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進鵬
〔關鍵詞〕 語文教學;學習習慣;
學習要求;教學常規(guī);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5—0061—01
“習慣是一個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比~圣陶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奔热涣晳T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點認識,供同行們商榷。
一、 明確學習要求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教師可向學生提出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具體目標。例如閱讀,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不動唇、不指讀,養(yǎng)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并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把握大意;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課文等。又如寫作,要求學生書寫工整、規(guī)范,有一定速度,注意行款格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等。要求明確了,就用此法去指導學生,檢查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對這些要求就會由生疏到熟練,由遵從到自覺,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打下基礎。
二、建立教學常規(guī)
建立教學常規(guī)就是把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用規(guī)則的形式固定下來,使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處處有規(guī)范,事事有章法,以保證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教學常規(guī)要求是:字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話要清清楚楚地說,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認認真真地完成。具體做法是:
1.安排課前5分鐘進行說、讀訓練。即每節(jié)語文課前,由幾個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各說一分鐘話。內容可以是國內外新聞、故事、詩歌、謎語、趣聞等。這樣既鍛煉了口才,又活躍了思想,豐富了知識,同時為提高寫作能力打下了基礎。
2.每周堅持寫好日記。七年級學生每周寫3—4篇,八、九年級學生每周寫兩篇,每篇不少于400字。每兩周抽查一次,記分、講評或交流。這樣既完成《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練筆每學年不少于1萬字的要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寫日記的習慣。
3.做好摘錄筆記。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知識積累小冊子,在讀書和閱覽報刊時把生動、形象的詞匯,優(yōu)美動聽、哲理性強的句子或片段抄錄下來,以備寫作時用。摘錄分類積累,分為寫人、記事、狀物、抒情四大類,每周抽查一次。
4.自制卡片。新課文學習前,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根據內容自制卡片,用彩筆把生字、新詞、短語或語文基礎知識的概念分別寫在卡片上,以備課堂練習和復習檢查之用。練習方法有:一是同桌之間互相出示卡片題目,互相問答,互相訂正補充。二是指定學生到講臺前當眾抽出卡片自問自答或是提問其他同學。
三、指導學習方法
1.教給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快速捕捉信息的習慣。速度是短時間內提高捕捉有用信息的重要技能,在信息時代,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非常重要。
2.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復習的習慣。復習是鞏固知識,彌補學習之不足,深入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教學中,每當講完一單元或一本書后,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分別列表歸類。另外指導學生重點練習,根據復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難點,有針對性地做一定量的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加以鞏固。
3.教給學生自己出題測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留作業(yè)的習慣。讓學生自己出題,是使他們學會學習的最佳途徑。這樣既可以檢驗他們的學習情況,又可以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鞏固知識。
4.教給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習慣。自改作文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必須重視對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學生自改作文時常??嘤诓恢獜暮稳胧郑@時,教師就要從方法上做些指導:首先把常用的修改符號介紹給學生;其次做一些示范批改,并多次組織全班或小組研究自改方法,或讓修改作文較好的學生談自改作文的體會或竅門,同時把學生的優(yōu)秀改稿張貼在教室的“作文園地”,供學生學習參閱。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