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薇 沈春妮
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你會發(fā)現(xiàn)每課的作業(yè)要求中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皶x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娮x好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因為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篇篇課文都是編委們精心選取的,文質(zhì)兼美,內(nèi)容豐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在老師指導下實現(xiàn)的,所以老師要重視朗讀技巧和方法的訓練,重視朗讀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在這方面,我有如下的思考。
一、指導正確的朗讀方法
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所以教學生學習朗讀課文,指導正確的讀音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學習課文的需要,也是養(yǎng)成認真朗讀的需要。
(一)發(fā)音要正確、清楚
發(fā)音正確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對多音字要能按字義確定讀音,如:“悄然”中的“悄”讀“qi#3o”,不能讀成“悄悄”中的“qi"Do”。讀音清楚就是要求每個字的聲、韻、調(diào)都要讀得清清楚楚,萬萬不能讀得模棱兩可,似是而非。聲母讀得短促而有力,韻母要讀得響亮,聲調(diào)要讀得正確到位,音節(jié)要界限分明。
(二)輕重、停頓要準確、合理
重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重音,怎樣讀好重音,并能夠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找出重音。還要通過舉例示范,讓學生懂得對句子中重音的表現(xiàn)處理。有的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音,重音就是讀得大聲、快而激昂。其實這是不一定的。重音的處理既要注重聲音形式,又要注重內(nèi)心體驗;既要注重表層的技巧,又要注重語言環(huán)境中的內(nèi)蘊。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如《再見了,親人》中小金花跺著腳說的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讀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號。其實,體驗小金花內(nèi)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力,聲聲有情,更富有感染力。停頓。朗讀中的停頓,指的是句子當中、句子之間、層次之間和段落之間的間歇。停頓體現(xiàn)為一種聲音的間歇,但這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實質(zhì)是分中有連,斷中有續(xù),是文章思想更為活躍的時刻。停頓得長可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停頓得短,可有“銀瓶乍破水漿迸”的境界,嘎然而止,可以使舉座皆驚。朗讀雖有停頓,但需要緊連的時候,應縮短標點的停頓時間。這種緊連并不是完全沒有停頓,只是停頓后迅速銜接,甚至不偷氣、不換氣。同時,緊連并不意味著把每一個音節(jié)都縮短音長,一味地加快語流速度,應當成此處雖連,彼處有停,連中有停,停中有連的語流,使連接與停頓參差交錯。如《飛奪瀘定橋》中有一段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边@段話中,“千鈞一發(fā)”四個字要停一停,反映出緊張的場面。“時刻”后面稍加停頓,以產(chǎn)生懸念的效果?!巴緜儭比齻€字要緊而相連,堅決有力,以顯示必勝的信心。在“業(yè)”和“為”“利”和“沖”之間,雖有標點,但因為緊連而縮短了停頓的時間。這樣就會造成一往直前的氣勢和較好的動作感,比起一步一停要好得多。“英雄們”和“聽”“激烈的”和“搏斗”之間要適當停頓,使有聲語言緊張而不倉促,動作感強而有層次。“召”和“更”、“身”和“都”、“火”和“沖”、“去”和“和”之間也要緊連。
(三)速度的快慢要合適
朗讀的速度是指在讀得過程中音節(jié)的頻率的快慢。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應根據(jù)課文的意思進行朗讀。一篇課文如果在朗讀時快慢速度把握不好,會影響原意的表達。如一篇詩歌在讀得過程中更應該注意速度的快慢,這樣才能體會得到作者寫詩的意義。
(四)語氣要恰當
要讓學生懂得陳述、祈使、感嘆、疑問等句式朗讀時所表達的各種語氣和感情,并教會他們怎樣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些語氣。如《窮人》一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漁夫和妻子桑娜同情、關心窮人的美好心靈,文中多處運用嘆詞,使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真實、感人。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這些用了嘆詞的句子。如“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這句子真切自然地流露出桑娜對西蒙的同情,應讀出關心、同情的語氣。“嗯,你看怎么辦……”這句表明漁夫在和桑娜商量,征求她的意見,應讀出思考、征求的語氣。語調(diào)要恰當。所謂語調(diào)就是根據(jù)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聲調(diào)。如朗讀《狼牙山五壯士》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時,就須以高亢的聲音、短暫的氣息讀出豪邁之情。
二、在不同的朗讀教學階段,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
(一)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景,融情入境
情緒具有感染力,如見到月缺花殘易觸發(fā)感傷情緒。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渲染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濃厚的情景,讓學生在此特定環(huán)境中,似見其物,辨其形,嗅其味,聞其聲,變作品中的“此情此景”為“我情我景”,讓學生觸景生情,進入朗讀的最佳境界。
首先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學生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如在教學《可愛的草塘》時,學生對于北大荒是很生疏的,大草塘他們從未見過。在講到草塘的景色時,我根據(jù)電教投影片,引導學生邊欣賞草塘美麗的畫面邊動情地朗讀,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記憶中感悟到了語言之美。其次,可以配一些音樂朗讀,選擇與課文意境相吻合的音樂,它能喚起學生的想像,在音樂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下進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讀出“味道”來。在欣賞了草塘的美麗景色后,我播放《漁舟晚唱》的音樂,讓學生跟著悠揚起伏的古箏曲中試讀有關的景物描寫,一邊讀,一邊將文字欣賞與投影畫面結合起來,草塘的寬闊、美麗都在他們動情的朗讀中體現(xiàn)了出來,他們讀完后我設問:“如果你來到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看到這藍藍的天空在歡迎你、擁抱你,你心里怎么想,怎么贊美它?”這樣,通過老師的描述和畫面的觀察想象,學生一定能入情入境,激發(fā)起他們的贊美之情,再通過老師適當?shù)狞c撥、范讀,讓學生品味語言文字的美,激發(fā)起他們強烈的朗讀欲望,在此情此境中進行朗讀,從而使朗讀引人入勝,叩人心扉。
(二)從朗讀入手,讀中領悟
教師按自然段的順序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朗讀。對重點詞句多讀,扎實地進行詞句基本功的訓練。如:《小猴子下山》,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前四段句式是基本相同的。先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話主要說什么,然后讓學生結合圖中小猴子非常高興的表情,通過“又大又多”“非常高興”等重點詞語讓學生弄明白小猴子為什么要去掰玉米,它為什么扛著走,因為它非常喜歡這個大玉米。“非常高興”“掰”“扛”等詞語就要讀出充滿歡樂?;顫姷恼Z氣。讀第二段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按照上一段的學習方法勾畫出本段中重點的詞語。思考:它為什么要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理解這個問題時仍要引導學生注意“非常高興”和“扔”等各個詞語,使學生從體會到小猴子見到什么就喜歡什么,干什么事情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第三、四段,讓學生自己去對照圖畫讀,并和第二段去比較一下,又有哪些詞語不同。重點指導:理解“真”,體會小猴子對小兔子喜歡的程度,通過“看見……就扔了”的語句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小猴子見到什么就喜歡什么,做事情不專一。在朗讀時,同學們都要讀出喜愛,充滿歡樂的語氣。在讀最后一段時,同學們可以聯(lián)系前幾段的提問:小猴子下山后,都看見了哪些好東西,為什么它最后會空著手回家去的呢?讓學生仔細看一看圖上小猴子的表情,說說“只好”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想象小猴子當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這時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讓學生讀出無可奈何、十分掃興的語氣,使學生認識到小猴子做事不專一,有始無終,最后的結果只會是一無所有。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人人參與朗讀訓練,受到較好的思想教育。
三、強化朗讀訓練,激發(fā)朗讀興趣
朗讀訓練的設計,應注意角色轉換、競賽激勵等形式,以達到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全程參與的目的。
(一)角色轉化“聽其聲,視其形”
教師都知道評析學生朗讀的好壞,不僅要聽學生讀,還要看學生朗讀時所表露出來的神態(tài)。如教豐子愷先生的《白鵝》一課時,由于句子較長,學生對于長句不太理解,我就請班上善于模仿那只驕傲的白鵝,一個模仿偷吃的狗,再請一個會朗讀的學生加上旁白,其余學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剡^頭再讓他們朗讀,他們都能讀得像模像樣了。所以,在朗讀中加進一些表演的成分,是很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在朗讀中得到了快樂,他能不喜歡朗讀嗎?
(二)競賽激勵
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活動,把競爭機制引進朗讀的教學中,也是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朗讀比賽有同桌兩學生相對讀推選其一;在四人小組里擇優(yōu),然后在學習小組中篩選,再在班上進行朗讀,最后評出朗讀佼佼者。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情,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學習的記憶力,提高學習情趣。學好語文,朗讀是必可不少的環(huán)節(jié)。朗讀水平的提高,語文學起來自然會順利許多。所以說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把讀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來。
(責任編輯賀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