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在對神的形象的塑造上,古代中國與古希臘各有不同:中國神話中的神多半是神人異形的,其特征是超凡脫俗,而希臘神話中的神是神人同形同性的。反映在各自的文化中則表現(xiàn)為:中國神話主要體現(xiàn)的是“尚德”精神,而古希臘神話中,天神與人類一樣,也表現(xiàn)出凡俗的情感。
【關(guān)鍵詞】中國神話 希臘神話 構(gòu)成體系 文化差異
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中神的特征
中國上古大神及其特性。早在先秦,我國就有許多神話名著,如《山海經(jīng)》、《楚辭》、《呂氏春秋》等。漢代的《淮南子》、《吳越春秋》,以及魏晉六朝的《搜神記》、《述異記》等著作中也都有許多神話故事。其中,以《山海經(jīng)》最為豐富。在這些記載中,呈現(xiàn)出許多始祖神、英雄神、創(chuàng)造神、統(tǒng)治神和反抗神等豐富多彩的神話人物形像。外形怪異,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情欲,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主要大神們神格的重要特征。在我國古老的原始神話中,也很少看到對大神們愛情生活的描寫,見不到他們這方面的生活細節(jié)。由于中國上古神話中有關(guān)愛情的內(nèi)容極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話和后起的巫山神女傳說在中國神話天地里就顯得秀麗旖旎。
希臘天神及其特性。在古希臘神話中,我們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滿身具有人間煙火味的形象:眾神之主宙斯狂放不羈,拈花惹草,無論在神界還是人間都留下大筆風流債,他任意行事,不講原則,充滿嫉妒;神后赫拉,經(jīng)常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殘酷愚蠢。主神如此,他們手下的眾神也都有著極為相似的品性。在希臘軍隊與特洛伊的戰(zhàn)爭中,阿喀琉斯讓阿伽門農(nóng)把搶來的女俘克里塞斯送還到他的父親阿波羅的祭司身邊,因此時阿波羅神正為他的祭司的女兒被劫而用瘟疫來消滅希臘軍隊,阿伽門農(nóng)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將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邊,阿喀琉斯憤而帶領(lǐng)他的軍隊撤出了戰(zhàn)斗,使特洛伊大將赫克托很快地殺掉了還沒有死于瘟疫的希臘士兵。希臘人的這次慘敗只是因為一個女人,這種結(jié)果是中國人無法理解和原諒的,也是中國神話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許的。在希臘神話中,神與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別外,在情感上卻是相同的。當神們脫掉了神奇力量的外衣之后,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以黃帝和宙斯為例看各自神話的構(gòu)成體系
黃帝的由來及中國上古神話的體系。中國神話中,沒有一個完整的神系及其明確的主神,但卻有著異常清晰和十分悠久的“歷史系統(tǒng)”—從黃帝的父親“少典氏”到堯、舜、禹以及夏、商、周的“帝系”。三個古代最顯赫的王族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始祖。盡管有一些“神異誕生”型的神話附會在他的身上,但以黃帝作為一個父系或母系方面的始祖,夏、商、周取得了異乎尋常的一致,我們可稱之為“少典氏帝系”。
在這些神話中,凡是為社會的進步、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的英雄都備受人們的贊頌;反之,那些不利于社會前進、有礙于人類幸福的神性人物則要遭到唾棄與批判。所以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當中占據(jù)著崇高的地位,而那些殘害人類的神蛇、怪獸一類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誅滅,也會被歷史文化所誅滅。
以宙斯為主的希臘神話體系。相傳,古希臘有奧林匹斯十二大神:眾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冥王哈德斯、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狩獵與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美與愛女神阿弗洛狄忒、戰(zhàn)神阿瑞斯、火與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農(nóng)事和豐產(chǎn)女神德墨忒爾、酒神狄俄尼索斯。在神的故事里,眾神各有分工,掌管著天地間的一切事物,并以“眾神之主”宙斯為中心,組成了奧林匹斯神統(tǒng)體系。①希臘神話表明,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們的血肉之軀上建立起來的,而且這種殺戮還都是骨肉之戕。
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的文化特色對比
中西兩地在民族居住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契機和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創(chuàng)世神話的鮮明差異。這一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那么他們之間存在什么樣不同的文化特色呢?
中國神話體現(xiàn)的主要文化特色。中國上古神話主要體現(xiàn)的是“尚德”的精神,這也是中國千年以來的文化精神。這種精神首先表現(xiàn)在古老的創(chuàng)世神話當中。在中國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是以犧牲創(chuàng)世神的肉體來完成天地開辟和萬物創(chuàng)造的。所以,中國古代的開辟大神盤古在完成了天地開辟任務(wù)之后,就將自己的雙眼化成了日月,將四肢與頭顱化成了五岳,將血脈化成了長江與黃河,將毛發(fā)化成了山林與草木,將肌肉化成了泥土,將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體上的寄生物則變成了人類。另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她在完成了補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將自己的身體化成了萬物。所以《山海經(jīng)》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媧之腸所化。今天我們雖然不能全部了解女媧化物的細節(jié),但這則神話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這方面的信息。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尚德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在大神們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尚以及偉大的獻身精神,同時也體現(xiàn)在他們“保民佑民的責任感”上。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既然是被人們所禮拜的神,就應(yīng)該盡到保民佑民的職責。遠古時代,中國的許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勞卓越的人物,他們在為本民族的發(fā)展與壯大的過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變故中,起到過巨大的作用。他們成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決條件也決定了他們作為大神的責任與義務(wù)。特別是自西周以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需要,諸子百家有意識地改造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將人類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們身上。這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話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凈凈,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于是這些上古的神話英雄或始祖神們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登上了歷史舞臺,由神祗搖身一變成了品德完美的人間帝王。他們均以天下蒼生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類是他們的根本職責。其中大禹就是一個典范。大禹大公無私,為天下蒼生的幸福鞠躬盡瘁。其他如炎帝、黃帝、堯、舜等也莫不如此。同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大神們并不以天下為己有,而是舉賢授能,并且素有“禪讓”的美德。所以,堯年老后便把帝位傳給了舜,而舜同樣也將帝位傳給了大禹。這種境界如此之高之美,以至于后人甚至搞不清這究竟是史實還是神話了。
后來的始祖神繼承了創(chuàng)世神的這一傳統(tǒng),并將其發(fā)揚光大,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業(yè)績。這些在中國千百年來文化、教育、經(jīng)濟、政治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巨大的精神指引作用。
希臘神話的文化特色。古希臘的神話與傳說表現(xiàn)出了與中國神話大不相同的文化特色。在古希臘神話中,天神與人類一樣,也表現(xiàn)出愛、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芭硕嗬暮凶印北闶且粋€例子:當人類被創(chuàng)造出來以后,英雄普羅米修斯幫助人類觀察星辰,發(fā)現(xiàn)礦石,掌握生產(chǎn)技術(shù)。作為天父的宙斯竟出于對人類的嫉妒,拒絕將“火”送給人類。普羅米修斯從太陽車的火焰中取出火種贈送給人類。宙斯發(fā)現(xiàn)之后就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上,讓兇狠的餓鷹啄食他的肝臟。與此同時,宙斯加緊了報復人類的步伐,他命令火神造出美麗的潘多拉即“有著一切天賦的女人”,諸神賜給她柔媚、心機、美貌,讓她帶著盒子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厄庇墨透斯留下潘多拉,打開了那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盒子,于是從盒子里飛出了痛苦、疾病、嫉妒等等,從此人間便陷入了黑暗的深淵。對此,宙斯并不滿足,他又發(fā)動洪水來滅絕人類。西方神話中的這種種行徑和中國神話的補天、填海、追日、奔月、射日、治水等神話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結(jié)語
雖然今天很少有人再去創(chuàng)作新的神話或者傳說,但遠古神話并不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一現(xiàn)即逝的曇花,它對現(xiàn)代人類的發(fā)展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當今我國的文化建設(shè)采取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zhàn)略思想,即積極吸取西方精髓這不但有利于中國新文化的建設(shè),也有利于將西方先進思想納為己用,將中國傳統(tǒng)美德傳播到世界各地,對于少兒蒙學教育、青少年的成長、文章用典等都有著深遠意義。無論是中國神話還是西方傳說,彼此都把人性的善與惡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指引著很多人,去創(chuàng)造、去成功、去警戒、去改善。因此,彼此應(yīng)積極吸取各自神話所折射出來的文化優(yōu)點,為本國的文化建設(shè)注入新的活力。
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擴大,筆者認為無論是中國特色也好,西方特質(zhì)也罷,都要懂得對比其文化的共性和普遍性,正確引導當下中西文化交流,加強對中西文化的認同,在引進他國文化的同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證本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純潔性和主導性,從而取長補短,全面發(fā)展,逐步促進中國文化邁向世界的步伐。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注釋
①李東華、于至堂:《經(jīng)典希臘神話》,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