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晶
心理資本,管理學心理學新概念
隨著校園里秋意漸濃,又一年的招聘季拉開了帷幕。大四生們忙著投簡歷的時候,常常會盯著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國500強企業(yè),在學生們海投簡歷的招聘網站上,會發(fā)布諸如每年度的最佳雇主這樣的排行榜,不少同學在這些名單上圈圈畫畫。這里,我想談談這些與企業(yè)相關的排名,比如最令人敬仰的企業(yè)、最佳工作場所、最佳雇主,反映出另一方面的問題。那就是,在企業(yè)管理學中,重視財力、物力、技術、市場、利潤之外,越來越重視人的力量。在經濟學、投資學和社會學等專家的研究中,對于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有了很多的討論和分析,2005年,國際管理協會的主席Luthans以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和積極組織行為學(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觀點為思考框架,提出了以強調人的積極心理力量為核心的“積極心理資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的概念。他主張的心理資本是指人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希望(hope)、樂觀(optimism)和堅韌性(resilience)四個方面。
心理資本相對于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有什么不同?可以這樣來解釋:人力資本就是what yow know。如果你有擁有某種技能,企業(yè)會雇用你;如果你有某種知識和理念,那么你對企業(yè)來講是有價值的。社會資本講的是你認識誰、有什么關系網絡、有什么樣的朋友圈子,也就是人脈。心理資本講的是who you are,你是誰。你是有自信力量的人嗎?你是充滿希望和樂觀的人嗎?你是面對壓力和競爭面對種種挫折和困境卻有很強的反彈能力的人嗎?
雖然,心理資本的概念是從管理學出發(fā)提出的,但是跟心理學研究方向的改變有著密切關系。20 世紀以來,主流的心理學研究主要關注各種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人格障礙、精神疾病等的發(fā)生機制和有效的治療措施。最近十幾年來,隨著積極心理學運動的興起,心理學家開始致力于對積極心理現象,如復原力、原諒、感恩、道德性的情感成分以及主觀幸福感的系統(tǒng)研究。一項有5000 多人通過網絡參與的研究發(fā)現,希望、熱情、感恩、愛、好奇心等是與被試的生活滿意度密切相關的。在心理資本中關注的自信、樂觀、希望和堅韌性,正符合積極心理學研究的發(fā)現。
擁有積極心理資源也就是擁有了良好的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具有更多的“潛在性”,但是它們是可以測量、開發(fā)和管理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企業(yè)來說,有良好的心理資本的員工會取得更加有效的業(yè)績,會讓團隊有更好地發(fā)展,所以企業(yè)管理者越來越關注員工的心理資本。
大學四年,是大學生在知識、溝通、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成長期,很多的不確定所帶來的壓力,需要我們以積極的心理合理應對,也是提升心理資本的積累期。測試心理資本對于大學生的發(fā)展來說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資本優(yōu)點的強弱、分布情況,并且在大學及以后的職場中發(fā)展和運用自己的顯著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