰(zhàn)爭的是是非非,鋪寫下一段全賦最關鍵、最耐人尋味的賦文:
觀世俗之飄忽,鑒存亡于宇宙。林何春而不花?花非故年之秀;水何日而不波?波非昔年之溜。豈獨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難舊。歲月運兮寒復暑,日月流兮夜還晝。信造化之常經,孰圣賢之可救?
這是一段含景寓情的形象化議論,與“問罪東夷”沒有關系,也與前面“慷慨”的氛圍迥異,卻揭示了“感舊”的真正用心和哲理意涵的實質。唐太宗著意渲染和表達的,就是對時光流逝的敏感,對世道變幻的無奈,對人生無常的嘆息。也許見識了太多的爭斗廝殺、生死離別,面對永恒的宇宙時空,他真切感受了人之生命的短促、孤獨、渺??!林中花開花謝,水中波起波落,以及日出月升、寒去暑來,這些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在這里都成生命凋零、變化、衰亡的象征;而且,這不僅是個體生命的悲哀,更是世道人生和宇宙造化新陳代謝的必然法則,縱然貴為帝王,崇為圣賢,也無法回避、遏止和改變!“壯齡”的李世民或許只知道“慷慨”,“虛躬”的唐太宗終于體味了“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有了這層敬畏和感悟,他的心態(tài)變得淡泊、恬靜了,賦的最后部分也寫得平和、超然了:“聊憑軾而靜慮,懷古人而悵焉?!碧铺谝办o慮”什么呢?一是冷眼省察洛陽城內一次又一次的“興亡兮代襲,隆替兮相沿”——世俗社會喧囂而浮躁,人們受一己欲望的驅使,勾心斗角,爭權奪利,改朝換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到頭來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王朝一場夢!二是仰望天空,思古鑒今:“仰煙霞兮思子晉,俯浩汗兮想張騫。嘆高蹤之靡覿,嘉令譽之空傳”——不論是傳說中升天成仙的王子晉,還是歷史上出使西域的張騫,他們“靡覿”(遙不可見)的“高蹤”,“空傳”(徒有虛名)的“令譽”,全都悄然消失在茫茫煙霞、浩浩宇宙中了。人生在世,就是要想得開,放得下,不能回避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無常,又淡化生命消亡的恐懼和哀傷,期待生命的薪火相傳,擺脫長生不老的虛妄,拒絕名利欲望的誘惑,凈化心靈,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慰藉和超越。自從這次“問罪東夷”之后,唐太宗徹底結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并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與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交往甚密,潛心研修佛學,或許可作印證吧?
《感舊賦》由洛陽的“節(jié)物同于前載,歡憂殊于曩日”引發(fā)人生的感悟,進而從宇宙造化的高度,對生命的歡樂與憂傷進行嚴峻的哲理思考,這并不奇怪或偶然。早在漢魏時期,伴隨著“人的覺醒”(李澤厚《美的歷程》),感嘆和反思生命的題材就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大量出現(xiàn)了,如《古詩十九首》:“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等。又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露?!笨兹凇峨s詩》:“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辈嚏侗瘧嵲姟罚骸叭松鷰缀螘r,懷憂終年歲?!钡鹊取U沁@種對人的生命的重視、憂懼、沉思,體現(xiàn)了“文學的自覺時代”(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唐太宗的《感舊賦》,可以說是這種社會心理和創(chuàng)作氛圍熏陶、感染下的產物。當然,作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畢竟不同于懷才不遇、抱志莫伸、生活落魄的漢魏文人。如果說漢魏文人的生命意識是“直覺”型——對自然生命的存在與衰亡懷著一種直覺的、本能的、感性的反應,著眼點為及時追求和盡情享受短暫的生命歡愉;唐太宗則是“英雄遲暮”型,其根柢在于澄清天下、時不我待的政治緊迫感和焦慮感,滲透著生命的呵護和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所以,《感舊賦》對宇宙、社會、戰(zhàn)爭、人生、命運的沉思和詠嘆,是經過心靈的精細過濾和歷史沉淀的一種內省感悟,超越了個人生存的淺薄欲望和功利目的,富含哲學層面的升騰力和涵蓋力的。因此,讀者在吟誦之間感受的不是虛無、消極、頹唐,而是傷感中蘊含堅毅,悲愴中浸潤曠脫,具有廣泛啟迪、長久回味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
(作者單位: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