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云
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多要素的美學系統(tǒng)。它薈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審美要求和審美理念,蘊含著極其豐富、極其廣泛、極其深刻的美學內(nèi)容。憑借這一巨大的美學資源優(yōu)勢,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并通過朗讀范文、分析課文,正確鑒賞美、主動創(chuàng)造美,不僅可以使美育落在實處,對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推動學校素質教育也具有重要意義。中學語文課文包含各種美的形象和各種美學風格,如蘇州園林的優(yōu)美,松樹風格的崇高美,小橘燈的樸實美,等等。教師通過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能喚起學生情感,一方面能加以理性的指點、引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
1.抓住美的語言。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優(yōu)美語言,在領略其語言美中獲得美的享受。現(xiàn)行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名品佳作,蘊藏著豐富的語言美的資源。借助語言所表現(xiàn)出來的美是
獨特的,不同體裁的文章各具獨特的美。如: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精致美,心理描寫的細膩美;散文的意境美;雜文的犀利美;詩歌的音韻美;說明文的準確美;應用文的規(guī)范美,等等。美的語言不僅能獲得美的享受,而且有助于理解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分析作品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一些精彩語段作賞析、揣摩,讓學生在鑒賞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理解能力,深刻體會作品的內(nèi)蘊美。如《荷塘月色》以細膩委婉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詩意的圖畫,字里行間透出淡淡的喜悅,交織著淡淡的哀愁,而這種朦朧雋永的情緒都是通過對荷塘處月色的描寫來傳達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碑斀處熤v析到這段時,一幅光彩相間、淡雅相宜、明暗交織的月色荷塘景立即顯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語言的中介使他們感覺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活躍的想象,生發(fā)出喜悅和滿足,這正是美的語言產(chǎn)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情感。
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情感,情感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說,沒有情感就沒有作家,也不會有文學作品。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其中蘊含著人類種種美好的感情,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體驗作品的情感美,在美的熏陶中陶冶心情、凈化心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子深情。作者描繪了父親送子遠行的場面,尤其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父親為“我”買橘子的行動,父親翻越站臺時那肥胖笨拙的背影感動了“我”,“我的眼淚很快地流出來了”。父親送別時簡單的話語、笨拙的行動中包含著對兒子深深的疼愛之情,而“我”的多次流淚也正是對父親的尊敬愛戴之情的真實流露。父子間的真摯感情催人淚下,學生會被這種深沉偉大的父愛觸動,進而聯(lián)想到自己父母的艱辛與苦心,懂得孝順父母,體諒他人。又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抒發(fā)的是詩人對康橋依依惜別的離情?!拜p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彪x別之情惆悵哀婉;而對“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陰下的一潭”等景物的描寫卻浸透著詩人無限的歡喜和愛戀之情。詩人在對康橋自然風景的流連忘返中悟出熱愛生活的道理,學生感受到的是難舍難分的離情,感受到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激情。優(yōu)秀的作品總能以情動人,《回憶母親》中的母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師生情,《七根火柴》中的戰(zhàn)友情,都能使學生得到情感的愉悅與陶冶,從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3.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帶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能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學生的心靈,具有啟發(fā)人、感動人、鼓舞人的藝術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師》中的蔡老師,她外貌溫柔美麗、心地慈愛,疼愛孩子、關心孩子的甘苦。及時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傷,是老師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凈化心靈。一個美好而感人的形象,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個丑陋猥瑣的形象,則能讓學生痛斥丑惡、憎恨虛假。如《群英會蔣干中計》中,通過對周瑜與蔣干在群英會上的語言、動作、神情加以分析歸納和整理就能對他們的形象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周瑜多謀善斷、豪邁自信,蔣干少勇寡謀、妄自尊大,在美與丑、智與愚的對照中人物的形象美得以品鑒。其他如諸葛亮的睿智,嚴監(jiān)生的吝嗇,孔乙己的迂腐,華老栓的麻木,等等,無不體現(xiàn)著人物的形象美。當然,美的形象不只是“人”,也包括“物”。如《雨中登泰山》中巍峨雄偉的泰山,《白楊禮贊》中挺拔正直的白楊,《荷塘月色》中被“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圍繞著的荷塘和“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每一片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等都是美的形象。這一個個光彩照人、生動鮮活的美的藝術形象就像是一座座精神的雕塑,激勵著學生走向更廣闊、更壯美的人生。
4.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難寫之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言外之意”確切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實踐證明,優(yōu)美的意境能引起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課文《荷塘月色》的重點是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導學生抓住課文中大量新鮮生動的比喻,如“舞女的裙,零星地點綴的白花”、“月光如流水”、“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像籠著輕紗的夢”、“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等句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將這些景物連綴起來,在腦海里呈現(xiàn)出一幅素淡朦朧的荷塘月夜圖:在清幽、寂靜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綽約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顯得那么恬靜、淡雅。然后在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意境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藝術美喚起學生心中生活美的回憶,從而加強對《荷塘月色》作者創(chuàng)設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給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教師的分析點撥,學生讀著這豪放的詩句,仿佛看到了歷史上無數(shù)的英雄豪杰,為中華民族的興盛和發(fā)展英勇奮斗的雄姿。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不僅會感受到詩人描寫的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奇景色,而且眼前會浮現(xiàn)出一條歷史人物的畫廊,并進一步鑒賞到詞句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