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視角下關于嘉峪關魏晉墓葬中體育題材彩繪磚畫的研究

2012-04-29 00:44陳祎晟白潔
敦煌研究 2012年3期
關鍵詞:體育史體育文化魏晉

陳祎晟 白潔

內容摘要: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對嘉峪關魏晉墓葬彩繪磚畫中的體育題材的內容作一梳理,通過對彩繪磚畫中所反映出的體育信息與史料的結合進行論證,認為嘉峪關魏晉墓葬彩繪磚畫中的體育形象不僅是當時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民俗活動的生動寫照,也是對古代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通過對墓葬磚畫圖像內容的透析,將古代體育圖像形態(tài)與史學相結合,極大地豐富了體育史學的研究內容,并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現(xiàn)象。

關鍵詞:魏晉;墓葬;磚畫;體育史;體育文化

中圖分類號:K87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06(2012)03-0032-06

A Study on the Painted Bricks on Sports

Themes from the Wei and Jin Tombs

in Jiayuguan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CHEN Yisheng BAI Jie

(Institute of Silk Road Literature and Culture,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as well as a study of the painted bricks excavated from the Wei and Jin tombs in Jiayuguan depicting scenes of sports. Combining the painted scenes with historical documents, it suggests that the depiction of sports in the painted bricks not only mirrors social life with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but also interprets ancient sports as a kind of culture.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contents of the painted bricks is carried out by associating ancient sport images with the study of history, not only expanding the studies on sports, but also helping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phenomena embodied in ancient traditional sports.

Keywords: Wei and Jing Dynasties; Tomb; Mural; Sports history; Sports culture

嘉峪關市北面的戈壁灘上,坐落著數(shù)以千計的古墓,它們是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積累而成的。目前考古清理發(fā)掘了10余座古墓,其中編號一、三、四、五、六、七、十二、十三號墓均有彩繪磚畫(壁畫),因此稱為彩繪磚(壁)畫墓。這8座磚畫墓,根據(jù)墓葬形制、出土文物以及磚畫內容推斷,上限起于魏、晉,下限迄于十六國(公元3世紀上半葉——5世紀初)[1]。這些磚畫墓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出土磚畫多為一磚一畫,也有數(shù)磚組成的小型壁畫和半磚一畫,色彩鮮艷,風格獨特。磚畫的內容豐富,有農耕、采桑、畜牧、井飲、狩獵、屯田營壘、宴飲、奏樂、博弈、出行、軍事出巡、樂舞百戲等。河西地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使得深埋于地下的磚畫得以較為完好地保存。在面對這些文物時,我們不禁對其形象的完好、色彩的鮮艷和畫面的完整而驚嘆不已。嘉峪關魏晉彩繪磚畫是我國絲綢之路上的一部百科全書,為我們研究魏晉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民族風俗活動等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jù)。

一 嘉峪關魏晉墓葬彩繪磚畫中

體育元素相關內容的分類說明

目前關于嘉峪關魏晉墓葬研究的方向大多是對墓室結構、墓葬文化、墓葬文物年代和墓主人身份的鑒別、磚畫繪畫的藝術風格和人物服飾等的研究。而針對體育這一特定領域的研究還比較少,對墓葬中體育磚畫的分類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界定。因此,魏晉墓葬體育彩繪磚畫的研究前景及發(fā)掘空間還比較大,通過對其題材磚畫圖像特征的分析研究,有益于破譯其中的內涵和文化意義,了解和認識魏晉時期體育的內在底蘊與外在勢態(tài)。

嘉峪關魏晉墓葬中彩繪磚畫體育題材的歸類,著重從磚畫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景意境、人物的運動形態(tài)、心理反應上做出分析與整理,依據(jù)其運動形式與現(xiàn)代體育的相似性、運動的游戲性、追求身心和諧統(tǒng)一的養(yǎng)生性以及增強體質的功能性將其進行歸類,有軍事出行圖、狩獵圖、驛傳圖、樂舞、百戲圖、六博圖、出游圖等。

二 軍事體育題材磚畫中的古代騎射文化

中國古代體育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表現(xiàn)形式和發(fā)展方向,總是取決于當時社會的整體需要,服從于當時人們的價值取向,因而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色彩,洋溢著強烈的時代精神。嘉峪關墓葬畫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軍事生活。河西地區(qū)自古以來占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不僅是軍事防御的戰(zhàn)略要地,同時又是歷代統(tǒng)治者屯兵戍邊的堅守之地,歷來為兵家所必爭,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在已發(fā)現(xiàn)的嘉峪關墓葬的600余幅磚畫中,表現(xiàn)生產和屯戍題材的磚畫就有80余幅。我們可以在磚畫中看到數(shù)量較多的有關軍事生活與操練的情景,有威武巡邏的軍卒,有馳騁騎射的武士,有井然有序的營壘,有列隊出行的禮儀軍隊,等等,所有這些都展現(xiàn)出了當時屯守戍邊的壯闊場面。畫者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這一壯闊的軍事場面,故將多塊磚組合一起,形成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獨立的較大的畫面,進一步表現(xiàn)了場景的壯闊、軍隊兵將氣勢的宏大。

1.軍事出行

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有關屯守戍邊、軍隊出巡題材的軍事活動大多集中在三號墓、五號墓以及七號墓中。三號墓出行圖是由三幅壁畫連續(xù)展示,從所屬位置來看在前室東壁的最上方和前室北壁的東側,而在南壁的東側和西側則為與軍事生活相關的屯營和兵屯,這幾幅畫所處的位置在同一層面,而且所繪圖像要表現(xiàn)的也是與軍事相關的同一主題,由此看來這樣的配置并非偶然,而是畫者特意的安排。這三幅出行圖都是由大幅的磚畫構成,在畫面上既保持了隊伍的完整性,同時也表現(xiàn)了將士們的威武氣概。五號墓的出行圖沒有延續(xù)三號墓的宏大場景,但在出行的隊列隊形上進行了詳細的描繪,層次鮮明,可以看出軍隊中等級森嚴、編隊嚴謹,將士們威武雄壯、訓練有素。七號墓里集中了多幅騎馬出行的畫面,一般為軍士打扮,絕大多數(shù)為三騎一組。軍士騎在馬上,左手攬韁,右手持帶纓的槍或節(jié),似乎是出去巡邏,這可能反映了當時河西地區(qū)軍隊士兵日常操練和外出執(zhí)勤的情景。這些列隊出行氣勢磅礴的畫面使我們不禁將其與古代的軍事講武禮儀相聯(lián)系。

講武,反映了戰(zhàn)爭在國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禮制的重要內容。據(jù)《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周代的軍禮包括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和大封之禮[2]。其中大田禮就是定期田獵、軍事演習和檢閱軍隊之類的禮儀。“講”是指練習的意思,講武就是練習武藝。周代每逢仲春、仲夏、仲秋三季,軍隊都要操練講武,每季著重訓練一個項目。然后在仲冬舉行大檢閱,稱大閱。西晉末年,西北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內遷和入主中原后,對漢族的傳統(tǒng)體育風尚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使騎射與角力等風靡于北方社會。在民族交流和融合中,他們也比較注意吸收中原漢族先進的生產和禮儀時尚,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將漢族相沿成俗的大射、賓射和鄉(xiāng)射等活動列入公卿朝會和檢閱軍容時演禮、講武的形式之中。據(jù)《魏書·裴叔業(yè)傳》記載,拓跋部入主中原后,改習漢俗,把騎射風尚與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結合,在每年的九九重陽節(jié)舉行盛況空前的馬射活動,以教化四方百姓。鮮卑人在保持射箭傳統(tǒng)的同時還吸取了漢文化中的射禮成分,儒學中所倡導的“演禮習武”風尚在鮮卑貴族中盛行。北魏孝文帝在推行漢化改革后依照漢俗進行大射禮。由于習射成風,當時以射為娛樂并給獎賞的現(xiàn)象也多有所見?!侗笔贰の褐T宗室》載:“初,孝武在洛,于華林園戲射,以銀酒卮容二升許,懸于百步外,命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著即以賜之。順發(fā)矢即中,帝大悅,并賞金帛。順仍于箭孔處鑄一銀童,足蹈金蓮,手持劃炙,遂勒背上,序其射工?!盵3]又《北史·宇文貴記》載:“魏文帝在天游園,以金卮置侯上,令公卿射中者即賜之,貴一發(fā)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故當爾耳。”[3]1415這都是以銀杯、金杯為獎的射箭比賽,因此也有人稱,這是我國體育比賽中最早的金銀杯獎。魏武帝曹操本人即“人力絕人,手射飛鳥,射禽猛獸,嘗于南皮一日射雉六十三頭”。魏文帝曹丕也說;“余時年五歲,上(曹操)以世方擾亂,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余騎馬,八歲而能騎射矣?!盵4]為了推動習射活動,北魏每年還舉行“九日馬射”活動,聲勢浩大,善射者往往能獲得極豐厚的賞賜和極高的榮譽。

2.狩獵、騎射

南北朝時期戰(zhàn)爭頻繁,特別是以游牧狩獵為生的少數(shù)民族卷入軍事斗爭之中,使射箭術和騎術都得到了發(fā)展。嘉峪關魏晉墓葬中的射獵畫像反映出人民群眾以射獵來提高射箭技術的情況。從嘉峪關一號墓、三號墓、四號墓、五號墓、六號墓、七號墓和十三號墓表現(xiàn)狩獵的場景中觀察,這些墓葬磚畫中描繪的狩獵圖,形象鮮明、神情生動,具有強烈的臨場感和逼真的動感。嘉峪關五號墓的一幅《狩獵圖》,位于前室北壁的東側,長36.5cm,寬17.5cm。畫像中一位獵手騎馬奔馳在林間,一只野兔從獵手身邊躍過,被獵手發(fā)現(xiàn),機警的獵手迅速回身張弓,一箭射中野兔的頸部,被射中的兔子似乎還在拼命奔跑,這幅畫有著強烈的真實感。嘉峪關七號墓的一幅《狩獵圖》,位于前室東壁,長36.5cm,寬17.5cm,畫像中一位獵手騎乘駿馬,后蹄騰空,向前奔馳,獵手引弓射中奔跑中的野羊,但野羊瞪大驚恐的眼睛仍拼命逃竄,獵手再一次引弓,箭在指尖正欲射出,把狩獵的緊張氣氛很好地渲染出來。

古代游牧民族的圍獵活動是類似大規(guī)模出征的軍事性活動,只是“征伐”對象是野獸而已。圍獵陣勢往往要采用左翼、右翼和中軍的配置方法以及以10人為一基本圍獵單位的十進法編制。據(jù)多?!睹晒攀贰罚懊晒湃酥畤C有類出兵……于每十人中簽發(fā)若干人,設圍趨獸進向所指之地,此種隊伍分左翼、右翼、中軍,各有將統(tǒng)之,其妻室盡從”。這種圍獵陣勢和組織方式更為有效地發(fā)揮每一個參加圍獵者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有利于騎兵從正面沖擊。正因為如此,游牧民族把這種隊伍和陣勢直接移植到他們的軍事生活中,很多時候就直接以圍獵隊伍或陣勢進攻敵人[5]。嘉峪關魏晉一號墓中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多幅描繪圍獵場面的畫像,其中一幅《圍獵圖》清晰地描繪了三個騎馬的侍從,一字排開,左右兩側均有騎士封住側路,野兔由于無路可逃,情急之下高高躍起,馬飛快地奔馳,三人動作一致做回身拉弓射箭狀,野兔則倉皇逃竄。嘉峪關魏晉墓葬中關于騎射題材的磚畫數(shù)量較多,畫面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當時人們的騎射技能,是當時社會極為普及的社會活動。

3.驛傳

“郵”是通信傳遞,“驛”是以交通為主要事務。郵與驛既相互聯(lián)系又存在區(qū)別,兩者相輔相依,密不可分。郵驛作為官方的通信組織,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夏商時期,名稱在歷代會有所不同,但作用基本一致,因而統(tǒng)稱為郵驛或驛傳。在我國古代,通信主要有烽隧和郵驛,藉以傳遞軍事信息和政事公文。一般歸軍事部門管理。烽燧始于古代氏族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是重要的軍事警備與通信設施。甘肅曾是郵驛的興盛之地,處于黃河上游,位居絲綢之路的要沖,早有原始通信方式“符號記事”遺跡的發(fā)現(xiàn),歷來是聯(lián)絡祖國腹地和西北邊疆的重要信息通道。嘉峪關五號墓就有描繪古代郵遞的驛傳圖,描述了一位信使手持信物、躍馬疾馳的情景,或許是因為軍情緊急或是信件的重要,驛騎四蹄騰空,飛速向前,馬尾竟飄了起來。前室東壁還繪有一幅驛傳圖,信使背一筒狀物,騎馬飛馳。從兩幅圖像中,我們看到驛馬飛馳,而信使則穩(wěn)穩(wěn)地騎坐在馬背上,單手持韁繩,表現(xiàn)了驛使高超嫻熟的騎術。這幅圖也成了中國早期郵驛歷史真實而又形象的記錄。

通過對有關體育題材的內容進行統(tǒng)計,在所劃分的體育題材磚畫中,有關軍事體育題材的內容十分豐富,占所發(fā)現(xiàn)的體育類磚畫總數(shù)的85%??芍敃r的閱兵、射獵、騎射、驛傳等活動的開展受到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得到統(tǒng)治者的極度重視。而其目的與現(xiàn)代體育的鍛煉目的相一致,都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由于嘉峪關所處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使得魏晉時期統(tǒng)治者對軍隊士兵的作戰(zhàn)能力要求很高,于是便出現(xiàn)了以射獵、騎射、閱兵等形式對士兵進行體力、體能、作戰(zhàn)技能的訓練,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

三 民俗體育活動參與者的

開放性與形式的休閑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割據(jù)勢力紛立,社會戰(zhàn)亂頻繁,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內遷中原,掀起民族融合的歷史大潮。騎射素為北方游牧民族作戰(zhàn)時的先鋒,縱橫馳騁,但騎射訓練不僅是軍隊的訓練內容,其在民間也非常流行。入主中原后,游牧民族也依照周代進行射禮、講武和田獵等活動。中原民族社會中相沿成俗的大射、賓射和鄉(xiāng)射活動很快成為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朝會、閱兵、講武時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大潮推動了軍事性體育文化和民間習射之風的進一步發(fā)展。

從發(fā)掘的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有關射箭內容的畫面。以下是相關內容的磚畫題材(見表)。

我們將墓葬磚畫中關于“射”題材的內容進行整合與分析,發(fā)現(xiàn)畫像中進行射箭活動的人物按照性別分有男性也有女性,按照年齡分有成人也有兒童,按照身份分有士兵將士、平民百姓、達官貴族,按照民族分有漢族也有少數(shù)民族,等等。從動作形象上看,有的是表現(xiàn)高超射藝的飛馬騎射圖,有的是表現(xiàn)圍獵情景的射獵圖,有的是反映郊游樂趣的射鳥圖,有的是反映勞動情景的射箭圖??梢?,在當時無論男女、老少、貴賤都喜愛射箭活動,而射箭作為人們娛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普及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已經(jīng)大致形成,有元旦、人日、上元節(jié)、社日、上巳節(jié)、端午節(jié)、乞巧節(jié)、重陽節(jié)、除夕等。此時婦女的社交活動也豐富多彩,我們在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中發(fā)現(xiàn),婦女參與的題材內容相當豐富,有描繪社交活動的宴飲圖,有出門游玩踏青的出游圖,有忙于田間的耕種圖,有庖廚圖,還有射箭圖,等等。這些有女性參與的磚畫題材,在一定程度上向我們展示了魏晉時期女子外出游玩或者進行騎射練習的實際情境,為古代女子體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圖像資料。

在嘉峪關魏晉磚畫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出游圖。畫面中綠樹成蔭,景色優(yōu)美,畫中人物或悠然自得散步于郊外,或騎馬漫步于叢林中。嘉峪關魏晉三號墓有兩幅描繪樂師奏樂的畫像,四號墓前室西壁北側上層的磚畫,描繪一人懷抱琵琶彈奏音樂,漫步前行,后隨一男童雙手高舉手鈴,作舞蹈狀。兩人自得其樂地在桑林之中載歌載舞。當時這種舞蹈稱為踏歌舞,是古代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多見于節(jié)日聚會時,在郊外或者街道,人們成群結隊手拉手,以腳踏地,邊歌邊舞,氣氛熱烈。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宮女“以十月十五日……相與聯(lián)臂踏地為節(jié),歌《赤鳳凰來》”[6]。七號墓一幅磚畫描繪三名樂師奏樂的情景,由此可以看出音樂演奏與欣賞在當時已經(jīng)成為人們重要的生活娛樂。音樂可以陶冶人的精神,調和人的情感,無疑也是人們休閑養(yǎng)生的重要方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 胡漢多元文化的交融與滲透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地陷入了動亂割據(jù)的狀態(tài),不斷地發(fā)生移民運動。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促使不同地區(qū)的人民頻繁接觸,生活習俗與文化觀念也在頻繁的接觸中相互滲透。這種各民族融合與斗爭的歷史潮流也為魏晉時期的體育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使輝煌的中國文化吸收了域外文化而更加豐富多彩。

“胡服騎射”,就是采用胡人的服飾,學習騎馬射箭。“胡服騎射”原是趙武靈王為了抗擊外患、抵御邊境游牧部落的騷擾侵犯所采取的一種軍制改革。當時的趙國,東北同東胡毗鄰,北面同匈奴相接,西北又有林胡、婁煩。他們常常以騎兵入侵趙國,進退神速,而趙國的車兵,在山區(qū)毫無辦法。胡人穿的是短裝,束皮帶,穿皮靴,行動自如;而趙國的士兵,卻穿的是寬袍大袖,再披上銅做的鎧甲,行動遲緩笨拙。所以,武靈王于十九年(前307)下令變胡服,學騎射。變胡服是為了便于騎馬射箭,學騎射是為了便于在山區(qū)作戰(zhàn),兩者緊密相關。我們在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狩獵圖中的士卒上身著束腰短裝,下身著束腿馬褲,騎跨于馬背之上,衣著簡捷隨體,便于騎馬射箭。而在一些表現(xiàn)墓主人社會交際往來的生活宴飲題材磚畫中,人物大都著寬松長袍的正式服裝。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狩獵、騎射活動著裝與日常生活的服飾有著明顯的區(qū)分。

敦煌佛爺廟灣1995年出土李廣騎馬射虎的畫像磚,長30cm,寬15cm,厚5cm。畫面繪有一人騎馬回身彎弓力射,側題“李廣”兩字。當時在軍隊中涌現(xiàn)了許多善射的能手,最著名的是長于騎射的飛將軍李廣?!稘h書·李廣傳》記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币淮危靶倥T數(shù)百追之,廣行取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元狩二年(前121),李廣四千騎兵被十倍的匈奴騎兵圍住,“胡急擊,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持滿毋發(fā),而廣身自以大黃(弩名)射其裨將,殺數(shù)人,胡虜蓋解”??梢娎顝V射藝極精,其英雄事跡廣為流傳。在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中也出現(xiàn)這樣類似的射箭畫像,動作形象與李廣射箭圖極為相似。在河西地區(qū),諸如此類描繪漢文化的題材舉不勝舉,內容形象生動,從時代的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魏晉時期雖地處邊塞,但漢代文化的影響卻是極為深厚的。

五 結 語

魏晉南北朝歷時400年,政治動蕩,朝代不斷更迭,而西域外族五胡的入侵,其種族繁多,因此社會風尚千變萬化。北方地區(qū)十六國時最為混亂,戰(zhàn)爭連綿不斷。魏晉雖承襲漢代制度,但已隱然發(fā)生變化;南朝雖然軍事力量薄弱,但文化發(fā)展迅速。北魏雖是鮮卑族統(tǒng)治,統(tǒng)一了整個北方,可反映出北方在外族統(tǒng)治下,外族風尚對生死觀的影響。北魏佛教興盛,加之漢制與胡風的結合,形成了中國社會政治、思想、經(jīng)濟、文化、風俗的變化,而作為人們生存最關注的生死觀自不例外。魏晉南北朝的墓葬都是表達生死觀的最直接的材料,鮮明體現(xiàn)著人們對死后處境的某些設想,尤其是墓葬用特殊的情感紐帶聯(lián)系著死者和生者,直觀顯現(xiàn)著人對死后的想象。墓主人將現(xiàn)實中的生活享受都帶入了磚畫的畫面中,當宴飲、百戲、樂舞、博戲、騎射等與神靈等物相結合后,墓主人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娛樂體驗。因此將磚畫解釋為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當然順理成章,也與社會的時尚習俗相呼應。這一崇尚使生命、死亡不再沖突,既可以為生者所用,也可為死者所用,既要有生前的雅興和對娛樂、游戲的向往,還要有死后的享樂和懷舊。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分裂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各民族文化大交流的時期,長期的封建割據(jù)和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使人口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遷徙,促進了各民族之間文化廣泛的交流和傳播。通過對墓葬磚畫圖像內容的透析,將古代體育形態(tài)與史學相結合,極大地豐富了體育史學的研究內容,并進一步還原了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體育文化現(xiàn)象。“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經(jīng)歷沖擊而不崩潰,仍然具有凝聚力,原因就在于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故納新,自我創(chuàng)新,能容納并且融合古今中外的各種思想”[7]。體育文化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并與其他文化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機勃勃的文化版圖,這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就是我們傳統(tǒng)體育的根。在西方競技體育為主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尊重和認知中國古代傳統(tǒng)體育文化,“因為不懂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本源,就不會知道自己文化的未來”[7]11。

參考文獻:

[1]張寶璽.嘉峪關酒泉魏晉十六國墓壁畫[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趙丕杰.中國古代禮俗[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

[3]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371.

[4]袁行霈,嚴文明.中華文明史:第4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642.

[5]鋒暉.中國弓箭文化[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張軍武,高鳳山.嘉峪關魏晉墓彩繪磚畫淺識[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47.

[7]王岳川.發(fā)現(xiàn)東方[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47.

猜你喜歡
體育史體育文化魏晉
體育史教材發(fā)展概況與思考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當代中國體育史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分析
體育史學科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展望
試析我國體育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
高校學生體育比賽與校園體育文化內涵建設研究
影響成都市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我國當代體育史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及發(fā)展趨勢分析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美人骨——回到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