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 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活動主體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認知、行為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才能充分地調動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是教學的重點。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衡量教學效果如何,學生的主體參與程度是一項重要指標。傳統(tǒng)教學忽視了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使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當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課堂教學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則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恰恰職業(yè)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操作能力,它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教學中尤為重要。
一、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實質
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建構主義學習觀把學習看成學生在不同的認知世界里,通過自身的內化、重組、操作和交流,主動進行建構的過程,這就表明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建構主義學習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思想,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這與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完全一致。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不僅具有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學生素質的功效。
二、積極參與教與學的整體活動,發(fā)展學生內在動機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運用學習策略的活動。在學校里,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調控的知識,學習動機水平和特點影響著學習效果。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構建知識的過程,在學校里,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和能力的過程,教學大綱倡導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探索、勤于思考的學習方式;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教與學的整體活動,發(fā)展內在動機,學會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才能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多提供參與的機會,教學生學會學習
所謂主體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表現出來的功能性特征。它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并通過對自己建構的反思,穩(wěn)固原有的建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更好地內化為良好的認知結構。如果教學活動離開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就難以暢通。實踐證明,教得越多,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獨立思考和行動提供的機會越少,教學過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相反,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師的講解而讓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認識活動,那么這樣的教學過程在使學生掌握知識和得到智力發(fā)展方面都是富有成效的。因此,近年來教學改革中出現的一些新教學方法,都把著眼點放在教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能學會獨立地獲取和選擇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創(chuàng)造的學習能力上。
四、參與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參與教學的一個途徑就是實驗,實驗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絕大多數理論的學習都需要實驗的支持,因此,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驗,學生得到的印象比單靠教師空洞的說教深刻得多,因此運用實驗操作,可促進學生對認知材料的深刻理解,化抽象為直觀,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用實驗的意識,讓呆板的課堂生動起來。實驗的過程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積極思維,又可以讓學生在有了成果之后擁有成就感。在學生完成實驗之后,教師給予評價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了各種生動有趣的評價方式,不僅有針對個人表現的評價,更有面向小組合作的集體評價,還有全班性的全面評價,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更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參與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從學生參與學習的心理來看,越是跟自己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動有趣的,以及理解和掌握起來比較容易的知識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而正是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促成了學生的積極有效的自主參與,達到了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反之,如果沒有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就談不上取得顯著的教育效果。教學改革的實踐告訴我們,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比傳授知識更重要,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這是學生真正主體參與教學的關鍵所在,只有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認真聽講,動手操作,踴躍發(fā)言,積極探求,深入鉆研,思維才能得到啟迪,智力才能得到開發(fā),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考慮如何設計有效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品質。
由于學生的主體參與也是一種“勞動”,這種“勞動”是一種嚴格的思維活動,在這種活動中經歷了困惑、焦慮、喜悅和激動等情感的變化,獲得了大量的知識、經驗,形成了思維能力,豐富和發(fā)展了興趣愛好,從而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考習慣、頑強意志、科學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通過主體參與教學活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用已有的知識認識和解決現實中的新問題,這能使他們不斷認識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在參與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行為習慣、意志、情感和良好的自我意識等方面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卿小平.提高中職數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思考[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6,(2):12-13.
[2]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大綱(試用本)[M],2006:78-79.
[3]孔企平著,張奠宙,李士綺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華東師范.
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0)G0130成果中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