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德
中國瓷器種類繁多,可謂爭奇斗艷,無論是青花的淡描雅致,還是五彩的姹紫嫣紅,都無時無刻不向世人展示那美妙的身姿,訴說那令人心動的美麗傳說。在眾多種類中,“釉里紅”作為中國瓷壇的一枝奇葩,以其紅白相映的獨特魅力受到青睞,歷來被視為瓷中珍品。
山東博物館藏有一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見圖1)。碗高10厘米,口徑20.3厘米,口微撇,深腹,圈足。碗體內(nèi)外均施釉,紋飾以釉里紅彩描繪。碗外壁繪纏枝牡丹紋,內(nèi)底繪折枝牡丹紋,內(nèi)壁則繪纏枝菊花紋,內(nèi)外口沿及圈足以釉里紅描回紋裝飾,整體造型大氣渾厚,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無論從紋飾還是造型看,都具有元末明初的時代特點。既有不同于元代(參見圖2,元代釉里紅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地方,又有別于永、宣,體現(xiàn)出一種過渡時期的形態(tài)特征。首先看它的紋飾。這件釉里紅纏枝花卉紋碗內(nèi)外共有三種不同的紋飾:回紋、纏枝牡丹紋、纏枝菊花紋。碗的內(nèi)外口沿與圈足部分描以回紋裝飾?;丶y通常作為一種輔助紋飾出現(xiàn)在瓷器上,應用非常廣泛,是由早期陶器與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工藝品如織繡、地毯甚至木雕都采用回紋做邊飾或圖案?;丶y常見有三種樣式:單體排列、正反成對相連、連續(xù)帶狀。這件釉里紅纏枝花卉紋碗上的回紋裝飾采用的是正反成對相連的樣式,俗稱“對對回紋”,有“連綿、深長”的寓意。
除此之外,碗的外壁與內(nèi)底繪纏枝牡丹紋,內(nèi)壁繪纏枝菊花紋。纏枝紋是以藤蔓卷草變形而成的我國傳統(tǒng)紋飾,最早應用于漆器、絲織品,以后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藝品,如金銀器、插屏等。到了元代,纏枝紋開始出現(xiàn)在青花瓷上,從此成為中國瓷器中重要的裝飾紋樣。纏枝紋還可與各種花卉組合成纏枝花卉紋,常見有纏枝牡丹、纏枝蓮、纏枝菊、纏枝寶相花等等,均有不同寓意。這件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花卉紋碗以纏枝牡丹與纏枝菊花裝飾。牡丹是我國的傳統(tǒng)特產(chǎn)花卉,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歷來為世人所稱頌。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李白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的千古絕唱。牡丹因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自古便有富貴吉祥的寓意。菊花與牡丹同樣是中國十大名花,其栽培歷史更是可以追朔到三千多年前。因其象征高潔、長壽,幾千年來深受國人喜愛。歷史上也有很多與菊花有關的詩詞,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纏枝紋與牡丹、菊花相結合,體現(xiàn)出永久富貴、生生不息的含義。表現(xiàn)出統(tǒng)治者對剛剛建立的大明王朝所寄托的一種“萬代相傳、永享富貴”的美好愿望。
纏枝牡丹與纏枝菊花紋樣在元代就已出現(xiàn),發(fā)展到明代洪武時期,無論是花朵還是葉子都在形態(tài)的描繪上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元代牡丹的葉子一般比較肥厚、寬大,在造型上也顯得很規(guī)矩。但到了明洪武時期葉子已畫得較為細瘦,在造型表現(xiàn)上也遠較元代隨意、纖細。這時期的菊花紋則更具時代特點,造型通常為扁橢圓型,勾勒出輪廓后在花瓣內(nèi)填色,但并不填滿,且花心通常繪成網(wǎng)格狀,形成洪武時期特有的菊花紋飾。
其次看它的造型。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高10厘米,口徑20.3厘米,口微撇,深腹,圈足,給人以敦實之感。這種造型的碗在同時期也有用青花裝飾的,俗稱“墩子碗”。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期,洪武瓷器的造型繼承元代的特點,形成自身粗獷拙實的風格,但又不同于元代的厚重粗笨,為后來永樂時期秀美飄逸的造型風格奠定了基礎。
最后看它的釉面和釉彩特征。元、明兩代的白釉釉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不同程度的白中閃青。洪武瓷也不例外,其民窯甚至比其他各朝更加閃青灰,而官窯釉面則較民窯白潤,有的釉面還有細碎的開片。元代的青白釉和樞府瓷到了明代,在一定時期內(nèi)還在繼續(xù)燒制,洪武瓷應該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所有的紋飾均由釉里紅彩描繪而成。雖然早在唐代時已由長沙窯使用銅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出紅色,但那只是釉里紅的原始階段。由于釉里紅的燒造技術難度很大,它對燒造的氣氛和溫度十分敏感,溫度低則燒成后呈灰紅色甚至黑色,溫度高則導致著色劑中的銅離子揮發(fā),出現(xiàn)“飛紅現(xiàn)象”或干脆無色,所以真正成熟掌握這種燒造技術的時期還是元代,因此通常認為釉里紅是由元代景德鎮(zhèn)創(chuàng)燒的。釉里紅與我們熟知的青花一樣,都屬于“釉下彩”。它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瓷坯上繪紋飾圖案,然后在其上施一層透明釉,最后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紋飾圖案呈紅色。由于燒造難度大,因此釉里紅的廢品率要遠遠高于青花瓷,其數(shù)量自然就非常少,基于這個原因,釉里紅歷來便顯得彌足珍貴。釉里紅在元代創(chuàng)燒后,由于技術難度大,再加上當時“元人尚白”的風氣,因此釉里紅并未得到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洪武是釉里紅燒造的一個極盛時期,數(shù)量比前世有所增加,傳世品中其數(shù)量甚至多于同時代的青花。此時釉色雖大多呈灰紅或淡紅,甚至黑色,但比元代有了很大提高。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其釉里紅的發(fā)色即為紅中稍閃灰,清淡雅致。在元代,由于技術水平的局限,釉里紅采用以色塊為主的原始裝飾工藝來裝飾器物。到了明代,燒造水平提高,在裝飾紋樣上采用了線描手法。洪武時期釉里紅即采用勾勒點染、雙勾填色等多種技法,能自如地表現(xiàn)各種紋飾。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的纏枝牡丹與纏枝菊就是采用這類技法描繪而成,釉里紅的發(fā)色雖略微發(fā)灰,但線條生動、流暢,富貴之氣躍然“碗”上。永樂、宣德時期也是釉里紅的一個發(fā)展高峰。這時期釉里紅的色調(diào)已經(jīng)擺脫了元末明初那種發(fā)黑、發(fā)灰的暗色調(diào)。此時工匠對燒造技術掌握得很好,使其色彩鮮艷,呈現(xiàn)出如寶石般的色澤,被稱為“寶石紅”。而且這時期的瓷器釉面潔白,胎體細膩,與“寶石紅”的色調(diào)形成了非常鮮明的紅白對比。永、宣以后,釉里紅走上了下坡路,已十分罕見,直到清朝“康乾盛世”時才又得以復蘇。這時期釉里紅的色澤比較純正,所繪紋飾圖案燒制后線條清晰,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隨著“康乾盛世”的結束,釉里紅也逐漸走向了衰敗。這是釉里紅的一個大致歷史發(fā)展情況。
釉里紅自創(chuàng)燒時起,其發(fā)展過程經(jīng)歷元、明、清三朝,從極盛到衰落再到復興,以至最終沒落,真可謂跌宕起伏。這件明洪武官窯釉里紅纏枝花卉碗是釉里紅處于極盛時期的作品。雖然看上去只是一只碗而已,但它經(jīng)過采料、加工、制坯、描繪、上釉、入窯、燒造等層層工序,凝聚著眾多工匠的心血,展現(xiàn)出水與火的藝術,流傳至今確為不易。
(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