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 高校教務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高校發(fā)展離不開教務管理工作的支持,本文從現階段高校教務管理現象入手,初步提出了高校教務管理的發(fā)展方向,以期為高校教務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高校教務管理定位發(fā)展方向
教務管理工作作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維系高校教學機制正常運轉的樞紐[1],教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關系到高校教學質量的好壞。對高校而言,教學質量是其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如此重要,但在實際的運行管理過程中也有各種不足。如教務管理人員整體相對年輕,缺乏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現代化、信息化的經驗;其次,教務管理的機制有待優(yōu)化,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務管理的效率。鑒于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教務管理的發(fā)展方向。
一、高教教務管理的定位
如何界定什么工作性質才是高等學校教務管理工作?查閱相關的資料發(fā)現,所謂高等學校教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質,即高等學校管理者運用一定的理論與方法,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對學校教育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監(jiān)督、評價,引導和激勵組織成員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一種學校管理活動[2][3]。
二、高校教務管理發(fā)展方向
(一)教務管理的人性化
一切為了學生是新時期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結點。面對多樣化的管理對象,必須徹底拋棄把學生視為被動管制對象的觀念,增強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責任意識,正確認識新時期學生間學習能力差異型、學習目的多樣化的事實[2]。實施更富有彈性和超前性的教務管理,改進工作方法,豐富角色內涵;在教務管理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生,讓學生參與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參與一些具體的教務工作管理,增強互信和了解,引導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
(二)教務管理及監(jiān)控的制度化
在整個教務管理系統(tǒng)中,建立健全的教務管理制度尤為重要。明確教務管理人員的分工[4],使得教務管理工作落實到個人??紤]實習教務管理聘用制度,定期對教務管理工作進行考核,根據考核評定工作待遇,從而提高教務管理的積極性。在整個教務管理制度建設上做到科學、規(guī)范、依法、易操作,在制度上體現人文關懷、人性化管理。與此同時,高校的教務管理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現代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通過該套系統(tǒng)的信息反饋及時發(fā)現教學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合理的教學方針與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引入教務管理監(jiān)控體系,通過聽課、調研、座談等方式,對教學活動和教學質量進行檢查、監(jiān)督、評估。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及時總結教學活動取得的成績與不足,形成制度,真正做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教學管理評價制度[5]。
(三)教務管理的信息化
教務信息化管理首先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任何體制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都取決于觀念更新。因此,轉變廣大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觀念是教務信息化的首要任務[6];就具體的教務管理的信息化而言,校園網是滿足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說目前我國高校中,大多數都已經實現了基本的網絡硬件環(huán)境,但網絡環(huán)境的應用不是太理想。因此教學管理者必須靈活地使用和掌握網絡這個硬件設施,建立一個適用的、高效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就應該“軟”“硬”結合,即信息化的理念、制度和信息化軟硬件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整合,使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這部跑“車”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跑出優(yōu)異的成績。如研制新生報到注冊系統(tǒng),運用信息條碼掃描技術,簡化報到注冊的工作流程,提高報到速度和效率,使學生注冊信息數據更加準確。同時通過計算機數據庫技術與網絡技術,建立跨校區(qū)的教學管理網絡系統(tǒng)。從新生入學編班到學生畢業(yè)證、學位證資格審查,從教學任務下達到各門課程成績管理、學籍異動的處理,形成統(tǒng)一、高效的數據庫系統(tǒng)和信息管理系統(tǒng)[7],保證學校學生的教學管理準確無誤等,這些都是教務管理信息化的具體體現。
三、結語
教學工作是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現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主要平臺和固有路徑。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改革不斷深化與發(fā)展,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和模式也呈現多樣化的態(tài)勢,對教務管理部門來說,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均有所增加,這就要求各高校根據自身學校的特殊校情構建符合本校的教務運行機制,搭建起一個全新的教務運行平臺,把“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理順教務運行機制[7],激發(fā)各方活力,保證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作為構建高效教務運行機制的基本目標。通過這個平臺,激發(fā)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潛能與智慧,樹立使命感與責任感。在教學與管理活動中,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使得學生釋放自己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由被動受教育到主動選擇教育,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通過這個平臺,提供教師、管理人員互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方式和途徑。多方合力,協調互動,開展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改革的咨詢與服務,為學生構建起自主學習的機制和途徑;通過這個平臺,促進教務運行的信息化、便利化,運用計算桃技術、組件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模塊化技術[5],以服務創(chuàng)新的精神推進高校教務管理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萍,劉建芳,文惠娟等.高校教務管理現代化建設與探索[J].深圳大學學報,2005,(7).
[2]劉建清.高等學校教務管理要素探析[J].2011,(6).
[3]劉建清.高等學校教務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4]馬小衛(wèi).論高校教務管理隊伍的建設[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2011,(1).
[5]王春先.高?,F代教務管理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9,(30).
[6]劉開南.淺談教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5,(2).
[7]吳斌,馬賽.高校教務管理運行機制研究[J].高校教務管理運行機制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