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語言又是構成文化大系統(tǒng)的要素之一。本文通過對比漢日語中的顏色詞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的異同,探討如何深刻領會語言并了解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從而提高外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日語漢語顏色詞文化內涵差異性
色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領域。色彩不僅具有物理屬性,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延伸意義,它是語言、文化及翻譯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中日兩國人民對顏色的理解和表達有許多相通之處,然而,由于兩國語言受各自所賴以形成和發(fā)展的文化背景的影響,顏色詞被賦予了各種語用意義(或稱為文化內涵)。同樣的顏色詞,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隱含意義。
此外,受地理環(huán)境、民情風俗、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各種顏色對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視覺和心理上所引發(fā)的聯(lián)想和象征意義也不盡相同。本文以漢日詞匯中的幾種主要顏色詞為例,說明漢日詞匯在各自文化表現(xiàn)上的差異。
一、日語顏色詞的形式和特點
(一)基本顏色詞
日語顏色詞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來自太陽光的赤(紅色)、橙(橙色)、黃(黃色)、緑(綠色)、青(青色)、紫(紫色),以及白(白色)、黒(黑色)、茶色(茶色)、ピンク(桃色)、灰(灰色)等一類的詞。一般認為,上述11個詞為現(xiàn)代日語的基本顏色詞(BASIC COLOR WORDS),與美國人類學家伯林和凱的假說概括的一致。王蜀豫(2003)參照柏林和凱的假說中有關基本顏色詞的語義標準,從詞的形態(tài)、派生義項、能產性、詞性等方面,對上述11個顏色詞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后得出:現(xiàn)代日語基本顏色詞的數(shù)目仍與古代日語的相同,即“赤、白、黒、青”4個詞。
(二)借用物體本身顏色的詞匯
日語中除了以上所討論的基本顏色詞之外,還大量地使用了某種物體本身所特有的顏色,這些顏色詞大致可分為以下8種:
1.植物類
桜色(淡紅色、櫻紅)、紅梅色(梅紅色)、栗色(栗色、醬色)、山吹色(金黃色)、萌蔥色(淡綠色、黃綠色)、若竹色(嫩綠色)、牡丹色(牡丹色、牡丹紅)、淺蔥色(淺藍色、淡青色)、茄子色(紫黑色)、桔梗色(桔梗花色、藍紫色)、蒲公英色(鮮黃色)、水松色(暗綠色、水松色)、木賊色(墨綠色)、紫苑色(淡紫色、紫莞色)、笹色(青銅色、古銅色)、ピーチ(桃紅色)、ローズ(玫瑰紅)、マリーゴールド(菊黃色、黃紅色)、オリーブ(橄欖色)、レモンイエロー(檸檬色)、オリーブイエロー(橄欖黃)、オレンジ(橘黃色)。
2.動物類
狐色(黃褐色)、駱駝色(駝色、淡褐色)、鼠色(深灰色)、猩々緋色(猩紅色、緋紅色)、銀鼠(銀灰色)
3.鳥類、昆蟲類
鶯色(鸚哥綠)、鶯茶(茶綠色)、雀色(茶褐色)、鴇色(淺紅色、淡紅色)、鳶色(茶褐色、棕色)、山鳩色(黃綠色、黃藍色)、カナリア(綠褐色)、臙脂色(深紅色)。
4.海洋生物類
鮭色(淡紅色)、サーモンピンク(淡紅色)、海老茶(黑紅色)、珊瑚色(亮紅色)。
5.自然現(xiàn)象類
空色(淺藍色、天藍色)、水色(湖藍色、淺藍色)、土色(土黃色)、スカイブルー(天藍色、蔚藍色)。
6.用品類
煉瓦色(磚紅色)、青磁色(青瓷色、藍綠色)、エメラルドグリーン(翡翠綠、鮮綠色)、マリンブルー(深藍色)、ネービーブルー(深藍色)、アイボリー(象牙色、乳白色)。
7.食品類
小豆色(紅黑色、豆沙色)、卵色(雞蛋殼色)、肉色(肉色)、羊羹色(黑紫色、黑檀色)、焦げ茶色(深褐色、深咖啡色)、チョコレート(巧克力色)、クリームイエロー(奶黃色)。
8.金屬類
銅色(銅色)、鉛色(鉛色、鉛灰色)、黃金色(金黃色)、青銅色(青銅色)、鉛灰色(鉛灰色)。
實物顏色詞是人們從豐富的生活體驗中提煉出來的,具有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等特點。由于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語言表達方式,所以在表達顏色時也會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日語中的“珊瑚色”表示一種亮紅色,來自于粉紅色系列的珊瑚的顏色。在日本,該顏色作為繪畫顏料之一被人們廣泛使用。而在中國,珊瑚給人的印象是乳白色的,所以很難將“珊瑚色”與亮紅色聯(lián)系在一起。
(三)日語顏色詞的結構特點
1.詞性多樣。顏色詞在句中有形容詞、名詞等形式。以“黒”為例:
(1)黒のセーター(名詞)
(2)黒い色の服(形容詞)
(3)日焼けして真っ黒になる(形容動詞)
2.有濃淡深淺等之分
如表示深濃,在顏色詞前面加“真っ”等,例如:真っ白、真っ黒、真っ赤等。以“黑”為例,還有“黒黒”“暗黒”“純黒”“直黒”等區(qū)分深淺的顏色詞。除了“真っ”之外,“濃、薄、淺、深、淡”等詞也可以作為附加修飾成分添加在純顏色詞或實物顏色詞的前面,如“濃紫”“濃鼠”“薄茶”“淺黃”“淺蔥”等。
3.把兩種顏色相加,構成合成詞來表示一種顏色
如“青緑”(藍綠色)、“赤紫”(紅紫色)、“赤黒い”(紅黑色)、“青黒”(藍黑色)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以第二種顏色為主色。若同時具有兩種顏色,構成花色,則用“顏色詞+と+顏色詞”的形式來表達,如“青と緑”(藍色和綠色)、“赤と紫”(紅色和紫色)等。
4.疊詞形式構成顏色詞
這種構成形式在日語中很少,并且構成形式單一,一般只限于以“い”結尾的形容詞中部分二拍詞的詞干重疊,常見的只有“青々”“赤々”“黒々”“白々”。重疊之后的顏色詞,一般都成了副詞,需后接“と”用以修飾用言,例如:“青々と茂った防風林帯”(郁郁蔥蔥的防風林帶)、“壁を白々と塗り上げる”(把墻粉刷得雪白雪白)。
二、漢日顏色詞的詞義及文化內涵對比
就漢族而言,古代對顏色就有正色和間色之分,《辭?!分姓f:“中國古代服色,以青、黃、赤、白、黑為正色,其他雜色為間色”[1]。由此可見,青、黃、赤、白、黑自古以來就代表著正統(tǒng)的地位。而根據(jù)佐竹昭廣在《古代日本語における色名の性格》一文中的記載,日本的色名的起源是赤、黑、白、青這四種顏色,在當時日本人的色彩觀念中,是將黃色也歸在赤的色相上[2]。鑒于漢日語對赤、黑、白、青、黃五色的地位認同,下面主要圍繞這五種顏色展開論述。
(一)紅色/赤
“紅”是血與火的顏色。古人源于對日神的崇拜,將紅色神圣化,認為它是喜慶、成功、忠誠、溫暖和興旺的象征。在中國的傳統(tǒng)婚禮上,有貼紅喜字,點紅蠟燭,新娘蓋紅蓋頭,穿大紅襖的習俗;春聯(lián)表示喜慶,必用紅紙書寫;受領導器重的人被稱作“大紅人”;“滿堂紅”比喻全面獲得勝利;“紅榜”指公布于眾的光榮榜;“走紅”指人發(fā)跡或出名;在戲曲中用紅色臉譜來體現(xiàn)忠義、耿介的品行。
在漢語中,“紅”還暗含著“女性”與“愛情”。例如:“紅樓”不僅指紅色的房子,更指華美的閨房,如李商隱名句“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紅樓”更是如此;“紅顏”指美女,如吳偉業(yè)的《圓圓曲》中的“痛哭六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紅袖”指艷妝女子,杜牧《南陵道中》“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倚江樓”;“紅豆”象征“愛情、相思”,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定”指舊俗定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紅娘”指助人結成美滿婚姻的人或物;“紅鸞星”主人間婚姻喜事。
在中國現(xiàn)當代,紅色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紅色象征著革命與進步,如“紅軍、紅色根據(jù)地、紅色政權、又紅又專、紅寶書、根正苗紅”等,這一點也不同于日語的“赤”。
在日語中,“赤”被看作是血與夕陽的顏色,人們也用“赤”和“紅”兩個不同的漢字來表達紅色。例如:“赤砂糖”是指紅糖;“赤御飯”是指將糯米和赤豆煮在一起所做的飯,一般用于喜慶的場合;“赤子”和“赤ちゃん”都是指嬰兒;“赤電車”是指以紅燈為標識的末班電車;“赤切符”是指國鐵的三等車票或乘客,由于車票的顏色是紅色的,所以稱之為“赤切符”;“赤電話”是公用電話的通稱。雖然現(xiàn)在的公用電話的外殼有黃色的、綠色、灰色的,但是公用電話剛剛產生時,它的外殼卻是黑色的。昭和28年,“電氣通信省”改組為電信電話公司(NTT)之后,它的顏色被改為紅色,據(jù)說從此就深受群眾的喜愛,使用也漸漸普及開來了。日本郵政的代表色與中國用綠色不同,使用的是紅色。日語中有“赤行嚢”一詞,它指代郵局傳遞掛號信件等重要郵件的郵袋。
“赤”除了表示物體的顏色之外,經(jīng)過引申,還有“完全的、鮮明的、清清楚楚的”等意思。劉曉霞(2001)和程放明等(2003)都認為,日語中很多由“赤”構成的詞或詞組大多帶有貶義性。例如:“赤本”(黃色書刊)、“赤新聞”(黃色報紙)、“赤の他人”(陌生人)、“赤噓”(無恥謊言)、“赤下手”(拙笨透頂)、“赤恥をかく”(當眾出丑)、“赤字”(入不敷出)、“赤面”(慚愧、害臊)、“赤點”(不及格的分數(shù))、“赤ゲット”(明治時代進京的鄉(xiāng)下佬、土包子)、“赤い信女”(寡婦)、“赤きは酒の咎”(嫁禍于人)等。
(二)白色/白
白色同黑色一樣,是人類最先認識的顏色。在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白色有著雙重的文化象征意義。一方面,白色表示圣潔、潔凈、坦誠、清楚。如“真相大白”“白璧無瑕”“清白”等。1906年,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決定以“紅、藍、白”三色橫條為未來共和國的國旗,其中的白條,就是取其圣潔和博愛之意。另一方面,在中國古代,由于受五行學說的影響,人們把白色和西方主兇殺的白虎星聯(lián)系在一起,使白色獲得了死亡、奸邪和兇惡的隱喻義。喪事人家貼白紙、穿白衣、戴白帽,也是中國人自古流傳下來的民俗,故有用“白”來代指喪事的用法(如“白事”)。此外,在漢語中,白色可使人產生卑賤、清貧的聯(lián)想。如“白衣”“白屋”“白身”分別指平民、茅草屋及沒有官職或功名的人。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國歷史上大約從漢代開始到唐代,普通平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在當時,白色是低賤的象征,雖然后來這一規(guī)定被取消,但白色卻長期未能擺脫令人不悅的附加意義。
漢語中的白色和紅色一樣,曾帶著濃重的政治色彩,白色象征著落后、反動、反革命,如“白軍、白匪、白色政權、白色恐怖”等。20世紀50年代、白色還象征缺乏覺悟,出現(xiàn)了“白專、白專道路”等詞語。另外,漢語中有些與“白”字搭配的詞組,實際上與顏色沒有什么聯(lián)系,而是表達另外的含義,如“白開水、白字、打白條”等。白色還指“處理而得不到好處、沒有效果”,如“白忙、白費心機、白干”;或“不付代價”,如“白吃白拿、白送”;或把缺乏鍛煉、閱歷不深的文人稱作“白面書生”。
在日語中,白色同樣象征著圣潔、真實和純潔無瑕,從古至今一直被日本人所推崇。古代日本以白色象征清明、純潔,甚至認為白色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及神性。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崇尚白色,認為凡是帶色彩的都是不潔凈的。而且,這種白色審美意識,更直接、更具體地滲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據(jù)史料記載,在日本的上古時代,進貢給神的東西都是白色的;在奈良時代的律令《養(yǎng)老令》中,白色被視作天子的顏色;日本人舉行和式婚禮時,新娘穿的禮服叫“白無垢”,以白絲為主,十分講究,顯得純潔、高雅;在一些重大的場合,女性也一般會以白色和服為正式禮服。
日語中很多與“白”有關的詞語也與日本獨特的社會背景聯(lián)系在一起。如在日本的國會中投的贊成票被稱為“白票”,反對票被稱為“青票”。日本的私家車牌照通常用白色標示,有“白ナンバー”(白牌照)表示私家車的用法。而在中國,白色的牌照卻一般為警車等政府用車。日語中“白タク”(白色出租車)指的是用自家用車來跑出租,即非法的出租車,相當于漢語的“黑出租”。
“白”在日語中還有“清白無罪”的意思。如“容疑者は白ときまった”(嫌疑犯被判為無罪)、“僕は絶対に白い”(我絕對無罪)等都是日語很有特色的表達方式。
(三)黑色/黒
在中國古代,黑色為天玄,在中國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種莊重而嚴肅的顏色。在漢代,文官上朝都穿黑色的衣服?!稘h書·文帝紀》說文帝“身衣弋綈(黑色絲織物)”,可見黑色衣服連皇帝也很青睞。在西方,黑色的西裝和禮服一直是人們最為崇尚的傳統(tǒng)服裝,在一些莊重的正式場合,人們都喜歡身著黑色服裝,例如交響樂團演員的黑色西裝,法庭上的法官身披黑袍,都顯示了莊嚴和尊重。在當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fā)展,中國與西方社會的交往日益頻繁,在服飾顏色上也越來越相似,趨于吻合。
黑色還象征著死亡、苦難和悲傷,所以西方人在葬禮上穿黑色服裝,現(xiàn)在中國人去參加葬禮時佩戴黑紗,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另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漢語中“黑”的象征意義顯得較為復雜。它的引申含義主要還有“昏暗無光”(黑燈瞎火、黑夜),“私下的、秘密的、非法的”(黑話、黑社會、黑市),“邪惡”(黑心、黑手)。
在日本,黑色是像墨一樣的顏色。黑色在日語中的含義也是兩方面的。一是表示莊嚴、肅穆。在日本,黑色的西裝同樣被認為是出席正式場合時(例如,就業(yè)面試等)必不可少的服裝。另一方面,“黒”與“白”“赤”相反,具有“死亡、不幸、骯臟、邪惡、不正、犯罪”等否定意義。古代日本人把黑色當作“死亡之色”,在推古天皇制定的冠位十二階中,黑被排在了顏色的最后一位。到了平安時代,黑色越發(fā)成了代表悲傷、絕望的顏色,喪服的黑色成了哀悼的象征。所以,日本人在喪事中一般穿黑色衣服,以示肅穆、莊嚴?!包\”象征著不幸,例如在相撲比賽中,日本人用“白星”表示勝利,用“黒星”表示失敗?!包\”象征著不正,例如日語中有“黒い霧”一詞,該詞源自松本清張的《日本の黒い霧》,指政治經(jīng)濟界存在的不正當?shù)男袨?。“黒”象征著犯罪,如“あいつは黒だ”(那家伙有很大的嫌疑)。“黒”象征著邪惡,如“腹の黒い男”(心黑的男人)。以上例子可以說明黑色在漢語和日語中都可以表示不好的意思。
但是,在日語中,若要表示“私下的、秘密的”的意思,一般用“闇”而不用“黒”。例如,漢語的“黑市”翻譯成日文則成了“闇市”,日語的“闇取引”是“違法進行私下交易”的意思。另外,在漢語中,“黑”也被用于表示政治上被否定的事物,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黑貨”“黑五類(反義詞是“紅五類)”“黑修養(yǎng)”“黑錢”“黑樣板”等。而在日本,批判政治上的敵人時,通常使用“灰色”而不是“黒”。如“灰色高官”“灰色政治”等。
(四)藍色(青)/青
在漢語中,藍色被視為靈感之色,它純凈、坦蕩、悅目,古有“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句。紅塵方外的那種靈動、和諧、祥寧、秀媚皆可凝聚在一個“藍”字上。舊時儒生所穿的服裝為“藍衫”,古人詩云:“甲門才子鼎科人,拂地藍衫榜下新”,后亦用來稱秀才的袍。
中國人對顏色詞“青”的理解最普遍的為《荀子·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意思是靛青是從蓼藍提煉而成的,但顏色比蓼藍更深。事實上,漢語中的“青”在文學作品中可表示綠色、白色、藍色和黑色等多種顏色。
(4)青秧發(fā)廣畝,白水涵孤城。(青=綠色)(蘇軾《雨》)
(5)慢慢的,窗子發(fā)了青。(青=白色)(老舍《四世同堂》)
(6)成語“青面獠牙”中的“青面”指藍色的臉。
(7)朝如青絲暮成雪。(青=黑色)(李白《將進酒》)
“青”在漢語中還表示青草、嫩木,如“踏青”;“青”還象征年輕,如“青春”“青年”等。
在日語中,“青”一般指藍、綠、白三種顏色,而不表示黑色。如“青空”(藍色的天空)、“青々とした麥畑”(綠油油的麥田)、“顔が青い”(臉色蒼白)等。日語中也有“踏青”、“青春”、“青年”等詞匯?!扒唷痹跐h語和日語中都可以表示人的臉色,例如“彼はこの話を聞いて青くなった”(他聽了這番話,臉都青了),漢語中還用“青”表示氣憤,如“氣得臉色發(fā)青”“他鐵青著臉”等,日語中也有“青筋を立てる”(青筋暴起)的用法。
日語中的“青電車”指末班車的前一班車;“青切符”是指國鐵的二等車票,由于車票的顏色是淺藍色的,所以稱之為“青切符”;“青白きインテリ”是指只說不做的知識分子,曾在昭和10年(1935年)左右流行過。
另外,“青”在日語中還有“未成熟、幼稚”等含義。例如:“梅の実はまだ青い”(梅子還未成熟)、“青書生”(一知半解的書生)、“青道心”(剛出家的和尚)、“青二才”(毛孩子、黃口孺子)、“青女房”(年輕不經(jīng)事、身份低的女官)、“青いことを言う”(說話幼稚)、“まだ考えが青い”(想法還很幼稚)等都是非常生動的表現(xiàn)。
(五)黃色/黃
黃色在中國古代是備受尊崇的顏色,具有尊貴、莊嚴、輝煌的象征意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漢代以后,陰陽五行學說被加入了“君權神授”的儒學思想,對“黃色”的解釋也被加入了神學和儒學的觀點?!包S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古不易”(蕭統(tǒng)《文選》)[3]。黃色是萬世不易的大自然之色,代表了天德之美。在封建社會中,黃色被歷代帝王所推崇和壟斷,被稱為“帝王之色”,只有皇帝才擁有黃色物品的使用權。如“黃袍”是天子的“龍袍”;“黃榜”是天子的詔書;“黃屋”是帝王乘的車;“黃門”是漢時為天子供職的官署;“黃馬褂”是清朝皇帝欽賜文武眾臣的官服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黃色”在現(xiàn)代漢語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包S色”一詞有時象征“低級趣味、色情庸俗”,究其原因,“黃色”的這一引申義的產生是引自西方并經(jīng)漢化而成的。19世紀,美國的《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刊登了以黃色紙張印刷的連環(huán)漫畫《黃孩兒》(Yellow Kid),并通過漫畫和文字報道渲染聳人聽聞的社會新聞,后被稱為“黃色新聞”?!包S色新聞”一詞傳入中國后,其含義由庸俗的“下等新聞”轉變成了“下流新聞”,后又強調了“黃色”的色情含義,在更加廣泛的范圍內使用,出現(xiàn)了“黃色電影”“黃色小說”“黃色錄像”等說法。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軟件的普遍應用,出現(xiàn)了“黃色軟件”。而在日語中,代表色情的顏色是外來語“ピンク”(粉紅色),故有“ピンク映畫”(黃色電影)、“ピンク雑誌”(黃色雜志)、“ピンクサロン”(色情按摩店)、“ピンク街”(色情街)等用法。這是因為在日本文化中,人們認為“粉紅色”能使人聯(lián)想起女性微微泛紅的皮膚,因此該詞常被用于與性有關的表達。
漢語中有“黃頁”一詞,翻譯成日文是“イエローページ”或“職業(yè)別電話帳”,它是指按不同的行業(yè)劃分排列的一本電話號碼查號簿,專載公司、廠商等電話用戶的名稱及號碼,通常附有分類廣告,它與“黃”的引申義毫無關系,只因為它是用黃色紙張印刷的,所以稱之為電話號碼簿中的黃頁部分。
在漢語中,“黃”還用來形容年輕、幼稚,如“黃童”指幼童;“黃毛丫頭”形容不諳世事或未發(fā)育成熟的少女;“黃口小兒”指幼稚無知的少年。另外,有時在漢語口語中,“黃”也表示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xiàn),例如“那筆買賣黃了”“這么好的事情,都讓她給攪黃了”等。
在日語中,黃色遠沒有這樣的文化內涵,甚至在古代日語中,固有的顏色詞中根本沒有黃色,“黃”作為顏色詞是在平安時代,中國的五行思想傳入日本后才開始使用的。而且,黃色在日本古代是表示低等級的顏色,《古事記》中除了用“黃泉”表地獄之外,是不使用這個顏色詞的[2]。在現(xiàn)代日語中,既有“黃金時代”、“黃金週間”這樣的褒義詞,也有“黃色新聞”這樣的貶義詞,但是黃色的貶義用法并不象漢語那樣廣泛。例如漢語的“掃黃”一詞,日語應譯為“ポルノを取り締まる”。另外,日語的黃色還表示不成熟,如“嘴が黃色い”(乳臭未干),多用來譏誚經(jīng)驗不足、無知的年輕人,為貶義?!包S色い”還可表示女人或孩子的尖叫聲,如“黃色い聲を出す”(尖叫)、“黃色い聲を張り上げる”(發(fā)出尖叫聲)。
三、結語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4]。因此,在日語學習過程中,除接受嚴格的聽、說、讀、寫、譯訓練外,還應注意掌握包含在語言中的文化因素。從以上顏色詞的對比可以看出,經(jīng)常做一些文化對比、尋找差異的嘗試,是學習外語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差異雖然可以導致障礙,但也可以引起“注意”。“注意”在選擇可供記憶信息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人們迅速排除障礙,學以致用。
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導師寧波大學外語學院黃鶯老師給予了悉心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注釋:
[1]辭海(縮印本)[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P989.
[2]程放明,劉旭寶.顏色詞及色彩意識的中日異同[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P299~300.
[3]馮少芬.英漢顏色詞的語用意義對比及其翻譯[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1):P125.
[4]陳莉莉.試析漢英顏色詞的社會文化差異[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6,(2):P44.
參考文獻:
[1]王蜀豫.現(xiàn)代日語基本顏色詞再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4).
[2]劉曉霞.日漢顏色詞的文化內涵及其翻譯[J].日語知識,2001,(3).
[3]李慶祥.中日顏色詞及其文化象征意義[J].外語研究,2002,(5).
[4]文珊,李翼宏.英漢基本色彩詞文化內涵對比及翻譯[J].長沙大學學報,2006,(6).
[5]季紹斌.英漢顏色詞語及其隱含文化內涵的差異性[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6]白純.文化差異與色彩詞的翻譯[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3,(3).
[7]新村出.廣辭苑(第五版)[M].東京:巖波書店,1998.
(余韻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