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飛
在天津南開區(qū)鞍山西道上,有四個大的數(shù)碼廣場,主要經(jīng)銷電腦及耗材、手機、數(shù)碼相機等電子產(chǎn)品。時代數(shù)碼廣場是其中出現(xiàn)最晚的一個,有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手機專柜,每天純利潤都在千元以上,本刊編輯采訪了該店的店主宗女士,給讀者介紹一下她是如何用1萬元掘金的。
2011年初,宗女士用1萬元做起了銷售手機的生意,主要出售當(dāng)前最流行的蘋果系列、谷歌系列、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各品牌手機,以及國產(chǎn)品牌手機和各種手機配件?,F(xiàn)在所有人都會有疑問,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一部iphone 4S手機將近6000元,其他手機也要好幾千塊,她卻用1萬元做起了生意,并且日進千元,不可思議?,F(xiàn)在就看看她是怎樣做到的!
前期投入,不足萬元
宗女士的起步資金為1萬元,柜臺租金2500元×3=7500元,機器模具費用不足2000元,手機彩頁大全170元,加上一些零碎的雜費,宗女士用1萬元支撐起了這門競爭激烈的小生意。
宗女士之所以選擇租用別人的柜臺,原因是既不用自己去工商部門注冊相關(guān)證件又不用交給商場押金,這樣對她來講前期費用降到了最低。租用柜臺的費用(每個月2500元)只需按季度交給原臺主,其他與工商稅務(wù)打交道的事情也就不用自己管理了,營業(yè)執(zhí)照等都是原臺主負責(zé)的,對于宗女士來講省事兒省錢。
再說說柜臺里的貨,也就是這些品牌手機,沒有一臺是自己花錢進來的。每個數(shù)碼市場都會有幾家或幾十家各種品牌手機的批發(fā)商或代理商,他們每天按品牌、型號、顏色的不同給各個店主鋪貨,大約20臺左右,包括蘋果手機、HTC、三星等。有人會問,這20臺怎么會滿足消費者選取呢?當(dāng)然不只是這20臺真機器,還有各種在售的機器模型,這些都是從網(wǎng)上訂購的,幾十塊錢一個,大約有100個左右,費用在2000元以內(nèi)。
再加上一本厚厚的手機彩頁介紹,這樣更方便消費者了解各種手機的功能,費用不超過170元。即便是不懂智能手機的宗女士,只要手里拿著一本手機彩頁大全,依舊可以輕松地為消費者介紹。消費者選好型號后,宗女士給批發(fā)商或代理商打個電話,不到1分鐘時間就會有人將機器送過來,這樣交易就成功了。
投入雖少,
賺錢方法有一套
細觀察,識別顧客是否真正購買
在自己做生意之前,宗女士從事過銷售工作,她很會觀察消費者。記者發(fā)現(xiàn)有時候她明明看見有人在選機器卻也不會上前與顧客交流,而有時候就很熱情的給顧客介紹,問過之后才明白,原來她已經(jīng)悟出來一些規(guī)律:
天氣不好,銷售額不降反升。這條規(guī)律也許大家有些不明白。宗女士講,這都是個人的小買賣,大多數(shù)都是年輕人干數(shù)碼生意,天氣不好覺得買機器的人也會少,他們就想著趁著雨雪天氣偷個懶,所以許多柜臺是空著的。而選擇雨雪天氣購買手機的,絕對是購買欲極強的。但凡有顧客坐下來選機器,成交率達到99%。
頂門兒來,來幾個賣幾個。周一至周五上午頂著門兒來的(商場一開門就來),只要過來柜臺看機器,詢問價格的,95%以上會成交。因為工作日,大清早就過來看機器大多數(shù)是急用,而不是過來瞎逛的。
帶著小孩兒來,絕對不會瞎來。要知道,一般這種商場人多人雜空氣差,大人是絕對不會帶著寶寶瞎逛的,一般帶著5歲以下小孩的顧客,只要坐在柜臺前,選完機器立刻成交,因為小孩子的耐心很差。
三五成群來,直接不過問。一旦宗女士看見三五成群的顧客,不會去主動與他們交流,用她的話來講就是:這類顧客選手機時七嘴八舌,意見不統(tǒng)一,80%以上賣不出去,就不費口舌了。
巧推銷,找個替代品
利潤增加一倍以上
產(chǎn)品上
一般這種數(shù)碼商場,產(chǎn)品的價格都是一天一變,店主們都是拿著當(dāng)天的報價單來給顧客報價,所以價格就會不同。在所有品牌手機里,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的銷售量是最好的,宗女士平時對這個價位的機器掌握得游刃有余,所以在推銷的過程中她就能很輕松地與顧客溝通。
宗女士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顧客上來就直接詢問的機器,千萬不要加價太高,要在100元左右,或者更低,因為有時候競爭對手砸價兒砸得厲害。加價太高會丟失顧客,畢竟很少有顧客不貨比三家就買。另外,她還有一個小技巧:推給消費者同價位功能相近的其他型號的手機。因為顧客已經(jīng)很清楚他所要購買手機的價格,所以利潤會很低,如果給他換一個功能上、價格上差不多的機器,他就會轉(zhuǎn)移價格上的注意力。這樣從利潤上就會有所提高。但是必須要真正說服他,比如跟他講,你要的這款機器用的人特別多,但有一半兒顧客反映通話質(zhì)量不太好。但前提是真的有這樣的問題,而不是為了賺錢欺騙消費者。
配件上
現(xiàn)在品牌手機價格很透明,每臺利潤幾乎都在百元以下,要想增加利潤,配件銷售不容忽視。價位低、利潤少的手機宗女士選擇的是捆綁式營銷,送貼膜、送電池、送手機套,這些小配件成本很低卻又是手機必需品,消費者80%都是接受的,這樣在利潤上會增加50—100元不等。
其中原裝電池、藍牙耳機、快速充電寶、“蘋果皮”這類配件的利潤是最高的,單件利潤都在100元左右,而這些產(chǎn)品每天賣出的數(shù)量至少在3件左右。在賣機器的同時,宗女士總是不忘記多說幾句:現(xiàn)在手機屏越來越大,特別費電,卻又都是單電配置,如果您出門在外手機沒電會給您帶來麻煩,最好配一塊原裝電池,幾千的機器都買了就別在乎這兩三百的電池錢了,并且這電池都是原廠的不會損傷您的機器。
手機維修、回收二手手機,
沒成本全是賺頭
柜臺的顯眼處立了一個自制的廣告牌,維修手機、回收二手手機。這塊小小的牌子每個月能給宗女士帶來不低于4000元的純利潤。
維修,是絕對的小成本高利潤,有時候手機的一個螺絲松了就能造成聽筒或話筒壞掉,一般維修費用在50元左右,然而維修師傅只需將手機打開緊一下或者焊接一下就能修好,這50元是純利潤,宗女士只需將顧客的問題手機拿到專業(yè)維修那里就可以,當(dāng)然這50元是要與維修點平分的。
回收二手手機,每天商場里都會有年輕人賣掉“玩兒夠了”的手機,宗女士只需將回收過來的手機賣給專門收購二手手機的商家。每臺能給她增加不少于200元的收入。然而一些高檔智能機,最大利潤竟能達到500—800元。但前提是,手機是品牌手機而不是山寨貨,再就是手機不能有任何質(zhì)量問題,就算是維修過的也不行。檢查方法很簡單,將手機拆開后,主板上的螺絲有沒有劃痕,維修過的手機都會留下痕跡。