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郎
〔關(guān)鍵詞〕 感恩教育;途徑;社會氛圍;感恩
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4—0026—01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給自己快樂的理由,是發(fā)自內(nèi)心對于萬事、萬物感激之情。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感恩情懷,延續(xù)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呢?經(jīng)過三年的課題實踐,我們認為:
一、強化感恩教育的責任心與緊迫感
從教二十多年,我們越來越感覺到現(xiàn)在的孩子對人對事缺少寬容和感恩,家庭教育成了溺愛孩子的溫室。在家里,孩子是家人關(guān)注的中心,權(quán)力無限,義務是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緊緊盯著的只是孩子的學習,一切圍著智能轉(zhuǎn),視上重點、讀名牌為頭等重要,卻忽略了對孩子回報意識的培養(yǎng)。目前的學校教育中,也以片面追求升學率為目的,很少針對學生這種心態(tài)而進行有序的感恩教育,因而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所以很難想象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能與別人友好相處,能夠知父母甘苦,想社會冷暖。為此,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各個部門,都得肩負起這一職責,強化感恩教育的責任心與緊迫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漸漸淡化的道德觀念和日益冷漠的心態(tài),使他們能夠經(jīng)常站在別人的角度,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能夠誠心感激那些給予過自己無私幫助的所有的人,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感。
二 、全力營造濃郁的家庭和社會氛圍
良好的教育氣氛和社會環(huán)境會給孩子們提供感恩的土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感恩的幼苗在家庭濃濃的感恩環(huán)境里成長。要營造正面的社會輿論宣傳,要利用現(xiàn)今的兒童電視頻道或是小孩子經(jīng)常接觸的網(wǎng)絡(luò)游戲、網(wǎng)站宣傳,積極發(fā)揚二十四孝等傳統(tǒng)思想中積極的一面,對于社會中出現(xiàn)的過河拆橋、落井下石等與感恩之心背離的行為要給予嚴厲的批判。要積極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不道德、不文明的陰暗面。比如做好事卻惹來了麻煩,排隊等候的人卻被見縫插針的人擠得買不到票等。事實告訴我們,社會中這樣的事例很多,無形當中就對孩子們造成了反面教育,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認為自己適應不了社會,感恩誠信使自己吃虧,所以說營造正面的輿論宣傳,強化社會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緩。
三、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科任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們感恩思想的滲透,無論語文、政治、歷史,還是音樂、美術(shù)等相關(guān)學科,都可以將感恩的思想整合優(yōu)化,在課堂中有機滲透,通過情景再現(xiàn)、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喚醒記憶和換位思考等途徑,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點撥學生知恩,引導學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記得在一次作文課上我曾問過學生們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親人去世了,你們會買很多花向他們哀悼嗎?”當時很多學生站起來說:“當然,因為我愛他們?!蔽疫m時點撥:“當親人去世的時候再去買花已經(jīng)沒有太多意義了,而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哪怕是一句關(guān)愛他們的話,他們也會感動非常,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珍惜?!币苍S正是這樣的話,打開了學生們潛意識中的感情之門,那次作文也因此而大放異彩。
四、積極鼓勵和支持感恩習慣與感恩行為
作為師長,要注意呵護孩子的感恩行動,善于激勵孩子的感恩義舉。比如班級中有一女生,默默無聞為班級開門關(guān)門,從無失責,確保班中無失竊,班級同學能第一時間進入教室;班里幾個男生長期負責為學生領(lǐng)發(fā)營養(yǎng)餐,確保大家都能喝上牛奶、吃上雞蛋……對類似這樣的同學要及時予以肯定,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學習的鮮活事例。記得今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天還沒亮,兒子輕輕地來到我的床前,輕輕地把我搖醒,對我說:“爸爸,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借點錢可以嗎?我要去給媽媽定個生日蛋糕。”我感到無比的激動,說:“兒子,你真棒!你能有此孝心我支持你!”于是,我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愛。所以說,對于孩子的感恩習慣,我們一定要全力鼓勵和用心呵護,多肯定孩子的進步,用心尋找身邊值得肯定的感恩小事,讓孩子的感恩之行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